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屆人教版初三化學一輪復習:4、構成物質的微粒(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屆人教版初三化學一輪復習:4、構成物質的微粒(含答案)

資源簡介

04. 構成物質的微粒
————————————————————————————————————————————————
目錄
【課堂筆記1】微觀粒子的共性………………………………………………………………………………………01
【課堂筆記2】分子與原子……………………………………………………………………………………………02
【課堂筆記3】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變化與性質………………………………………………………………06
【課堂筆記4】相對原子質量與相對分子質量………………………………………………………………………09
————————————————————————————————————————————————
【課堂筆記1】微觀粒子的共性
1. 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
2. 構成物質的微粒的性質
(1)體積小,質量小。
(2)微粒在不停的運動。溫度越高,微粒運動的越快。
(3)微粒之間有間隙。
(4)同種微粒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微粒化學性質不同。
【對點分析1】
1. 初夏時節,荷花盛開,花香怡人,這主要是因為( )
A.分子之間有間隔 B.分子質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斷運動 D.分子由原子構成
2.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從分子的角度解釋正確的是( )
A.分子大小發生改變 B.分子之間有間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在不斷運動
3. 下列對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B.墻內開花墻外可聞到花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C.水壺中的水燒開沸騰后,壺蓋被頂起——水分子間的間隔增
D.氧氣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燒——構成物質的分子相同,其化學性質相同
4. 一定條件下,6000L氧氣可壓入40L的鋼瓶中。對此現象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
A.氧分子間的間隔變小 B.氧分子的質量變小
C.氧分子的體積變小 D.氧分子的數目減少
5. 杜甫的絕句《沙暖睡鴛鴦》中寫到“遲日近山麗,春風花草香”詩中描寫的情景用化學原理解釋正確的是( )
A.分子很小,但分子有一定的質量
B.分子很小,但分子之間有間隙
C.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停地運動著
D.分子很小,但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對點訓練1】
1. 下列有關分子、原子說法錯誤的是( )
A.很小 B.不斷運動 C.有間隔 D.不可分
2. 秋冬季節天氣干燥,易給人帶來不適,醫生建議在室內放盆水可以增加空氣濕度。這種做法主要說明分
子具有的性質是 (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之間有間隔 C. 分子是可分的 D.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3. 壓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重新鼓起來,是因為球內的氣體分子( )
A. 體積增大 B. 間隔增大 C. 質量增大 D. 個數增多
4. 下列物質由離子構成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氯化鈉 C. 鐵 D. 水
5. 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不正確的是( )
A. 濕衣晾干—分子不停地運動 B. 水結成冰—分子發生變化
C. 干冰升華—分子間間隔變大 D. 輪胎充氣—分子間有間隔
【課堂筆記2】分子與原子
1. 分子
(1)概念: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重點解析】
①物質構成的描述:物質由××分子構成。例如:氧氣由氧分子構成。
②分子的理解:
I、“保持”的含義是指構成該物質的每一個分子與該物質的化學性質是一致的;
II、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而物質的物理性質需要大量的集合體一起來共同體現,單個分子無法體現物質的物理性質。
(2)分子的基本性質
①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②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③分子之間有間隔。
④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3)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4)分子觀點的應用
①運用分子觀點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I、我們可用分子來解釋物質的擴散、溶解、蒸發、揮發等現象;
II、用分子間的間隙解釋物質的“三態”變化等。
②運用分子觀點純凈物和混合物。
I、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它的組成和性質是固定的;
II、不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混合物,如空氣是由氮氣分子、氧氣分子等構成的,它的組成不固定,混合物中各物質仍保持各自原來的性質。
2. 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常見的金屬和稀有氣體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原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重點解析】
①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
例如:2H2O2H2↑ + O2↑
水分子 氧原子和氫原子 氧分子和氫分子
②分子與原子的關系: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即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
③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④化學反應前后,發生改變的是分子的種類;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都不變。
(2)原子的性質:①原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 ②原子在不斷運動; ③原子之間有間隔。
3. 構成物質的微粒
微粒 物質
分子 氣體(稀有氣體除外)、水、有機物等
原子 金剛石、硅、金屬、稀有氣體
離子 氯化鈉、硫酸銅等鹽
4. 分子和原子的區別與聯系
微粒 分子 原子
概念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原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本質區別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粒子 分子 原子
相同點 (1)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 (2)質量和體積都很小,粒子間有間隔,粒子在不斷地運動; (3)相同粒子的性質相同,不同粒子的性質不同
聯系
【對點分析2】
1. 干冰可以制造云霧繚繞的效果,當噴出的干冰周圍出現云霧時,不會發生變化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的質量 B.二氧化碳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C.水分子間的間隔 D.水分子的運動速率
2. 按圖所示進行實驗。當觀察到熱水大面積變成紅色時,冷水中只有品紅周圍變成紅色。對該現象的微觀解釋合理的是( )
A.溫度越高,分子質量越小
B.溫度越高,分子體積越大
C.溫度越高,分子間隔越小
D.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3. 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里加熱冰,溫度和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時刻的存在狀態。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
A.水分子間的間隔:②>③
B.水分子的運動速率:①>③
C.水分子的質量:①=②=③
D.②→③的過程中水發生了分解
4. 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列關于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A.氫氣球在高空膨脹——分子體積變大
B.品紅在靜置的水中會擴散——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C.水和過氧化氫性質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質不同
D.水蒸發由液態變成氣態——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5. 下列關于“酒精溫度計和水銀溫度計遇冷讀數下降”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
A.酒精分子停止運動 B.酒精分子體積縮小
C.液態汞熱脹冷縮 D.汞原子間間隔變小
6. 下列各組物質中,都由分子構成的一組是( )
A.鐵、汞 B.氨、干冰
C.水、金剛石 D.硫酸銅、氯化鈉
7. 下列關于分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B. 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C.冰塊、雪花和露水的分子幾乎都是水分子
D.液體物質的分子肉眼看得見,氣體物質的分子肉眼看不見
8. 如圖中表示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9. 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構成物質
B.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結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間都有間隔,分子之間間隔較大,原子之間間隔較小
10. 下列圖中“”“”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1)表示混合物的有   (填字母序號,下同);
(2)表示純凈物的有      。
【對點訓練2】
1. 原子和分子的本質區別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可構成物質,而原子要先構成分子后再構成物質
C.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原子不能
2. 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的質量一定比原子大 B.同種原子可以構成不同的分子
C.水結成冰,分子停止運動 D.吹脹氣球,分子間的空隙變大
3. 下列現象用分子或原子理論解釋正確的是( )
A.礦石能夠粉碎,說明分子可以再分
B.空氣被壓入籃球中,說明分子質量小
C.體溫計中水銀柱受熱升高,說明原子體積變小
D.將紅墨水放入盛水的水杯中水變紅,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4. 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下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
A.金剛石 B.水蒸氣 C.氯化鈉 D.碳酸鈉
5. 以下物質中,不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是( )
A.錳      B.汞      C.氦氣       D.水
6. 氧化汞受熱時的變化可用圖表示,圖中大圓圈表示汞原子,小圓圈表示氧原子,據圖得出的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
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所有物質均是由分子構成的
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D.氧化汞受熱時分解生成汞和氧氣
7. 能證明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的變化是(  )
A.碘受熱變碘蒸汽 B.一定條件下水制成冰塊
C.塊狀的硫碾磨成硫粉 D.加熱氧化汞產生氧氣
8.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圖表示純凈物的是(  )
9. 下列微觀粒子示意圖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能用來表示3個氧分子的是( )
10. 用分子的觀點分析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一種物質的分子運動到另一種物質的分子中間去了
B. 分子運動的速率變慢了
C. 分子改變了,由一種分子變成了另一種分子
D. 分子間的間隔變大了
【課堂筆記3】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變化與性質
1. 物理變化
(1)宏觀方面:沒有新物質產生,一般只涉及三態的變化。
(2)微觀方面:分子本身大小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分子間的間隔。
2. 化學變化
(1)宏觀方面:有新物質生成。
(2)微觀方面:分子種類發生改變,原來的分子變成新的分子。
3. 從微觀示意圖獲得重要信息
氧化汞受熱時的變化可用下圖表示(圖中大圓圈表示汞原子,小圓圈表示氧原子),請從宏觀、 微觀兩方面寫出獲得的信息。
(1)氧化汞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汞和氧氣。
(2)氧化汞由氧化汞分子構成。
(3)汞由汞原子構成。
(4)氧氣由氧分子構成。
(5)一個氧化汞分子由一個汞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6)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構成新的分子。
【對點分析3】
1. 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B.水燒開后把壺蓋頂開——分子體積變大
C.1滴水中大約有個水分子——分子很小
D.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復原——分子之間有間隔
2. 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固體、液體和氣體的微觀結構時,帶領學生做游戲,用人群的狀態類比物體的狀態,如圖所示甲、乙、丙三種情景分別對應的是( )
甲.    乙.    丙.
A.固態、液態、氣態  B.氣態、固態、液態  C.固態、氣態、液態  D.液態、氣態、固態
3. 用如圖裝置進行水的沸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實驗過程中,水發生了化學變化 B. 該實驗過程中,水分子間的間隔增大
C. 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D. 該實驗說明,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4. 水分子分解的微觀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在化學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個數都不變
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在一定條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5. 下圖是某反應的微觀 示意圖(反應條件已省略),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反應后原子的數目增多 B.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1:1
C.化學反應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D.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不變
6. 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職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圖3-1-7是某物質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圖3-1-7
(1)丙中所示物質都是由________構成的(選填“分子”或“原子”);
(2)結合圖示分析,該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用微粒圖表示);
(3)用化學符號表示保持甲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________(用微粒圖表示)。
【對點訓練3】
1. 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獨特的思維方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B. 構成物質的微粒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總不停的運動。
C. 在物理變化中,分子不會變成其他分子
D. 化學變化前后,構成物質的微粒種類不變,只是微粒重新結合,因而,物質的種類不發生變化。
2. 下列用微觀圖示表示的物質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 已知氫氣燃燒能生成水。小青和同學們一起完成了氫氣燃燒的實驗,并繪制了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1) 圖中①的微觀實質是 ,②的微觀實質是 。
(2) 圖中方框內表示純凈物的是 (填字母)
4. 如圖所示,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
(1) 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2)上述變化I、II和III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5. 如圖3-1-4所示是氧化汞分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1)請用給定的符號,在圖中方框內補全相應數量的粒子模型。
(2)保持物質丙化學性質的粒子是________。
6. 從微觀的角度認識化學變化有助于理解反應的實質。
(1)下圖是氫氣燃燒過程的微觀模擬示意圖,請將“反應中”的內容補充完整。
(2)在該變化過程中,發生變化的粒子是 ,保持不變的粒子是 。生成的新粒子是________(用微粒圖表示)。
(3)通過圖可以獲取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一條)
【課堂筆記4】相對原子質量與相對分子質量
1. 相對原子質量
以一種碳原子實際質量的1/12為標準,某一原子的實際質量跟它的比值,作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重點解析】原子的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關系。
原子的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得出與性質 測定得出,絕對的 比較得出,相對的
數值與單位 非常小,有單位“kg” 大于1,單位“1”,省略不寫
聯系 相對原子質量( Ar)=
2. 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等于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相對分子質量又稱式量。
【對點分析4】
1. 1個鉛原子的質量是34.419×10-26kg,一個標準碳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則該鉛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A. 68.6 B. 207.2 C. 413.0 D. 823.2
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質量的簡稱
B. 標準碳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g
C. 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
D. 分子質量等于碳原子質量的1/12
3. 鐵的相對原子質量是56,它表示( )
A. 鐵的質量是56克
B. 一個鐵原子的質量是56克
C. 鐵的原子核內有56個質子
D. 一個鐵原子的質量是一個標準碳原子質量1/12的56倍
4. 下列關于相對原子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一般是g
B.相對原子質量越大原子的真實質量也越大
C.是一個原子的真實的質量
D.是一個原子的質量與一種碳原子質量的比值
5. 已知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akg,一個R原子的質量為bkg,則R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 B. C. D.
6. 已知某氮原子的實際質量為mg,其相對原子質量為14.有一種金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7,金原子的質量為(  )
A.g B. C.g D.
7. 1個A原子的質量是a千克,1個標準碳原子的質量為b千克,則 A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 。
【對點訓練4】
1. 下列關于相對原子質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相對原子質量單位為1
B.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
C.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的實際質量
D.相對原子質量代表各類原子實際質量的相對大小
2.某原子的實際質量是一種碳原子(6個質子和6個中子)實際質量的2倍,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A.2 B.12 C.24 D.36
3.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某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如果該氧原子的質量為m,則該硫原子的質量為(  )
A.32m      B.2m      C.m      D.不能確定
4. 某原子的質量是2.657×10-26 Kg, 一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 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A.16 g     B.1/16    C.16    D.2.657×10-26 Kg/12
5. 認真分析測定相對原子質量的示意圖,推斷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 )
A.12 B.16 C.5 D.10
6. 已知碳12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3,則鈉原子的實際質量為 。
【課后作業】
1. 下列關于分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B. 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C. 冰塊、雪花和露水的分子幾乎都是水分子
D.液體物質的分子肉眼看得見,氣體物質的分子肉眼看不見
2. 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粒子是( )
A.碳原子 B.氧原子 C.氧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
3.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  )
A.物質的組成不同 B.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
C.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D.相對分子質量不相同
4.圖中“〇”和“●”分別表示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觀示意圖中能表示純凈物的是( )
選項 A B C D
圖示
5. 圖中“〇”和“●”分別表示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觀示意圖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 )
選項 A B C D
圖示
6.對分子和原子兩種微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子構成分子,物質只能由分子構成 B.同種原子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
C.化學變化中分子數目一定發生變化 D.分子質量一定大于原子質量
7.原子和分子的本質區別是( )
A.質量和體積的大小 B.在化學反應中是否可以再分
C.間隔的遠近 D.分子能構成物質,而原子只能構成分子
8.下列有關分子和原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分子可直接構成物質,而原子要先構成分子后才能構成物質
C.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原子不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D.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解產生原子,這些原子又重新組合構成別的分子
9.純凈物和混合物的主要區別是( )
A.狀態不同 B.分子數量不同 C.分子種類不同 D. 分子的大小不同
10.n 個某原子的質量為m g,相對原子質量為p,則1個碳原子的質量為( )
A. g B. g C. g D. g
11. 已知1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n kg,1個A原子的質量為m kg,則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可以表示為_________。
12. 1個碳12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1個氯原子的質量是5.888×10-26kg,則氯氣(Cl2)的式量是____________。
04. 構成物質的微粒 — 參考答案
【對點分析1】
1. C 2. D 3. A 4. A 5. C
【對點訓練1】
1. D 2. D 3. B 4. B 5. B
【對點分析2】
1. A 2. D 3. C 4. A 5. D 6. B 7. D 8. C 9. D
10. (1)B;(2)A C D;
【對點訓練2】
1. C 2. B 3. D 4. A 5. D 6. B 7. D 8. B 9. A 10. C
【對點分析3】
1. B 2. A 3. B 4. B 5. C
6. (1)分子 (2)、 (3)
【對點訓練3】
1. D 2. C
3. (1)氫分子分裂成氫原子,氧分子分裂成氧原子 (2)C
4. (1) A (2) I II和III
5. (1) (2)氧分子
6. (1)
(2)氫分子和氧分子 氫原子和氧原子
(3)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或分子在化學變化中能夠再分
【對點分析4】
1. B 2. C 3. D 4. B 5. D 6. A 7. 12a/b
【對點訓練4】
1. C 2. C 3. B 4. C 5. B 6. 3.82×10-26kg
【課后作業】
1. D 2. D 3.B 4.B 5. C 6.B 7.B 8.D 9.C 10.B
11. 12m/n 12. 7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川县| 江山市| 大连市| 涟源市| 洪泽县| 甘谷县| 东乌珠穆沁旗| 聊城市| 合川市| 延边| 广平县| 平和县| 凤山市| 平和县| 石景山区| 禄劝| 济阳县| 玛纳斯县| 石景山区| 黄石市| 台中市| 蛟河市| 富源县| 五峰| 扎兰屯市| 汝南县| 雷山县| 柘荣县| 桓台县| 鄱阳县| 稻城县| 泗水县| 城口县| 大洼县| 平谷区| 东方市| 得荣县| 子长县| 巴彦淖尔市| 罗田县| 石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