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勾股定理知識點一:勾股定理的概念要點一、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長分別為,斜邊長為,那么.要點詮釋:理解勾股定理的一些變式:,, .要點二、勾股定理的作用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兩條邊長,求第三邊;用于解決帶有平方關系的證明問題;利用勾股定理,作出長為的線段.題型一:勾股定理的概念1.在Rt△ABC中,分別為∠A,∠B,∠C的對邊的長,若∠C=90°,=1,=,則的值為( )A. B. C. D.2.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3,4,則該直角三角形的第三邊的長為( )A.5 B. C.25 D.5或3.如圖,求圖中各直角三角形中未知邊的長.圖①中,= ;圖②中,= ;圖③中,= .4.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10cm,BC=12cm,則BC邊上的高是 cm.5.如圖,在△ABC中,∠C=30°,∠BAC=105°.若AC=2cm,求BC的長.6.(1)在Rt△ABC中,∠ACB=90°,AB=3,則AB +BC +AC = ;(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2,3)到原點的距離是 ;(3)點M在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第二象限內,=2.5,且點到軸的距離為1.5,則點的坐標為 .7.如圖,根據圖中的數據進行計算,AB= .8.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的和為6cm,面積為cm ,則這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長為 .9.如圖,在△ABC中,AB=AC=5,BC=6,M為BC的中點,MN⊥AC于點N,則MN的值為 .(第9題) (第10題)10.如圖,在銳角三角形ABC中,高AD=12,邊AC=13,BC=14,求AB的長.題型二:勾股定理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1.如圖是修鐵路需鑿通的隧道AC,測得∠B=16°,∠A=74°,AB≈500m,BC≈480m.若每天鑿隧道10m,則把隧道鑿通約需( )A.10天 B.12天 C.14天 D.16天2.《九章算術》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數學著作之一.在”勾股“章中記載了一道“折竹抵地”問題:“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問折著高幾何?”翻譯成數學問題:如圖,在△ABC中,∠ACB=90°,AC+AB=10,BC=3,求AC的長.如果設AC=,那么可列方程為 .(第2題) (第3題)3.如圖,某人要橫渡一條寬480m的河,由于受水流影響,實際上岸地點C偏離欲要到達的地點B 200m,則他在河中實際游了 m.4.如圖,在一次課外實踐活動中,同學們要測量某公園人工湖兩側A,B兩個涼亭之間的距離.已測得AC=30m,BC=70m,∠CAB=120°,求A,B兩個涼亭之間的距離.5.如圖是兩棵樹,一棵高12m,另一棵高6m,兩樹相距8m.一只小鳥從一棵樹的樹梢飛到另一棵樹的樹梢,小鳥至少需要飛行 m.(第5題) (第6題)6.如圖,學校內有一塊長方形花圃,有極少數人為了避開拐角走“捷徑”,在花圃內走出了一條“路”.他們僅僅少走了 步路(假設2步為1m),卻踩傷了花草.7.某小區內有一塊如圖所示的三角形空地ABC,現計劃將這塊空地建成一個花園,以美化小區環境.預計花園每平方米造價25元,小區修建這個花園大概需要多少元?題型三:勾股定理作圖與計算1.如圖,長方形ABCD中,AB=3,AD=1,AB在數軸上,若以點A為圓心,對角線AC的長為半徑畫弧,交數軸的正半軸于點M,,則點M在數軸上所對應的數為( )2.如圖,在數軸上找出表示和的點(尺規作圖,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3.如圖,O為數軸原點,A,B兩點分別對應—3,3,作腰長為4的等腰三角形ABC,連接OC,以點O為圓心,OC的長為半徑畫弧,交數軸的正半軸于點M,則點M對應的實數為 .知識點二:勾股定理逆定理要點一、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條邊長,滿足,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要點詮釋: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作用是判定某一個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要點二、如何判定一個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首先確定最大邊(如).驗證與是否具有相等關系.若,則△ABC是∠C=90°的直角三角形;若,則△ABC不是直角三角形.要點詮釋:當時,此三角形為鈍角三角形;當時,此三角形為銳角三角形,其中為三角形的最大邊.要點三、勾股數滿足不定方程的三個正整數,稱為勾股數(又稱為高數或畢達哥拉斯數),顯然,以為三邊長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熟悉下列勾股數,對解題會很有幫助: 3、4、5; ②5、12、13;③8、15、17;④7、24、25;⑤9、40、41……題型一: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應用下列四組線段中,可以構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2,3 B.4,5,6 C.9,12,15 D.1,,已知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6和8,當第三邊的長為 時,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圖,點A,B,C在格點上,若小正方形的邊長均為1,試判斷△ABC的形狀,并說明理由.如圖,在△ABC中,D是BC上的一點,AB=15,AD=12,AC=13,BD=9.求△ABC的面積.已知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和2,則這個三角形的面積為 .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15cm,20cm,25cm,則這個三角形最長邊上的高是 cm.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B=5,BC=3,CD=6,AD=,若AC⊥BC,求證;AD∥BC.題型二: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綜合應用張大伯家的三角形菜地的三邊長分別為7m,24m,25m,則這塊菜地的面積為( )A.87.5 m B.300m C.168m D.84m 木工師傅測量了一塊等腰三角形木板的腰、底邊和底邊上的高,但他把這三個數據與其他數據弄混了,請你幫助他找出來,這組數據是( )A.13,12,12 B.12,12,8 C.13,10,12 D.5,8,4現有四根鐵管,它們的長度依次是m,m,4m,m,從中選取三根,焊接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則舍棄的鐵管的長度是 .如圖,A,B,C三個村莊之間的距離分別為AB=5千米,BC=12千米,AC=13千米,要從村莊B修一條公路BD直達AC,且公路的造價為26000元/千米.求修這條公路的最低造價.把一根長為112cm的鐵絲,從一端起順次截下長為14cm,48cm的兩根鐵絲,用這兩根鐵絲和剩下的鐵絲圍成的三角形的面積是 cm .如圖,小娟的爸爸在一塊四邊形土地上種了一些蔬菜,爸爸讓小娟計算一下土地的面積,以便計算產量,小娟找了一卷米尺,測得AB=4m,BC=3m,CD=13m,DA=12m.已知∠B=90°,則這塊土地的面積為 m .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B⊥AD,AB=AD=,CD=3,BC=5.求∠ADC的度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