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保密★啟用前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模擬考試2.圖示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A.甲B.乙文科綜合2024.4C.丙D.丁注意事項:貫穿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公路兩旁建有由2000多萬株梭梭、紅柳、沙拐棗等植物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構成的生態防護林帶。沙漠公路每隔4千米,就有一座水源井。由中國石油塔里木油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田承建的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對水源井采用太陽能光伏電力抽水灌溉,建設了一條綠色低碳之路。圖2示意沙漠公路水源井附近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站。據此完成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5題。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in目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典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圖2全球正午太陽高度既有空間差異,也具有季節變化特點。圖1為甲、乙、丙、丁四地3.該沙漠公路兩旁種植的梭梭、紅柳、沙拐棗的共同生長習性有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統計圖。據此完成1一2題。①耐貧瘠②喜光照正午太陽高度③耐千旱④喜水肥90A.①②④B.②③④60C.①②③D.①③④4.新疆沙漠公路沿線營造防護林帶的主要目的是30口冬至日口夏至日A.涵養水源,防御水土流失B.阻擋風沙,防止沙漫公路 春秋分日C.增加蒸發,緩解干熱天氣D.遮蔽陽光,減少公路暴曬丙5.該沙漠公路“零碳”排放的主要途徑有圖1①水源井全部使用光伏電力抽水灌溉1.圖示甲、乙、丙、丁四地,緯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②公路兩旁生態防護林吸收COA.甲、乙、丙、丁③拆除供水管道,采用噴灌技術灌溉植物B.乙、丁、丙、甲④植物負碳部分中和沙漠公路車輛的碳排放C.丙、甲、丁、乙A.①②③B.②③④D.丁、甲、丙、乙C.①③④D.①②④文科綜合第1頁(共16頁)文科綜合第2頁(共16頁)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模擬考試文科綜合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2024.4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1.D【解析】正午太陽高度分布的基本特點是,緯度越高年均正午太陽高度越小。由圖可知,圖中丁地年均正午太陽高度最低,其次是甲,乙地最高,故緯度由高到低排序為丁、甲、丙、乙。選項A、B、C錯誤,D正確。2.C【解析】圖中甲地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最高,說明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相同,且春秋分日的正午太陽高度為90°,說明該地位于赤道;丙地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90°,說明該地位于北歸回線上;丁地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零,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小于47°,說明該地位于南極圈以內。選項A、B、D錯誤,C正確。3.C【解析】根據沙漠公路的自然環境可知,梭梭、紅柳、沙拐棗等能夠在沙漠中生長,肯定具有耐貧特、耐干旱、喜光照的生長特點。選項C正確。4.B【解析】沙漠公路沿線以風力侵蝕、搬運、沉積為主要外力作用,新疆沙漠公路沿線營造防護林帶的主要目的是依靠植物阻擋風沙,防止風沙掩埋公路,造成公路事故的發生。選項A、C、D錯誤,B正確。5.D【解析】水源井全部使用光伏電力抽水灌溉,沒有消耗礦物能源,為“零碳”,①正確;公路兩旁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②正確;公路兩旁綠色植物負碳部分可以中和行駛在沙漠公路上的車輛的碳排放,達到“零碳”排放,④正確:噴灌技術灌溉植物與碳排放沒有直接關系,③錯誤。選項D正確6.A【解析】瓦德綠洲分布于沙漠之中,植物生長的制約因素是水分,為了減少灌溉,最好的方法是深挖大坑,讓棗椰樹扎根在接近地下水的地方,以便直接吸收地下水資源,減少灌溉設施的投入。選項B、C、D錯誤,A正確。7.C【解析】因棗椰樹的成林,這里降水有所增加,風力有所減弱,形成利于農作物生長的氣候條件;氣候的改善,使草本植物茂盛,利于畜牧業發展,①正確;棗椰樹的枯枝落葉為土壤提供豐富的有機質,使土壤肥力提高,有效改善了土壤條件,②正確:棗椰樹的種植并沒有使地形,尤其是地質條件發生大的改變,③錯誤:大氣環流是大尺度的大氣運動,不會因小面積的綠洲而發生大的改變,④錯誤。選項C正確。8.C【解析】由材料“·人造綠洲'在阿爾及利亞有9500多處,面積一般不超過0.5公頃”可知,該國“人造綠洲”數量多,規模小,散落于撒哈拉沙漠腹地。①④錯誤,②③正確。選項C正確。文科綜合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第1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已壓縮)文科綜合 正文SX.pdf (已壓縮)文科綜合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