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 碳及其化合物綜合集訓說明:約15——20分鐘的題量,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本題案1—16題為必做題,第17題為選做題,可根據各自課時的需要靈活選做。(其中必做題屬于中低檔題,比較基礎,用于鞏固夯實本課時所學內容;選做題是提供給基礎好的學生進行培優拔高,提高能力.)1.古代一些書法家、畫家用墨書寫或繪制的字畫能夠保存很長時間而不變色,這是因為( )A.紙的質量好 B.碳的化學性質在常溫下比較穩定C.保存方法得當 D.碳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與其他物質反應2.下列氣體既有可燃性又有還原性的化合物是( )A.氧氣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氣3.將干冰放在空氣中,其周圍就會產生大量的白霧,因而舞臺上常用其制造云霧繚繞的環境。干冰能產生白霧的原因是( )A.干冰蒸發出大量的水蒸氣B.干冰蒸發出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氣體C.干冰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產生了大量的白色氣體D.干冰蒸發時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溫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氣凝結成了小液滴4.下列關于碳單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C.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在常溫下是不活潑的D.單質碳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5. 某班同學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師觀察到了四個同學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6.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空襲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是對一個主權國家的粗暴侵犯,北約軍隊空襲南聯盟的發電廠時,使用了一種“石墨炸彈”。這種炸彈爆炸后釋放出大量纖維狀的石墨覆蓋在發電廠的設備上, 使設備短路而停電,石墨纖維能使輸電設備短路,這是利用了石墨的( )A. 還原性 B.潤滑性 C.導電性 D.可燃性7. 石灰漿抹墻后,石灰漿在空氣中逐漸硬化,這個現象的化學原理是( )點燃 B. CO 2+Ca(OH) 2= CaCO3↓ +H 2OA. C+O2 ══ CO2 B. CO2+Ca(OH) 2= CaCO3↓ +H2OC. CaCO3+2HCl = CaCl2+H2O+CO2↑ D. CaO+H2O =Ca(OH)28.有一首贊美某種氣體的詩,其中的幾句是:“她營造了云霧繚繞的仙景;她驅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氣; 她奮不顧身撲向烈火; 她給大地勃勃生機 。”這首詩所贊美的氣體是 ( )A. 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 甲烷9.甲、乙、丙、丁都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質,它們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⑴甲+丙→乙 ⑵乙+O2→ 丙 ⑶丁在高溫下分解可得到丙則按甲、乙、丙、丁順序依次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A.C、CO、CO2、CaCO3 B.C、CO2、CO、Na2CO3C.CO、C、CO2、CaCO3 D.CO2、C、CO、CaCO310.某學生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四套裝置來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時不能使反應隨時發生或者隨時停止的是()11.碳和碳的化合物間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CO 2→CO”,是放熱反應B.反應“CO2→CaCO3”,可用于檢驗二氧化碳C.反應“CO2→H2CO3”,可用于酚酞溶液驗證D.反應“C→CO2”,可以有多種途徑,都屬于化合反應12.家庭小實驗:將洗凈的碎雞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適量的稀鹽酸,觀察到雞蛋殼表面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蓋住,一會兒,便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13.向盛有紫色石蕊試液的試管中通入適量的CO2,紫色石蕊試液的試液變為 色,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將反應后的溶液加熱,則石蕊由 色變為 色,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4.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回答問題:(1)寫出上圖一中下列儀器的名稱:用于加熱的是 ;用于添加液體藥品的是 .(2)實驗室若用A、C組合可以制取的氣體是 ,用B、E組合制取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能用裝置D收集的氣體應有的物理性質是 .(4)一種洗氣裝置如圖二所示,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分,氣體應從 (填“a”或“b”)端導管口通入;為了檢驗二氧化碳,可將濃硫酸換成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5.下圖是自然界碳的循環示意圖,據圖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CO2的來源途徑有 (任寫一點)。(2)任何物質都有兩面性,CO2對人類的正面影響是進行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響是 (任寫一點)。(3)人類降低空氣中CO2含量的研究有兩個方面:一是減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請寫出一條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法或途徑 。16. 碳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質是中學化學研究的重要部分。(1)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單質,其物理性質差異很大的原因是 。(2)右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碳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B.碳原子核內質子數為6C.碳 元 素 的原子結構示意圖D.碳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3)一氧化碳燃燒時火焰呈 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研究CO2通入水中后發生的變化。①如右圖所示,想一個收集滿CO2氣體的軟質塑料瓶A中加入約1/3體積的水,立即旋緊瓶塞,振蕩、產生的現象是 。②取3ml瓶A中的液體倒入試管B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振蕩,觀察到溶液變為 色。17.A、B、C、D、E、F、G是常見的七種物質。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A、B是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兩種無色液體,C、D是兩種無色氣體,E是紫黑色固體,G是黑色固體,試推斷:(1)寫出B、D、E三種物質的名稱:B ,D ,E ;(2)反應①的文字表達式為 ,G在反應①中起 作用;(3)反應②文字表達式為 ,產生氣體D、C的體積比為 。第六單元、碳及其化合物復習課學案【學習目標】1. 通過知識梳理及“自主學習任務”,運用分類的思想,在問題情境中總結性質及用途,歸納出實驗室制氣體的一般思路,準確書寫出化學方程式,并構建化學知識網絡圖。2通過“合作探究1和2”梳理碳及其化合物之間的反應規律,繪制轉化關系網,并能準確寫出對應化學反應原理。3. 通過學以致用和習題訓練,運用碳及其化合物的相關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生產及環境保護中的實際問題。知識梳理 (碳單質的性質及用途用途物 理性 質金剛石:天然存在的物質,用途。石墨:不透明狀固體、質軟,用途。木炭:的結構,有吸附能力——可吸附色素和異味。活性炭:吸附能力比木炭更,用途。其他常見碳單質:C60碳單質物理性質差異的原因:。化 學性 質1、常溫下,,如古代字畫不易褪色。2、可燃性:①充分燃燒;②不充分燃燒。3、還原性:①與CuO、Fe2O3、CO2等物質發生還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任選一個):。②木炭與CuO反應現象:。③還原性的用途:。)(實驗室制 法) (1、。2、能與水反應:;易分解:。3、能與可溶性堿:如Ca(OH)2:。4、能與碳單質反應:;反應熱。) (化學性質) (CO2的性質 及用途)(碳和碳的氧化物)(物理性質:通常情況下,。)(原理:。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密度且于水)驗滿:。驗證:。)(用 途:。)(CO的性質及用途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CO是一種的氣體,密度,于水。化學性質及其用 途:燃燒時火焰呈淡藍色,(方程式);因此CO可以做。:與碳單質相似,能還原等物質,化學方程式為:(任選一種)。因此可以用于。:CO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不能很好地與氧氣結合,造成生物體內缺氧,嚴重時會危及生命。)(碳循環) (產生CO2的途徑:人和動植物的、化石燃料的消耗CO2的途徑:綠色植物的)(碳和碳的氧化物)(溫 室效 應危害:防治措施:)課內探究【自主學習】任務一:結合答案將課前知識梳理進行訂正,總結反思自己的疑惑點。任務二:總結常見物質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并構建碳及其化合物化學性質的知識網絡圖。對碳及其化合物大家族中的典型“成員”從物理性質、用途、特性等方面寫一封介紹信。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情景中的化學原理。為什么古人字畫多用墨書寫?在冬季很多家庭都生煤爐取暖,但是在溫暖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煤氣中毒事件比比皆是,所以還要認真預防煤氣中毒。而煤爐一般是金屬制作的,多數為生鐵爐(自然界的鐵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例如:Fe2O3、Fe3O4),那人們又是怎樣將鐵的化合物轉化為鐵呢?在需要用到CO的實驗中怎樣除尾氣(化學方法)?請思考在上述生活情境中分別體現了碳和一氧化碳的哪些化學性質?請填寫在框圖中,完善知識網絡(圖1)。化學性質 C CO①②③(并寫出對應方程式)C ; CO ;; ;; ;②二氧化碳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我們常喝的碳酸飲料是怎么制作的呢?打開飲料瓶為什么會有氣體冒出?二氧化碳為什么能使蠟燭熄滅?剛刷的墻為什么要放煤爐才干的快?請思考上述生活情境中分別體現了二氧化碳的哪些化學性質?并完成表格(圖2).化學性質 CO2(1)(2)(3)(4)【合作探究】任務三:暢游物質世界—碳及其化合物反應規律1.結合任務2以小組為單位,整理碳單質、碳的化合物之間的關系,形成一個反應的知識網絡并和“安全員”一起暢游物質世界。② ⑥CO2 CaC03⑦③ ④①⑤Fe請同學們和“安全員”一起暢游物質世界吧。(1)有一則這樣的新聞,去年山東德州下起暴雨,部分路段積水嚴重,多車熄火至車窗無法打開。一車主等待是開著空調致車上一大人小孩一氧化碳中毒,交警發現后將兩人送往醫院治療。①材料中體現一氧化碳具有 性;因此在駕車開空調的過程中應該 。②這些一氧化碳氣體正是來自于汽車尾氣,隨著汽車激增,給環境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那么從自身做起,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環境,減少一氧化碳排放 。同樣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時也要考慮一氧化碳尾氣的處理,其中用到的化學方法是,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這說明一氧化碳具有 。③當然一氧化碳也不只有害處,例如汽車車身大部分是金屬構造,我們在獲取這些金屬時就要用到它。試寫出一個一氧化碳冶煉金屬鐵的化學方程式 。(2)在意大利某地有個奇怪的山洞,人過這個洞安然無恙,而狗走進就一命嗚呼了,因此,當地居民稱它為“屠狗洞”。①是什么物質使狗死亡 ,體現這種物質 。人安然無恙的原因可能是②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不能隨便進入洞穴,例如以前家里都有菜窖,在進入菜窖之前我們都要確定里面環境是否安全,具體方法 。這個方法利用的是 。遷移運用: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氣體,Y是不支持燃燒的氣體,Z是不溶于水的固體,X、Y、Z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X的化學式_________;(2)寫出Z和稀鹽酸反應生成Y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質的組成與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是重要的化學思想。氣體X、Y都含有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元素,但它們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都不同。請舉出X、Y性質不同的一個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以致用】2.某實驗小組探究火鍋煙氣中CO、CO2分別對人體血液供氧能力的影響,設計如下圖所示實驗(試管內均為稀釋的新鮮雞血)實驗記錄:操作步驟 現象Ⅰ 分別向試管①、②、③中通入氧氣 雞血顏色為鮮紅色Ⅱ. 向試管①中通入氣體A;停止通入A,向試管①中通入氧氣 雞血顏色由鮮紅變為桃紅色;雞血顏色不變Ⅲ. 向試管③中通入氣體B;停止通入B,向試管③中通入氧氣 雞血顏色由鮮紅色變為暗紅色;雞血顏色由暗紅色變為鮮紅色(1)向試管①中通入氣體時,氣體從導管口________(填“a”或“b”)處通入。(2)試管②的作用是 。(3)氣體A為 ,判斷的依據是:。(4)從安全和環保的角度來看,本實驗需要改進的地方是 。(5)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結論,火鍋煙氣中對人體血液供氧量有影響的是 。(6)猜想為什么火鍋煙氣中既有一氧化碳又有二氧化碳吧(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 。【反思總結】我的收獲,大家分享;我的困惑,大家來幫。【當堂檢測】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有人用爐子取暖時,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爐子上放一盆水B.在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很少,可不必理會C.某同學發現夜間家中煤氣泄漏,立即打開電燈開關進行檢查D.一氧化碳沒有顏色和氣味,民用煤氣中常加入一些臭味的物質,這樣做是為子更好地防止煤氣中毒2.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原因是( )A.能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氣大C.排放過量易造成“溫室效應”D.跟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3.下圖是實驗室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并驗證其化學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試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儀器a的名稱是 ,裝置c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說明二氧化碳能與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2)D處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說明了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質。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____。(3)實驗室用裝置E來收集二氧化碳時,二氧化碳應從________(填“a”或“d”)通入。課后提升1.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檢驗、制備和用途能達到目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藍C.用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快速制備大量的二氧化碳D.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火焰熄滅,證明瓶內原有氣體就是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與物理性質有關,又與化學性質有關的是( )A.滅火 B.制干冰 C.制化肥 D.制純堿3.農業科技人員向農民建議:在利用溫室進行種植時,向溫室中通入適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可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這主要是因為( )A.二氧化碳可使害蟲窒息死亡從而防治病蟲害B.CO2可產生“溫室效應”從而提高室溫C.CO2能滅火,使用后可防止火災D.使用二氧化碳可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4.除去一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碳的正確方法是( )A.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再干燥 B.通過紅熱的鐵絲C.用燃著的木條點燃 D.通過灼熱的氧化銅5.在①相對分子質量;②碳元素的質量分數;③原子個數;④氧元素的質量分數;⑤元素種類等五項中,CO和CO2這兩種物質相同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④C. 只有⑤ D. ①和③6. 無色氣體A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A溶于水生成B,B能使石蕊試液變紅,B很不穩定,很容易分解成A和C;A與灼熱的黑色固體D反應,可以生成無色氣體E;E燃燒時火焰為藍色,燃燒后生成A;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使石灰水變渾濁,靜置后出現白色沉淀F。 根據上述實驗,判斷各物質的化學式: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7.下圖是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的實驗室制取CO2并檢驗其性質的裝置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代號a所指儀器的名稱是 ,A裝置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2)將A中產生的氣體通入到B中一會兒,未見其中變渾濁。李祥同學認為這是濃鹽酸揮發出的HCl氣體干擾所致。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Ca(OH)2 + CO2 = CaCO3 ↓+ H2O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你的解釋還可更簡捷,請用一個化學方程式表示: ;(3)張華同學用燒瓶收集A中產生的氣體后,向其中加入過量無色透明的M溶液組成C裝置,振蕩,發現燒瓶中的氣球逐漸變大,且溶液始終無色透明,則M可能是 (填寫一種物質的化學式);(4)請設計一個方案,驗證C裝置中反應的生成物中含有CO32-。簡述實驗過程:;(5)將A中藥品換成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單元核心素養復習課課題名稱 碳和碳的氧化物日期 課時 1 課型 復習 備課教師課標摘錄及課標分解 課標摘錄: 1. 認識碳單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知道碳的化學性質 2. 初步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方法。 3. 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一氧化碳的毒性且其對環境的污染 4.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 課標分解: 學生學什么: 碳單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實驗步驟與檢驗,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一氧化碳的毒性且其對環境的污染;實驗驗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二氧化碳與環境的關系。 學到什么程度: 總結出碳及其化合物的的物理性質和用途,歸納出實驗室制氣體的一般思路,準確書寫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構建其化學性質的知識網絡圖;梳理碳及其化合物之間的反應規律,繪制轉化關系網,并能準確寫出對應化學反應原理。運用碳及其化合物的相關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生產及環境保護中的實際問題 學生怎么學: 通過知識梳理及“自主學習任務”,運用分類的思想,在問題情境中總結性質及用途,歸納出實驗室制氣體的一般思路,準確書寫出碳有關的化學方程式并構建化學知識網絡圖。通過“合作探究1和2”梳理碳及其化合物之間的反應規律,繪制轉化關系網,并能準確寫出對應化學反應原理。通過學以致用和習題訓練,運用碳及其化合物的相關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生產及環境保護中的實際問題。學 習 目 標 1. 通過知識梳理及“自主學習任務”,運用分類的思想,在問題情境中總結性質及用途,歸納出實驗室制氣體的一般思路,準確書寫出化學方程式,并構建化學知識網絡圖。 2通過“合作探究1和2”梳理碳及其化合物之間的反應規律,繪制轉化關系網,并能準確寫出對應化學反應原理。 3. 通過學以致用和習題訓練,運用碳及其化合物的相關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生產及環境保護中的實際問題。評 價 任 務 評價任務體系1.(對應目標一) 評價任務1:結合答案將課前知識梳理進行訂正,總價反思自己有哪些疑難問題? 評價任務2:①通過對碳及其化合物大家族典型“成員”的介紹,總結碳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及用途,歸納出實驗室制氣體的一般思路。②寫一寫生活情境中的化學原理,并構建化學性質知識網絡圖。 (評價任務) (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 (知識梳理說出原理) (總結性質用途、構建知識體系) (解釋應用雄、總結) (歸納總結) (識記理解)2.(對應目標2) 評價任務3:結合任務2以小組為單位,整理碳及其化合物之間的關系,畫一畫轉化關系圖,并和“安全員”一起探索化學世界。3.(對應目標3) 評價任務4:運用碳及其化合物的相關知識,探究“火鍋煙氣”的成分。板書設計 ② ⑥ CO2 CaC03 ⑦ ③ ④ ① ⑤ Fe教后評價反思知識梳理 (碳單質的性質及用途用途物理性質金剛石:天然存在的物質,用途。石墨:不透明狀固體、質軟,用途。木炭:的結構,有吸附能力——可吸附色素和異味。活性炭:吸附能力比木炭更,用途。其他常見碳單質:C60碳單質物理性質差異的原因:。化學性質1、常溫下,,如古代字畫不易褪色。2、可燃性:①充分燃燒;②不充分燃燒。3、還原性:①與CuO、Fe2O3、CO2等物質發生還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任選一個):。②木炭與CuO反應現象:。③還原性的用途:。) (碳和碳的氧化物) (CO的性質及用途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CO是一種的氣體,密度,于水。化學性質及其用途:燃燒時火焰呈淡藍色,(方程式);因此CO可以做。:與碳單質相似,能還原等物質,化學方程式為:(任選一種)。因此可以用于。:CO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不能很好地與氧氣結合,造成生物體內缺氧,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用途:。) (原理:。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密度且于水)驗滿:。驗證:。) (實驗室制法) (1、。2、能與水反應:;易分解:。3、能與可溶性堿:如Ca(OH)2:。4、能與碳單質反應:;反應熱。) (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通常情況下,。) (CO2的性質及用途) (溫室效應危害:防治措施:) (產生CO2的途徑:人和動植物的、化石燃料的消耗CO2的途徑:綠色植物的) (碳循環)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評價任務 教學活動導入 在意大利某地有個奇怪的山洞,人過這個洞安然無恙,而狗走進就一命嗚呼了,因此,當地居民稱它為“屠狗洞”,其中的奧秘在哪里呢?請同學們利用本節課的探究內容一起來尋找答案。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學以致用 反思總結 (對應目標一) 評價任務1: 結合答案將課前知識梳理進行訂正,總結反思自己有哪些疑難問題? 評價任務2: ①通過對碳及其化合物大家族典型“成員”的介紹,總結碳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及用途,歸納出實驗室制氣體的一般思路。②寫一寫生活情境中的化學原理,并構建化學性質知識網絡圖。 評價標準: 1、正確填寫有關基礎知識。 2、全面、準確總結碳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和用途,歸納實驗室制氣體的一般思路。 3、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全面總結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學性質。 評價預設: 1、用途、物理性質、記憶不準確。 2、個別方程式不會寫,不會解釋化學原理,化學性質總結不全面。 任務一:結合答案將課前知識梳理進行訂正,總結反思自己的疑惑點。 任務二:總結常見物質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并構建碳及其化合物化學性質的知識網絡圖。 對碳及其化合物大家族中的典型“成員”從物理性質、用途、特性等方面寫一封介紹信。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情景中的化學原理。 為什么古人字畫多用墨書寫? 在冬季很多家庭都生煤爐取暖,但是在溫暖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煤氣中毒事件比比皆是,所以還要認真預防煤氣中毒。而煤爐一般是金屬制作的,多數為生鐵爐(自然界的鐵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例如:Fe2O3、Fe3O4),那人們又是怎樣將鐵的化合物轉化為鐵呢?在需要用到CO的實驗中怎樣除尾氣(化學方法)?請思考在上述生活情境中分別體現了碳和一氧化碳的哪些化學性質?請填寫在框圖中,完善知識網絡(圖1)。 化學性質CCO①②③(并寫出對應方程式) C ; CO ; ; ; ; ; ②二氧化碳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我們常喝的碳酸飲料是怎么制作的呢?打開飲料瓶為什么會有氣體冒出?二氧化碳為什么能使蠟燭熄滅?剛刷的墻為什么要放煤爐才干的快?請思考上述生活情境中分別體現了二氧化碳的哪些化學性質?并完成表格(圖2). 化學性質CO2(1)(2)(3)(4)評價任務二(對應目標二): 評價任務3: 結合任務2以小組為單位,整理碳及其化合物之間的關系,畫一畫轉化關系圖,并和“安全員”一起探索化學世界。 評價標準: 1.小組合作整理物質間關系,準確填寫框圖。 2.解釋身邊的現象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并透過現象看本質。 評價預設: 1.化學方程式書寫不準確。 2.類比推理能力不足,不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對應目標3) 評價任務4:運用碳及其化合物的相關知識,探究“火鍋煙氣”的成分. 評價標準: 1、正確填寫有關基礎知識。 2、全面、準確總結碳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3、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全面總結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學性質。 評價預設: 1.化學方程式書寫不準確。 2.類比推理能力不足,不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任務三:暢游物質世界—碳及其化合物反應規律 1.結合任務2以小組為單位,整理碳單質、碳的化合物之間的關系,形成一個反應的知識網絡并和“安全員”一起暢游物質世界。 ② ⑥ CO2 CaC03 ⑦ ③ ④ ① ⑤ Fe 請同學們和“安全員”一起暢游物質世界吧。 (1)有一則這樣的新聞,去年山東德州下起暴雨,部分路段積水嚴重,多車熄火至車窗無法打開。一車主等待是開著空調致車上一大人小孩一氧化碳中毒,交警發現后將兩人送往醫院治療。 ①材料中體現一氧化碳具有 性;因此在駕車開空調的過程中應該 。 ②這些一氧化碳氣體正是來自于汽車尾氣,隨著汽車激增,給環境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那么從自身做起,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環境,減少一氧化碳排放 。同樣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時也要考慮一氧化碳尾氣的處理,其中用到的化學方法是,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這說明一氧化碳具有 。 ③當然一氧化碳也不只有害處,例如汽車車身大部分是金屬構造,我們在獲取這些金屬時就要用到它。試寫出一個一氧化碳冶煉金屬鐵的化學方程式 。 (2)在意大利某地有個奇怪的山洞,人過這個洞安然無恙,而狗走進就一命嗚呼了,因此,當地居民稱它為“屠狗洞”。 ①是什么物質使狗死亡 ,體現這種物質 。 人安然無恙的原因可能是 ,體現該物質 。 ②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不能隨便進入洞穴,例如以前家里都有菜窖,在進入菜窖之前我們都要確定里面環境是否安全,具體方法 。 這個方法利用的是 。 跟蹤練習: 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氣體,Y是不支持燃燒的氣體,Z是不溶于水的固體,X、Y、Z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X的化學式_________; (2)寫出Z和稀鹽酸反應生成Y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質的組成與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是重要的化學思想。氣體X、Y都含有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元素,但它們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都不同。請舉出X、Y性質不同的一個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實驗小組探究火鍋煙氣中CO、CO2分別對人體血液供氧能力的影響,設計如下圖所示實驗(試管內均為稀釋的新鮮雞血) 實驗記錄: 操作步驟現象Ⅰ 分別向試管①、②、③中通入氧氣雞血顏色為鮮紅色Ⅱ. 向試管①中通入氣體A;停止通入A,向試管①中通入氧氣雞血顏色由鮮紅變為桃紅色;雞血顏色不變Ⅲ. 向試管③中通入氣體B;停止通入B,向試管③中通入氧氣雞血顏色由鮮紅色變為暗紅色;雞血顏色由暗紅色變為鮮紅色(1)向試管①中通入氣體時,氣體從導管口________(填“a”或“b”)處通入。 (2)試管②的作用是 。 (3)氣體A為 ,判斷的依據是: 。 (4)從安全和環保的角度來看,本實驗需要改進的地方是 。 (5)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結論,火鍋煙氣中對人體血液供氧量有影響的是: 。 (6)猜想為什么火鍋煙氣中既有一氧化碳又有二氧化碳吧(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 我的收獲,大家分享;我的困惑,大家來幫。當堂檢測 評價任務: 學生限時訓練5分鐘,老師公布答案學生紅筆改錯,組內交流完成訂正。老師點撥。 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人用爐子取暖時,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爐子上放一盆水 B.在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很少,可不必理會 C.某同學發現夜間家中煤氣泄漏,立即打開電燈開關進行檢查 D.一氧化碳沒有顏色和氣味,民用煤氣中常加入一些有臭味的物質,這樣做是為子更好地防止煤氣中毒 2.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原因是( ) A.能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氣大 C.排放過量易造成“溫室效應” D.跟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3.下圖是實驗室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并驗證其化學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試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 儀器a的名稱是 ,裝置c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說明二氧化碳能與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 (2)D處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說明了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質。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____。 (3)實驗室用裝置E來收集二氧化碳時,二氧化碳應從________(填“a”或“d”)通入。課后提升 1.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檢驗、制備和用途能達到目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藍 C.用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快速制備大量的二氧化碳 D.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火焰熄滅,證明瓶內原有氣體就是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與物理性質有關,又與化學性質有關的是( ) A.滅火 B.制干冰 C.制化肥 D.制純堿 3.農業科技人員向農民建議:在利用溫室進行種植時,向溫室中通入適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可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這主要是因為( ) A.二氧化碳可使害蟲窒息死亡從而防治病蟲害 B.CO2可產生“溫室效應”從而提高室溫 C.CO2能滅火,使用后可防止火災 D.使用二氧化碳可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 4.除去一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碳的正確方法是( ) A.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再干燥 B.通過紅熱的鐵絲 C.用燃著的木條點燃 D.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5.在①相對分子質量;②碳元素的質量分數;③原子個數;④氧元素的質量分數;⑤元素種類等五項中,CO和CO2這兩種物質相同的是 ( ) A. ①和② B. ②和④ C. 只有⑤ D. ①和③ 6. 無色氣體A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A溶于水生成B,B能使石蕊試液變紅,B很不穩定,很容易分解 成A和C;A與灼熱的黑色固體D反應,可以生成無色氣體E;E燃燒時火焰為藍色,燃燒后生成A;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使石灰水變渾濁,靜置后出現白色沉淀F。 根據上述實驗,判斷各物質的化學式: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7.下圖是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的實驗室制取CO2并檢驗其性質的裝置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代號a所指儀器的名稱是 ,A裝置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將A中產生的氣體通入到B中一會兒,未見其中變渾濁。李祥同學認為這是濃鹽酸揮發出的HCl氣體干擾所致。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Ca(OH)2 + CO2 = CaCO3 ↓+ H2O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你的解釋還可更簡捷,請用一個化學方程式表示: ; (3)張華同學用燒瓶收集A中產生的氣體后,向其中加入過量無色透明的M溶液組成C裝置,振蕩,發現燒瓶中的氣球逐漸變大,且溶液始終無色透明,則M可能是 (填寫一種物質的化學式); (4)請設計一個方案,驗證C裝置中反應的生成物中含有CO32-。簡述實驗過程: ; (5)將A中藥品換成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案——第六單元復習.docx 教學設計--第六單元復習.docx 題案——第六單元復習.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