資源簡介 青海省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卷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單項選擇(每小題2分,共28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D ACBDAACDA BBDC二、簡要回答(共10分)15.(1)部分學生安全防范意識淡薄;部分學生不注重食品安全;部分學生防溺水安全意識淡薄;部分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較弱等。(2分)(答出一點,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2)學生層面: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掌握必要的自我保護方法;守護身體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校層面: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等。家庭層面:家長加強對孩子的安全監管與教育。社會層面: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進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等(3分)(答出三點,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16.(1)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效顯著;我國科技創新還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等(2分)(答出一點,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2)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多實踐,提高創新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質疑精神;關注國家科技發展情況等(3分)(答出兩點,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三、學以致用(共12分)17.(1)正確做法:打包帶走;踐行光盤行動(1分)(符合情境,言之有理即可)理由:要勤儉節約,反對浪費;要珍惜糧食,維護國家糧食安全(2分)(符合情境,言之有理即可)(2)正確做法:不輕信該類短信,果斷拒絕(1分)(符合情境,言之有理即可)理由:參與刷單返現既損害他人利益,又會使自己可能上當受騙,損害自身利益;要提高警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提高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等(2分)(符合情境,言之有理即可)18.(1)法律伴我行;法律伴成長;法律與我們息息相關等(2分)(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首先要科學立法;國家主席有公布法律、發布命令的職權等(2分)(答出任意一點,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3)提高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學會依法辦事,自覺守法,遇事找法;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等(2分)(答出一點,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四、綜合探究(共10分)19.(1)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一致和艱苦奮斗等(3分)(答出三點,言之有理即可)(2)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等(會用學科語言,組織流暢,言之有理得3分;言之有理但未使用學科語言作答的得2分;有關鍵詞但語言組織不流暢的得1分;不作答或答非所問的不得分。)(3)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理想和中國夢結合起來;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個人素質:弘揚傳統美德,提升個人修養: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服務社會: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培養親社會行為;熱愛祖國;堅定四個自信;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等(4分)(答出兩點,言之有理即可)道德與法治答案第1頁(共1頁)9.青蒿素的發明極大地提高了瘧疾的治愈率,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普遍認可和大力推廣,使全球數億人受益,為人類生命健康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的人物是A.錢學森B.袁隆平C.屠呦呦D.張桂梅10.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下列文明古國與文明成果搭配正確的是A.古代埃及—甲骨文B.古代兩河流域一《漢漠拉比法典》C.古印度一金字塔D.古中國—一種姓制度11.土豆,青海俗稱“洋芋”,青海人餐桌上有許多與土豆相關的美食。據考證,土豆原產美洲,明朝時期傳人中國。與之相關的事件是A.鐵路時代來臨B.玄奘西行C.新航路開辟D.開埠通商12.美國1787年憲法中規定:“美國總統擁有行政權,國會行使立法權,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權。”這種規定體現了A.分權制衡原則B.中央集權原則C.地方分權原則D.民主共和原則13.1921年蘇俄(聯)的農村恢復了熙熙鑲攘的農村集市,出現了熱鬧的商品交易場面。這是由于當時推行了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福利國家”政策D.農業集體化政策14.“肯德基”“麥當勞”遍布中國各大城市,而“蜜雪冰城”不僅風靡中國,甚至把連鎖店開到了美國。這一現象得益于A.經濟全球化的推動B.政治多極化的趨勢C.文明多元化的影響D.信息網絡化的發展二、材料解析題(第15題8分,第16題8分,第17題8分,共24分)15.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是民族自信的源泉所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春秋戰國時期,各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聚眾講學,研討學術,著書立說。他們提出各種政治主張和治國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學說解決社會問題。各學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觀,點不同,學派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相互抨擊;同時又相互影響,取長補短。這一,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歷史上稱為“百家爭鳴”。摘自人教版統編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材料二漢武帝開創了大一統局面,為使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尊崇儒術”這一思想貫徹落實,漢武帝從教育入手,興辦太學,因為這是關乎國家教化和招賢納才的大事。從此,儒學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摘編自任曉峰《略論西漢太學》材料三3-5世紀,儒學在東亞和東南亞等地區流行,隋唐以后,朝鮮、日本等國的各級學校把儒學經典作為教科書,儒學成為官學。16-18世紀,儒學經典傳入歐洲,引起歐洲社會上層和知識界熱烈反響。摘自人教版《歷史文化交流與傳播》道德與法治歷史(合卷)·第6頁(共8頁)青海省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卷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8分)題號123456>910121314答案C ACA C DBDCBCABA二、材料解析題(第15題8分,第16題8分,第17題8分,共24分)15.(1)列舉出老子、孔子、孟子、韓非子、墨子等人物都可得分。(2分)(2)措施:“罷黜百家,尊崇儒術”(“興辦太學”等也可得分)(2分)意義:儒學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2分)》(3)言之有理即可。(2分)16.(1)自強運動:洋務運動(2分)(2)三民主義的內容: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2分)(3)標志性事件:開國大典或新中國的成立(2分)(4)啟示: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分)17.(1)開始的國家:英國;(1分)哪一類人物:工人。(1分)(2)變化:美國工業產值提高并超過英國(1分)主要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對美國經濟的推動。(2分)(3)正確態度:重視科技對經濟的推動作用;科技應該造福人類。(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三、綜合感悟題(第18題8分)18.【評分標準】此題為開放性試題,表述成文,史實準確,即可按照評分標準給分。提供的示例僅供參考。層次主題明確過程敘述強化認識宇數要求緊扣主題(2分)》史實準確,過程完整,思回應主題,表述簡路清晰(4分)潔(2分)不少于150字緊扣主題(2分)史實準確,貼近主題,思強化主題,表述簡150字內路清晰,過程完整(4分)潔(2分)史實較貼近主題,思路較較回應主題,表述較扣主題(2分)清晰,過程較完整(3分)100字以內一般(1分)史實略貼近主題,思路不偏離主題,表述混略扣主題(1分)50字以下清晰,過程不完整(2分)亂(不得分)歷史答案第1頁(共2頁)示例:愛國科學家錢學森錢學森是我國杰出的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曾在美國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等領域的研究,但他始終心系祖國,密切關注國內局勢變化,決心早日學成報效祖國。1950年夏,為返回祖國,他向加州理工學院提出回國探親,臨行前被美國政府以“莫須有”的罪名拘捕,遭受無理羈留達5年之久。1955年,錢學森毅然放棄了在美國優越的待遇與工作環境,在黨和國家的幫助下輾轉回到祖國。新中國建立伊始,百廢待興,錢學森把一腔熱血全部傾注到我國國防與航空航天事業,他執著于科學研究,獻身于四化建設,取得了彪炳史冊的科學成就。錢學森始終把祖國利益作為最高利益,把民族振興作為最高追求,彰顯了愛國知識分子胸懷祖國、心憂天下的歷史責任。歷史答案第2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答案.pdf 道德與法治、歷史.docx 道法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