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第1課時學習目標經(jīng)歷探索簡單圖形軸對稱性的過程,進一步體驗軸對稱的特征,發(fā)展空間觀念.探索并了解“三線合一”有關性質(zhì),應用“三線合一”的性質(zhì)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學習策略1.先精讀一遍教材第121頁到124頁,用紅筆進行勾畫“三線合一”有關性質(zhì), 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有關性質(zhì);再針對課前預習二次閱讀教材,并回答問題.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討論的問題,隨時記錄在課本或?qū)W案上,準備課上討論質(zhì)疑.學習過程一.復習回顧:觀察下列各種圖形,判斷是不是軸對稱圖形,能找出對稱軸嗎?二.新課學習:1.自學教材P124,回答以下問題(1)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如果是,請找出它的對稱軸.(2)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所在的直線是它的對稱軸嗎?(3)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中線所在的直線是它的對稱軸嗎?底邊上的高所在的直線呢?沿對稱軸對折,你能發(fā)現(xiàn)等腰三角形的哪些特征?說說你的理由.三..嘗試應用:1、下列命題正確的個數(shù)是( )①如果等腰三角形內(nèi)一點到底邊兩端點的距離相等,那么過這點與頂點的直線必垂直于底邊;②如果把等腰三角形的底邊向兩個方向延長相等的線段,那么延長線段的兩個端點與頂點距離相等;③等腰三角形底邊中線上一點到兩腰的距離相等;④等腰三角形高上一點到底邊的兩端點距離相等.A.1個 B.2個 C.3個 D.4個2.把等腰△ABC沿底邊BC翻折,得到△DBC,那么四邊形ABDC( )A.是中心對稱圖形,不是軸對稱圖形B.是軸對稱圖形,不是中心對稱圖形C.既是中心對稱圖形,又是軸對稱圖形D.以上都不正確3.我們知道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你認為它有____條對稱軸.對于等腰三角形對稱軸的問題,芳芳、麗麗、園園有了不同的看法.芳芳:“我認為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是頂角平分線所在的直線.”麗麗:“我認為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是底邊中線所在的直線.”園園:“我認為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是底邊高線所在的直線.”你認為她們誰說的對呢?請說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總結:1.等腰三角形是 _____ 圖形2.等腰三角形 , , 重合(也稱 )它們所在的直線都是三角形的3.等腰三角形的 相等五.達標測試一、選擇題1.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的對稱軸是( )A.過頂點的直線 B.底邊上的高C.頂角平分線所在的直線 D.腰上的高所在的直線2.下面四個圖形中,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是( )A.有一個內(nèi)角為45度的直角三角形 B.有一個內(nèi)角為60度的等腰三角形C.有一個內(nèi)角為30度的直角三角形 D.兩個內(nèi)角分別為36度和72度的三角形3.下列字母中:H、F、A、O、M、W、Y、E,軸對稱圖形的個數(shù)是( )A.5 B.4 C.6 D.7二、填空題4.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是 . 5.在△ABC中,AB =AC,∠A=80°,則∠B= . 6.已知M、N是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上任意兩點,則∠MAN和∠MBN之間關系是 .三、解答題7.如圖1,在一條河同一岸邊有A和B兩個村莊,要在河邊修建碼頭M,使M到A和B的距離之和最短,試確定M的位置;8.如圖所示,P和Q為△ABC邊AB與AC上兩點,在BC上求作一點M,使△PQM的周長最小.9.圓、長方形、正方形都是軸對稱圖形,說出他們分別有幾條對稱軸.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等于4,一邊長等于9,求它的周長.答案:3 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第1課時一、選擇題1.答案:C解析:解答:對稱軸是直線,故B錯;須過底邊中點,故A錯,D錯,綜上,選C.分析:解決本題關鍵是首先確定對稱軸是直線,其次確定過什么特殊點.2.答案:C解析:解答:對于選項A,有一個內(nèi)角為45度的直角三角形,三個內(nèi)角分別是45°、90°、45°,是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選項B,有一個內(nèi)角為60°的等腰三角形,三個角度數(shù)分別為60°、60°、60°,是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對于C,有一個內(nèi)角為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個角度數(shù)分別為30°、90°、60°,不是等腰三角形,不是軸對稱圖形;對于D,兩個內(nèi)角分別為36度和72度的三角形,三個角度數(shù)分別為36°、72°、72°,是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綜上,選C.分析:解決本題關鍵是判斷是不是等腰三角形,是的就是軸對稱圖形,否則就不是.3.答案:D解析:解答:從第一個字母研究,只要能夠找到一條對稱軸,令這個字母沿這條對稱軸折疊后,兩邊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就是軸對稱圖形,可以得出:字母H、A、O、M、W、Y、E這七個字母,屬于軸對稱圖形,故選D.分析:本題關鍵是找到一條對稱軸,解決方法是針對每一字母逐一研究,涉及到的知識點較為單一.二、填空題4.答案:底邊的垂直平分線解析:解答:∵對稱軸是直線∴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也是直線∵等腰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這兩條邊是軸對稱后能夠重合的兩條線段∴這兩邊的非公共點是軸對稱點∴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是其底邊的垂直平分線分析:本題關鍵是把求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轉(zhuǎn)化成求線段的對稱軸.5.答案:50°解析:解答:∵AB=AC∴根據(jù)軸對稱的性質(zhì),將線段BC對折重合后,點A在折痕上∴線段AB、AC關于折痕軸對稱設折痕與BC交點為D則△ABD、△ACD關于直線AD軸對稱∴∠B=∠C =(180°-∠A)÷2=(180°-80°)÷2=50°分析:本題關鍵是利用軸對稱性質(zhì),得到∠B =∠C,再利用三角形內(nèi)角各可以求得.6.答案:∠MAN=∠MBN解析:解答:∵原題當中沒有說明點M、N在線段AB的位置,∴可能有以下四種情況:①如圖①,點M、N在線段AB兩側(cè)時∵M、N是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上任意兩點∴點A、B兩點關于直線MN軸對稱∴線段MA、MB兩點關于直線MN軸對稱同理線段NA、NB兩點關于直線MN軸對稱∴△MAN與△MBN關于直線MN軸對稱∴∠MAN =∠MBN②如圖①,當點M、N在線段AB同側(cè)時,按照①中邏輯推理,同樣可以得到∠MAN =∠MBN;②③如圖③,當點N在線段AB上時,同理可得∠MAN =∠MBN;④如圖④,當點M在線段AB上時,同理可得∠MAN =∠MBN.綜上,一定有∠MAN =∠MBN分析:本題關鍵是考慮到不論點M、N與線段AB的位置如何,求得∠MAN=∠MBN原理相同,這是關鍵點.三、解答題7.解答:∵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需要能將AM、BM兩邊轉(zhuǎn)化到一條直線上∴用軸對稱可以辦到求點M的位置的具體步驟如下:①作作點A關于直線BC的軸對稱點A’②連結A’B交BC于點M②③連結AM則點M就是所求作的點,能夠使M到A和B的距離之和最短.解析:分析:本題關鍵是要分析出如何求點M的方法,這是關鍵點.8.答案:所求點如下圖所示解答:∵△PQM的三條邊中PQ已經(jīng)確定∴只需要另外兩邊之和最短∵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需要能將其它兩邊轉(zhuǎn)化到一條直線上∴用軸對稱可以辦到求點M的位置的具體步驟如下:①作作點P關于直線BC的軸對稱點P’②連結P’Q交BC于點M②③連結PM則點M就是所求作的點,能夠使PQM的周長最小.解析:分析:本題關鍵是要分析出如何求點M的方法,這是關鍵點.9.答案:無數(shù)條|2條|4條解答:∵對于圓來說,過圓心的任意一條直線,都能夠?qū)⑦@個圓分成能夠互相重合的兩部分∴過圓心的直線,都是圓的對稱軸∴圓有無數(shù)條對稱軸∵對于長方形來說,過其中心平行于邊的直線,都能夠把它分成能夠互相重合的兩部分∴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對于正方形來說,屬于長方形的對稱軸,對其也成立;∴正方形首先有2條對稱軸又∵正方形的每一條對角線所在的直線,也能夠把這個正方形分成能夠互相重合的兩部分∴正方形另外還有2條對稱軸綜上,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解析:分析:本題關鍵是要分析出每一種圖形對稱軸的由來,這是關鍵點.10.答案:22解答:∵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等于4,一邊長等于9,∴等腰三角形的三邊長為4,4,9或4,9,9;當三邊長為4,4,9時,4+4<9不能構成三角形,舍去;當三邊長為4,9,9時,能夠構成三角形,此時,周長為4+9+9 =22答:它的周長是22.解析:分析:本題關鍵是要考慮到是否能夠構成三角形,這是易錯點.3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第2課時學習目標經(jīng)歷探索簡單圖形軸對稱性的過程,進一步體驗軸對稱的特征,發(fā)展空間觀念.探索并了解“三線合一”有關性質(zhì),應用“三線合一”的性質(zhì)解決一些實際問題.2.探索并了解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有關性質(zhì),應用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解決一些實際問題.3.在探究作已知角的平分線的方法和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的過程中,發(fā)展幾何直覺。提高綜合運用三角形全等的有關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了解角的平分線的性質(zhì)在生活、生產(chǎn)中的應用.學習策略1.先精讀一遍教材第121頁到124頁,用紅筆進行勾畫“三線合一”有關性質(zhì), 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有關性質(zhì);再針對課前預習二次閱讀教材,并回答問題.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討論的問題,隨時記錄在課本或?qū)W案上,準備課上討論質(zhì)疑.3.再精讀一遍教材第125頁到126頁,用紅筆進行勾畫角的平分線的方法;再針對課前預習二次閱讀教材,并回答問題.4.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討論的問題,隨時記錄在課本或?qū)W案上,準備課上討論質(zhì)疑.學習過程一.復習回顧:1、什么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答:把一個圖形沿著某條直線對折,如果對折的兩部分是完全重合的,我們就稱這樣的圖形為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這個圖形的對稱軸。2、下列圖形哪些是軸對稱圖形?二.新課學習:1.自學教材P126-129,回答以下問題(1)線段是對稱圖形嗎?(2)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3)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三..嘗試應用:1.如圖,AB是△ABC的一條邊,DE是AB的垂直平分線,垂足為E,并交BC于點D,已知AB=8cm,BD=6cm,那么EA=________, DA=____.2.如圖,在△ABC,PM,QN分別垂直平分AB,AC,則: (1)若BC=10,則△APQ的周長=_____; (2)若∠BAC=100°則∠PAQ=______.3.如圖,在Rt△ABC中,∠ C= 90°,BD是∠ABC的平分線,DE⊥AB,垂足為E,若DE=5cm,則CD=( )4.如圖,已知點P到BE,BD,AC的距離相等,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點P在∠B的角平分線上 B.點P在∠ACE的角平分線上C.點P在∠DAC的角平分線上 D.點P到A,B,C三點的距離相等自主總結:1.線段是 圖形。 的直線是它的一條2.垂直于一條線段,并且 的直線,叫做這條線段的 (簡稱 )3.角是 圖形, 所在的直線是它的4.角平分線上的點到( )五.達標測試一、選擇題1.如圖,點P,Q分別在∠AOB的兩邊OA,OB上,若點N到∠AOB的兩邊距離相等,且PN=NQ,則點N一定是( ).A.∠AOB的平分線與PQ的交點B.∠OPQ與∠OQP的角平分線的交點C.∠AOB的平分線與線段PQ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D.線段PQ的垂直平分線與∠OPQ的平分線的交點2.如圖所示的尺規(guī)作圖是作A.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B.一個半徑為定值的圓C.一條直線的平行線 D.一個角等于已知角3.右圖的尺規(guī)作圖是作( )A.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B.一個半徑為定值的圓C.一條直線的平行線 D.一個角等于已知角二、填空題4.如圖,OP是∠MON的角平分線,點A是ON上一點,作線段OA的垂直平分線交OM于點B,過點A作CA⊥ON交OP于點C,連接BC,AB=10cm,CA=4cm.則△OBC的面積為 cm2.5.概念考察.(1)公理: 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稱 ,字母表示 )(2)公理: 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稱 ,字母表示 )(3)公理: 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稱 ,字母表示 )(4)判定: 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字母表示:AAS)(5)簡述“三線合一”: .(6)勾股定理的內(nèi)容是: .(7)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 .(8)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 .6.如圖,在中,,,則的一條中線是 ,一條角平分線是 .三、解答題7.如圖,a、b分別代表鐵路和公路,點M、N分別代表蔬菜和雜貨批發(fā)市場。現(xiàn)要建中轉(zhuǎn)站O點,使O點到鐵路、公路距離相等,且到兩市場距離相等。請用尺規(guī)畫出O點位置,不寫作法,保留痕跡。8.如圖,兩個班的學生分別在M、N兩處參加植樹勞動,現(xiàn)要在道路AB、AC的交叉區(qū)域內(nèi)設一個茶水供應點P, 使P到兩條道路的距離相等,且使PM=PN,有一同學說:“只要作一個角平分線、一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這個茶水供應點的位置就確定了”,你認為這位同學說得對嗎?請說明理由,并通過作圖找出這一點,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9.如圖,在△ABC中,∠B=30°,BC的垂直平分線交AB于E,垂足為D.若ED=5,求CE的長.10.已知:如圖,△ABC中,請你按下列要求讀句畫圖: (“作圖”不要求寫作法,但要保留作圖痕跡并寫出結論).⑴用尺規(guī)作圖作∠BAC的角平分線AD交邊BC于D點;⑵作線段AD的垂直平分線EF,交AD于E點,交BC的延長線于F點;⑶ 根據(jù) ⑴,⑵作圖, 連結AF, 若∠B=40°,請求出∠CAF的度數(shù).答案:3 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第2課時一、選擇題1.C.【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角平分線的判定定理: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所以本題到∠AOB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AOB的平分線上;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判定定理:到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所以到點P,Q兩點距離相等的點在線段PQ的垂直平分線上,滿足兩種情況,點N一定是∠AOB的平分線與線段PQ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故選C.考點:1.角平分線的判定定理;2.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判定定理.2.A【解析】解:設這條線段為AB,上邊兩弧的交點為C,下面兩弧的交點為D.∵AC=BC,∴點C在AB的垂直平分線上,同理點D在AB的垂直平分線上,∴CD垂直平分AB,∴是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故選A.3.A【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與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可得圖中的由兩弧相交得到的兩個點是這條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根據(jù)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可得過這兩點的直線是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解:設這條線段為AB,上邊兩弧的交點為C,下面兩弧的交點為D.∵AC=BC,∴點C在AB的垂直平分線上,同理點D在AB的垂直平分線上,∴CD垂直平分AB,∴是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故選A.點評:用到的知識點為:與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兩點確定一條直線.二、填空題4.20【解析】解:如圖,過點C作CF⊥OM于點F,∵BE是線段OA的垂直平分線∴OB=AB=10∵OP是∠MON的角平分線∴CF=CA=4∴△OBC的面積=×OB CF=×10×4=20(cm2)故填20.5.(1)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邊角邊,SAS;(2)三邊對應相等,簡稱:邊邊邊或SSS(3)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角邊角,ASA(4)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角角邊,AAS;(5)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高、底邊上的中線互相重合;(6)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7)相等;(8)相等.【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勾股定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以及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即可得出結果.解:(1)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稱:邊角邊或SAS;故答案為: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邊角邊,SAS;(2)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邊邊邊,SSS;故答案為:三邊對應相等,簡稱:邊邊邊或SSS(3)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稱:角邊角或ASA;故答案為: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角邊角,ASA(4)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稱:角角邊或AAS;故答案為: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角角邊,AAS;(5)三線合一: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高、底邊上的中線互相重合;故答案為: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高、底邊上的中線互相重合;(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故答案為: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7)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故答案為:相等;(8)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故答案為:相等.點評:此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熟記各個判定定理和性質(zhì)定理是解決問題的關鍵.6.、【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三角形的中線、角平分線的定義即可得到結果.由題意得的一條中線是,一條角平分線是.考點:本題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中線,角平分線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角的平分線把角分成兩個大小相同的小角,且都等于大角的一半。三角形的中線的概念:連接三角形的頂點和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三、解答題7.如圖所示:【解析】試題分析:連接MN,先畫出a、b兩線所組成的角的平分線,然后再畫出線段MN的中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即為所求.①以A為圓心,以任意長為半徑畫圓,分別交鐵路a和公路b于點B、C;②分別以B、C為圓心,以大于BC為半徑畫圓,兩圓相交于點D,連接AD,則直線AD即為∠BAC的平分線;③連接MN,分別以M、N為圓心,以大于MN為半徑畫圓,兩圓相交于E、F,連接EF,則直線EF即為線段MN的垂直平分線;④直線EF與直線AD相交于點O,則點O即為所求點.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線段垂直平分線及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的到線段兩端的距離相等;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8.答:這位同學說的對,理由如下:因為角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兩邊的距離相等,而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所以只要作出∠BAC的平分線,再作出線段MN的垂直平分線,兩條直線的交點P就是茶水供應點的位置.【解析】根據(jù)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作出∠BAC的平分線與線段MN的垂直平分線,交點就是點P所在的位置.9.10【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性質(zhì)得出BE=CE,根據(j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質(zhì)求出BE的長,即可求出CE長.:∵DE是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BE=CE,∠BDE=90°,∵∠B=30°,∴BE=2DE=2×5=10,∴CE=BE=10.考點:本題考查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質(zhì)和線段垂直平分線性質(zhì)的應用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得到BE=CE和求出BE長,題目比較典型。10.⑴ 圖略⑵ 圖略⑶40°【解析】⑴ 圖略⑵ 圖略⑶ ∵EF是AD的垂直平分線∴FA=FD (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FAD=∠FDA (等邊對等角)即 ∠1+∠2=∠3∵∠3=∠B+∠4∵AD平分∠BAC∴∠1=∠4∴∠1+∠2=∠B+∠4∴∠2=∠B=40°(1)用尺規(guī)作角平分線(見數(shù)學課本)(2)用尺規(guī)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見數(shù)學課本)(3)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等邊對等角與角平分線性質(zhì)的相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3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第1課時 等腰三角形導學案2023-2024學年度北師大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doc 5.3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第2課時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角平分線導學案2023-2024學年度北師大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