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實驗說課影長的四季變化實驗教學分析實驗教學目標實驗方法設計實驗教學過程實驗教學反思0102030405實 驗 教 學 分 析 教材與學情分析四季變化模擬實驗(影長四季變化規律)一天中影子長短變化規律實 驗 教 學 目 標2實驗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正午時,物體影子隨季節變化呈有規律的變化。 科學探究目標確定模擬實驗中太陽的位置,模擬測量四季的影長變化。 科學態度目標意識到小組合作做實驗進行探究的必要性。 STSE目標順應自然規律,減少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實 驗 方 法 設 計 原實驗設計 器材創新—日影觀測儀仰角尺半球形天空模型指南針有方位坐標的底盤 實驗原理 太陽視運動 操作方法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觀測時間6:00仰角1方位90觀測時間6:00仰角10346081654015方位688:00214458502941041271712222502688:008210:0012:0014:0016:0018:0010:0012:0014:0016:0018:0098160257275289安徽地區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太陽觀測數據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觀測時間6:00仰角1方位90觀測時間8:00仰角9方位1251471772092322498:0021445850291510412717122225028910:0012:0014:0016:0018:0027352912010:0012:0014:0016:0018:00將數據轉錄到立體的天空模型上:仰角53度以(秋分)9月23日10點鐘的資料為例:方位125度1.將仰角尺對準10點鐘太陽的方位125度。2.沿著仰角尺找出10點鐘的仰角53度,并畫上標記,就完成10點鐘觀日資料的轉錄工作。3.以此方法將其他時刻的數據標記在天空模型上。4.將不同時刻的標記點連接起來并標上箭頭,就是9月23日太陽在天空中的運行軌跡。東西5.以用同樣的方法完成春分、夏至、冬至的轉錄工作。夏至實 驗 教 學 過 程 聯系生活,發現問題夏至春分、秋分冬至 活動探究,收集數據轉錄數據模擬實驗建構概念利用日影觀測儀研究一年四季的日影情形夏至春秋分冬至正午12點正午12點正午12點 分析數據、發現規律太陽的位置物體影長日影長度12108冬至春分夏至秋分10cm6cm2cm6cm1066664220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至◆物體正午時分的日影,在四季有規律的變化著:從夏到冬,逐漸變長;從冬到夏,逐漸變短。◆夏至日影最短;冬至日影最長;春分、秋分日影適中。 學以致用,課外拓展太陽A此點A就是太陽在天空模型的高度標注一天當中太陽在不同時刻的位置5實 驗 教 學 反 思5實驗教學反思直觀簡便高效感 謝 您 的 聆 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