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點軍天問書院3月獨立作業物理答案1-5:C、C、A、D、D 6-10:C、B、C、A、A 11-12:A、C26. 振動、空氣、能 27.前、凹28.升華、吸收、液化 29. 不變、減小30. 31.略32. 像、豎直、①、相等、相等、光屏上觀察不到像。33. 1.6、0.202、①②、在測量商鞅方升和水的總質量時,水容易灑出來。34. 速度、小、勻速直線、毛巾、安裝防滑鏈35.36.(1)水對物塊下表面的壓強為:p=P水9h=1.0×103kg/m3×10.N/kg×0.2m=2000Pa(2)物塊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V物=(0.2m)3=8×10-3m3,物塊受到的浮力為:F浮=P水9V排=1.0×103kg/m3×10N/kg×8×10-3m3=80N(3)水的體積為:V水=40L=40×10-3m3水的質量為:m水=P水V水=1×103kg/m3×40×10-3m3=40kg水的重力G水=m水9=40kg×10N/g=400N,物塊處于平衡狀態,豎直方向上三力平衡,即有:G物十F=F浮所以G物=F浮-F=80N-20N=60N容器底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為:F壓=G水+G容+G物+F=400N+10W+60N+20N=490W容器底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490Np==4900Pa。S0.1m2(1)機器人的重力:G=mg 30kg x 10N/kg 300N,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力:F壓=G=300N,對地面產生的壓強:壓300WpS150×10-4m2=2×104Pa(2)由圖乙可知,0~6s勻速運動,速度為1.2m/s,智能機器人在0~6S內行走的距離:51=v1t1=1.2m/s×6s=7.2m,由圖乙可知,6~10s勻速運動,速度為1.0m/s,智能機器人在6~10s內行走的距離:s2=v2t2=1.0m/s×4s=4m,智能機器人在6~10s內行走的距離:52=w2t2=1.0m/s×4s=4m,0~10s內的平均速度:SS1+S27.2m+4mUtt10s=1.12m/s(3)在0~6s內,智能機器人受到的水平阻力:f=0.05G=0.05×300W=15N,機器人勻速運動,牽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牽引力:F=f=15W,此段時間內智能機器人牽引力做功的功率:WFsP=Fw1=15N×1.2m/stt18W點軍天問書院學校3月獨立作業九年級物理 化學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符合題意。1-12題每小題2分,13-20題,每題1分,21-25題,每題2分,共42分)1、2023年5月30日,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圖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過程中航天員在艙內的情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地面為參照物,發射塔是運動的B.以發射塔為參照物,火箭是靜止的C.以艙內的航天員為參照物,火箭是靜止的D.以艙內的航天員為參照物,發射塔是靜止的2、圖為094型核潛艇,它是我國國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時是通過聲吶系統發出的超聲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超聲波不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B.超聲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C.感知附近海域情況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D.潛艇上的艦員能夠聽見超聲波3、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琴棋書畫,恢弘博雅。如圖,是中秋拍攝的一幅月上中天、天上月對水中月,天涯與共之景。關于水中月的形成,源于下列哪個物理原理(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C.光的直線傳播 D.光的色散4、某興趣小組開展“創新服務生活,科技改變未來”的科技創新活動,模擬制作一款“智能”行駛玩具車。該玩具車利用車載傳感器(攝像頭、雷達)采集生成道路特征數據,完成“自動”駕駛。作為傳感器之一的攝像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攝像頭的鏡頭是凹透鏡 B.攝像頭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C.成像時障礙物位于鏡頭的兩倍焦距以內 D.遇障礙物時,要想生成更大的像,鏡頭應該向前伸5、水是萬物之源,亦是生命之源。斗轉星移,歲月更迭,水的形態會發生變化。關于自然界水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寒冬,堆好的雪人,過了幾天發現變小了,是因為雪吸熱后熔化B.洗熱水澡后,衛生間玻璃變得模糊,是因為水吸熱后汽化C.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覺冷是因為水吸熱后升華D.滴水成冰,是因為水放熱后凝固6、如圖是小麗給家人盛飯時的情景。關于情景中的數據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A.剛煮熟的米飯溫度約為10℃ B.吃完一碗米飯用時約為1sC.碗口的直徑約為12cm D.空碗的質量約為10kg7、如圖是改進的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時水平拉動長木板A,可測出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B.拉動長木板A的速度越大,彈簧測力計示數越大C.在木塊B上增加重物,拉動長木板A時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D.在長木板A上鋪毛巾,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8、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比賽中,中國選手任子威榮獲金牌。圖甲是他正全力通過彎道、圖乙是他獲勝后站立在水平賽場中央大聲歡呼的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通過彎道的過程處于平衡狀態B.運動員通過彎道時有慣性,站立時沒有慣性C.站立時他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對他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站立時他對冰面的壓力和冰面對他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9、下列生產生活實例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A.載重汽車有很多個寬大的車輪 B.冰刀鞋的刀刃做得很薄C.破窗錘的敲擊端做成錐狀 D.切蛋器上的不銹鋼絲做得很細10、把一塊石頭和一個西紅柿同時放入水中,它們靜止時西紅柿漂在水面上,而石頭沉入了水底,如圖所示。石頭和西紅柿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相比較( )A.石頭受到的浮力更大些B.西紅柿受到的浮力更大些C.石頭和西紅柿受到的浮力一樣大D.無法比較石頭和西紅柿受到的浮力大小11、2023年5月23日12時30分許,我國13名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巍巍珠峰再次見證歷史!如圖所示。在他們從山腳下到峰頂的過程中,體重(含裝備)越大的隊員一定( )A.做功越多 B.功率越大C.做功越快 D.功率越小12、用同種材料制成質量相等的方形盒和實心玩具魚,把玩具魚密封在盒內,將盒放入水中,盒在水中靜止時的位置如圖所示。已知材料密度為,盒的體積為V,水的密度為,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玩具魚的質量為B.盒與玩具魚的體積之比為C.水對盒下表面的壓力為D.盒空心部分的體積為13、葡萄酒作為葡萄酒世界的中國名片,正在上演中國葡萄酒的新傳奇。釀造葡萄酒的操作要點,其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除梗破碎 B. 壓榨成汁 C. 葡萄發酵 D. 靜置14、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大米中含有豐富的糖類物質,霉變大米經淘洗后可食用B.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補充維生素C.微量元素對人體作用十分重要,必須大量服用D.為解決“白色污染”問題,應將廢舊塑料袋進行焚燒處理15、草木灰是一種農家肥,其主要成分是K2CO3,它屬于( )A.鉀肥 B.磷肥 C.氮肥 D.復合肥16、“關愛生命,擁抱健康”是生活中永恒的主題。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變質的飯菜,加熱后繼續食用 B.吸煙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煙C.食用加碘食鹽預防甲狀腺腫大 D.用含碳酸氫鈉的發酵粉使饅頭更松軟17、分類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下列物質中屬于鹽類的是( )A.生石灰 B.氯酸鉀 C.干冰 D.燒堿18、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陰離子帶負電,所以帶負電的粒子一定是陰離子B.堿的溶液顯堿性,所以顯堿性的溶液就是堿的溶液C.化學變化常伴隨著能量的變化,所以有能量變化的一定是化學變化D.不純的可燃性氣體燃燒可能發生爆炸,所以點燃可燃性氣體之前必須要驗純19、連花清瘟膠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的功效。其成分中含有一種名為綠原酸的物質,下列有關綠原酸(C16H18O9)的說法正確的是( )A.綠原酸由3種元素組成 B.綠原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54gC.綠原酸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綠原酸由16個碳原子、18個氫原子和9個氧原子構成20、如圖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手握試管一段時間后,導管口有氣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間隔變大了 B.分子體積變大了C.分子運動加快了 D.分子個數變多了21、把100 g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稀釋為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需加水( )A.980 g B.882 g C.880 g D.98 g22、將鋅粉和銅粉放入硝酸銀和硝酸鎂的混合溶液中,經反應完畢后過濾。小強對所得濾液中組成物質的判斷,正確的是( )A.可能有硝酸銀和硝酸鎂 B.一定沒有硝酸銀和硝酸銅C.可能有硝酸銀和硝酸銅 D.一定有硝酸鋅和硝酸銅23、某校化學小組在利用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探究酸堿中和反應時,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測得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圖像,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c點所示溶液呈堿性B.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Na2SO4和H2SO4C.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燒杯中D.由a點到b點的pH變化過程證明酸和堿發生了中和反應24、某化學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夾持儀器已略去)。打開K,使過氧化氫溶液流入燒瓶中。下列對實驗中部分現象的預測中,一定正確的是( )A.裝置①中會有氣泡冒出,黑色固體消失B.裝置②中會有液面下降,溶液顏色變紅C.裝置②中會有氣泡冒出,溶液顏色不變D.裝置③中會有液面上升,溶液變為無色25、向一定量的硫酸銅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沉淀質量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點溶液中的溶質有2種B.E點溶液中的溶質有3種C.AB段有沉淀生成D.F點溶液的pH>7物理部分二.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每空1分,共10分)26、如圖所示、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在豎直方向靜止不動,將正在發聲的音叉慢慢靠近并接觸乒乓球,觀察到乒乓球被彈起,說明聲音是由物體 產生的,音叉發出的聲音通過 傳入我們的耳中。若在月球表面做實驗, 看到乒乓球被彈起(選填“能”或“不能”)。 第13題圖 第14題圖27、如圖是人眼與魚眼的結構示意圖。人眼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我們發現,魚眼晶狀體的比人眼更加凸一些,折光能力會更強一些,如果人眼的晶狀體像魚這樣,觀察遠處物體的像將成在視網膜的 面,若要看清遠處的物體,應該配戴 透鏡來進行矯正。28、如圖所示,在學習完物理以后,小悅買了干冰,在干冰上加了一點熱水,營造出了云霧繚繞的效果。固態干冰在加熱狀態下極易發生 現象,而變成二氧化碳氣體。這一過程需要 大量的熱,使得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 現象,從而形成美麗的白霧。第15題圖 第16題圖29、 2022年3月,“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冰墩墩被帶上太空,與在地球相比其質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月中旬,航天員乘組返回地面,返回艙減速著陸過程中,其機械能將(選填“增大”或“減小”)。三、實驗題探究題(本題共5小題,30、31題各2分,32題6分,33題4分,34題6分,共20分)30、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小新透過凸透鏡看到燭焰S的像點S ,畫出光路圖確定像點S 的位置,圖中O為光心,F為焦點(保留必要的作圖痕跡)。31、如圖甲所示,建筑工地上起重機豎直提升重物,在此過程中,起重機對重物拉力F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重物上升的圖像如圖丙所示。請在甲圖上畫出時,重物受力的示意圖,并標明力的大小(點為重物的重心),不計空氣阻力。 32、小明看到國家大劇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個巨大的蛋殼,如圖甲所示。于是他找來一些器材和同學一起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的位置、大小與物體的位置、大小的關系”,所用的實驗器材有:玻璃板、支架、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方格紙等。(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利用了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 的位置。(2)如圖乙,將玻璃板 放置于水平桌面放置,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小明拿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移動,按照圖中方式 (填“①”或“②”)觀察,發現蠟燭B可以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確定并記錄物、像的位置A 、B ,同時說明蠟燭A的像的大小與蠟燭A的大小是 的。(3)改變蠟燭A的位置,再進行兩次實驗得到像和物體對應的位置如圖丙所示,他發現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MN垂直,像和物體到鏡面MN的距離 ,從而得出像與物體的位置關系。通過上述探究過程,小明終于明白了“相映成趣”的原因是:像與物體關于鏡面是對稱的。(4)在前面實驗的基礎上探究像的虛實,拿走蠟燭B,并在蠟燭B的位置放一個光屏,直接觀察光屏,若 ,可說明蠟燭通過玻璃板所成的像是虛像。33、“商鞅方升”是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其容積是秦朝統一實施的體積標準——方升。方升有多大呢?小組同學對其復制品展開容積測量,步驟如下:①用天平測得空“商鞅方升”的質量。②將“商鞅方升”內裝入沙子直至沙子上表面與“商鞅方升”上表面齊平,測得“商鞅方升”與沙子的總質量。③用小勺將沙子取出一部分裝入量筒,測得“商鞅方升”與剩余沙子的總質量。④測得量筒內沙子的體積。(1)小明同學通過計算,得出沙子的密度約為 g/cm3。(2)秦朝統一實施的體積標準——方升,相當于現代的多少升?( )(3)實驗后,小明評價剛才的測量過程,認為步驟較多,他設想:水的密度已知(),上述步驟中用水代替沙子,只要完成步驟 (選填上述步驟序號的一個或多個),就能測出“商鞅方升”的容積。小組同學討論后認為,小明的設想實際操作性不佳,表現在: 。34、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實驗過程中,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車進入水平面時的 相同;(2)讓小車分別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運動,最終小車靜止時的位置如圖所示,可觀察到小車在 表面滑行的距離最遠,由此可得出: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減小越慢。進一步推理可得:如果小車運動時受到的阻力為零,速度就不會減小,小車將保持 運動狀態;(3)小車分別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運動到最終小車靜止時,摩擦力做功的功率最大的是在 表面上。(4)冰雪天氣路面濕滑,阻力較小,結合該實驗結論,開車時應 才能保證行駛安全(寫出一個合理答案即可)。四、應用實踐題(共2小題,第35題8分,第36題8分,共計16分)35、一棱長為的正方體物塊放在盛有40L水的薄壁圓柱形容器中,容器重為10N,底面積為。現用豎直向下大小為20N的力F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剛好浸沒于水中靜止,如圖所示(,g取10N/kg)。求:(1)物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2)物塊受到的浮力;(3)容器底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36、2023年5月,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的成功舉辦,將進一步推動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圖甲為某款智能機器人,質量為30kg,底部輪與地面接觸總面積為150cm2,它在某次引領接待工作中沿直線行走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g取10N/kg)(1)求智能機器人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產生的壓強;(2)求智能機器人在0~6s內行走的距離和0~10s內的平均速度;(3)在0~6s內,智能機器人受到的水平阻力為重力的0.05倍,求此段時間內智能機器人牽引力做功的功率。化學部分五、填空與簡答(共4題,每空1分,共18分)37、(4分)KNO3和NaCl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依據上表數據,繪制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50℃時,KNO3的溶解度是 ___g。(2)圖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線的是 (填“A”或“B”)。(3)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時,可通過_____的方法提純;(4)由表分析可知,KNO3和NaCl在溫度范圍 ℃時具有相同的溶解度。38、(4分)某硫酸廠以黃鐵礦(主要成分是FeS2)為主要原料,生產硫酸的流程圖如下:(1)寫出流程圖中硫的一種氧化物名稱: 。(2)催化反應室中發生的是化合反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實驗室里稀釋濃硫酸的方法是:把 ,并不斷攪拌。(4)爐渣(Fe2O3)可用于煉鐵,寫出用一氧化碳和爐渣煉鐵的化學方程式: 。39、(6分)根據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 。(2)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3)實驗室用鋅和稀硫酸制取氫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指出B裝置的錯誤之處 。(4)用鹽酸制二氧化碳氣體或氫氣,所得氣體中往往含有氯化氫氣體雜質,現要制取并收集一瓶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所需要裝置正確的連接順序是 (填字母序號),其中裝置G的作用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0、(4分)實驗室有三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只知道它們分別是稀鹽酸、碳酸鈉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中的一種。為了鑒別它們,將其任意編號為A、B、C,然后兩兩混合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示有氣體產生,“↓”表示有沉淀產生,“一”表示無明顯現象)(1)C中溶質的化學式是 。(2)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B與C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4)向盛有C的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滴加足量的A,若 ,則可判斷A與C發生了反應。六、實驗與探究(本題共2小題。每空1分,共10分)41、(4分)如圖,表中標注了甲、乙、丙、丁和戊五種物質,物質的溶解性均未標明。部分酸、堿和鹽的溶解性表(室溫)(1)符號名稱:NO3-名稱是___________;(2)寫化學式:丙物質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3)物質分類:五種物質中,屬于堿的是__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4)相互反應:五種物質中選兩種物質,寫出一個化學方程式 。 陰離子 陽離子 OH- NO3- Cl- SO42- CO32-K+ 甲 乙 丙Ba2+ 丁 戊42、(6分)化工生產中需要對原料提純,以利于提高產品質量。經測定某氯化鈉樣品中混有硫酸鎂,為了除去雜質并制得純凈的精鹽,小麗設計方案如下:回答下列問題:⑴ 步驟⑥中的操作為 。⑵ 步驟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⑶ 步驟③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⑷ 向步驟④過濾后所得固體中加入過量的酸,現象是 。⑸ 步驟⑤中加入適量的 ,該試劑的作用是 。七、計算題(本題共1小題,共4分).43、實驗室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現取25g含碳酸鈣的大理石于燒杯中,緩慢加入稀鹽酸(大理石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剩余固體質量與加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求:(1)25 g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量;(2)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點軍天問書院3月獨立作業物理答案.docx 點軍天問書院學校3月獨立作業九年級物化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