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則,但并不意味著實現了公平競爭,排除B項;初三·歷史·模擬一·參考答案科舉制度的實行促進了階層的流動,而不是加18.A據地圖信息“燕、齊、魯、宋、晉”“周初分封”“鎬劇了階層固化,排除C項;考試的程序指的是流程問題,而題目主旨是擴大了政權的統治基京”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西周時期實行礎問題,二者不屬于同一范疇,排除D項。分封制的示意圖,其研究的是西周分封制,A22.B據材料“考試內容以洋文為主”“翻譯考試注重項正確:春秋時期,東周的都城在洛邑,而非圖綜合性以及時事性,學生需要了解國家大事”中的鎬京,排除B項:戰國時期,三家分晉已無可知,京師同文館的翻譯考試內容以洋文為晉國,但圖中仍有晉國,排除C項;秦滅六國時主,注重學生對時事的掌握,體現了洋務運動已無晉國,排除D項。時期學習西方的時代需求,B項正確:洋務運動19.B根據材料“魏晉以來…各族人民向漢族期間,學習西方依然受到部分頑固勢力的攻…,漢族人民接受北方各民族…”主要反擊,排除A項;1904年初,清政府頒布《奏定學映的是漢族與少數民族在生產、生活、風俗等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學堂選官制度由此正方面不斷交流、融合,出現了民族交融,B項正式設立,時間不符,排除C項:洋務運動時期學確:材料中的民族交融沒有涉及到政治改革的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變革制度不是社會潮內容,排除A項:材料中民族交融中有生產方流,排除D項。面,但是沒有體現經濟方面高度繁榮,排除C23.B根據題干材料“日軍出國作戰…198.4萬人項: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交死于中國戰場”可知,二戰時期中國戰場牽制融,沒有涉及到整個社會的安定祥和,排除D了大量的日本軍隊,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項。方主戰場,為世界性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20.D描述中提到,曾經的個人手寫稿被印刷品取重大貢獻,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涉及作戰策略代,通過大規模印制來供應市場大眾,這導致的相關信息,且始終堅持積極進攻的作戰策略印刷品的價值和價格發生了變化。大家都能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根據題干材料“89萬夠購買得起印制的書籍,翻刻也更加容易和廉余人死于太平洋戰爭”可知,中國戰場不是日價。學者們也能進行書籍的收藏,甚至可以建軍對外侵路擴張的唯一戰場,排除C項:材料立藏書樓。這說明印刷術推動了文化的發展。未涉及盟軍援助大量先進武器裝備的信息,排印刷術的廣泛應用使書籍的傳播和獲取更加除D項。便利和經濟,人們能夠更容易地獲得知識和文24.A據題干“在極度疲憊和極寒的情況下”、“翻越化,從而推動了文化的發展,D選項正確;提供73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和“3次穿越被的信息并未涉及個人手寫稿質量的變化,排除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的描述可知,紅A選項:描述中提到印刷品的價值和價格發生軍長征一路上充滿艱難險阻,但紅軍將士心懷了變化,但并未明確指出價格大幅度提高,排救國救民的理想情懷,不畏艱雅險阻最終勝利除B選項:提供的信息中提到學者們能進行書會師陜甘,宣告長征勝利結束,A項正確:題干籍的收藏,但并未涉及書籍收藏是否成為社會描述的是紅軍長征途中遇到的艱難險阻,無法風氣,排除C選項。體現紅軍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也21.A隋唐科舉制的實行,使得文官選拔范圍不斷地無法體現紅軍恪守群眾路線,緊緊依靠人民大擴大和開放,封建政府可以從社會各階層吸納眾,更加無法體現紅軍強調一切繳獲要歸公,大量優秀人才進入各個管理部門,這意味著擴顧全大局,排除B項、排除C項、排除D項。大了政權的統治基礎,A項正確;“把平等競爭25.A據所學可知,1953~1957年我國實施了“一五機制引人選官制度”體現出了公平競爭的原計劃”,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鋼產量等迅速增《初三·歷史·模擬一》第9頁(共8頁)$ WH $ # # #,- ./012 ()+ 3'45# (9-W / / § ! ò/ //&*!! #& ' $]é / ó{# ( & ' $T[U } 'ò ~ Mó{ !&'!# $"eN#/ K yjiZ _ZEI!#&* '!$ !"(8/ # / fWEMN6__Z($ $ ó{"&* '( )!(/ r 8 _W]QR I _)( # * 6Q8 ÷ 6ù ú v+&( ' )!$ S T/ UK( $ àéü / *& ' ( & ]z/}[ V !!&) ' (!$ C T ò±ó/ $&) '(!' ( }[ §V >8V ( $ í t,-./*$ / é í B& C 8D9EFGHIJK LMN/,&*!% Ló*%Q8Z \v/_ !"&*% & ' (!! E ^_ íW óab8' (( & ' & '$ rV¤s NV(& ' $D9E/ de / ")& ' ($ ±· N ü}W I8F ]¨ / !+&' ( ).&) !!"$ ( $T[U } /é T[ }-&' *!"& ' ( MMó{ H B9$ & ' ( & ' $Zf noE è %&)!! " !$&* *!!!初三,道德與法治,模擬一 " 第 頁 +共 頁 *, %!{#{QQABZQQUggCgApBAABgCEQHCCEAQkAACAKoGwAAIoAAByQNABAA=}#}+* $ $DW:ì v/$ :ì/ % :ìKàsc] H ] K !,&!!$ # # üD&/'G ¤s DW:ìv(/ c] % óDc] 5;K A"$ # $ # $+ *)* D +6 DI +l +l :ì 9; ó é/ "$ ) +* ) + */v( % DW _,H- |FGc Nc 2]I " "## ) ) $ +* #/hM:± W./ ab 01/~è) :± PWI8é jiZ / K{!-&!!+ # * $2I 3zT45 0/6l JW] =>MN 6_{ 4h""+* # # # $ü}[5 7 +77K{ 45K{ § M/ ¤W / UK V/ "#$+ * $+ C C U/¤W _h @ N /U/¤W $+* $+ * # $í±g/AIW / ^_/c E 6_:°N A :± P !.&! !! " $# ) $+]T WH{ 58E/ 9H %8 Bàs 6_ Iv/ VC FC$ # $ *H c]/ :K / ó D4"I 2I "$ +* # #/ ó c]/ ^_ W> c] ü}[5 7 +77K{ 45K{ §"# $+ * # $+ */° 9 `W é / 9 í + $#!初三,道德與法治,模擬一 " 第 頁 +共 頁 *. %!{#{QQABZQQUggCgApBAABgCEQHCCEAQkAACAKoGwAAIoAAByQNABAA=}#}2024年湖北省新中考模擬卷道德與法治·歷史本試卷滿分120分 考試時間:120分鐘第一部分道德與法治一、選擇題(共14題,每題2分,共2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 合題目要求)1.熱播電影《熱辣滾燙》講述了賈玲飾演的樂瑩從討好型人格到自我覺醒的蛻變, 鼓勵觀眾即使在最困境中也要勇于改變,找到自己,愛自己。真誠與毅力是這部電影的主題。觀眾在這部電影中看到了一場熱血又溫暖的逆襲。這部電影引導 學生①學會調節情緒,化解煩惱 ②保持積極心態,改變自己③尊重他人感受,關 愛他人 ④避免負面情緒,傳遞溫暖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小方無心向學,終日無所事事,老師找他談心,問到他的夢想時,他卻說:“我沒有 夢想,夢想只是夢,反正又實現不了,沒有什么意義?!边@說明小方A.認識到夢想就是空想 B.認識到夢想是不可能實現的C.沒有認識到有夢想就會有一切 D.沒有認識到有夢想就有希望3詩詞,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有些詩詞富含哲理,能夠啟迪人生。下列詩句不能體現生命的真正意義的是A.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C.老驥伏楊,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D.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4特殊的愛給予了特殊的我們,就是因為我們是未成年人。我們感受到了法的關愛,我們要與法律同行,做到A.趁未成年之機,行校園欺凌之為B.法律為我開綠燈,我用法律行方便C.樹立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D.遇到不法侵害及時向媒體提起訴訟5近日,武漢市硚口區委國安辦、共青團研口區委員會聯合武漢園博園長江文明館舉辦了青少年國家安全教育基地打卡實踐活動,來自園博南青少年空間、葛洲壩青少年空間的70余名青少年來到園區,在游園、觀展、研學活動中,共同筑牢國家安全防線。舉辦這類活動有利于A.全體公民樹立總體國家觀B.青少年行使維護國家安全的權利C.擴大國家安全體系的內容D.推動全社會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合力6.“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不畏艱辛,執著追求,潛心科研,幾十年如一日,不斷 攀登雜交水稻研究的高峰,把一生奉獻給了水稻和人民,用行動踐行了擔負國家 糧食安全的赤誠初心和使命責任。我們應向袁隆平院士學習,做到①勇于承擔責任,無私奉獻社會②不惜一切代價,從事糧食科學研究③增強勞動觀念,培養敬業精神④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積極探索創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 大復興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刻的論述。這些論述,是中國共產黨人基于中國國情、 中國現實的重大理論創新,明確了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任務和路徑,是 中國式現代化十分重要的頂層設計。材料說明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②中國共產黨領導立法,履行執政興國的重大職責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 保證④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在鄉村振興實踐中,孝感推行以村為單位全面建立健全村民理事會,圍繞人居環 境整治、鄰里糾紛調處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務開展民議、民定、民管、民評, 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村民自治之路。以村民理事會推動村民自治①能夠解決群眾生活中的所有矛盾糾紛和利益訴求②表明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③有利于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④有利于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促進社會和諧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9小明是個大大咧咧、不拘小節的人,常常不經同意就拿同學的學習用具,到食堂 買飯也不排隊,課堂上還小動作不斷。小明的行為給我們的啟示是①自由就是為所欲為,不應有限制②我們要防微杜漸,勿以惡小而為之③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否則一定會演變為犯罪④要增強法治觀念,重視品 德修養,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在復習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內容時,同學們就相關學習內容展開討論。以下觀點正確的是A.甲同學:1949年,新中國成立,標志著社會主義民主在中國的正式確立。B.乙同學:依法治國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C.丙同學:共同富裕是中國民族一百多年來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D. 丁同學: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11.2023年10月8日,杭州亞運會圓滿閉幕。從首創“亞運數字火炬手”到推出“電 子身份注冊卡”,從數字辦賽“亞運釘”到數字觀賽“智能亞運一站通”……人們 通過本屆亞運會看到了正在按下數字科技“加速鍵”的中國。這表明A.中國作為科技創新強國,具有一流的科技實力B.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國際地位獲得前所未有的提高C.數字科技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D.數字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12.紅旗渠修建于20世紀60年代,是勤勞勇敢的30萬河南林州人民苦戰10個春 秋,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的全長1500千米的 “人工天河”。在紅旗渠的修建過程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 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這一精神①踐行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智 力支持③證明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 具體體現,具有時代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中國已與151個國家和 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 目,投資規模近1萬億美元。這表明A.中國和世界各國共享經濟發展機遇B.經濟全球化可以實現各國同步發展C.開放融合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D.多極化發展讓風險危機跨國界傳遞14.2023年9月7日,中印尼合作建設的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開通運行。雅萬高鐵全線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雅萬高鐵建設過程中,大量采購使用印尼本 地生產的水泥等原材料,大量招聘和培訓印尼員工參與工程建設。雅萬高鐵的 建設①彰顯大國力量,我國主導世界事務、制定全球規則②能夠帶動當地經濟發 展,深化中印尼兩國務實合作 ③說明中印尼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化解 全球風險④有利于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加速度、提供新動能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2分)15.(10分)最暖是歸途。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春運,流淌的是中國味的濃濃親情。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風景總是在回家的路上。春運的背后,是無數家庭的期盼與等待。在外奔波了一年的游子,或踏上了歸途的列車,或驅車在高速公路上,他們的心中都充滿了對家的 思念和對團聚的渴望。不論路途多么遙遠,不論旅途多么艱辛,家的方向永遠 不變,家的溫暖始終如一。春運期間,人們的心情是復雜的,既有回家的喜悅, 也有旅途的疲憊。但無論如何,家都是那個讓人心生向往的地方。(1)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為什么說“家都是那個讓人心生向往的地方”。(6分)(2)人生前行的動力來自于家人的疼愛和關心,最好的禮物不是物質上的,而是被惦記的溫暖和疼愛。請你通過寫信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牽掛和愛意。(4 分) 16.(10分)權利義務,關乎你我。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關于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有同學認為,權利和義務是完全對等的,享受了多少權利就履行多少義務。(1)請結合所學知識評析以上同學的觀點。(6分)(2)作為公民,我們享有憲法規定的基本權利,也應該履行憲法規定的基本義務。 ,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4分)17. (12分)踏上新征程,奮楫再出發。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九年級一班開展“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題學習,請你一起參與討論。第一小組: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決定。中國共產黨人追求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通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舉措,為實現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才能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億萬人民積極投身實踐,以實干創實績,以奮斗促富裕。(1)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為什么說“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 代化”。(6分)第二小組: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2)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請你作為學生代表寫一份倡議書。(6分)第二部分歷史一、選擇題(共12題,每題2分,共24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 合題目要求)18.史學上有“左圖右史”之說,小明同學利用地圖 (如圖)進行研究性學習,他研究的內容應是A.西周分封B.春秋五霸C 戰國七雄D.秦滅六國19魏晉以來,內遷的各族人民與當地漢人錯居雜處,過著定居生活,他們向漢族人民學習農業技藝,從事農業生產,而漢族人民接受北方各民族的食物、服裝、用具等。這說明當時我國北方A進行政治改革 B.出現民族交融C.經濟高度繁榮 D社會安定祥和20.曾經的個人手寫稿不再被手寫傳抄,而是通過無限地印制以供給市場大眾,印刷品 的價值和價格也發生了變化……相應地,大家都買得起印制的書本了,翻刻也更容 易、更廉價了。學者們也能進行書籍的收藏,甚至可以建立藏書樓了。這表明A.個人手寫稿質量急劇下滑 B印刷品的價格大幅度提高C.書籍的收藏成為社會風氣 D.印刷術推動了文化的發展21.隋唐時期,隨著科舉制的實行,文官選拔范圍不斷地擴大和開放,并且把平等競爭機制引入選官制度,封建政府可以從社會各階層吸納大量優秀人才進入各個 管理部門。由此可見,隋唐科舉制A.擴大了統治基礎 B.實現了公平競爭C.加劇了階層固化 D.完善了考試程序22.1865年,京師同文館舉行了第一次翻譯大型考試,考試內容以洋文為主,并增加 了文學翻譯和口語會話,其中翻譯考試注重綜合性以及時事性,學生需要了解 國家大事并且掌握相關翻譯理論知識才可以通過翻譯考試。這反映了A. “師夷長技”成為社會的共識 B.學習西方的時代訴求C.學堂選官引發教育的根本變革 D.變革制度的社會潮流23據歷史學家劉大年研究,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為止,日軍出國作戰共傷病戰死287. 4萬人。其中,89萬余人死于太平洋戰爭, 多達198.4萬人死于中國戰場。這表明,中國戰場A.始終堅持了積極進攻的作戰策略B.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C.是日軍對外侵略擴張的唯一戰場D.得到盟軍援助的大量先進武器裝備24.據統計,紅軍長征時三大主力部隊行軍里程加起來超過8萬里。他們在極度疲憊和極寒的情況下,在“前有圍堵后有追兵”的困境中,進入雪山草地,翻越73 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3次穿越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這主要體 現紅軍A.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B.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C.恪守群眾路線,緊緊依靠人民大眾D.強調一切繳獲要歸公,顧全大局25.1957年,我國的鋼產量為535萬噸,比1952年增長近3倍;原煤為1. 31億噸, 比1952年增長98. 6% ;發電量為193億度,比1952年增長164. 4% ;棉布為 50.6億尺,比1952年增長3296%。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第一個五年計劃有序開展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正式確立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26在人口和貿易量方面,中世紀西歐的城市同中國、印度或中東的城市相比,是微 不足道的。但是,市民們從開頭就表現出自信和獨立。這主要是由于A.逐漸興起的大學教育 B.自給自足的莊園經濟C.凌駕一切的教會勢力 D.日益增長的城市自治權27.文藝復興時期,達 芬奇等藝術大師創作了許多杰出作品。16世紀以后,文藝 復興從意大利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在文學、藝術、思想、科學等許多方面碩果 累累。由此可見,文藝復興A.主要在藝術領域成果突出 B.以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為目的C.讓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 D.推動歐洲科學文化思想的繁榮28.19世紀以后,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從1870年以后,英國、法國開始對 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歐洲各國政府推廣大眾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A.工業化發展的需要 B.反法西斯的需求C.革命浪潮的推動 D.壯大無產階級力量29.巴黎和會后,人們希望國際聯盟能裁決爭端,阻止戰爭。在20世紀20年代,國 聯插手了許多爭端,基本上還起到了救火隊的作用,但只要糾紛涉及大國,就會隔岸觀火、無能為力。對此解釋合理的是A.巴黎和會并未帶來實質和平 B.國際聯盟是大國政治的工具C.國際聯盟基本成為了傀儡 D.大國支配小國現象較普遍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36分)30.(7分)中國古代的香文化。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室內焚香肇始于春秋戰國,兩漢時期熏香風氣在上層社會流行開 來,來自西域各國的香料也在此時傳入中國。唐代用香更為增多,佛教與外來 的印度文化為中國的寺廟帶來了大量的新香料,而眾多的有關焚香和香料的習 俗和信仰也隨之傳入了中國,從而加強和豐富了中國古老的焚香傳統。作為禮佛的重要活動焚香,向道教和儒家禮儀滲透,吸引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士的積極參與。——摘編自田梓榆《十四世紀前中國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材料二 宋代是香文化的高峰。香藥在當時海外進口貿易中占有重要位 置,是僅次于鹽業、茶業、酒業等的一大產業經濟。進入宋代,香藥的使用不再 局限于上層社會的王公貴族官僚,也開始大量進入下層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飲食用香、建筑用香、節日習俗用香等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摘編自夏時華《宋代香藥經濟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說明漢唐時期香文化發展的條件。(3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分析宋代香文化盛行的影響。(4分)31.(8分)中國近代的英雄觀。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01年,梁啟超呼吁“過渡時代之英雄”,認為此種英雄應具備沖破舊勢力的“冒險性”、過人的“忍耐性”、為國民擇一 “最良合宜”政體并倡率國民以此途得幸福的“別擇性”。1903年,留日學生極力宣揚岳飛精忠報國、至死不渝的精神,認為他“為種魂,為國魂,為中國民族之天神”。——摘編自賴靜萍《從攬馭到召噢:近代中國國家建設與“英雄”概念變遷》材料二以李大釗、陳獨秀為代表的早期共產主義理想的信仰者和傳播者,對英雄觀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并對崇拜偉人英雄的西方英雄史觀予以批判。李大釗指出,“離于眾庶則無英雄",英雄也需要依靠人民群眾才能發揮力量。陳獨秀強調,英雄時代、圣人時代已經結束,國家“若不建立在廣大群眾的需要與同情的力量上面,不是難以持久,便是造成新的軍閥"。——摘編自黃倩倩《中國共產黨英雄觀百年演進的歷史邏輯》(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20世紀初英雄內涵的變化及原因。(4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舉例說明“離于眾庶則無英雄”。(4分)32.(11分)中西印刷術。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登堡機器印刷術開啟了歐洲印刷發展的新篇章。此后,書籍、 小冊子、宣傳單、地圖等各類印刷媒介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古典類、宗教、科學、商業技能指導等內容的出現,極大地滿足了民眾的信息需求。15世紀古登 堡機器印刷術的助力傳播,使得16世紀文藝復興達到了高峰。此后英國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都可以追溯到15世紀古登堡機器印刷術。——摘編自黃雅麗、陳勤《古登堡機器印刷術引發的系列變革研究》材料二一套活字模需要單字在十萬個以上,印制過程中還要經常添加復字和生僻字。清道光二十四年,安徽涇縣秀才翟金生及其家人經三十年努力,燒煉了十多萬個泥活字。而福建林春祺用了二十一年的時間,耗去白銀二十多萬兩,到道光二十六年刻成大小楷體銅活字四十多萬個。清初宮廷刻的銅活字,印成《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后,一直被束之高閣,到了乾隆年間,又因為政府財政困難,被煉鑄為銅錢了。——摘編自張松頃《論活字印刷術之未成為我國古代圖書制作方式主流的原因》(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說明古登堡機器印刷術對人類社會產生的積極影 響。(7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指出活字印刷術在中國和西歐的不同命運。(4分)33.(10分)世界市場的形成。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閱讀和分析兩幅地圖,結合世界史的相關知識提煉一個主題,并加以論證。(要 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答案.pdf 試題.docx 道德與法治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