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第十單元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目 錄01-新課導入03-拓展延伸02-新知講解新課導入01提出問題食用皮蛋時總會放一些食醋來去除澀味蚊蟲叮咬后,可以涂抹肥皂水減輕癢痛教師小結食醋蚊蟲分泌的毒液酸性物質肥皂水堿性物質加入食醋后堿性消失涂抹肥皂水后癢痛消失酸性物質新知講解02【復習導入】前面我們學習了酸和堿,為什么酸和堿分別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如果我把酸和堿混合在一起會發生反應嗎?【實驗演示】稀鹽酸無明顯現象這說明酸和堿不能發生反應,是這樣嗎?用什么辦法可以證明酸和堿發生了反應?探究一:中和反應取2滴上述反應后的無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體蒸發,觀察玻璃片上的現象。 氫氧化鈉是堿,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顯示紅色,隨著鹽酸的加入,紅色逐漸消失變成無色。所以此時的溶液肯定不是堿性溶液。玻璃片上的白色物質是溶液中新生成的溶質。其他的酸和堿也能發生類似的反應。例如: Ca(OH)2+2HCl=CaCl2+2H2O2NaOH+H2SO4=Na2SO4+2H2O。NaOH+HCl=NaCl+H2O總結上述三個反應的特點。 三個反應都生成水,另一種產物(氯化鈉、氯化鈣、硫酸鈉)都是由金屬離子和相應的酸根離子構成的,我們把這類化合物叫做鹽。我們把這類化學反應叫做中和反應。【例題1】下列物質能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的是( ) A.硝酸鈉溶液 B.二氧化碳 C.稀硫酸 D.硫酸銅溶液C探究二:中和反應的應用 1.改變土壤的酸堿性。根據土壤情況,可以利用中和反應,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堿性物質,以調節土壤的酸堿性,利于植物生長。 2.處理工廠的廢水。工廠生產過程中的污水,需進行一系列的處理,例如,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雜質,可以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化學方程式為Ca(OH)2+H2SO4=CaSO4+2H2O。酸性土壤工廠廢水探究二:中和反應的應用 3.用于醫藥。 (1)人的胃液里含有適量鹽酸,可以幫助消化,但是如果飲食過量時,胃會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遵醫囑服用某些含有堿性物質的藥物,以中和過多的胃酸。有一種胃藥的主要成分是Al(OH)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l(OH)3+3HCl=AlCl3+3H2O。 探究二:中和反應的應用 3.用于醫藥。 (2)我們被蚊蟲叮咬后,叮咬處很快腫成大包,這是因為蚊蟲能在人的皮膚內分泌出蟻酸,從而使皮膚腫痛。如果涂一些含有堿性物質(如NH3·H2O)的藥水,就可減輕痛癢。 【例題2】下列應用與中和反應原理無關的是( ) A.用濃硫酸干燥濕潤的氧氣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D.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殘留硫酸A探究三: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 1.溶液的酸堿度常用pH來表示,pH的范圍在0~14之間。pH<7pH > 7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溶液呈堿性,pH越大,堿性越強溶液呈中性 2.測定溶液pH的方法。探究三: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 取一片pH試紙放在表面皿上,將被測液滴到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相應的pH。【例題3】將pH=10的氫氧化鈉溶液加水稀釋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是( )A.6 B.8 C.11 D.14B拓展延伸03 1.定義: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 2.中和反應的實質:H+和OH-結合生成水。一、中和反應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pH的范圍: 在0~14之間。 pH=7的溶液顯中性; pH<7的溶液顯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 pH>7的溶液顯堿性,pH越大堿性越強。1.下列實際應用中,利用中和反應原理的是(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劑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銅配制波爾多液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氫氧化鈉溶液處理泄漏的濃硫酸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B2.下列各組物質的反應,需要加入酸堿指示劑才能判斷反應是否發生的是( )A. Fe和CuSO4溶液 B. Zn和稀H2SO4C. NaOH溶液和稀鹽酸 D.澄清石灰水和CO2C3.生活中某些物質的pH近似為:西瓜汁5.8、蘋果汁 3.1、泡菜3.4、雞蛋清7.6,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 A.蘋果汁 B.泡菜 C.西瓜汁 D.雞蛋清A4.下列物質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為10的是( ) A.生石灰 B.白醋C.橘子汁 D.食鹽A5.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鹽酸時,熟石灰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2HCl=CaCl2+2H2O;當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的溶質為CaCl2。6.云吞面是我國南方的一種小吃,俗稱“堿水面”,因其在制作過程中加入了“堿水”(呈堿性的物質)而略帶澀味。因而吃云吞面時,蘸點食醋 (填“食鹽”或“食醋”)可減少澀味,這是應用了中和反應的原理。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