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問題一】為什么撕開包裝暖寶寶就慢慢變暖了呢?【問題二】為什么可以持續發熱10小時?還能恒溫?產品成分:還原鐵粉、活性炭、蛭石、鹽、水、吸水樹脂新拆開的暖寶寶久置的暖寶寶黑 色略帶____色紅棕1.當把密封的外包裝撕開,______會滲進無紡布袋內,與袋內粉末發生化學變化并釋放熱量。2.持續發熱10小時,產品使用了______來保溫。3.530C恒溫發熱,是通過透氣膜的___________進行控制的。“暖寶寶”的放熱原理【問題三】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化學反應不僅有新的物質生成,還伴有______的變化,產品成分:還原鐵粉、活性炭、鹽、蛭石、水、吸水樹脂“暖寶寶”的放熱原理就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O2蛭石透氧速率黑色的鐵粉紅棕色的_____Fe2O3鐵的氧化反應放熱是否所有的化學反應過程都會釋放能量?能量【問題三】是否所有的化學反應過程都會釋放能量?化學上把釋放熱量的化學反應稱為______反應。化學上把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稱為______反應。放熱吸熱常見的放熱反應活潑金屬與酸的反應所有燃燒反應酸堿中和反應多數化合反應常見的吸熱反應堿與銨鹽的反應多數分解反應C+CO2 2COH2+CuO Cu+H2OMg和HClBa(OH)2 8H2O和NH4Cl【環節二】從宏觀角度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本質【問題四】化學反應過程中為什么會有能量的變化?為什么有的化學反應釋放熱量,有的化學反應吸收熱量?各種物質都具有______,物質的組成、結構與狀態的不同,所具有的______不同!能量能量類比重力勢能水從高處往低處流,_______能減小,轉化為____能。重力勢動放熱反應可以看成是反應物所具有的化學能轉化為_____釋放出來。熱能放出能量【環節二】從宏觀角度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本質水從低處往高處流,_______能增大,需要外界提供____能。重力勢電吸熱反應可以看成是熱能轉化為_______被生成物所“儲存”。化學能吸收能量【環節三】從微觀角度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本質【問題五】碳燃燒是放熱反應,為什么放熱反應需要引熱?______能量______能量能量變化決定吸收釋放化學反應本質斷鍵吸收能量____成鍵釋放能量>斷鍵吸收能量____成鍵釋放能量<____ 反應吸熱____ 反應放熱放出的能量 = ________________能量(kJ)反應歷程H2 + Cl22H+2Cl2HCl斷鍵吸收能量___成鍵釋放能量<____ 反應放熱以氫氣與氯氣化合反應為例:H2 + Cl2 2HClH-HCl-ClH-Cl吸收的能量 = ________________436+243 =431×2 =679kJ862kJ+436 kJ (H2)+243 kJ (Cl2)2×( - 431 kJ)【環節三】從微觀角度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本質【資料卡】斷開1mol鍵要吸收的能量H-H:436KJ;Cl-Cl:243kJ;H-Cl:431kJ【回顧燃燒的條件】①可燃物;②達到著火點;③具有充足的氧氣。【環節三】從微觀角度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本質【延伸問題】1.為什么放熱反應僅僅引燃即可?【問題五】為什么放熱反應還需要引燃?2.放熱反應、吸熱反應與加熱有什么關系?沒有必然的關系;但若一個化學反應需要持續加熱,則該化學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如C+CO2,H2與CuO就是常見的吸熱反應。斷鍵吸收能量___成鍵釋放能量<【總結】多角度認識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①經驗角度③微觀角度②宏觀角度【問題六】是不是所有的化學反應,不是放熱反應就是吸熱反應?【問題六】是不是所有的化學反應,不是放熱反應就是吸熱反應?存在既不放熱又不吸熱的反應嗎?暖色冷色【學以致用】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市場上出現了多種類型的“即食飯盒”等快速給食物加熱的產品。發熱包無色液體將一無色液體加入發熱包中,放上裝米飯的盒子,過幾分鐘米飯馬上就熱氣騰騰,可以食用。請你推測其發熱包和無色液體可能是如下哪個組合?( )A.硝酸銨和水 B.濃硫酸和水 C.氧化鈣和水 D.固體酒精和水C【改編】如果你是商家,突然發現沒有CaO了,但是你身邊還有醋酸、小蘇打、鐵粉、酒精,你可以選擇什么物質代替?【環節四】體會化學學科的社會價值不同社會發展水平時期的人均耗能量柴草時期化石能源時期多能源結構時期【環節四】體會化學學科的社會價值化石燃料亟待解決的問題短期不可再生大氣污染【課后思考】人類與日俱增的能源需求與能源危機如何應對?由化石燃料引發的大氣污染如何改善?年份 能源消費總量(萬噸標準煤) 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 煤炭 石油 天然氣 一次電力能源2019 487000 280999 92043 39447 74511占比% 100 57.7 18.9 8.1 15.32019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和構成放熱反應 吸熱反應經驗角度宏觀角度微觀角度熱成像 暖色 冷色課堂小結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