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準考證號 姓名(在此卷上答題無效)江西省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模擬(一)說明:1. 本卷道德與法治、歷史均為全開卷考試試卷,考試時間合計為150分鐘。考生可攜帶和查閱相關資料。考試時禁止討論、交流資料等行為。2. 本卷滿分160分。其中:道德與法治滿分80分,歷史滿分80分。3. 本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卷,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否則不給分。道德與法治部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將所選選項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題卷相應位置上。每小題2分,共36分。)1. 右框內容描述的會議是A. 2023 世界VR產業大會B. 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C.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D. 2023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2. 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慈善事業,建立健全適合我國國情的慈善法律制度,營造良好慈善社會氛圍,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A. 公司法 B. 對外貿易法 C. 慈善法 D. 勞動法3. 下列時事體現了“中國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的是①2023年 11月1日,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②2023年11月5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市開幕③2023年 12月 25日,歐亞經濟聯盟國家領導人簽署經濟發展宣言④2024年1月 8日,紀念甘苦同志誕辰 10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 大山里走出來的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唐勝杰,在有限的條件中開拓出無限的人生,憑借不懈努力以及對航天夢想的執著追求,通過了一次次嚴苛的選拔,最終遠赴太空、掇取星辰,成為進入中國空間站最年輕的航天員。航天員唐勝杰的事跡啟示我們①要從小學習早立志、立大志、常立志 ②夢想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③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做更好的自己 ④欣賞和接納自己,忽視自己的缺點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杭州亞運會上,來自同場競技對手的“神仙友誼”讓很多人破防。在賽場上,運動員們奮力沖刺;賽場之外,對手之間相擁慶祝、俯身寬慰、真誠互動……一次次擁抱,充分展現了運動員彼此之間超越勝負的友誼。這說明A. 友誼是一成不變的 B. 敞開心扉才能呵護友誼C. 友誼不能沒有原則 D. 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6. 她,誨人不倦,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幫助網癮少年走向正道; 她,執著堅守,孕期仍堅持與高三學子一同備戰沖刺。她就是2023年度江西省中小學“最美教師”的涂素華。涂素華老師美在A. 文明有禮,善于合作 B. 寬以待人,教學相長C. 師者仁心,無私奉獻 D. 尊師重教,弘揚美德7. 肖康宇,平時性格低調內斂,學習成績優異,勤學好問,熱心公益,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他總是說:“我們是家庭、班級、社會的一分子,我要用行動帶動身邊每一個人”。“一人興善,萬人可激”。“新時代好少年”肖康宇“好”在①“行己有恥”的道德情操 ②能正確面對學習壓力③“止于至善”的高尚品格 ④積極傳遞美好的情感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 右邊漫畫《路怒癥》中的司機需要①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②增強法治意識,嚴懲交通違規行為③增強生命意識,自覺遵守交通規則④堅持生命至上,只需珍愛自己的生命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 同學小琦患有先天性肌無力,不能獨立行走,熊莎莎主動擔負起照顧小琦的重任。班上的同學們先后加入到幫助小琦的隊伍中來,每天輪流負責照顧小琦的生活起居。小琦說:“沒有熊莎莎和老師同道德與法治·歷史模擬(一) 第1頁(共8頁)學們,我不可能如此順利地完成初中三年的學業,我很感謝他們。”材料表明①關愛他人,要盡己所能 ②美好的集體有助于個人的成長③完成學業,要依賴他人 ④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會發生沖突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2023年1月 15 日,安順市西秀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個人偽造消防維保機構公司印章非法出具維保并出具《建筑消防設施月檢報告》案件,法院依法以偽造公司印章罪判處被告人唐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10000元。唐某某的行為A. 屬于行政違法行為 B. 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C. 屬于一般違法行為 D. 觸犯了民事法律法規11.小范晚上途經一個路口時,被未栓繩的柯基犬追逐撲倒并咬傷。小范與狗的主人閆某雙方到派出所就損害賠償問題進行調解,但協商未果。小范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閆某向自己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因遭狗咬傷產生的各項費用。該事件告訴我們A. 自由不能超出法治的范圍 B. 要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C. 不文明的行為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D. 訴訟是處理糾紛的首選途徑12.近期,各省份陸續召開兩會,公布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民營經濟”成為高頻詞,發展民營經濟是各地今年重點工作之一。新的一年,各地推出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成本、激發市場活力等措施,進一步釋放民營經濟的發展潛力。這是因為,民營經濟A. 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B. 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C. 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 D. 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13.江西省殘聯、江西省衛健委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殘疾人健康服務工作的通知》,從將殘疾人作為重點人群納入健康江西建設、優化就醫流程、提供就醫便利、完善無障礙設施、做實家庭醫生簽約、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等6個方面進一步優化殘疾人健康服務舉措。這體現了A. 我國已實現絕對公平 B. 人們人格和法律地位的不同C. 不同情況差別對待 D. 我國允許特殊群體享有特權14.我國糧食生產取得重大成就,谷物總產量穩居世界首位,十四億多人的飯碗得到有效保障。我們用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生產了世界21%的谷物、25%的肉類、32%的水果,養活了占世界18%的人口。據此,可以得出結論①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構建總體國家安全觀 ②促進區域均衡發展,維護了社會的自由平等③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人民平分發展成果 ④“三農”工作成績突出,為世界發展貢獻力量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5.2023年9月 19日至21日召開的第九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強調,要牢牢把握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對口援疆工作更高質量開展。這有利于①提升民族地區的社會地位 ②促進民族團結、共同進步③實現民族融合、消除差異 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6.由兩岸機構共同舉辦的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吸引兩岸超過1500萬人參與投票,最終“融”字最高票當選。“融”字代表了兩岸的現狀與愿景,展現了發展兩岸關系的方法與目的,匯聚了兩岸同胞最真摯的樸素情感。這表明①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民心所向 ②我國堅持了民族團結的民族關系③融合發展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 ④兩岸同胞要交流合作的共同心聲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7.習近平主席在外交場合經常引經據典表達思想。下面是小贛同學整理的學習筆記,其中對習近平主席引用的經典名言理解恰當的是序號 經典名言 理解① 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表明當今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② 物之不齊, 物之情也 告訴我們要正確認識文化差異③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體現中國廣交天下朋友的良好愿望④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體現呼吁世界各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美好愿望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8.2023年是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十年來我國已經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這說明A. 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決定力量 B. 中國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C. “一帶一路”標志著我國進入新時代 D.·中國已經成功邁入發達國家行列二、簡要回答(簡明扼要,條理清楚。每小題6分,共12分。)道德與法治·歷史模擬(一) 第2頁(共8頁)19.讀“好人”故事,獲人生啟迪。20.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二○二四年新年賀詞。【品讀一】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 周年。我們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讓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1)請運用所學知識,說說2024年國家將繼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理論依據。(3分)【品讀二】大家不懼風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戰、攻堅克難,我深受感動。辛勤勞作的農民,埋頭苦干的工人,敢闖敢拼的創業者,保家衛國的子弟兵,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揮灑汗水,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人民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最大依靠。(2) 透過這一段賀詞,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3分)三、概括與評析(結合材料,自擬題目,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多角度評析。12分)21.結合材料,完成答題。▲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偉大精神鑄就偉大夢想。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與此同時,社會各界對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法治化軌道的呼聲不斷高漲。▲2023年,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履新以來,愛國主義教育立法更是駛入“快車道”。2023年6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對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進行初審。會后,法工委將草案印發中央有關部門、部分地方人大、基層立法聯系點、全國人大代表和研究機構等征求意見,在中國人大網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會公眾意見。▲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根據憲法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 旨在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為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供法治保障,凝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1) 擬題:運用所學觀點,自擬一個體現材料主要內容的題目。(3分)題目: 。(2) 評論:從不同的角度對上述材料進行分析評論。(每一角度3分,共9分)道德與法治·歷史模擬(一) 第3頁(共8頁)四、探究與實踐(緊扣題意,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探究與實踐。22小題8分,23小題12分,共20分。)22.小贛參與了學校組織的“法律小課堂”主題活動,下面是活動的幾個板塊,請你參與。【新聞評論】◆課堂上,道德與法治老師展示一則新聞:《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經 2023 年 9月20日國務院第15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出臺的第一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小贛對該新聞進行了評論:國務院頒布并實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① 保護和② 保護。(1) 請你完成上面的評論。(2分)【調查研究】同學們開展了專題調查活動,發現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2) 針對上述問題,請你提出具體建議。(6分)23.亞運聚歡潮,璀璨共此時。杭州第19屆亞運會展現了不一樣的精彩。【感受亞運美麗】杭州亞運獎牌“湖山”的設計意象匯聚了杭州三大世界遺產:西湖、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打破了運動會會徽放在獎牌中心的常規版式,將標識置于開闊的畫卷之上,體現開放包容的東方審美; “湖山”表達了杭州生態文明之都的氣質,湖光山色,綠水青山,造就了金山銀山,也鑄就了金牌銀牌。(1) 聯系材料說說“湖山”的設計有哪些值得稱道的地方 (4分)【詮釋亞運精彩】科技智能出現在杭州亞運會比賽的每個環節,云計算、5G、物聯網、大數據到人工智能在杭州亞運會上得到全方位地展示和運用。賽事核心系統上云、數字火炬手、自動駕駛巴士、裸眼3D、AR 數字穹頂、3D雙威亞、“8K AVS3+雙 Vivid”超高清轉播技術等科技的運用,成為亞運健兒們奪冠瞬間最驚艷的點綴。(2) 科技智能助力杭州亞運會說明了什么 (4分)【弘揚亞運理念】杭州亞運會已結束,但亞運理念仍熠熠生輝。節儉亞運——充分利用現有場館設施,做到能改不建、能修不換、能租不買、能借不租,杭州亞運會將節儉深入到每一處細節。◆文明亞運——杭州亞運會“小青荷”志愿者隊伍用貼心的服務為賽會順利開展提供保障,讓亞運會參賽運動員以及八方來客感受到志愿者的熱情、友善和溫暖。(3) 弘揚亞運理念,我們責無旁貸。請寫下你的行動。①弘揚節儉亞運理念,傳承節儉的中華傳統美德,我會。 (2分)②弘揚文明亞運理念,向“小青荷”志愿者學習,我會。 (2分)道德與法治·歷史模擬(一) 第4頁(共8頁)歷 史 部 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1. 小李同學在線參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時,觀察到北京人遺址中有大量的灰燼、燒石和燒骨,據此推斷北京人會A. 種植糧食 B. 磨制石器 C. 飼養家畜 D. 使用火2. 春秋時期,周王室與鄭國矛盾激化,雙方兵戎相見,周桓王中箭。鄭國派人“慰問”,桓王忍氣吞聲,不了了之。這說明A. 民族戰爭頻繁 B. 分封制已解體 C. 王室地位下降 D. 諸侯爭霸激烈3. 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38年親政后,廣羅人才,禮賢下士,在其周圍形成智囊團。此舉A. 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 B. 為滅六國準備了條件C. 促成了都江堰的修建 D. 便利了分封制的實行4. 下表呈現了東晉南朝時期修建的兩大水利灌溉工程概況。該表體現了江南地區時期 地區 工程 灌溉田畝數東晉 江蘇丹陽 新豐堰 八百余頃南朝(宋) 浙江湖州 吳興塘 二千余頃A. 普遍使用筒車B. 逐漸得到開發C. 水陸交通發達D. 自然條件優越5. 培根在評述中國古代文明的三項成果時說:“這三種東西曾經改變了整個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狀態:第一種在文字方面,第二種在戰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種東西”是指A. 甲骨文、造紙術、指南針 B. 印刷術、青銅器、指南針C. 書法、火藥、指南針 D. 印刷術、火藥、指南針6. 元初,中書省“省規”:三日一奏事,軍國急務不拘于此限; 定時由首領官排定需議事項,逐項討論,事關重大且意見不同時將實情稟奏皇帝。這表明中書省A. 強調集體議決防止大臣專權 B. 專為處理軍國急事而設C. 任何決策之事實時稟報皇帝 D. 通過分割權力強化相權7. “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教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與這首軍歌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 左宗棠收復新疆 B. 鄭成功收復臺灣 C. 戚繼光抗擊倭寇 D. 衛青北擊匈奴8.19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對英貿易保持每年出超二三百萬兩白銀的地位。為了改變這種不利的貿易局面,英國采取的卑劣手段是A. 停止與中國的貿易 B. 發動鴉片戰爭 C. 減少進口中國物資 D. 向中國走私鴉片9. 李大釗指出:“我們很盼望知識階級作民眾的先驅,民眾作知識階級的后盾。”號召知識分子到農村去,到民間去。表明他主張A. 知識分子與群眾相結合 B. 進行資產階級革命C. 以工人運動為中心工作 D. 開展土地改革運動10.右圖為中國近代某個不平等條約中規定的外國軍隊駐軍地點示意圖。該條約的簽訂A. 導致軍閥混戰割據局面出現B. 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C. 引發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D. 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11.魯迅先生曾向中共中央發過一份賀電:“英雄的紅軍將領和士兵們,你們的英勇斗爭,你們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解放史上最光榮的一頁!全中國民眾期待著你們更大的勝利。在你們身上,寄托著人類和中國的未來。”與這則賀電直接相關的是A. 淮海戰役 B. 挺進大別山 C. 長征的勝利 D. 北伐勝利進軍12.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幾十年后,英國學者羅伯特·奧內爾在他的書中寫道:中國從他們的勝利中一躍而成為一個不能再被人輕視的世界大國。作者意在強調這次戰爭A. 捍衛了中國領土完整 B. 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C. 增強了中國軍事實力 D. 改變了中國落后面貌1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現在我國經濟管理體制的一個嚴重缺點是權力過于集中,應該有領導地大膽下放……應該在黨的一元化領導之下,認真解決黨政企不分、以黨代政、以政代企的現象。”為了改變這一現象,當時我國A. 確立公有制經濟 )B. 強化對企業的監管C. 擴大企業自主權 D. 開始推行計劃經濟14. “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應該明確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國將收回香港。就是說,中國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龍。”鄧小平同志所說的“時機成熟”主要是指A. 中國綜合國力大大增強 B. 中國在政治上完全獨立自主C. 中國人民渴望國家統一 D. “一國兩制”的構想被各方接受道德與法治·歷史模擬(一) 第5頁(共8頁)15.“亞歷山大在所征服地區興建了許多城堡,有些逐漸發展成經濟文化中心,使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方,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以上材料說明亞歷山大的征服A. 促使東方文明走向衰落 B. 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C. 促使東西方文化被毀滅 D. 促使希臘文明走向衰落16.9 世紀西歐封臣的效忠普詞是:“我……效忠我的主人,愛其所愛,仇其所仇。主人凡踐履契約,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賜我以應得,則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必將以他的意志為準,絕無違背。”由此可知,封君與封臣之間A. 有絕對的隸屬關系 B. 以土地為雙方紐帶 C. 有森嚴的等級界限 D. 有強烈的契約意識17.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通過國家大力興建鐵路,發展國家的郵政和電訊事業,建立官營企業; 還通過明治政府力量,把官營企業轉讓給與政府關系密切的大資本家。這樣,日本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近代化。材料表明日本近代化的途徑是A. 引進先進技術 B. 利用國家力量 C. 利用民間資本 D. 利用外國支持18.下列歷史人物具有共同的特征,他們都(1783—1830) (約1835—1858) (1869—1948) (1857—1927)A. 推動改革內政 B. 主張非暴力抵抗 C. 反抗殖民壓迫 D. 領導資產階級革命19.1922 年10月,列寧指出: “正是現在,農民精力充沛地、廢寢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復自己的農具、房舍、各種設施等等。農民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恢復生產上。”這是因為當時政府實施了A. 農業集體化 B. 社會主義工業化C. 新經濟政策 D.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20.右圖為美蘇國防開支數據圖,可以用于說明的是A. 冷戰時期美蘇兩國進行軍事競賽B. 冷戰時期美蘇經濟保持平衡C. 馬歇爾計劃影響了美國經濟發展D.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逐漸加強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21題8分,22題8分, 23題12分, 24題12分, 共40分)21. (8分) 閱讀下列材料, 回答問題。材料一:根據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決國家種種問題”的基本信條,隋唐時期把平等競爭機制引入選官制度,向社會各階層人才打開了入仕的大門。—摘編自張國安《中國古代文官選拔制度及其現代借鑒》(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請分析材料一中的“選官制度”是什么 (1 分) 該制度的創立有何意義 (2分)材料二:唐太宗在位20多年,開創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廣納賢才,知人善任,同時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實行了一系列改革……發展經濟,改革稅制……使唐朝進入了鼎盛時期。—摘編自人教版七年級《中國歷史》下冊(2)根據材料二,歸納“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現的共同原因。 (2分)材料三: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后繼的宋太宗繼續采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當時的文官擔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職,甚至主持軍務。武將帶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預授的“陣圖”行軍布陣……—摘編自人教版七年級《中國歷史》下冊(3) 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請分析材料三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 (1 分) 該政策有何積極作用 (2分)道德與法治·歷史模擬(一) 第6頁(共8頁)22.(8分) 根據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問題。時間 事件 時間 事件1405-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848年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1488年 迪亞士到達非洲好望角 1859年 《物種起源》出版1492年 哥倫布“發現”美洲 1895年 《馬關條約》簽訂1623年 《莎士比亞作品集》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1687年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 1912年3月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1689年 《權利法案》的通過 1919年 《凡爾賽條約》1789年 《人權宣言》的通過 1942年1月 《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1842年 《南京條約》簽訂 1945年 聯合國正式成立(1) 從以上材料中找出標志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的事件。(2分)(2)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6分,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23. (12分) 閱讀下列材料, 回答問題:材料一:1524 年,有位西班牙人這樣說: “以前我們在世界的邊緣,現在在它的中央了,這給我們的命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摘編自美. 蘇里文、謝爾曼、哈里森《西方文明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請分析西班牙人為何說“以前我們在世界的邊緣,現在在它的中央了” (2分)材料二:1750—1914年間,歐洲人成功地將自己的優勢地位轉變為世界性的霸權:19世紀末,歐洲勢力控制了大部分亞洲和幾乎整個非洲地區三個歷史進程——革命、工業化及帝國主義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歐洲人何以逐漸地控制了世界。—摘編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希瑟·斯特里茲著《簡明新全球史》(2)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請分析“歐洲人成功地將自己的優勢地位轉變為世界性的霸權”的政治、經濟因素各是什么 (4分)美國這樣做的目的, 是為了把西歐納入其稱霸全球的戰略軌道,但客觀上 卻為西歐的經濟聯合開辟了道路。 ——王斯德主編《世界當代史》(3)材料三的圖片反映了二戰后美國推行的什么措施 (1分)20世紀90年代初,歐洲人為加強聯合成立了什么組織 (1分)材料四:人類社會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請分析人類社會“大變革大調整”的原因有哪些 (2分)據材料回答“中國方案”是什么 (2分)道德與法治·歷史模擬(一) 第7頁(共8頁)24. (12分) 某校九年級(3) 班同學以“中國國家形象變化”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戰爭中國門洞開】材料一:見下圖(1) 圖1、圖2所示條約的簽訂都與戰爭有關,上述兩幅圖片反映的這兩次戰爭之間有什么關系 (2分)【屈辱中逐漸覺醒】材料二:西方漫畫中的晚清中國(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分析圖3反映了當時中國怎樣的局勢 (2分)圖4中列強在 1901年做出“中國的覺醒”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2分)【抗爭中改變形象】材料三:1942 年《紐約時報》在一篇社論中對著中國滿懷希望地寫道:“我們有像中國那樣忠誠的戰友,它有著取之不盡的人力資源……中國依靠其吃苦耐勞、足智多謀的人民,將十倍地報償我們以前給它的援助。”——王立新《試論美國人中國觀的演變(18世紀—1950)》(3) 根據材料三,指出20世紀40年代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形象,(2分)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分析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形象比較正面的原因。 (2分)【發展中的大國形象】材料四:21世紀初部分西方人心中的中國——漫畫Dragon(中國龍)(4)材料四中漫畫反映了部分西方人對中國崛起感到恐懼,認為美國經濟受制于中國經濟。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產生這種看法的原因。(2分)1/2江西省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道德與法治模擬(一)答案及評分意見【閱卷說明與要求】參見中考評卷要求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6分)1~5.ACACD 6~10.CDAAB11~≈15.BDCBD16~18.BCB二、簡要回答(每小題6分,共12分。)19.(1)(答到一方面即可得2分)①面對挫折,發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可以逐漸培養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②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盡孝在當下,要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家③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2)(答到一方面即可得2分)①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要樹立誠信意識,真誠待人,信守承諾。②關愛傳遞著美好情感,給他人帶來溫暖和希望。關愛他人,要心懷善意,盡己所能。(3)(答到一方面即可得2分)①學習沒有終點,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養成主動學習、不斷探索的習慣。②只有熱愛本職工作,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刻苦鉆研、精益求精、不斷創新,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20.(1)(每方面1分,3分為止)①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②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④發展的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⑤國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輔相成。⑥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2)(每方面1分,3分為止)①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②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正是無數勞動者兢兢業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成就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③生命雖平凡,但也能時時創造偉大。當我們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時,生命便會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④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夢想的實現者。三、概括與評析(結合材料,自擬題目,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多角度評析。12分)21.(1)擬題(3分)評分說明:以題目的形式呈現1分;題目綜合概括材料的要義、并體現道德與法治課所學觀,點2分。題目如:《依法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凝聚精神力量》《為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供法治保障》等。(2)評論(9分)評分說明:①運用所學知識,對情境材料進行多角度的分析評論。每一角度的分析評論3分,其中評析角度1分、觀,點闡釋2分。②同一角度的分析評論不重復計分。③只要是從合理的角度評論,均可酌情給分。例答:①從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角度: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是中國道德與法治模擬(一)答案第1頁(共2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城北中學中考一模文綜試題.docx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