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第二節 蛋白質課題2 蛋白質、酶內容索引學習目標活動方案課堂反饋學 習 目 標1. 了解蛋白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2. 知道酶是一種蛋白質,了解酶的催化特點。3. 了解蛋白質的作用。活 動 方 案1.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人體內有近一半的蛋白質充當反應的催化劑,在生命系統中,蛋白質還扮演著許多其他重要的角色。如結構蛋白中的膠原蛋白和角蛋白,將人體維持在一定的強度和形狀下。膠原蛋白存在于韌帶、腱、軟骨中;角蛋白是頭發中的蛋白質,也存在于毛皮、蹄、皮膚和指甲中。另有一些蛋白質參與構成肌肉組織,以及血液中的物質運輸。植物性蛋白質主要來源于谷類、豆類、堅果類等常食用的食物蛋白及葉蛋白、單細胞蛋白等。米面類和豆類的蛋白質營養價值不同,大豆中含植物蛋白最豐富。活動一:了解蛋白質的存在、組成和結構(1)“米面類和豆類的蛋白質營養價值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米面類和豆類的蛋白質分子組成不同。(2)食物中的蛋白質是如何轉化為人體需要的蛋白質的?【答案】 食物中的蛋白質被消化后變為各種氨基酸,各種氨基酸重新組合成新的蛋白質。2. 1965年,我國科技工作者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牛胰島素屬于蛋白質,下圖是蛋白質的四級結構示意圖。(1) 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質的反應屬于什么反應類型?組成蛋白質的主要元素有哪些?【答案】 屬于縮聚反應;組成蛋白質的主要元素有C、H、O、N、S等。(2) 下圖所示為蛋白質二級結構示意圖,圖中不同肽鏈之間的作用力是什么?【答案】 氫鍵。1.根據蛋白質的組成與結構,推測蛋白質可能有哪些化學性質?【答案】 蛋白質既能與酸反應,也能與堿反應;蛋白質可以在催化劑作用下,水解生成多肽或者氨基酸。活動二:探究蛋白質的性質2. 通過實驗探究蛋白質的鹽析和變性。完成下列實驗,觀察現象,并回答問題。在編號為1~7的七支試管中分別取入2 mL雞蛋清溶液,然后分別逐滴滴入①硫酸銨溶液、②飽和硫酸鈉溶液、③硫酸銅溶液、④乙酸鉛溶液、⑤5%乙醇溶液、⑥飽和苯酚溶液,⑦試管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七支試管中是否有沉淀出現?在有沉淀的試管中分別取少量沉淀物于另一支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蒸餾水,不斷振蕩。(1) 哪些編號的試管中有沉淀產生?哪些編號的試管加水后沉淀溶解?【答案】 全部有沉淀產生;加水后,①②中沉淀溶解。(2) 對蛋白質的鹽析和變性提出合理解釋,并說明其本質區別是什么?【答案】 蛋白質鹽析是在蛋白質溶液中加入輕金屬鹽或銨鹽,使蛋白質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向沉淀加水,蛋白質又重新溶解;蛋白質變性是在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紫外線或某些有機物等的作用下,蛋白質失去原有的活性,加水不能重新溶解。鹽析是物理變化,是一個可逆的過程;變性是化學變化,是不可逆過程。(3) 設計一個需要從蛋白質溶液中提純得到蛋白質固體的簡要實驗方案。【答案】 將蛋白質溶于水,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濃度的輕金屬鹽溶液使蛋白質沉淀,過濾。(4) 利用酒精、蒸煮、紫外線、各種消毒劑等對手術器械進行消毒,其原理是什么?【答案】 使微生物的蛋白質發生變性,從而達到消毒殺菌的效果。(5)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若遇到重金屬鹽中毒,應如何處理?【答案】 可服用大量雞蛋清、牛奶、豆漿等。3. 認識蛋白質的顯色反應。完成下列實驗,觀察現象,并回答問題。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解釋(1) 取2 mL蛋白質溶液于試管中,加入 1 mL 濃硝酸,微熱 (2) 向上述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蕩 先有白色沉淀產生,加熱后沉淀變黃色蛋白質分子中含有苯基,發生了顯色反應沉淀不溶解濃硝酸使蛋白質發生了變性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酶是一類由生物體產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在生物體內,酶參與催化幾乎所有的物質轉化過程,與生命活動有密切關系;在體外,也可作為催化劑進行工業生產。酶在常溫和中性條件下就能起催化作用,酶催化的反應速率一般為非生物催化劑的107~1013倍,一種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反應。活動三:認識并歸納酶的催化特點1. 酶的催化作用有哪些特點?【答案】 ①條件溫和;②專一性;③高效性。2. 下圖是酶催化作用示意圖,圖中哪一種物質代表酶?該圖可以說明酶催化的哪一種特點?【答案】 B代表酶;該圖說明了酶催化的專一性。課 堂 反 饋245137681. 約翰、芬思等科學家因在蛋白質等大分子研究領域的杰出貢獻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下列關于蛋白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 HCHO溶液或(NH4)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質變性B. 可以采用多次鹽析的方法分離、提純蛋白質C. 蛋白質均為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D. 人造絲和蠶絲的成分都是蛋白質,灼燒時均產生燒焦羽毛的氣味B245137682. 下列不屬于蛋白質變性的是( )A. 蛋白質溶液里加入食鹽變渾濁 B. 用酒精對病人傷口進行消毒C. 濃硝酸沾到皮膚上,皮膚顯黃色 D. 用甲醛溶液浸制生物標本A24537683.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誤食重金屬鹽中毒可服用牛奶解毒B. 可以用灼燒的方法區別棉花和羊毛C. 蛋白質分子具有兩性,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D. 蛋白質發生鹽析、變性和顯色反應之后,還可恢復1D24537684. 在稀硫酸存在下,①蔗糖、②淀粉、③纖維素、④蛋白質分別進行水解,最終產物只有1種的是 ( )A. ①和② B. 只有②和③C. 只有③ D. 只有④1B24537685. 血液中有一種含銅的呈藍色的蛋白質分子,其分子量約為151 000。已知該分子中銅的質量百分含量為0.34%,則平均每個銅藍蛋白質分子的銅原子數為( )A. 2 B. 4 C. 6D. 81D24537686. 下列關于酶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 B.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分子C. 酶的催化條件通常較溫和 D. 酶在重金屬鹽作用下會失去活性1A24537687. 市場上有一種加酶洗衣粉中含堿性蛋白酶,能很好地去除衣物的汗漬、血跡及人體排放的蛋白質。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滌的是( )①棉織品 ②羊毛織品 ③腈綸織品 ④蠶絲織品 ⑤滌綸織品 ⑥綿綸織品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⑤ D. ③⑤⑥1B24537688. 打開一個生雞蛋,取出雞蛋清放入燒杯中,加入少量蒸餾水,攪拌、備用。(1) 取少量雞蛋清溶液,緩慢加入飽和(NH4)2SO4溶液,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將此混合物倒入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2) 取少量雞蛋清溶液,加入少量乙酸鉛溶液,有沉淀生成,該沉淀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重新溶解于水,這一性質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___。1產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溶解不能消毒殺菌2453768(3) 在下圖所示裝置的半透膜口袋中,加入少量雞蛋清溶液和NaCl稀溶液的混合物,靜置3~5 min。取出燒杯中的液體混合物少許,滴加濃硝酸,微熱,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取出半透膜內的混合物,用一束光線照射,會出現______________。1無明顯現象丁達爾效應 謝謝觀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