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春期中七年級生物答案一、選擇題1-5. CDBBC 6-10. DDDAB二、非選擇題11. (1) 靜脈 近心端(2)③(3)血漿(4)要多吃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12. (1) 淀粉(或糖類) ② ①小腸長約5-6米,內有環形皺襞,皺襞表面上有小腸絨毛和微絨毛,增大了小腸的內表面積 ②小腸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③小腸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任答對1點得分)(2)蛋白質 Ⅱ 胃液、腸液和胰液(答全得分)(3)炒小白菜13. (1)肺 心臟(2)⑤⑦ [④]左心室 左心室收縮將血液送往全身各處組織,血流距離很長,血液運輸需要較大的壓力。(言之有理即可)(3) 214. (1)溫暖 濕潤 清潔(2)氣體擴散(3)收縮 ab(4). 上腹 A(5)喉(或氣管)15. (1) 藍(2)形成對照(3)草莓(4)高溫會破壞維生素C(5)壞血病恩施市龍鳳鎮民族初級中學2024年春季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地理 生物學試題卷一、選擇題(共20題,每題2分,共40分。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開某式在海南博鰲舉行,本次論壇年會主題為“不確定的世界: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讀圖, 回答1-3題。1.下列關于亞洲地理位置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東北隔土耳其海峽與北美洲相望B.西南以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為界C.面積廣大、跨寒、溫、熱三帶D.北、東、南被北冰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包圍2.下列有關亞洲地理事物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B.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C.西西伯利亞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 D.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3、寒假期間,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到亞洲四個不同地點旅行,回到學校,他們分別描述了各自的體會和所見所聞,其中有一位同學在撤謊,他是A.甲說:“我不會游泳,可在死海中即使不帶游泳圈我也能隨心所欲暢游死海。”B.乙說: “我在西伯利亞看到一望無際的針葉林,坐在雪橇上馳行的雅庫特人。 ”C丙說:“我玩遍了世界最大半島的每一個角落,那里到處綠樹成蔭,群花飄香, 各種各樣的水果,我都嘗了,真好!”D. 丁說:“在地中海沿岸,現看到了亞熱帶常綠硬葉林景觀!”有一種菜地叫“漂浮菜園”,一塊塊大小不一的“菜地”像浮在水面,瓜果蔬菜栽種其中,它讓孟加拉國的農民在雨季耕地淹沒后仍能耕種,雨季過后,水位下降,土壤露出,“漂浮萊園”被打碎混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據此回答4-6題。4.孟加拉國屬于亞洲分區中的A.東南亞B.西亞 C.南亞D.中亞5.孟加拉國的農民使用“漂浮菜園”可有效防治A.干旱 B.臺風 C泥石流 D洪澇6.孟加拉國的農民使用“漂浮菜園”的時間最有可能是A.2 月 B.8 月 C.12 月 D.3 月2023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十周年。十年來,“一帶一路”務實合作為各國發展經濟、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做出了積極貢獻。下圖是“一帶一路沿線局部地區圖”。讀圖,完成7-8題。7.下列關于圖中三大半島共同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宗教氛圍極為濃厚B.旱澇災害頻繁C.以黃色人種為主D.都是人口稀疏區8.暑假期間,某中學地理研究課題組對圖中所在的印度和泰國進行了考察,關于泰國與印度共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有熱帶季風氣候分布,農業生產的水熱條件好B大部分地區為高原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都是天然橡膠、蕉麻纖維、稻米的重要生產與出口區D.夏季都盛行東南季風,降水豐沛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全線通車運營。該鐵路全長1035千米,線路北起昆明,終點為老撾首都萬象。讀中老鐵路線路示意圖,回答第9-10小題。9.中老鐵路修建者說:“中老鐵路不是鋪出來的,而是挖出來、架出來的”。以下自然因素中, 修建中老鐵路時需要克服的困難是①高寒缺氧 ②河流眾多③地形崎嶇 ④流動沙丘A.②④ B.①④C.②③ D.③④10.中老鐵路的通車運營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和 東南亞地區經濟貿易的發展。東南亞向中國出口的貨物中,最不可能出現在供貨單中的是A.天然橡膠、稻米B.榴蓮、椰子C.甜菜、蘋果 D.棕櫚油、蕉麻纖維11.如圖是人體的消化系統漫畫概念圖。下列對圖中描述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蛋食主義者”意為胃能消化蛋白質B.“我什么都能吃”意為食物中的大部分營養成分都能在小腸被消化和吸收C.“口腔和我合作無間”意為睡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在口腔中配合脂肪的消化D.“肝膽相照好兄弟”體現了肝臟和膽囊之間相互配合的關系12.2024年的3.15晚會曝光了大量食品黑名單:“骨泥淀粉腸”、“色水果奶茶”、 “梅菜槽頭扣肉”、“甲醛鴨血”……大家都在問“我們還能吃什么?”以下有關食品合理膳食與食品安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早餐吃得少可以通過多吃午餐來補充B.有蟲眼蔬菜農藥打得少,要多吃C發霉腐爛的水果,應挖掉腐爛的部位后再食用D.桶裝水一旦打開,應盡量在短期內使用完,否則容易滋生細菌13.如圖是三種血管的示意圖,“ ”表示血流方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血液流動方向是甲→丙→乙B.流回心臟的血液稱為靜脈血c.丙的內徑很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D.圖中乙血管內有舞膜,保證血液單向流動14.2020年疫情期間,深圳機場員工近千人參與獻血,創下疫情期間人次最多的團 體獻血記錄。若其中甲、乙、丙、丁四個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用B型標準血清測定, 只有乙、丙兩人發生凝集。已知乙只能接受丁的血,那么甲的血型是A.A型 B. B型 C.O型 D. AB型15.《黃帝內經》中記載:“心主身之血脈,脈者,血之府也,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如圖是心臟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①的管壁厚,彈性大,內流動脈血B.⑤的壁最厚,肌肉發達,收縮和舒張能力最強C.⑦左心房收縮,房室瓣打開,血液流向⑨D.⑨收縮,動脈瓣打開,血液流向②16.3月28日,龍鳳鎮民族初級中學開展了“游十里畫廊 賞春日龍鳳”的遠足活動。師生們漫步在青山綠水間,盡情享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師生們遠足的能量來自細胞內有機物的氧化分解B.遠足過程中同學們的呼吸頻率和心率都會隨運動量的增大而增大C,運動時流經消化器官血流量減少,所以同學們野餐后不宜立即劇烈運動D.遠足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由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漿運輸17.下列曲線圖表示血液中某種成分含量變化趨勢。該曲線不能表示的是A.血液流經肺部時氧氣含量的變化B.血液流經小腸時氨基酸含量的變化C.血液流經肌肉時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D.血液流經大腦時葡萄糖含量的變化18.如圖所示裝置可以模擬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氣球模擬肺,橡皮膜模擬膈。此 裝置還可以反映胸廓內壓力的變化情況。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向下拉橡皮膜,模擬膈肌收縮,液面A上升B.向上推橡皮膜,模擬呼氣過程,液面A下降C.向上推橡皮膜,胸廓容積增大,液面B下降D.向下拉橡皮膜,肺內氣壓減小,液面B上升19.飯后漫步在帶水河畔,防溺水的警示標語隨處可見。 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每年夏季都有學 生溺亡,生命之花過早凋零,令人痛心不已。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A.呼吸道的組成依次是: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B.吸氣時胸廓擴大,游泳時水的壓力影響了胸廓的擴大導致呼吸困難C.溺水時水進入呼吸道,阻斷了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D.肺泡處的氣體交換使血液中含氧量增加,靜脈血變成動脈血20.為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某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結果如下表。下列 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 3號試管滴碘液后的現象是不變藍B.保溫前將兩支試管中的物質進行攪拌,可使實驗現象更明顯C. 1號和2號的實驗結果說明溫度越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越強D.1號試管滴碘液后不變藍是因為淀粉已被分解為葡萄糖二、非選擇題(21-23題每空2分,24-28題每空1分,共60分)21.水稻是“亞洲的糧食”,目前世界稻谷產量90%集中亞洲。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材料:水稻喜溫喜濕,生長期需水量一般在700F200毫米之間.2022年世界水稻產量排名居前十位的國家分別是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越南、泰國、緬甸菲律賓、日本、巴塞斯坦。(10分)亞洲水稻主要種植區分布圖(1)亞洲水稻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 等地區,這些陰影地區為 氣候區,水熱資源豐富。(2)水稻種植需要勞動力 (選填“多”或“少”),符合這些地區的人口特征。(3) 從自然條件上看,日本發展水稻生產的制約因素是 ,西亞地區水稻種植少,最主要的原因是 。22.小明在認識影響河流因素的時候,找到了下面兩幅圖,他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了如下探究。(8分)【認識地形與河流的關系】(1)從地形的角度看,小明認為湄公河在柬埔寨境內適合航運。你認為這種判斷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認識氣候與河流的關系】(2)讀“曼谷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歸納其氣候特點(3)小明認為湄公河航運量在1月份會下降,他的判斷依據是 。【收獲】(4)根據以上探究,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雙選)(2分)A.地形和氣候對河流都有影響 B.地形影響河流航運C,氣溫影響河流含沙量 D,降水影響河流結冰期23.讀俄羅斯地圖和日本地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俄羅斯與日本互為鄰國,隔 海相望。(2)俄羅斯、日本工業均十分發達,但兩國工業的分布特點及原因顯著不同。俄羅 斯重工業發達,其工業部門多靠近 產地,其中以首都 為中心的工業區最發達;與俄羅斯相比,島國日本面積狹小,礦產資源缺乏,工業區主要分布在 。(3)日本傳統民居多采用較輕的木質材料,主要是因為日本 。(4)日本旅游業發達,如果你去日本旅游,最想欣賞的景點或體驗的項目是 。24.某同學最近身體不適,他來到醫院進行了相關檢查,圖甲是他的血常規檢查報告單(部分項目),圖乙是人血涂片在顯微鏡下的一個視野圖。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檢查時要進行抽血化驗,護士會從該同學手臂上的 (填“動脈”或“靜脈”)抽血,抽血前,首先要用膠皮管把針刺部位的 (選填“近心端”或“遠心端”)捆扎起來,使受試者的血管變粗、隆起。(2)抽血后,用脫脂棉球按住穿刺點,傷口很快就可止血,血液中起著止血和凝血 作用的是圖中的 (填數字)。(3)將采集的血液加入含有抗凝劑的采血管后中,一段時間后血樣分層,最上層的 淡黃色透明液體是 ,它的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4)如果你是醫生,請根據檢查結果給該同學提一條有關飲食的建議 。25.青春期是人生中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更是智力發展的重要階段。合理的營養會促進中學生的大腦功能和智力發育。大量的實驗表明,通過調整飲食可迅速改善大腦的工作狀態,尤其是緩解大腦的疲勞,結合下圖進行分析,回答以下問題:(1)中學生對熱量的需求比成人高,每天應保證攝入足夠的主食,如饅頭、米飯等食物。此類食物主要的營養成分是 ,這些食物進入人體后主要在圖一中的 (填數字)內被消化和吸收,請至少寫出一條該部位與其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2)中學生生長發育快,應多攝入含 豐富的食物,圖二中表示該物質的消化過程的是曲線 ,參與該物質消化的消化液有 (填數字)。(3)食堂的午餐中有大米飯、紅燒肉、麻辣豆腐,從合理膳食的角度還應該添加 (選項:清蒸魚、炒小白菜、牛肉湯)。26.體外膜肺氧合(ECMO)也叫人工肺,是一個可以搶救呼吸衰竭患者的儀器,在新冠肺炎治療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如圖甲),圖乙是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注:[]內填序號)(1)甲圖中“人工肺”包括兩部分:一是氧合器部分,可以實現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使血液獲得氧氣,氧合器相當于人體的 (器官名稱);二是人工泵部分,可以推進血液的流動,實現血液循環,人工泵相當于人體的 (器官名稱),(2)圖乙中流動脈血的血管有 (填序號),心臟的四個腔中,心壁最厚的是[] ,這與它的功能有什么關系? 。(3)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無法進食,醫生會給他們靜脈注射葡萄糖,進入血液的葡萄糖分子到達腦部,最少會經過心臟 次。27.呼吸系統具有適于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結構特點.請依據材料內容回答問題。材料一:甲圖是人體內氣體交換過程的示意圖,A、B、C分別代表呼吸的不同過程; 乙圖是呼吸過程中肺內氣壓變化示意圖。(1)生活中,我們提出用鼻呼吸,因為用鼻呼吸可以使到達肺部的空氣變得更加 。(2)甲圖的B過程是通過 實現的。(3)甲圖中進行①時,膈肌處于 狀態,對應的是乙圖中 段變化。材料二:呼吸道阻塞會使氣體無法進出肺,影響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嚴重時可導致死亡。若呼吸道被異物阻塞,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實施救助(如圖)。(4)施救時,應注意對不同人群擠壓的部位不同,并且盡量不造成再次傷害。據圖分析,對兒童和成年人進行急救時,應快速向后上方擠壓其 部。擠壓會使被救者 (填下列字母)。重復上述操作,直至異物被排出.A.膈頂上升→胸腔容積縮小→肺內氣壓增大→肺內氣體推動異物向外移動B.膈頂下降→胸腔容積擴大→肺內氣壓減小→肺內氣體推動異物向外移動C.膈頂上升→胸腔容積擴大→肺內氣壓減小→肺內氣體推動異物向外移動(5)吃飯時不能大聲說笑是為了防止食物誤入 .28.小李同學閱讀時看到“維生素C能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且維生素C濃度越高, 褪色現象越明顯。”于是他想探究不同水果中的維生素C含量高低,進行了如下實驗:A.配置一定濃度的加碘的淀粉溶液。B.取3支潔凈試管,編號①②③,分別加入加碘的淀粉溶液4mL。C.將草莓和西瓜分別榨成汁。D.①號試管加入2mL蒸循水,②號試管加入2mL草莓汁,③號試管加入2mL西瓜汁。E.而分鐘后,觀察試管內溶液的顏色變化。請據此分析回答問題。(1)加碘后的淀粉溶液呈 色。(2)①號試管內加入蒸餾水的目的是 。(3)30分鐘后,②號試管內溶液顏色比③號淺很多,由此說明 (填“草莓”或“西瓜”)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4)若將果汁加熱后做此實驗,會發現加碘的淀粉溶液不會變色,這說明 。(5)如果人體長期缺乏維生素C,可能會患 ,因此我們要多攝入富含維 生素C的食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生物答案.doc 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