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2 物質的量濃度 課件——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之課件(共32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2 物質的量濃度 課件——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之課件(共32張PPT)

資源簡介

(共32張PPT)
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
第一單元 化學計量及其應用
第二節 物質的量濃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高考考情分析
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是化學計算的基礎,考查頻率較一般,常以選擇題的形式或填空題出現,難度不大,體現高考命題的基礎性;分析近幾年的高考化學試題,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的題目熱度呈下降趨勢,但仍要引起足夠重視。復習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多思精練。可從全國各地的名校模擬題中尋找此類題型加以訓練,把有關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考查的各個角度都過一遍,熟悉每個方面命題的方向,以避免在高考中再次掉入命題者設計好的陷阱;
(2)形成在化學計算中將m、V、c等物理量n靠攏的習慣,養成以n為中心的計算習慣和思維意識。
(3)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的誤差分析,也是備考的重點,與中和熱的測定以及酸堿中和滴定的誤差分析是高考中重要的誤差分析題型。
PART 01
物質的量濃度
基礎知識復習
1.物質的量濃度
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
不同物質溶于水時溶質的變化
(1)能與水發生反應的物質,溶液中的溶質為生成的新物質,如Na、
Na2O、Na2O2 NaOH,SO3 H2SO4,NO2 HNO3。
(2)特殊物質溶于水的溶質:NH3溶于水后溶質為NH3·H2O,但計算濃度時仍以NH3作為溶質。
(3)含結晶水的物質溶于水,溶質為無水成分,如CuSO4·5H2O CuSO4,
Na2CO3·10H2O Na2CO3。
PART 02
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基礎知識復習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1)認識容量瓶
基礎知識復習
容量瓶是配制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專用儀器,選擇容量瓶應遵循“大而近”的原則:所配溶液的體積 容量瓶的容積。
使用前要檢驗容量瓶是否 。檢驗程序: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旋轉180°→倒立→查漏。
使用容量瓶注意“五不”:不能溶解固體;不能稀釋濃溶液;不能加熱;不能作反應容器;不能 溶液。
漏水
等于或略小于
長期貯存
(2)容量瓶的選擇與使用
基礎知識復習
(3)配制100 mL 1.00 mol·L-1 氯化鈉溶液
基礎知識復習
實驗操作 n V c
①計算結果m=5.85 g,稱5.9 g
②砝碼生銹(沒有脫落)
③少量氯化鈉沾在濾紙上
④有少量液體濺出
⑤容量瓶內有少量水
⑥未洗滌或洗滌液未注入容量瓶
⑦仰視
⑧超過刻度線,吸出一部分水
⑨搖勻后液面下降,補充水
⑩試劑瓶剛用蒸餾水洗過
偏大
偏大
偏小
偏小
不變
偏小
不變
偏小
不變
不變
不變
不變
不變
不變
不變
不變
不變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不變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4)誤差分析
PART 03
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綜合計算
基礎知識復習
3.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綜合計算
(1)計算的基本公式
(2)計算的基本類型和方法
基礎知識復習
(3)一定體積的氣體(標準狀況)溶于水后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方法
基礎知識復習
基礎知識復習
(4)物質的量濃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換算
基礎知識復習
(5)溶液的稀釋與混合
①稀釋規律:將濃溶液加水稀釋,稀釋前后溶質的物質的量和質量都保持不變。
公式:c(濃)·V(濃)=c(稀)·V(稀)
②混合規律:同一溶質不同濃度的兩溶液相混合,混合后,溶質的總物質的量(或總質量)等于混合前兩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之和(或質量之和)。
公式:c1·V1+c2·V2=c(混)·V(混)
基礎知識復習
(6)化學計算常用的方法
方法一 比例式法
1.過氧化鈣(CaO2)是一種安全無毒的物質,帶有結晶水,通常還含有CaO。過氧化鈣在工農業生產中廣泛用作殺菌劑、防腐劑、解酸劑、油類漂白劑等。
(1)稱取5.42 g過氧化鈣樣品,灼燒時發生如下反應:
2[CaO2·xH2O] 2CaO+O2↑+2xH2O,得到O2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672 mL,該樣品中CaO2的物質的量為    。
(2)另取同一樣品5.42 g,溶于適量的稀鹽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將溶液中Ca2+全部轉化為CaCO3沉淀,得到干燥的CaCO3 7.0 g。
①樣品中CaO的質量為    。 ②樣品中CaO2·xH2O中的x為    。
答案 (1)0.06 mol (2)①0.56 g ②0.5
基礎知識復習
方法二 守恒法
2.常溫下,某地酸雨經檢驗除含H+外[c(OH-)可忽略]還含有Na+、Cl-、NH4+ 、
SO42-,其濃度依次為:c(Na+)=2.3×10-5 mol/L,c(Cl-)=3.5×10-5 mol/L,c(NH4+)=
2.3×10-5 mol/L,c(SO42-)=1.05×10-5 mol/L,則該地酸雨的pH為(  )
A.3  B.4  C.5  D.6
C
基礎知識復習
方法三 關系式法
3.黃鐵礦主要成分是FeS2。某硫酸廠在進行黃鐵礦成分測定時,取0.100g樣品在空氣中充分灼燒,將生成的SO2氣體與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應后,用濃度為0.020 mol·L-1的K2Cr2O7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K2Cr2O7標準溶液25.00 mL。
已知:SO2+2Fe3++2H2O SO42-+2Fe2++4H+
Cr2O72-+6Fe2++14H+ 2Cr3++6Fe3++7H2O
(1)樣品中FeS2的質量分數是(假設雜質不參加反應)        。
(2)煅燒10 t上述黃鐵礦,理論上產生SO2的體積(標準狀況)為    L,可制得98%的硫酸的質量為    t。
答案 (1)4FeCO3·nH2O+O2 4FeOOH+4CO2+(4n-2)H2O (2)0.89 g
基礎知識復習
方法四 差量法
4.為了檢驗某含有NaHCO3雜質的Na2CO3樣品的純度,現將w1 g樣品加熱,其質量變為w2 g,則該樣品的純度(質量分數)是  (   )
A.   B.
C.   D.
B
典型例題復習
【典例1】 下列關于物質的量濃度表述正確的是(  )
A.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的Na+和S 的總物質的量為0.9 mol
B.當1 L水吸收22.4 L氨氣時所得氨水的濃度不是1 mol·L-1,只有當22.4 L氨氣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時,其濃度才是1 mol·L-1
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 的物質的量相等,則K+和Cl-的物質的量濃度一定相同
D.10 ℃時,0.35 mol·L-1的KCl飽和溶液100 mL蒸發掉5 g水,冷卻到10 ℃時,其體積小于100 mL,它的物質的量濃度仍為0.35 mol·L-1
典型例題復習
答案 D 
解析 A項未給出溶液體積,無法計算離子的物質的量,A項錯誤;B項未說明氨氣的體積是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無法計算氨水的濃度,B項錯誤;C項,根據溶液中陰、陽離子電荷守恒,若Na+和S 的物質的量相等,則K+的物質的量濃度大于Cl-的物質的量濃度,C項錯誤;D項,KCl飽和溶液蒸發溶劑后析出了溶質,恢復到原來溫度時溶解度不變,飽和溶液物質的量濃度不變,D項正確。
典型例題復習
【典例2】 下表所示甲、乙是實驗室試劑標簽上的部分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硫酸 化學純(CP) 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學式:H2SO4 相對分子質量:98 密度:1.84 g·cm-3 質量分數:98% 氨水 化學純(CP)
500 mL
品名:氨水
化學式:NH3
相對分子質量:17
密度:0.88 g·cm-3
質量分數:25%
甲 乙
典型例題復習
A.氨水的物質的量濃度約為6.3 mol·L-1
B.各取5 mL兩種溶液與等質量的水混合后,c(H2SO4)<9.2 mol·L-1,
c(NH3)>6.45 mol·L-1
C.常溫下鐵不能與該硫酸反應
D.各取10 mL兩種溶液置于兩燒杯中,再分別加入一定量的水即可得到較稀的硫酸溶液和氨水
典型例題復習
答案 B 
解析 根據標簽上的內容可計算該氨水的物質的量濃度約為
=12.9 mol·L-1,A項錯誤。由已知可得
c(H2SO4)=18.4 mol·L-1,各取5 mL兩種溶液與等質量的水混合后,對硫酸而言,硫酸濃度越大,密度越大,等質量的水和硫酸比較,水的體積大,所以c(H2SO4)<9.2 mol·L-1;對氨水來說,氨水濃度越大,密度越小,等質量的水和氨水比較,水的體積小,所以c(NH3)>6.45 mol·L-1,B項正確。由題意可知該硫酸為濃硫酸,常溫下,鐵在濃硫酸中發生鈍化,鈍化是化學變化,C項錯誤。濃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稀釋濃硫酸時,應在燒杯中加入水,再將濃硫酸慢慢倒入水中,邊加邊攪拌,D項錯誤。
典型例題復習
【典例3】 配制48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試回答下列問題。
(1)選擇儀器:完成本實驗所必需的儀器有托盤天平(精確到0.1 g)、藥匙、燒杯、玻璃棒、        、        等。
(2)計算:需要NaOH固體的質量為     。
(3)稱量:①稱量過程中NaOH固體應放于小燒杯中并放在天平的
    (填“左盤”或“右盤”)。
典型例題復習
②某學生先用托盤天平稱量一個小燒杯的質量,稱量前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度處,天平靜止時發現指針在分度盤的偏右位置,說明此時左邊質量    (填“大于”或“小于”)右邊。假定最終稱得小燒杯的質量為     (填“32.6 g”或“32.61 g”),請用“↓”表示在托盤上放上砝碼,“↑”表示從托盤上取下砝碼的稱量過程,并在下圖中標尺上畫出游碼的位置(畫“△”表示)。
砝碼質量/g 50 20 20 10 5
稱量(取用砝碼過程)
標尺:
典型例題復習
(4)溶解、冷卻。該步實驗中需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      。
(5)轉移、洗滌。在轉移時應使用        引流,洗滌燒杯2~3次是為了                       。
(6)定容、搖勻。定容的操作是          。
典型例題復習
答案 (1)膠頭滴管 500 mL容量瓶 (2)10.0 g (3)①左盤 ②小于 
32.6 g
砝碼質量/g 50 20 20 10 5
稱量(取用砝碼過程) ↓↑ ↓ ↓↑ ↓ ↓↑
(4)攪拌,加速溶解
(5)玻璃棒 保證溶質全部轉移至容量瓶中
(6)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至距離刻度線1~2 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和刻度線在同一水平面上
典型例題復習
【典例2】 在配制溶液過程中正確的是(  )
A.配制稀鹽酸用量筒量取濃鹽酸時量筒必須先潤洗
B.配制稀鹽酸時,容量瓶中少量的水不影響最終的濃度
C.定容時觀察液面俯視會造成所配溶液濃度偏低
D.濃硫酸稀釋后即可注入容量瓶進行配制
典型例題復習
答案 B 
解析 量筒量取溶液時不應潤洗,否則所取溶液偏多,A錯誤;因配制過程中需要用蒸餾水定容,故配制稀鹽酸時,容量瓶中少量的水不影響最終的濃度,B正確;定容時觀察液面俯視,則所加蒸餾水偏少,會造成所配溶液濃度偏高,C錯誤;濃硫酸稀釋后必須冷卻至室溫再注入容量瓶配制,D錯誤。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干县| 灵武市| 鹿邑县| 岳阳县| 乐清市| 土默特左旗| 炎陵县| 长汀县| 博爱县| 敦煌市| 靖边县| 长武县| 双柏县| 广东省| 上饶市| 离岛区| 资阳市| 颍上县| 亳州市| 巫山县| 七台河市| 齐河县| 雅江县| 新宾| 湖口县| 内江市| 苗栗市| 台南市| 南开区| 吴江市| 海盐县| 德清县| 开鲁县| 河北区| 洛隆县| 嘉祥县| 吴桥县| 即墨市| 阳江市| 达尔|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