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五章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課題2 氨氣和銨鹽內容索引學習目標活動方案課堂反饋學 習 目 標1. 了解氨氣與水的反應、與酸的反應,以及氨水的不穩定性。2. 了解銨鹽易溶于水、受熱易分解和與堿反應等性質。3. 掌握銨鹽的化學性質,理解銨根離子的檢驗方法。4. 能用化學方程式列舉工業上生產硝酸的基本原理。活 動 方 案1. 進行下列實驗探究,記錄實驗現象,得出氨氣的有關性質。活動一:通過實驗認識氨的性質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1) 如右圖所示,觀察氨的顏色,然后擠壓膠頭滴管中的水,觀察現象(2) 取燒瓶中的紅色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加熱,并用鑷子夾取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于試管口燒杯中的溶液迅速進入燒瓶,形成紅色噴泉氨氣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溶液紅色變淺,有刺激性氣味氣體放出,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氨水不穩定,受熱易分解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3) 用兩根玻璃棒分別蘸取濃鹽酸和濃氨水,靠近(不接觸),觀察現象在兩根玻璃棒的周圍空間產生白色的煙氨水、鹽酸均有揮發性,且能相互反應生成氯化銨固體1. 銨鹽性質的探究。活動二:銨鹽性質的探究與銨根離子的檢驗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1) 在試管中加熱NH4Cl固體(2) 加熱(NH4)2SO4和NaOH的混合溶液,在試管口放一張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固體減少,在試管口附近又凝結成固體紅色石蕊試紙變成藍色2. 設計兩種不同的實驗方案,鑒別硫酸鈉與硫酸銨固體。【答案】 方案一:取少量兩種固體樣品溶于水,用鉑絲蘸取試樣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燒,若焰色呈黃色,則對應的試樣為硫酸鈉固體。方案二:用試管取試樣與濃NaOH溶液共熱,并在試管口放置一張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成藍色,說明試樣為硫酸銨固體。實驗用品:濃氨水、生石灰、Ca(OH)2固體、(NH4)2SO4固體、燒瓶、試管、分液漏斗、石棉網和酒精燈等。1. 設計兩套氨氣的實驗室制取方案(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活動三:應用有關性質探究氨氣的實驗室制取方案反應原理 實驗裝置圖 (任填兩個即可)2. 實驗室如何收集所制取的氨氣?【答案】 向下排空氣法1. 從NH3的組成分析,工業合成氨采用的兩種氣體原料是什么?寫出合成氨的化學方程式。活動四:認識工業上氨的制取和用途2. 工業上氨氣的重要用途是制取硝酸,其原理如圖所示。(1) 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轉化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氣體B中的NO進一步被氧化。【答案】 2NO+O2===2NO2③用水吸收氣體C中的NO2。【答案】 3NO2+H2O===2HNO3+NO(2) 轉化器中的化學反應常被稱為“氨的催化氧化”。①實驗室模擬氨的催化氧化裝置如右圖所示。實驗時,將加熱的鉑絲插入錐形瓶中,可以觀察到鉑絲保持紅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為放熱反應②進入轉化器的氣體A的成分仍為氨氣和空氣,氣體A與經過熱交換器前有什么不同?【答案】 進入轉化器的氨氣和空氣比進入熱交換器前的溫度高。3. 氨氣的另一個重要用途是制取氮肥。(1) 寫出CO2通入氨氣的水溶液中制取碳酸氫銨的化學方程式。【答案】 CO2+NH3+H2O===NH4HCO3(2) 工業上用液氨和CO2為原料,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直接合成尿素[CO(NH2)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課 堂 反 饋2451361. 下列反應屬于氮的固定的是( )A.工業上用氮氣與氫氣合成氨B.NH3和HCl反應制取NH4ClC. 氯化銨與燒堿的復分解反應D.空氣中的氮氧化物轉化成酸雨A2451362. 限用一種試劑,經過一次性實驗就能鑒別出Na2CO3、(NH4)2SO4、NH4Cl、KNO3溶液,應選用的是( )A.AgNO3溶液 B. NaOH溶液C.Ba(OH)2溶液 D.鹽酸C245363. 下列關于氨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用濃硫酸干燥氨氣B. 向氨水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試液,溶液變紅C. 工業合成氨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D. 用右圖所示的裝置吸收NH3可防止倒吸1D245364. 實驗室里可按下圖所示的裝置干燥、儲存氣體M,多余的氣體可用水吸收,則M是( )A.NH3 B. COC.CH4 D. HCl1A245365. 實驗室采用下列裝置制取氨氣,正確的是( )1D245361C謝謝觀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