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乙 烯你知道嗎 剛買回來的獼猴桃很生硬,你怎樣才能使它快點變得熟軟好吃?起作用者乙烯乙烯是石油化學工業重要的基本原料。塑料—聚乙烯PE合成藥物催熟劑乙烯的用途乙烯的產量: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發展水平乙烯的來源石油經過分餾→裂化→裂解乙烯一、乙烯的分子組成及其結構1. 分子式:3. 結構式:4. 結構簡式:2. 電子式:C2H4H::C..H:H:C..HHCCHHHCH2 = CH2球棍模型空間填充模型名稱 乙烷 乙烯碳碳鍵類別碳碳鍵能kJ/mol結論 C—CC=C348615C=C的鍵能并不是C—C鍵的二倍,說明C=C雙鍵中有一個鍵不穩定,容易斷裂,有一個鍵較穩定。思考:通過比較,分析乙烯的結構特點。提示:鍵能是指氣態分子中1mol化學鍵解離成氣態原子所吸收的能量。①結構特征:6個原子共平面,平面結構,鍵角120°②碳碳雙鍵不能旋轉。5. 結構③烯烴中碳碳雙鍵中有一個碳碳鍵較易斷裂。鍵角:在分子中,一個原子與其他兩個原子形成的兩個化學鍵之間的夾角。1. 物理性質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二、乙烯的性質排水法收集收集方法:問題:閱讀教材P67頁第二自然段和觀察數據,思考乙烯具有哪些主要物理性質?實驗7-2(1)點燃純凈的乙烯,觀察燃燒時的現象。(2)將乙烯通入盛有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試管中,觀察現象。2. 化學性質——活潑(1)氧化反應①燃燒現象:火焰明亮,伴有少量黑煙并放出大量的熱。C2H4 + 3O2 2CO2 + 2H2O點燃可以鑒別甲烷和乙烯。②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被氧化為CO2不可以,乙烯與高錳酸鉀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的雜質。思考1:能不能用高錳酸鉀來鑒別甲烷和乙烯呢?思考2:能不能用高錳酸鉀來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呢?實驗7-3將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試管中,觀察現象。(2)加成反應有機物分子中雙鍵(或三鍵)兩端的碳原子與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 Br BrCHHCHHCHBrHCHBrH(不溶于水的無色液體,密度大于水)與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可以鑒別甲烷和乙烯,也可用于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CH2=CH2 + Br2CH2BrCH2Br1,2-二溴乙烷褪色可以鑒別甲烷和乙烯。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思考1:能不能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鑒別甲烷和乙烯呢?思考2:能不能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呢?在一定條件下,乙烯與氫氣、氯化氫、水等物質發生加成反應,試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2=CH2 + H2CH3CH3催化劑△CH2=CH2 + H2OCH3CH2OH催化劑加熱、加壓CH2=CH2 + HClCH3CH3催化劑△工業制乙醇CH2=CH2 + CH2=CH2 + CH2=CH2 +…………—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聚乙烯—CH2—CH2— + —CH2—CH2— + —CH2—CH2— +……思考:乙烯分子之間可否發生加成反應?nCH2 = CH2催化劑—CH2 — CH2—[ ]n聚乙烯鏈節:重復的結構單元“─CH2─CH2─”聚合度:鏈節的數目n單體:能合成高分子的小分子物質聚合反應:由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化合物分子(單體)相互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大的聚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加聚反應:由不飽和的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單體分子以加成反應的形式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加成聚合反應,簡稱加聚反應。(3)加聚反應nCH2 = CH2催化劑—CH2 — CH2—[ ]n乙烯和乙烷的對比反應物 乙烯與溴單質 乙烷與溴單質反應類型反應條件化學鍵的變化反應特點生成物特點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斷C-H鍵C=C中一個鍵斷裂有上有下只上不下取代1mol H,耗1mol Br2一種產物加成1 mol 雙鍵,耗1mol Br2產物為混合物常溫常壓光照,溴蒸氣課堂小結乙烯結構平面型,有碳碳雙鍵,其中一個鍵易斷裂決定化學性質物理性質性質氧化反應加成反應燃燒反應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和溴水加成和氯化氫加成和水加成和氫氣加成1. 下列關于乙烯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乙烯的化學性質比乙烷活潑B. 乙烯燃燒時火焰明亮,同時冒出黑煙C. 乙烯可作為香蕉等果實的催熟劑D. 乙烯雙鍵中的一個鍵可以斷裂,容易發生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D課堂練習:2. 關于乙烯分子結構的描述錯誤的是( )A. 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 = CH2B. 乙烯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類型是氧化反應C. 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D. 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一條直線上D3. 既可用來鑒別甲烷和乙烯,又可以用來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是( )A. 氣體通過盛有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洗氣瓶B. 氣體通過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氣瓶C. 氣體通過盛有足量蒸餾水的洗氣瓶D. 氣體與適量HCl混合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