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屆高考理科綜合模擬卷 【全國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Na-23、Mg-24、S-32、Co-59、Cu-64、Y-89、Ba-137 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共7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劉畊宏的《本草綱目》健身操火爆全網,帶來一股全民跳健身操的熱潮。如果我們了解組成細胞的分子等相關知識,也可以指導我們注重營養的均衡,進行科學健身。下列涉及細胞中的化合物的敘述中,不合理的是( ) A.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的單體連接而成的多聚體 B.糖類和脂質提供了生命活動的重要能源 C.在雞蛋清中加入食鹽會看到白色絮狀物,這一過程改變了蛋白質分子中的肽鍵數 D.餃子餡中的無機鹽進入人體細胞后,多數以離子形式存在 2.雙酰胺類殺蟲劑對鱗翅目害蟲的防效極佳,如表所示為兩種雙酰胺類殺蟲劑防治甘藍小菜蛾的田間藥效實驗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藥后3天 藥后7天 藥后10天 藥后14天 5%溴蟲氟苯雙酰胺 80.27 98.35 93.87 83.77 510%溴氰蟲酰胺 76.32 95.00 79.91 71.17 A.從防治效率來看,5%溴蟲氟苯雙酰胺更有利于防治甘藍小菜蛾 B.10%溴氰蟲酰胺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施用藥物使小菜蛾產生了抗藥性突變 C.甘藍小菜蛾可能會產生抗其他殺蟲劑的突變 D.雙酰胺類殺蟲劑的使用決定了小菜蛾的進化方向 3.植物的生命活動受到很多因素的調節,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積累了很多相關的經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①各種植物激素、基因表達和環境因素共同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 ②促進扦插枝條生根時,生長素的作用效果和使用濃度呈正相關 ③用適當高溫處理小麥種子有利于誘導小麥種子發芽 ④對于植株的生長,赤霉素與細胞分裂素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⑤使用乙烯利可以促進果實發育 A.兩項 B.三項 C.四項 D.五項 4.丹頂鶴是我國的保護動物,在扎龍濕地自然保護區丹頂鶴的卵殼和脫落羽毛中檢測出本地區禁止使用的有機氯農藥DDT,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扎龍濕地生態系統中存在因光照因素影響形成的垂直結構 B.丹頂鶴在扎龍濕地自然保護區和其他環境中的環境容納量可能不同 C.和捕獲丹頂鶴檢測DDT相比,檢測卵殼和脫落羽毛中的DDT有利于保護丹頂鶴 D.在扎龍濕地自然保護區內檢測出DDT,一定是保護區內使用了DDT 5.高中生物學實驗中,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成所述目標的是( ) A.在光鏡下觀察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結構時,可看到細胞壁、液泡和核糖體 B.用較高濃度的NaCl溶液處理成熟的植物細胞可觀察到質壁分離現象 C.可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檢驗酵母菌細胞呼吸產生的CO2 D.調查酵母菌數量變化時不需要單獨設置對照組進行對比 6.果蠅的長翅、殘翅受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用A、a表示)控制,親本選用雌雄比例合適的純合殘翅、長翅果蠅(親本果蠅均在25℃環境下培養)若干,進行雜交實驗,每個雜交組合均選400只子代幼體分別置于25℃和35℃條件下培養,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子代成蟲數量和性狀如表所示,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長翅、殘翅雜交/25℃ 長翅、殘翅雜交/35℃ 長翅、長翅雜交/25℃ 長翅、長翅雜交/35℃ 殘翅、殘翅雜交/25℃ 殘翅、殘翅雜交/35℃ 子代長翅 390 3 389 4 0 0 子代殘翅 0 265 0 264 257 240 A.由表格數據可知,果蠅翅型除受基因控制外還與環境有關 B.子代中長翅果蠅基因型都為AA,殘翅果蠅基因型可能為AA、Aa或aa C.若基因型為Aa的果蠅自交,25℃和35℃下子代的表現型和成蟲數量均不同 D.若某果蠅種群中AA:Aa:aa=l:1:2,將該種群轉到35℃環境中培養,則子代a基因頻率會減小 7.化學物質的研究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我國中核集團核理化院獲得公斤級豐度為99%的false產品,其中false與false互為同位素 B.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發現和合成量子點”的研究者,納米量子點分散到溶劑中形成的分散系可能具有丁達爾效應 C.鎂鋁合金是建造航空母艦的主體材料,可以在false的保護下由鎂、鋁熔融后煅燒而成 D.制作“青玉交龍紐”玉璽的材料的主要成分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 8.以5一氯水楊酸甲酯(甲)為原料,可制備抗腫瘤輔助藥物阿扎司瓊的中間體(丙),合成路線如圖所示。已知:連有4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的飽和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一般情況下,乙與足量反應后,分子中含有5個手性碳原子 C.丙分子中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 D.丙水解后的產物之一可發生縮聚反應 9.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蒸餾時的接收裝置 B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C蒸干硫酸銅溶液制取膽礬 D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氣 10.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1 L pH=4的溶液中數目為 B.標準狀況下,22.4 L false和足量水反應時,轉移電子數為false C.12 g false和false的固體混合物中含有的陽離子總數為false D.10 g 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總數為false 11.W、X、Y、Z、M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X、Y在同一周期,Z、M在另一周期,M的簡單陽離子半徑是同周期中最小的,它們形成的某化合物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簡單離子半徑:X B.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X>Z>W C.Z元素的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均是強電解質 D.false中原子最外層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 12.如圖所示,“無負極”鋰金屬電池采用銅箔集流體作負極,而非傳統鋰電池的負極活性材料(石墨、Sn、P等),正極仍由false等材料構成,兩極之間使用特殊的固態陶瓷隔膜傳導false。首次充電時,false從正極遷移到負極集流體的表面形成金屬層。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首次充電時,陽極反應式為false B.放電時,銅箔集流體的質量會不斷減小 C.與傳統鋰電池相比較,“無負極”鋰金屬電池具有兼顧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優勢 D.使用水系電解液代替固態陶瓷隔膜,有利于提高電池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壽命 13.常溫下,含有一定濃度false的溶液中false 或false隨pH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常溫下,false的false B.M點溶液中可能有false C.將false加入1 L水中,溶液中有false D.常溫下,相同濃度的false溶液與false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pH大于7 二、選擇題:共 8 小題,每小題 6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 14 ~ 17 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 18 ~ 21 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 6 分,選對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選錯的得 0 分。 14.食鹽被灼燒時會發出黃光,主要是由食鹽蒸氣中鈉原子的能級躍遷造成的。在鈉原子光譜的四個線系中,只有主線系的下級是基態,在光譜學中,稱主線系的第一組線(雙線)為共振線,鈉原子的共振線就是有名的黃雙線(波長為589.0 nm、589.6 nm),已知普朗克常量false,元電荷false,光速false。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玻爾理論能解釋鈉原子的光譜現象 B.灼燒時鈉原子處于高能級是因為從火中吸收了能量 C.黃雙線能使逸出功為2.25 eV的金屬發生光電效應 D.太陽光譜中有題述兩種波長的光,說明太陽中有鈉元素 15.如圖所示,三個質量均為m的小球用輕彈簧懸掛在天花板下,相鄰兩小球之間用質量不計的細線拴接,已知輕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且處于彈性限度內,重力加速度為g。某時刻2、3間的細線突然斷裂,則( ) A.細線斷裂瞬間,小球1處于超重狀態小球2處于平衡狀態 B.細線斷裂瞬間,1、2間細線的拉力大小為mg C.小球1向上運動的位移為false時,速度最大 D.小球1向上運動的位移為false時,1、2間細線的拉力小于mg 16.2023年7月10日,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81323號的小行星被命名為“樊錦詩星”。如圖所示,“樊錦詩星”繞日運行的橢圓軌道面與地球繞日運行的圓軌道面間的夾角為20.11度,軌道半長軸為3.18天文單位(日地距離為1天文單位),遠日點到太陽中心的距離為4.86天文單位。則( ) A.“樊錦詩星”繞太陽一圈大約需要2.15年 B.“樊錦詩星”在遠日點的速度大于地球的公轉速度 C.“樊錦詩星”在遠、近日點的速度大小之比為false D.“樊錦詩星”在近日點的加速度大小與地球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false 17.如圖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未畫出)中,一帶正電的液滴在豎直平面內運動,false為其運動軌跡上的兩點,液滴經過兩點時的速度大小均為false,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分別為false,已知液滴質量為m、帶電荷量為q,重力加速度為false,則( ) A.液滴認P點到Q點的時間為false B.false兩點間的電勢差為false C.液滴從P點到Q點所受合力的功率一直減小 D.液滴從P點到Q點動能最小值為false 18.某同學設計的研究安培力裝置的電路圖如圖所示,在虛線區域內存在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閉合開關false后,該同學分別進行了如下兩次操作: ①閉合開關false,保持false斷開,待回路穩定后,斷開開關false; ②閉合開關false,保持false斷開,待回路穩定后,斷開開關false。 設向上為安培力的正方向,不考慮電源內阻且忽略電容器的充電電流,電感線圈直流電阻為零,則對應操作下描述安培力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 A. B. C. D. 19.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半徑為R的光滑勻質半球,靜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在半球最右側的地面上固定一豎直擋板。一質量為m,可視為質點的小球靜止在半球的頂端。現小球受到輕微擾動,從半球頂端開始由靜止向左或者向右下滑,從小球開始運動到落到桌面的過程中,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小球向左運動,小球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再減小 B.若小球向右運動,小球落到桌面上時速度小于 C.若小球向左運動,小球與半球組成的系統在水平方向動量守恒 D.若小球向右運動,小球在與半球分離前的軌跡為橢圓的一部分 20.某同學在空地上練習投籃,籃球質量false,現以初速度false、沿與水平面成false角的方向將籃球拋出。分別在考慮和不考慮空氣阻力作用情況下,作出籃球豎直位移隨水平位移、籃球加速度大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甲、乙所示。已知考慮阻力時籃球所受阻力的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反,重力加速度false,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為考慮空氣阻力作出的圖線,②為不考慮空氣阻力作出的圖線 B.②為考慮空氣阻力作出的圖線,①為不考慮空氣阻力作出的圖線 C.兩情況下籃球上升階段經過的水平位移可能相同 D.③、④交點對應的時刻,考慮空氣阻力時籃球已經過最高點 21.磁鏡是運用磁場對運動帶電粒子的作用規律,把帶電粒子約束在有限的空間區域而不會散逸的一種裝置。圖示為某磁鏡裝置中磁場的大致分布(與地球周圍磁場分布相似)。假定一帶正電的粒子(不計重力)從左端附近以斜向紙內的速度進入該磁場,部分運動軌跡為圖示的螺旋線,該粒子被約束在左右兩端間來回運動,就像光在兩個鏡子之間來回“反射”一樣,不能逃脫。false三點是軸線所在的一平面與粒子軌跡的三個交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粒子由a到b所需的時間小于由b到c所需的時間 B.從a到c粒子軌跡半徑增大的原因是垂直磁場方向的速度增大 C.false兩點軸線方向上的距離小于false兩點的 D.地球周圍磁場中粒子可以沿東西方向來回運動 三、非選擇題: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22~3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33~38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一)必考題(11題,共129分)22.(5分)某物理小組通過實驗研究空氣阻力與物體速度的關系,該小組通過查閱資料發現,空氣阻力與速度的關系可以近似處理成false或false,小組同學準備了若干由同種輕質材料(密度為ρ)制成的半徑為r的小球,將它們從足夠高的同一個地方靜止釋放,利用攝像機拍攝其下落過程,并利用計算機擬合出每個小球運動的false圖像。圖像趨于一條水平的漸近線,該漸近線表示的速度稱為收尾速度false。 (1)某同學假設空氣阻力f和小球的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數為k。已知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那么收尾速度的表達式為false________(用false表示)。 (2)為了驗證自己的假設,該小組通過查找資料,得到球在空氣中運動受到的阻力,其中為球體的半徑。用天平稱量出實驗所用小球的質量,用游標卡尺測量出該小球的直徑d,如圖所示,則________mm。 (3)按(2)問表達式通過計算得到該小球的收尾速度false________ m/s(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則該小球下落過程末期空氣阻力與速度的關系為________。 23.(10分)熱敏電阻的阻值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改變。電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熱敏電阻叫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電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的熱敏電阻叫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為了測量熱敏電阻在不同溫度下的電阻值false,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將熱敏電阻密封絕緣包裝后浸入熱水中,調節水的溫度,描繪出的該熱敏電阻的電阻值false隨溫度t變化的關系曲線如圖乙所示。 (1)根據圖甲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丙實物圖連線補充完整。 (2)開關S閉合前,應將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移至______(填“a”或“b”)端。 (3)在某一溫度時,電壓表的讀數為1.12 V,電流表的讀數為0.20 A,已知電流表內阻false,電壓表內阻false,測得此溫度下熱敏電阻的電阻值false______Ω,該熱敏電阻為______(填“正溫度系數”或“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 (4)利用該熱敏電阻制作一個簡易的溫控裝置,電路圖如圖丁所示,電磁鐵與熱敏電阻false、滑動變阻器R串聯接在電源E兩端,當電磁鐵的電流超過某一特定值時,銜鐵被吸合,加熱器停止加熱,實現溫控。當前溫度為40 ℃時加熱器停止加熱,若要設置到溫度為60 ℃時加熱器停止加熱,則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______(填“調大”或“調小”)______Ω。 24.(12分)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與質量為m的平板連接,平板水平且處于靜止狀態。一質量也為m的物塊從平板正上方高h處的P點自由落下,與平板碰撞后不反彈,與平板一起向下運動距離false后二者速度達到最大。已知false,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彈簧的彈性勢能false[其中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未知),x為彈簧的形變量]。求: (1)物塊與平板碰后瞬間的速度大小false,和彈簧的勁度系數k; (2)物塊離開平板后上升到的最高點到P點的距離。 25.(20分)如圖所示,足夠長的光滑絕緣斜面固定放置,傾角為false,兩水平虛線Ⅰ、Ⅱ間存在垂直斜面向上的勻強磁場,兩虛線間的距離為false,質量為m的矩形線框abcd由虛線Ⅰ處靜止釋放,初始時cd與虛線Ⅰ重合,false,經過一段時間線框穿過磁場。已知線框完全進入磁場以及線框離開磁場前均已達到勻速,線框的總電阻值為R,重力加速度為g,磁感應強度為false。整個過程線框不發生偏轉,求: (1)線框勻速時的速度大小; (2)線框進入磁場與離開磁場過程產生的焦耳熱之比; (3)線框穿過磁場所用的總時間。 26.(14分)有色金屬是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材料,工業上一種利用鎳鈷硫化物以及硫化鈷精礦(主要成分為鎳、鈷的硫化物,還含有少量的鐵、銅、鈣、鎂等元素)制備硫酸銅、硫酸鎳以及鈷的氧化物等物質的工藝流程如下(均為有機萃取劑):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提高焙燒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進行萃取操作用到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選擇萃取劑需滿足①被萃取的物質在其中的溶解度比原溶劑的大;②與原溶劑或溶質均不反應;③________________。 (3)綜合沉鐵過程中加入氯酸鈉后,還要加入碳酸鈉溶液調節溶液的H,寫出生成黃鈉鐵礬false沉淀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pH不能過大或過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除鈣鎂時,為了使除雜后溶液中false濃度均小于false,要確保溶液中的false不小于_________false(該溫度下,false,false)。 (5)提取鎳鈷時,保持其他條件相同,攪拌相同時間,測得鎳、鈷的浸出率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生產時選用的最佳溫度為________________;用false萃取分離鎳鈷時,控制萃取劑的濃度最好為_______false。 (6)沉鈷得到的是false,取18.3 g false在空氣中加熱得到固體8.3 g,則得到的固體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 27.(14分)氯氧化鉍(BiOCl)廣泛用于彩釉調料、塑料助劑、油漆調色、生產金屬鉍等。一種以高鉍銀鋅渣(主要成分為Bi單質,還含有Zn、Ag、Fe單質)為原料制備BiOCl的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Ⅰ.用false溶液和HCl溶液將高鉍銀鋅渣氧化浸出,過濾得濾渣1和濾液1; 步驟Ⅱ.向濾液1中加入足量鉍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濾渣2和濾液2; 步驟Ⅲ.向濾液2中加入false溶液調節pH約為3,過濾得濾液3和產品BiOCl。 已知:false。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Ⅰ中氧化浸出生成false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①盛裝false溶液的儀器名稱是____________,實驗時false溶液分批加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成false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的鹽酸需過量是為了提供足量false生成false和____________。 (2)步驟Ⅰ中過濾時用到的硅酸鹽材質的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證明濾渣1中含有AgCl的方法及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Ⅱ中加入足量鉍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后鉍元素主要以false形式存在。 (4)步驟Ⅲ中加入溶液生成BiOCl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濾液3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有、_______________。 (5)將50 kg高鉍銀鋅渣進行氧化浸出,步驟Ⅱ中消耗鉍粉1.1 kg,最終獲得BiOCl產品32 kg,滴定分析出產品中Bi的質量分數為78.5%。各步操作損失不計時,高鉍銀鋅渣中Bi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 28.(15分)丙烯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之一,在精細化學品合成、環保、醫學科學和基礎研究等領域應用廣泛。 回答下列問題: (1)丙烷脫氫制丙烯過程的主反應為反應①:false。 該反應在__________(填“高溫”或“低溫”)下更容易自發進行;副反應有 反應②:false 反應③:false 反應④:false 則false________false。 (2)已知:在纖維狀false催化劑作用下,丙烷在一定溫度下會發生(1)中反應①和反應②。丙烷的平衡轉化率和丙烯的選擇性(丙烯的選擇性false)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隨著溫度升高,丙烯的選擇性降低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條即可);丙烷的平衡轉化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alse下,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3 mol false,發生反應false,經過10 min達到平衡狀態,測得平衡時氣體壓強是開始時的1.2倍。 ①0~10 min內丙烯的平均反應速率false___________false。 ②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反應達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少量false,則false的平衡轉化率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③已知false,false,其中false、false為速率常數,只與溫度有關,則false時,false_________(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4)在false、壓強恒定為135 kPa時,向有催化劑的密閉容器中按體積比false充入false和He,發生反應false,達到平衡狀態時false的轉化率為50%,則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false_________kPa(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 29.(10分)現以某種多細胞綠藻為實驗材料,研究環境因素對其葉綠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其中的綠藻質量為鮮重。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可利用______提取光合色素,層析后由上至下葉綠素a處于第條______(由上至下)。 (2)圖中的自變量為______,其他影響因素的設置為相同且適宜。 (3)由圖甲可推測,低光強下綠藻吸收鎂的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高光強下綠藻吸收鎂的量。假設光合作用的產物為葡萄糖,由圖乙可知,在25℃下持續光照2h,不考感光照強度對綠藻呼吸作用的影響。高光強組比低光強組多消耗______μmol·g-1CO2。 (4)分析發現,低光強時,與25℃實驗組相比,30℃實驗組的光合色素含量較高,但放氧速率卻較低,不考慮溫度變化對氣孔導度、光合作用相關酶的影響,則原因可能為_____。 30.(7分)紅豆杉是我國重要的藥用作物,我國穆棱自然保護區內鹿科動物與紅豆杉的關系一直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視。如表所示是3種主要的鹿科動物對紅豆杉幼樹的采食痕跡的調查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動物種類 采食痕跡 主要采食部位 馬鹿 957處 大部分枝條與葉 梅花鹿 286處 枝條前端和大部分葉 西伯利亞狍 93處 枝條前端 注:通過紅外相機拍攝采食痕跡和足跡等,共發現采食痕跡1336處。 (1)調查顯示,三種鹿科動物對紅豆杉幼樹的偏愛程度不同,從強到弱排序為:_______。三種鹿科動物的食物存在差異的意義是_______。 (2)紅豆杉最基本的種群特征是_______,通常采用_______法進行調查。 (3)研究表明,被鹿科動物采食過的紅豆杉會合成單寧(有澀味)、三尖杉寧堿(氣味令動物不悅)等物質,以避免進一步被采食。這屬于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信息,該信息具有_______的作用。 (4)有學者提出,生態系統中,消費者對紅豆杉的生存也存在一定的積極影響。請嘗試舉例進行分析:_______。 31.(9分)人體的體溫調節由控制系統和受控系統兩部分組成。控制系統中的神經系統控制著人體的冷熱感受器,當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冷熱感受器會將冷熱信號傳遞到下丘腦的中樞神經控制系統;受控系統則相當于效應器,包括血管、肌肉、汗腺等,最后將體溫控制在正常范圍內。請回答下列問題: (1)環境溫度變化時,感受器將興奮傳至下丘腦,神經纖維從興奮到靜息過程中,膜電位由____變為______;寒冷環境下,為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機體還可以促進______(激素)的分泌來促進細胞代謝,進而引起產熱量增加。 (2)某人感染某流感病毒后,流感病毒作為致熱源,會導致機體產熱量增加。感染初期,患者體溫持續升高,此時機體產熱量_____(填“>”“<”或“=”)散熱量;感染中期,患者經過服藥或自身免疫系統的作用,體溫不再增加但維持在較高水平,此時機體體溫調定點(溫度調節系統所設定的溫度范圍,體溫需要與該調定點保持一致)與正常人相比_____;感染后期,經過機體自身免疫系統的干預,入侵的流感病毒被消滅,此時機體中受控系統會發生_______的生理變化以保證體溫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 (3)寒冷環境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致死率明顯升高,其發病機制可能與寒冷刺激下交感神經激活、氧化應激等因素緊密相關。冬泳是-一種暴露在極端寒冷壓力中的運動,經常從事冬泳鍛煉的人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寒冷適應,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心血管系統。 ①隨著溫度的下降,體內交感神經的沖動明顯增加,從而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寒冷環境中,與正常人相比,習慣冬泳的人的心率、血壓會保持在_______(填“較高”或“較低”)的水平。 ②氧化應激是指機體遭受有害刺激(如寒冷)后,組織活細胞內活性氧(ROS)增多的現象,而反復暴露于寒冷中的機體會逐漸產生適應性改變,以抵御ROS的損害。寒冷環境下,與正常人相比,習慣冬泳的人體內ROS含量_______(填“較多”或“較少”)。 32.(13分)萬壽菊的花朵可以呈現多種顏色,有紅色、白色、紫色等,因此可作為觀賞植物以美化花園和庭院。已知萬壽菊的花色由2對基因(A/與B/b)控制,某紅花萬壽菊(甲)與某紅花萬壽菊(乙)雜交,F1均為紫花,F1自交獲得的F2中紫花:紅花:白花≈5:6:1。不考慮交叉互換,請回答下列問題: (1)控制花色的A/a與B/b基因位于_______對染色體上,判斷依據是_______。植株甲、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 (2)若取F2中的兩株紅花萬壽菊進行雜交,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紫花:紅花=1:1,則這兩株紅花萬壽菊雜交組合的基因型可能為_______(答出所有情況)。 (3)請猜測出現F2性狀分離比的原因,并設計實驗驗證你的觀點,將相應假說、驗證假說的親本組合以及對應實驗結果填寫到下面表格中(至少提出兩種假說)。 假說 親本組合 實驗結果 1 2 3 (二)選考題:共45分。請考生從給出的2道物理題、2道化學題、2道生物題中毎科任選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則每學科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33.[物理——選修3-3](15分) (1)一兩端開口的容器水平固定,通過用輕桿相連的兩個豎直活塞封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同時降低兩部分氣體溫度的過程中,氣體從狀態1經狀態2最終變化到狀態3,容器內氣體的false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該容器的粗細是均勻的 B.1到2過程氣體內能的減少量小于氣體向外界放出的熱量 C.1到2過程單位時間撞擊單位面積器壁的分子數增多 D.2到3過程氣體內能的減少量等于分子動能的減少量 E.2到3過程氣體與外界交換的熱量大于分子動能的減少量 (2)如圖甲所示,通過打氣筒向某容器中充氣,打氣筒和容器連接處安裝有單向閥(氣筒內氣體壓強大于容器內氣體壓強時能向下打開),打氣筒右側底部也安裝有單向閥(活塞向上移動過程中能向上打開)。打氣過程中,當打氣筒中的活塞位于最高處時,通過把手對其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活塞緩慢向下運動到打氣筒底部,所施加的作用力與活塞移動距離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活塞橫截面積為,活塞和把手的質量均不計,外界大氣壓強為。整個過程氣體溫度不變。 (i)求容器的容積; (ii)求整個打氣過程中打入氣體與打氣前容器內氣體的質量之比。 34.[物理——選修3-4](15分) (1)如圖所示,沿水平方向做簡諧運動的質點,經A點后向右運動,從質點經過A點時開始計時,false時質點經過B點,false時質點也經過B點,已知false兩點相距0.2 m且關于質點的平衡位置對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該振動的振幅和周期可能是0.1 m,1 s B.該振動的振幅和周期可能是0.1 m,0.4 s C.若false時刻均向左經過B點,則振幅和周期可能為0.2 m,0.4 s D.若false時刻分別向右、向左經過B點,則振幅和周期可能為false E.若false時刻分別向右、向左經過B點,則振幅和周期可能為false (2)某同學在家中利用激光筆和卷尺測量水的折射率。將卷尺豎直貼在魚缸內部左側,激光筆發出激光從空氣射入水中,調整好角度,折射光恰好打在刻度尺0刻度處,水面處刻度尺的讀數為false,激光在水面的反射光打在卷尺上刻度處的讀數為false,測出入射點到卷尺的距離為d。 (i)求水的折射率n; (ii)若水面高度下降false,使入射角度和卷尺位置保持不變,折射光仍打到0刻度處,求激光的反射光打到卷尺上刻度處的讀數。 35.[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15分) 對過渡金屬銅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在生產實踐中有著重要用途,回答下列問題: (1)Cu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_________區,當進行焰色試驗時,基態Cu原子3d軌道上的一個電子躍遷到了4p軌道上,寫出該激發態Cu的核外電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alse一種高效的廣譜殺菌劑、植物生長激素,其陽離子的結構如圖1所示。 ①該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學鍵有____________(填標號)。 A.離子鍵 B.極性共價鍵 C.非極性共價鍵 D.配位鍵 E.氫鍵 ②組成陽離子的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false結構中,中心false與4個N原子共平面,則中心false的雜化方式為______(填標號)。 A.false B.false C.false (3)false還可以形成多種配合物,false的結構如圖2所示,其中false的配位數為____________,σ鍵和π鍵的個數比為____________。 (4)一種含Cu元素的超導體化合物的四方晶胞結構如圖3所示,晶胞參數分別為a nm、b nm,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該晶體的密度為_________false(列出計算表達式)。 36.[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15分) 有機物L是一種廣泛用于治療慢性腎臟病(CKD)引起的貧血藥物的主要成分,工業上一種合成路線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A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其化學名稱為___________;H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 (2)C→E的一系列反應為加成、消去、加成反應,其中消去反應有機生成物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 (3)C中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F中手性碳原子有_________個。 (4)寫出E→F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J→K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 (5)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E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①遇false溶液顯紫色 ②既能發生銀鏡反應,又能發生水解反應 ③苯環上只有兩個取代基,且其中一個取代基中含有false 其中,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6組峰,峰面積之比為3:2:2:2:1:1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 37.[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鼠李糖脂是一種生物表面活性劑,是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鼠李糖脂與驅油劑混合使用具有驅油效果好、見效時間長的優,點。鼠李糖脂也可應用于生活污水處理和景觀水治理中。科研人員欲從某污水廠底泥中篩選能夠產生鼠李糖脂的細菌,純化鼠李糖脂生產菌,進行了如下實驗: 1.菌株的篩選: ①取該污水廠底泥6份,分別編號后保存于4℃冰箱,然后進行富集培養。 ②取富集液,用無菌水進行10-4、10-6和10-8倍的梯度稀釋后,涂布于含有質量分數1%植物油的平板培養基上.,于30℃條件下培養36h。挑取有______(填“較大”或“較小”)排油圈的單菌落,在固體平板上得到初篩菌株。 2.菌株培養條件的優化: 將5L初篩菌株接種于裝有100mL培養基的三角燒瓶中,分別于16℃、27℃、37℃和42℃搖床中培養,并繪制該菌的溫度生長曲線,如圖1所示。 3.菌株發酵液中產物的提取:在適宜條件下培養菌株后,除去菌體,收集發酵液,并進一步萃取獲得黃色黏稠狀物質,真空冷凍干燥至恒質量。 4.菌株發酵產物的檢測:在培養皿中加入20mL蒸餾水和3mL液體石蠟,待液體石蠟覆蓋蒸餾水表面后,加入質量濃度為0.04gL菌株發酵產物水溶液100μL與相同濃度、相同體積的化學表面活性劑標準品,于室溫下測量排油圈的直徑,結果如圖2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菌株篩選過程中空白處應填______。除上述分離細菌的方法外,還可采用______法分離純化該細菌,二者中______還可以用于細菌的計數。 (2)由圖1可知:適合該菌株生長的溫度范圍為______℃。若想探究培養該菌株最適溫度,進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3)由提取產物的過程分析,鼠李糖脂屬于______(填“胞內物質”或“分泌物”)。 (4)由圖2可知,______,這可為研究鼠李糖脂生產菌提供一定的依據。 38.[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15分) 我國科學家應用CRISPR/Cas9技術將豬的UCP1基因置換成小鼠的UCP1基因,并使小鼠UCP1基因在豬的白色脂肪組織中特異性表達,獲得脂肪沉積少的“瘦肉豬”。如圖是“瘦肉豬”的主要培育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應用CRISPR/Cas9技術將豬的UCP1基因置換成小鼠的UCP1基因實質發生的變異是______。過程a中,小鼠的UCP1基因能夠整合到豬胚胎成纖維細胞的______上是獲得“瘦肉豬”的關鍵。 (2)在體外培養陽性細胞時,定期更換培養液的目的是_______。 (3)過程d的供體細胞一般選用傳代10代以內的細胞,原因是_____。將供體細胞的細胞核植入去核卵母細胞后,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激活受體細胞的目的是_____。 (4)過程e中,通常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處理代孕母豬,原因是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生物大分子是由單體連接而成的多聚體,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鄰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因此生物大分子也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的,A不符合題意; B、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脂質中如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B不符合題意; C、在雞蛋清中加入食鹽會看到白色絮狀物,是鹽析現象,這一過程沒有改變蛋白質分子中的肽鍵數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C符合題意; D、細胞中大多數無機鹽以離子形式存在,餃子餡中的無機鹽進入人體細胞后,多數以離子形式存在,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答案:B 解析:分析表格數據可知,5%溴蟲氟苯雙酰胺防治效率高于10%溴氰蟲酰胺,更有利于防治甘藍小菜蛾,A正確;突變是不定向的、隨機的,抗藥性突變在殺蟲劑使用前就產生,B錯誤、C正確;殺蟲劑對小菜蛾的抗藥性起選擇作用,決定了進化的方向,D正確。 3.答案:A 解析:基因表達、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共同完成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①正確;生長素濃度過高會抑制扦插枝條的生根,②錯誤;在高溫條件下脫落酸容易降解,小麥種子經適當的高溫處理后,脫落酸抑制種子萌發的作用解除,所以容易誘導發芽,③正確;赤霉素能夠促進細胞伸長,細胞分裂素能夠促進細胞分裂,二者都可以促進植株的生長,④錯誤;乙烯利是乙烯類植物生長調節劑,作用是促進果實成熟,⑤錯誤。正確的有①③,A正確。 4.答案:D 解析:濕地生態系統群落中存在植物垂直結構的分層,這種分層主要與對光的利用有關,A正確;扎龍濕地自然保護區和其他環境的生存條件不同,因此丹頂鶴在扎龍濕地自然保護區中的環境容納量與其他環境中的環境容納量可能不同,B正確;與捕獲丹頂鶴檢測其體內的DDT含量相比,檢測丹頂鶴遺留在環境中的卵殼和脫落羽毛中的DDT時,不需要直接接觸丹頂鶴,對其影響較小,有利于對丹頂鶴的保護,C正確;物質循環具有全球性的特點,保護區內檢測出DDT也不能說明保護區內使用了DDT,D錯誤。 5.答案:A 解析:光鏡下觀察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結構時,可觀察到細胞壁、液泡,但無法觀察到核糖體,A錯誤;較高濃度的NaCl溶液處理成熟的植物細胞,細胞失水可以觀察到質壁分離現象,B正確;可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檢驗酵母菌細胞呼吸產生的CO2,C正確;調查酵母菌數量變化時不需要單獨設置對照,實驗不同時間的結果形成相互對照,D正確。 6.答案:B 解析:根據表中數據可推測,果蠅翅型除受基因控制外還與環境(溫度)有關,A正確。根據題表數據可知,親本殘翅、長翅果蠅的基因型分別為aa、AA,故子代中長翅果蠅基因型為AA、Aa,殘翅果蠅基因型可能為AA、Aa或aa,B錯誤。由題干可知,在35℃條件下培養的子代成蟲數量小于25℃條件下培養的,說明35℃條件下有部分個體會死亡,且純合殘翅果蠅(aa)成活率比另外兩種基因型個體的更低,將基因型比例為AA:Aa:aa=1:1:2的果蠅種群轉到35℃環境中培養,子代a基因頻率會減小,C、D正確。 7.答案:C 解析:同位素是指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false與false滿足定義,A正確;膠體分散質粒子的直徑為1~100 nm,納米級別的量子點的直徑可能在該范圍內,因此分散到溶劑中形成的分散系可以產生丁達爾效應,B正確;熔融時鎂可寫false反應生成氨化鎂,C錯誤;制作“青玉交龍紐”玉璽的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礦物,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D正確。 8.答案:D 解析:甲分子中含有甲基(false),所有原子不會共平面,A錯誤;乙與足量反應的產物為,該分子中含有4個手性碳原子,如圖中“1、2、3、4”處的碳原子,B錯誤;如圖,丙分子中有5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C錯誤;丙水解后會生成,該分子中同時含有false,可發生縮聚反應,D正確。 9.答案:B 解析:錐形瓶不可用塞子封死,否則餾分難以流下,氣壓過大還可能發生安全事故,A錯誤;推動注射器活塞,若能觀察到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且水柱的高度保持一段時間不變,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提示:從長頸漏斗的液面上升角度分析],B正確;用硫酸銅溶液制取膽礬應該是加熱至液體表面出現少量晶膜,停止加熱[易錯:膽礬含有結晶水,直接蒸干會導致失去結晶水],C錯誤;氨氣的密度小于空氣,應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圖示裝置錯誤,D錯誤。 10.答案:B 解析:pH=4的false溶液中false,當體積為1 L時,溶液中false的數目為false,A正確;氯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alse,該反應為可逆反應,標準狀況下,22.4 L false和足量水反應時,轉移電子數應小于false,B錯誤;12 g false和false的固體混合物的物質的量為0.1 mol,其中含有的陽離子數目為false[提示:false固體中含false和false],C正確;10 g 46%的乙醇水溶液中,4.6 g乙醇含0.1 mol氧原子,5.4 g水含0.3 mol氧原子,則氧原子總數為false,D正確。 11.答案:D 解析:簡單離子半徑:false[提示: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大,離等半徑越小],A錯誤;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氣態氫化物熱穩定性越強,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false,B錯誤;S元素對應的氧化物一般為false、false,其中false是強電解質,false是弱電質,C錯誤;false與false中原子最外層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D正確。 12.答案:D 解析:根據題目信息,首次充電時陽極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false,A正確;放電時,銅箔集流體為負極,發生反應false,false通過固態陶瓷隔膜向正極區移動,故銅箔集流體的質量會不斷減小,B正確;傳統鋰電池通常使用液態電解質,電池內部可能出現液體漏出、滲透等安全隱患,安全性低于“無負極”鋰金屬電池,且傳統鋰電池的負極材料為石墨、Sn、P[提示:Li嵌入石墨、Sn或P中,相當于稀釋了Li]等,能量密度小于完成充電后的“無負極”鋰金屬電池的負極,C正確;若使用水系電解液代替固態陶瓷隔膜,負極上的金屬難免會與電解液發生副反應,降低電池效率,D錯誤。 13.答案:C 解析:由圖像分析知,A正確。M點溶液pH=7,代入得false,若溶液中的溶質只有false,則溶液呈堿性,故M點的溶液中含有酸性物質,如果該酸性物質為false,則根據電荷守恒列出關系:false,false,故false,又false,則false成立;若該酸性物質不是false,而是HCl或false等其他物質,則false不成立[提示:引入了其他的陰離子或陽離子],進而題給的等式也無法成立,B正確。使用反證法,欲使false,則應有false成立,通過在false的直線上尋找知,此時pH應大于15,即其中false濃度高于false,而該溶液的pH顯然不會大于15,因此不可能存在false;換言之,false的false過小,導致false的水解程度很大,以至于false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出現了false的情況,C錯誤。常溫下,相同濃度的false溶液與false溶液等體積混合,得到NaHA溶液,由false得false,則溶液顯堿性,pH大于7,D正確。 14.答案:B 解析:玻爾理論成功解釋了氫原子光譜的實驗規律,但無法解釋復雜原子的光譜現象,故A錯誤;食鹽被灼燒時,鈉原子吸收能量處于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時放出光子,故B正確;黃雙線的光子能量約為false,根據發生光電效應的條件可知,不能使逸出功為2.25 eV的金屬發生光電效應,故C錯誤;太陽光譜是吸收譜,太陽光譜中有題述兩種波長的光,說明太陽大氣層有鈉元素,故D錯誤。故選B。 15.答案:C 解析:2、3間的細線突然斷裂,斷裂瞬間2、3間細線的拉力消失,而彈簧的彈力不變,則此后小球1、2向上加速,小球1、2均處于超重狀態,A錯誤;斷裂前,彈簧的彈力大小為false,伸長量為false,斷裂瞬間對小球1、2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alse,解得false,對小球2有false,解得false,B錯誤;當小球1、2的加速度為0時速度最大,此時有false,則false,小球1向上運動的位移為false時,速度最大,此時小球1、2間細線的拉力大小等于mg,C正確,D錯誤。 16.答案:D 解析: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有false,解得false年,A錯誤;過“樊錦詩星”的遠日點構建一以日心為圓心的圓軌道,繞太陽做圓周運動的物體,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false,可得,則軌道半徑越大,衛星的線速度越小,在構建圓軌道上運動的衛星的線速度小于地球的線速度,“樊錦詩星”在遠日點要想運動到該構建圓軌道上,需要加速,則“樊錦詩星”在遠日點的速度小于構建圓軌道上衛星的線速度,綜上,“樊錦詩星”在遠日點的速度小于地球的公轉速度,B錯誤;軌道半長軸為3.18天文單位,遠日點到太陽中心距離false為4.86天文單位,則近日點到太陽中心距離為1.5天文單位,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則“樊錦詩星”在近日點的加速度大小與地球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D正確;對于“樊錦詩星”在遠日點和近日點附近很小一段時間內的運動,根據開普勒第二定律有,解得,C錯誤。 17.答案:B 解析:第一步:求未知,根據水平和豎直兩方向上的運動求解電場強度 將液滴的運動分解,水平方向由動量定理有false,豎直方向由動量定理有false,解得液滴從P點運動到Q點的時間為false,電場強度大小為false,A錯誤。 第二步:找關系,電勢差與沿電場方向的位移有關,所以要結合運動規律求水平位移 液滴從P到Q在水平方向做勻變速運動,位移為false,則false兩點間的電勢差為false,B正確。 第三步:根據合力與速度間的夾角判斷合力功率變化,巧妙分解運動找極值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液滴所受合力與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右下,從P到Q,液滴速度與合力垂直時合力的功率為零,從該位置運動到Q點,液滴沿合力方向的速度逐漸增大,合力的功率逐漸增大,C錯誤;液滴從P到Q,在P點的速度與合力的夾角為98°,當沿合力方向的速度減為零時,速度最小,此時液滴速度為false,最小動能為false,D錯誤。 18.答案:AC 解析:電容器所在支路開關閉合,通過磁場區域導線中的電流會略微減小,忽略電容器充電電流的影響,電容器充滿電即穩定后通過磁場區域導線的電流不變,斷開開關false后,電容器放電,通過磁場區域導線的電流大小逐漸減小至0,電流方向不變,受力方向不變,A正確,B錯誤;閉合開關false,電感穩定需要一定的時間,且其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來越小,直到磁場區域導線中的電流為零,導線所受安培力逐漸減小為0,斷開開關false瞬間,通過磁場區域導線的電流反向,且大于開關false閉合前的,導線所受安培力反向,且電流會逐漸減小,安培力逐漸減小,C正確,D錯誤。 19.答案:BD 解析:第一步:分析小球向左運動的情況(半球右側有擋板) 小球從開始運動到落到桌面,沿豎直方向的速度逐漸增大,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A錯誤。小球向左運動→小球給半球的作用力有水平向右的分量→半球對擋板有向右的作用力→半球不會運動,擋板對半球有向左的作用力。擋板給半球施加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故小球與半球組成的系統在水平方向動量不守恒,C錯誤。 第二步:分析小球向右運動時的情況 小球向右運動,同理可知,半球會向左運動(動能不為零),小球從開始運動到落到桌面過程中減小的勢能等于二者增加的動能之和,由false可知小球落到桌面上時速度一定小于false,B正確。 第三步:結合解析幾何分析小球向右運動脫離半球前的軌跡 如圖所示,以初始位置半球的球心為坐標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取小球脫離半球過程中軌跡上的任意一點A,運動到A點時,小球相對桌面水平位移為OB,半球相對地面產生了false的位移,由水平方向動量守恒可知false,則false,由幾何關系可知,代入可得,則,故其軌跡為橢圓的一部分,D正確。 20.答案:BD 解析:上升過程考慮空氣阻力時,豎直方向籃球除受到重力外,還受到空氣阻力向下的分力,籃球向下的加速度大,先減速到零,上升的最大高度小,則②為考慮空氣阻力作出的圖線,A錯誤,B正確。上升過程,考慮空氣阻力時,籃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漸減小,且運動時間較短,故其水平位移較小,C錯誤。不考慮空氣阻力時,籃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對應的圖線應為一條水平線段,結合題圖可知,圖線③、④分別為考慮和不考慮空氣阻力時作出的圖線。③、④交點對應的時刻,考慮空氣阻力時籃球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考慮空氣阻力時,籃球在上升過程中,豎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始終大于g,水平方向也有加速度,結合夾角可知合加速度一定大于g;到達最高點時,豎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為g,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不為零,則合加速度的大小一定大于g;下降過程中,豎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小于g,水平方向具有加速度,某時刻的合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g,此時籃球已經過最高點,D正確。 21.答案:AC 解析:從a到c,將粒子運動分成垂直磁場方向和平行磁場方向的兩個分運動,粒子向右運動過程中,磁感應強度逐漸減小,粒子的運動周期逐漸增大,轉過相同角度所需的時間越來越長,同時洛倫茲力有沿平行磁場方向的分力,分力的沖量使平行磁場方向的速度增大,故粒子向右運動過程中軌跡半徑增大主要是因為磁感應強度減小,不是垂直磁場方向的速度增大,B錯誤;從a到b和從b到c,粒子均繞軸線轉動一周,根據以上分析可知粒子由a到b所需的時間小于由b到c所需的時間,A正確;粒子從b到c所用時間長,平行磁場方向的速度大,則沿軸線方向經過的位移比較大,C正確;地球周圍的磁場是南北方向,結合題述可知,粒子應該在磁場中沿南北方向來回運動,D錯誤。 22.答案:(1)false (2)39.85 (3)false;false 解析:(1)從題中所給條件“false圖像趨于一條水平的漸近線”可知小球運動末期近似勻速,所受重力與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小球的體積false,且有false,整理得false;(2)由游標卡尺的讀數規則可知false;(3)根據false,解得false,明顯不符合實際,說明該小球運動末期所受阻力與速度關系應為false。 23.答案:(1)如圖所示 (2)a (3)5;負溫度系數 (4)調大;2 解析:(1)實物圖連線時注意電流要從電流表、電壓表的正接線柱流入。 (2)開關S閉合前,應將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移至a端,電壓表、電流表的讀數從0開始調節,避免電流、電壓超過量程。 (3)由歐姆定律有false,得false。由題圖乙可知該熱敏電阻為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 (4)設電磁鐵電阻為false,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由false圖可知,溫度為40 ℃時熱敏電阻阻值為false,此時回路電流false;溫度為60 ℃時熱敏電阻阻值為false,熱敏電阻阻值減小了2.0 Ω,把滑動變阻器阻值調大2 Ω,溫度為60 ℃時回路電流達到觸發值,銜鐵被吸合,加熱器停止加熱。 24.答案:(1)見解析 (2)false 解析:(1)設物塊與平板碰撞前瞬間的速度大小為false,根據動能定理有false 又false 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false 聯立解得false 當物塊和平板一起運動的加速度為零時,其速度達到最大,設平板靜止時彈簧壓縮量為false,則有false 且false 聯立解得false (2)當物塊與平板剛要分離時,它們間彈力為零,即物塊的加速度false,此時平板的加速度也為g,可知彈簧彈力為零,即彈簧恢復原長時物塊與平板分離。設此時物塊和平板的速度大小為false,從物塊與平板碰撞后瞬間到二者分離的過程,根據能量守恒定律有false 設物塊上升到最高點上升的距離為false,則有false 則最高點到P點的距離false 聯立解得false 25.答案:(1)false (2)1:3 (3)false 解析:(1)線框進出磁場的過程,設線框勻速時速度為false,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有false 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有false 線框勻速時所受的安培力為false 線框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由力的平衡條件得false 聯立解得false (2)線框進入磁場的過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false 解得false 從ab邊進入磁場到cd邊剛要離開磁場的過程中,線框中的感應電流為零,則線框的機械能守恒,設cd邊剛要離開磁場時速度為false,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false 解得false 由題意可知,線框ab邊離開磁場時的速度為false 線框離開磁場的過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false 解得false 則false (3)線框進入磁場的過程中,設通過線框某橫截面的電荷量為q,則有false 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得false 又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false 又false 整理得false 線框進入磁場的過程,由動量定理得false 解得false 同理,線框離開磁場的過程,由動量定理得false 解得false 線框在磁場中運動時,由動量定理得false 解得false 線框穿過磁場的總時間為false 26.(14分)答案:(1)將固體粉碎、加熱、攪拌(1分) (2)分液漏斗、燒杯(1分);與原溶劑互不相溶(1分) (3)falsefalse(2分);過大可能造成鉆、鎳等沉淀,過小鐵離子沉淀不完全(1分) (4)false(2分) (5)60 ℃(2分);0.25(2分) (6)false(2分) 解析:(1)能夠提高焙燒效率的措施有將固體粉碎、適當提高氧氣的濃度、加熱、攪拌、逆流操作等。 (2)實驗室進行萃取分液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有分液漏斗、燒杯;選擇萃取劑要求是不反應、不互溶、溶質在其中的溶解度要大。 (3)根據黃鈉鐵礬的化學式以及調節pH時所加入的物質,結合原子、電荷守恒等,可知“調pH”過程中生成黃鈉鐵礬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falsefalse;pH過大,溶液中的其他金屬陽離子也可能沉淀;PH過小,鐵離子沉淀可能不完全。 (4)根據已知,false,false,可知沉淀鈣離子需要的氟離子濃度更大,故false。 (5)由圖可知60 ℃時浸出率達到最大;由圖可知,鈷、鎳的萃取率隨萃取劑濃度增大而呈增大趨勢,鎳的萃取率在萃取劑濃度為false之后變化不大。 (6)第一步:根據所給false的質量計算Co的質量。18.3 g false的物質的量false。含Co質量false。 第二步:根據加熱前后鈷的質量不變,計算加熱后Co的質量。8.3 g固體中Co的質量為5.9 g。 第三步:根據Co和O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原子個數之比確定其分子式。氧元素質量為8.3 g-5.9 g=2.4 g,氧的物質的量false,則Co和O的原子個數比為0.1:0.15=2:3,則固體化學式是false。 27.(15分)答案:(1)①分液漏斗(1分);避免局部NaClO,溶液過量與鹽酸反應生成false(1分) ①false(2分);抑制false的水解(1分) (2)漏斗(1分);將濾渣1加入過量稀硝酸中,固體不能完全溶解(1分) (3)將false還原為false,避免水解生成BiOCl時生成false沉淀(2分) (4)false(2分);(2分) (5)48.04(2分) 解析:(1)①實驗時false溶液分批加入,避免局部溶液過量與鹽酸反應生成氯氣。 ②加入鹽酸需過量的原因除了提供足量false生成外,還有抑制反應false的發生。 (3)加入足量鉍粉后,Bi轉化為,且pH≈3時,易形成false沉淀,故加入足量鉍粉的目的是將還原成false,避免水解生成BiOCl時生成沉淀。 (4)由(3)題干可知濾液2中主要含有false,則步驟Ⅰ中加入溶液生成BiOCl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false;根據步驟Ⅱ中反應可知濾液3中還有,根據步驟Ⅲ中加入false溶液可知濾液3中還有false。 (5)高鉍銀鋅渣中Bi元素的質量=32 kg×78.5%-1.1 kg=24.02 kg,故Bi元素的質量分數%[點撥:反應前后Bi元素的質量保持不變]。 28.(14分)答案:(1)高溫(1分);-55.6(1分) (2)生成丙烯反應的催化劑活性降低或副產物增多(2分);反應①、反應②都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均向正反應方向移動(2分) (3)①0.03(2分) ②減小(2分) ③3.0(2分) (4)15(2分) 解析:(1)反應①的false,為熵增的吸熱反應,根據false時反應可自發進行可知,反應①在高溫下更容易自發進行;根據蓋斯定律,反應④=反應②+反應③,false (2)升高溫度,丙烯的選擇性降低,可能的原因有生成丙烯反應的催化劑活性降低、副產物增多、產物聚合生成聚丙烯等;反應①、反應②都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均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丙烷的平衡轉化率增大。 (3)①根據題給信息,設生成false的物質的量為x mol,可列三段式: false 恒溫恒容條件下氣體壓強之比等于氣體物質的量之比,平衡時氣體壓強是開始時的1.2倍,則false,解0.6 mol得x=0.6,false。 ②反應達到平衡后再充入false,增大反應物濃度,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反應物轉化率的變化可利用“虛擬中間過程”來判斷。先按物質的量增大的比例擴大體積,與原平衡的轉化率相同,再將體積壓縮到與原平衡的體積相同,壓強增大,平衡逆向移動[提示:正反應為分子數增大的反應],false的平衡轉化率減小。 ③達到平衡時,false,即false,false,此時false、false、false,故false。 (4)設起始時He、false的物質的量分別為a mol、3a mol,平衡時false的轉化率為50%,則平衡時有1.5a mol false、1.5a mol false、0.5a mol false、false。false、false,則false。 29.答案:(1)無水乙醇;三 (2)溫度和光照強度 (3)大于;314 (4)放氧速率等于光合作用產生氧速率減呼吸作用消耗氧速率,與25℃時相比,30℃時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均增加,但光合速率增加的幅度小于呼吸速率增加的幅度 解析:(1)提取光合色素的試劑為無水乙醇,利用紙層析法將4種色素分開后,由上至下依次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和葉綠素b。 (2)由圖可知,橫坐標為溫度,且分組中,相同溫度處理下,還有高光強組和低光強組,故自變量為溫度和光照強度。 (3)由圖甲可知,與高光強相比,低光強下綠藻的葉綠素a含量高,而鎂是葉綠素的必要組成成分,因此低光強下綠藻吸收鎂的量可能更多。若光合作用的產物為葡萄糖,消耗的CO2與產生的O2的物質的量比為1:1,則25℃下持續光照2h,高光強組比低光強組多消耗的CO2為(242-85)×2=314(μmol·g-1)。 (4)由題可知,低光強時,與25℃實驗組相比,30℃實驗組的光合色素含量較高,但放氧速率卻較低,原因可能為與25℃時相比,30℃時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均增加,但光合速率增加的幅度小于呼吸速率增加的幅度。 30.答案:(1)馬鹿>梅花鹿>西伯利亞狍;減小三種鹿科動物之間的競爭,有利于種群的發展 (2)種群密度;樣方 (3)化學;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4)消費者可以幫助紅豆杉傳粉和種子傳播;消費者對其他植物的采食行為可能為紅豆杉擴大生存空間 解析:(1)由表格可知,馬鹿、梅花鹿、西伯利亞狍對紅豆杉的采食痕跡數量依次下降,且采食部位依次減小,因此三種鹿科動物對紅豆杉幼樹的偏愛程度為:馬鹿>梅花鹿>西伯利亞狍。三種鹿科動物的食物存在差異,有利于減小它們之間的競爭,從而有利于三個種群的發展。 (2)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紅豆杉作為喬木,常使用樣方法進行統計調查。 (3)紅豆杉合成的令動物不悅的物質可避免進一步被采食,這屬于化學信息,其作用是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4)消費者能夠加快物質循環,幫助植物傳粉和種子的傳播等:消費若通過采食其他植物,能夠為紅豆杉擴大生存空間。 31.答案:(1)內正外負;內負外正;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 (2)>;較高;毛細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增加 (3)較低;較少 解析:(1)興奮時,神經纖維膜電位為內正外負,靜息時,膜電位為內負外正。寒冷時機體可以通過促進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促進細胞代謝,增加產熱。 (2)體溫持續升高時,機體產熱量大于散熱量。感染初期,患者體溫持續升高;感染中期,患者體溫不再升高,此時患者體溫大于正常人的體溫,故與正常人相比,體溫調定點較高;感染后期,流感病毒被消滅,體溫要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該過程機體需增加散熱量,受控系統中的生理變化表現為毛細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加等。 (3)由題述材料可知,冬泳能夠在定程度上保護心血管系統。寒冷條件下,體內交感神經的沖動明顯增加,從而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同時出現氧化應激,活性氧(ROS)增多,因此與正常人相比,習慣冬泳的人的心率、血壓會保持在較低的水平、ROS含量減少。 32.答案:(1)兩(或2);若A/a與B/b基因位于一對染色體上,則F2中不會出現白花;AAbb(aaBB)、aaBB(AAbb) (2)AAbb×aaBb、Aabb×aaBB (3) 假說 親本組合 實驗結果 1 基因型為AB的精子致死(或不育) F1父本×F2白花母本 紅花:白花=2:1 2 基因型為AB的卵子致死(或不育) F1母本×F2白花父本 紅花:白花=2:1 3 基因型為AABb與AaBB的個體致死 F1分別和甲、乙雜交 兩個實驗雜交結果均是紫花:紅花=1:2 解析:(1)A/a與B/b基因位于兩對染色體上,依據是親本均為紅花,F1均為紫花,F2中出現白花,說明紫花為雙顯性性狀,紅花為單顯性性狀,白花是隱性性狀,若A/a與B/b基因位于一對染色體上,則F2中不會出現白花。進而推知植株甲、乙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F1基因型為AaBb,F2中白花的基因型為aabb。 (2)由子代中出現紫花可知,兩紅花植株中分別只攜帶A、B基因,且由子代紅花與紫花比例相同可知,雜交組合中其中一紅花植株為雜合子,一紅花植株為純合子,故雜交組合可能為AAbb×aaBb或Aabb×aaBB。 (3)由題干可知,F2中紫花、紅花、白花的理論比例應該為9:6:1,而實際比例為5:6:1,說明A_B_中有致死情況。致死情況可能是基因型為AB的精子致死(或不育),或基因型為AB的卵子致死(或不育),或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個體均致死,具體見答案。 33.答案:(1)BCD (2)(i)false (ii)2:3 解析:(1)若容器是粗細均勻的,則兩活塞受到外界大氣的壓力始終相同,活塞不發生移動,容器內的氣體發生等容變化,與所給圖像不符,A錯誤;1到2過程,外界氣體對容器內氣體做正功,氣體溫度降低,結合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氣體內能的減少量小于氣體向外界放出的熱量,B正確;1到2過程,氣體溫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動能減小,氣體壓強不變,結合壓強的微觀意義可知,單位時間內撞擊單位面積器壁的分子數增多,C正確;2到3過程,由于理想氣體不考慮分子勢能,可知氣體內能的減少量等于分子動能的減少量,氣體發生等容變化,外界對氣體不做功,故氣體與外界交換的熱量等于氣體內能的減少量,綜上,D正確,E錯誤。 (2)(i)結合圖像可知,初始時氣筒內氣體壓強等于外界大氣壓強,在容器上的單向閥打開前,氣筒內的氣體發生等溫變化,初始體積為false,壓強為false 當false時,圖像發生突變,原因是單向閥打開,設容器內氣體壓強為false,則此刻氣筒內的氣體壓強也為false 對活塞進行受力分析,有false 可得false 同理可得,最終容器內氣體的壓強為false 設容器的容積為V,對打氣筒和容器內的氣體整體,有false 可得false (ii)當打氣筒內氣體壓強和容器內氣體壓強均為false時,二者的體積分別為false和false則打入氣體與打氣前容器內氣體的質量之比為2:3 34.答案:(1)BCD (2)(i)false (ii)false 解析:(1)若振幅false,在0~1 s時間內根據簡諧運動的周期性有false,在1~3 s時間內根據簡諧運動的周期性有false,當false時,false,滿足題意,周期為1 s時不同時滿足上述兩個公式,A錯誤,B正確。若振幅false且質點false時刻向右經過B點、false時刻向左經過B點,在0~1 s時間內根據簡諧運動的周期性有false,在1~3 s時間內根據簡諧運動的周期性有false,當false時false,當false時,false滿足上述要求,D正確,E錯誤;若振幅false且false時刻均向左經過B點,在0~1 s時間內根據簡諧運動的周期性有false,在1~3 s時間內根據簡諧運動的周期性有false,當false時,false,C正確。 (2)(i)設入射角、折射角分別為false,由折射定律有false 由幾何關系可知false false 可得false (ii)水面高度下降false時,入射角不變,要使折射光仍打在0刻度處,則光在水面的入射點需要左移,設入射點左移false 由相似關系有false false 可得false 35.答案:(1)ds; (2)①ABD ②N>H>Cu ③B (3)4;1:1 (4)false; 解析:(1)銅位于第四周期第ⅠB族,屬于ds區;基態Cu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false,現有3d軌道上的1個電子躍遷到了4p軌道上,則激發態Cu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2)①false結構中,中心銅離子與配體氨之間形成配位鍵,配離子和false之間形成離子鍵,氨分子內N和H之間形成極性共價鍵,因此該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學鍵有極性共價鍵、離子鍵、配位鍵[易錯:注意氫鍵不是化學鍵]。 ②中含有的元素有Cu、H、 N,由于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般大于金屬元素,且周期表中元素電負性的變化規律為“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電負性逐漸變大,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電負性逐漸變小”,所以三種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是N>H>Cu。 ③根據配離子false的結構可知,中心銅離子的雜化軌道數目為4,且與4個N原子共面,因此中心銅離子的雜化方式為false。 (3)配位化合物中配位數是指中心原子周圍所形成配位鍵的個數。觀察圖2中結構可知,false結構中false與配體false中C原子形成配位鍵的個數為4;的結構如圖,其中σ鍵的個數為8,π鍵的個數為8,因此σ鍵和π鍵的個數比為1:1。 (4)根據晶胞結構示意圖可知,Ba位于晶胞內部,1個晶胞中Ba的個數為2;Y也位于晶胞內部,1個晶胞中Y的個數為1;O位于晶胞面上和棱上,1個晶胞中O的個數為false;C如位于晶胞頂點和棱上,1個晶胞中Cu的個數為,則該晶體的化學式為false。根據晶體密度公式可得false。 36答案:(1)對甲基苯酚或4—甲基苯酚;false (2) (3)(酚)羥基、醛基;1 (4)falsefalse;加成反應 (5)12; 解析:(1)根據分析,A為,化學名稱為對甲基苯酚或4-甲基苯酚;觀察H的結構,可知其分子式為false。 (3)觀察C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官能團為(酚)羥基和醛基;手性碳原子指連四個不同原子或基團的飽和碳原子,故F中只有與氨基相連的碳是手性碳。 (4)E→F是與甲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和水。 (5)E的結構簡式為,由題可知E的同分異構體遇false溶液顯紫色,則分子結構中含有酚羥基,既能發生銀鏡反應,又能發生水解反應,苯環上只有兩個取代基,且其中一個取代基中含有false,則苯環上除羥基外的另一個取代基中含有甲酸酯基和false,有以下幾種結構、、、,2種取代基在苯環上有鄰、間、對3種位置關系,共有12種滿足條件的同分異構體。其中,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6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3:2:2:2:1:1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 37.答案:(1)較大;平板劃線稀釋涂布平板法 (2)16~37;在16~37℃之間,進一步縮小溫度梯度,重復上述培養條件的優化實驗 (3)分泌物 (4)菌株發酵產物的排油圈大于化學表面活性劑標準品(或菌株發酵產物比化學表面活性劑標準品具有更好的排油效果) 解析:(1)由題干可知,鼠李糖脂可用于驅油,因此篩選產鼠李糖脂細菌時,產生排油圈越大的細菌越符合條件。分離純化細菌的方法有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釋涂布平板法還可以用于細菌的計數。 (2)由圖1可知,在16~37℃之間,該菌株可以生長,當達到42℃時,該菌株幾乎不生長。若想探究最適濃度,應在16~37℃之間,進一步縮小溫度梯度,重復上述培養條件的優化實驗,細菌生長最快的溫度即該細菌的適宜溫度。 (3)菌株發酵產物提取過程中,先除去菌體,再收集發酵液,說明鼠李糖脂已經分泌到細胞外,因此屬于分泌物。 (4)出圖2可知,菌株發酵產物和化學表面活性劑標準品的排油圈直徑分別為5.6cm和3.7cm,表明菌株發酵產物比化學表面活性劑標準品具有更好的排油效果。 38.答案:(1)基因重組;染色體DNA (2)清除代謝產物,防止細胞代謝產物積累對細胞自身造成危害 (3)傳代10代以內的細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體核型;使其完成細胞分裂和發育進程 (4)不需要受體對移入子宮的外來胚胎基本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 解析:(1)應用CRISPR/Cas9技術將豬的UCP1基因置換成小鼠的UCP1基因,該過程實質是發生了基因重組。將小鼠的UCP1基因導人豬胚胎成纖維細胞后,還需要進行豬胚胎成纖維細胞的核移植才能獲得后代,所以小鼠的UCP1基因能夠整合到豬胚胎成纖維細胞的染色體DNA上是獲得“瘦肉豬”的關鍵。 (2)進行動物細胞培養時,為了清除代謝產物,防止細胞代謝產物積累對細胞自身造成危害,應定期更換培養液。 (3)用于核移植的供體細胞一般選用傳代10代以內的細胞,原因是傳代10代以內的細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體核型。將供體細胞核植入去核卵母細胞后,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激活受體細胞,其目的是使其完成細胞分裂和發育進程。 (4)大量的研究已經證明,受體對移入子宮的外來胚胎基本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故通常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對受體進行處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