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太原市 2024 年高三年級模擬考試(二)地理參考答案與評分建議一、選擇題:共 11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44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B C A D A A B D B D C二、非選擇題:共 2 小題,共 56 分。36.(28 分)(1)受夏季風和地形(賀蘭山)影響,降水集中,多暴雨;汛期時黃河水位上漲,易造成河岸坍塌、河水外泄,甚至改道;黃河(自南向北流,)初冬和初春易發生凌汛;灌渠泥沙淤積,導致渠道變淺、渠岸降低,灌渠水位上升,易決口;退水溝排水不暢,易積水成災;灌渠管理不當等。(每點 2 分,答出四點得 8 分)(2)水患多發,容易積水;地勢低平,灌渠密布;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集中,雨季洪水滯留;排水不暢,灌溉余水易在低洼處匯集;地下水水位較高,地下水補給湖沼等。(每點 2 分,答出三點得 6 分)(3)地下水位逐漸降低。(2 分)大量湖沼被改造成農田;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使得農業用水的下滲和排放量減少;城市建設用地面積增加,地表水下滲困難;地下水的補給量減少;人口增加,生產規模擴大,地下水超采。(每點 2分,答出四點得 8分)(4)影響:土地鹽堿化程度減輕,湖沼萎縮。(每點 2 分,答出一點得 2 分)啟示:自然環境是一個整體,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2 分)37.(28 分)(1)氣溫呈上升趨勢;(2 分)白天(最高溫)升溫速度快;(2分)夜晚(最低溫)升溫速度慢;(2 分)氣溫日較差增大。(2 分)(2)氣溫升高,無霜期延長,植物生長期提前;(2 分)冰雪和凍土融化時間提前,(2 分)土壤水分含量增加,(2 分)返青期提前。(3)臨近植被返青期(4 月下旬),最高溫升高,會使白天蒸發量增大,(2分)土壤水分不能滿足植被返青需求;(2 分)最低溫升高,既能減少夜晚出現凍害的可能性,(2分)又能提供較多的冰雪融水,提高土壤含水量。(2 分)(4)認同,返青前氣溫升高,植被返青期提前,(2 分)地表植被覆蓋率提高,(2分)裸地減少,沙源地面積縮小。(2分)不認同,返青前降水減少,積雪量少;(2分)氣溫升高,積雪融化提前,蒸發量增大;(2 分)裸地增多,沙源地面積擴大。(2 分)注:主觀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QQABDYIQogCIAIBAABhCQQWQCEKQkAGACCoGBEAIMAABCANABAA=}#}太原市 2024 年高三年級模擬考試(二)政治參考答案與評分建議一、選擇題(每題 4 分,共 48 分)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B C A B D D C A C B C A二、非選擇題(包括 4 大題,共 52 分)38.(12 分)①統一法律適用和裁判尺度,有利于提高辦案質效,推進公正司法,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②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維護人民合法權益。③增強公眾法律意識,明確行為邊界,促進矛盾糾紛前端化解,推動全民守法,建設法治社會。④堅持核心價值引領,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促進國家和社會治理現代化。(每點 3分,共 12 分)39.(10 分)維度 1 0—2分 堅持戰略自主,結合自身國情主動謀求發展,努力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現代化道路。堅持開放包容,努力融入全球經濟發展進程,積極塑造更加合理有序的全球化規則與環維度 2 0—3分境,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積維度 3 0—3分極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和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南方國家應在全球發展、安全、文明方面加強合作,同舟共濟、相互扶持,擴大國際影維度 4 0—2分響力,共筑全球南方命運共同體。40.(20 分)(1)①科學思維符合認識規律。新質生產力理論的提出回應了當前國內國際發展實際,追求認識的客觀性,并在實踐中得到檢驗。(3 分)②遵循邏輯思維規則。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生產力發展規律,明確了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對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指導進行了合理推斷。(2 分)③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厘清了傳統生產力與新質生產力之間的辯證否定關系,提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路徑。(3 分)④創新性解決問題。新質生產力理論的提出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為新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破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2分)(2)①事物聯系是多種多樣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2分)②科學把握新質生產力對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既要注重客觀條件,又要恰當運用主觀條件。積極利用現有條件,在新質生產力理論的指導下,科學制定發展規劃。(3 分)③既要把握事物的內部條件,又要關注事物的外部條件。主動依托國內產業基礎,加強國際科技合作交流,推動產業鏈優化升級。(3 分)④既要認識事物的有利因素,抓住機遇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又要充分估計新挑戰帶來的不利影響。(2分)41.(10 分)不會支持李某的主張。(1 分)理由:①李某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相關紀律要求合法有效,且李某已經知曉,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行為合法。(3分)②權利與義務相統一,遵守勞動紀律,完成勞動任務是勞動者的義務。李某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有曠工、遲到、早退等現象。(2 分)③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中要堅持誠信、遵守公序良俗等原則。李某虛假考勤,違背誠信原則。(2 分)④證據是當事人主張自己權利的重要工具。李某未能舉出自己沒有違反勞動紀律的證據。(2 分){#{QQABDYIQogCIAIBAABhCQQWQCEKQkAGACCoGBEAIMAABCANABAA=}#}太原市 2024 年高三年級模擬考試(二)歷史參考答案與評分建議一、選擇題(每題 4 分,共 48分)題號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答案 D B C D A D C B A B A C二、非選擇題(共 52分)42.(25分)(1)美國:注重培養青年政治力量;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旨在輸出美式民主制度);單向文化輸出;利用非裔僑民拉近美非關系;服務于美國的全球戰略。(6 分,每點 2 分,任答三點即可)中國:注重非洲的可持續發展;側重實用技術的傳播;推動多領域文化交流;途徑多樣;平等互利、合作共贏。(6分,每點 2分,任答三點即可)(2)美國:為了加強對非洲的控制,美國滲透其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推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這些做法雖然客觀上有利于促進非洲經濟的發展、培養各類人才;但不利于非洲的獨立發展。(6分,每點 2分,任答三點即可)中國:中國與非洲有著相同被殖民的經歷,同時一直推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推行有利于非洲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政策。這些措施有利于加強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團結合作,促進非洲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利于國際關系的改善,貢獻中國的外交智慧。(7分,每點 2分,任答四點給 7分)43.(12分)評分建議:(1)評價材料觀點:0-2分概括性評價客觀正確,得 2分;概括性評價不正確或沒有,得 0分。(說明:僅抄寫材料觀點或僅寫“第一種”等不給分;若前面沒有概括性評價,而在結論里出現了,且是正確的,可給概括性評價分。)(2)論證:0-8分①第一層次:6-8分。史實準確,邏輯嚴密,表述清晰,能合理的運用具體史實論證所評析的觀點及概括性評價。②第二層次:3-5分。史實較準確,邏輯較嚴密,表述較清晰,能較合理的運用具體史實論證所評析的觀點及概括性評價。③第三層次:0-2分。史實不清,邏輯不嚴密,表述不清晰,論證缺乏必要的史實支撐。(3)結論:0-2分①結論明確、恰當,不能重復材料觀點,須與評析有嚴密的邏輯關系,得 2分。②結論較為明確,不能重復材料觀點,與評析有一定的邏輯關系,得 1分。③結論錯誤或重復材料觀點或無結論,得 0 分。示例一:同意第三種認為世界史所研究的是世界歷史的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體現了唯物史觀的思想。世界史體現了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古代時期世界各地沿著自己傳統的文明軌跡獨立發展,中國、印度等地的農耕文明不斷成熟,西方國家的封建社會逐漸被資本主義打破;隨著西方資本原始積累的加深,逐漸具備了工業革命的條件,西方國家不斷向世界擴張,第 1 頁 共 2 頁{#{QQABDYIQogCIAIBAABhCQQWQCEKQkAGACCoGBEAIMAABCANABAA=}#}將工業文明傳播到世界各地,人類由農業社會步入工業社會,但是發展不平衡。世界史也體現了人類社會由孤立分散走向聯合整體。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斷殖民擴張,各地區逐漸被納入世界市場,尤其是工業革命后各地聯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場最終形成。總之,世界史的兩條發展線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人類社會在由低級向高級轉變的過程中也向著整體世界發展。示例二:我認為第一種五種社會形態、第二種西方中心論的觀點不正確,第三種唯物史觀對世界史的認識是正確的。二戰后蘇聯為了加強對社會主義陣營意識形態的管理,推行統一的歷史觀,錯誤的認為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和民族都經歷了五種社會形態,這并不能反映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比如非洲仍有很多地區處于原始部落狀態,美國建國就是資本主義國家,沒有經歷過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美國學者麥克尼爾是站在西方中心的角度,認為世界各地的發展都是得益于西方國家文明的傳播,其實世界文明的發展一定是各地相互交流的產物,比如絲綢之路將歐亞非三大洲連接起來,相互傳播各地的文明成果。中國學者寫的世界史是站在唯物史觀的角度,認為在生產力發展的推動下人類社會經歷了由低級向高級的轉變、由孤立分散向聯合整體發展的轉變,這是符合世界史發展趨勢的。總之,五種社會形態的歷史觀沒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過于絕對的認識世界;西方中心論的觀點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不能發展的看待世界文明;只有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能夠全面、客觀的認識世界史的發展。(說明:示例只作為評分參考,不作為唯一標準答案。)44.(15分)(1)土爾扈特對中國的民族與文化認同;清朝統一發展,政局穩定,吸引力較強;清朝統治者歡迎土爾扈特部回歸;首領渥巴錫合理規劃;部眾齊心協力,克服艱難險阻。(8 分,每點 2 分,任答四點即可)(2)有利于土爾扈特部的生存與發展;便利了清廷對土爾扈特部的管理;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加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與向心力;為以后解決類似問題提供歷史經驗。(7分,每點 2 分,任答三點給 7分)第 2 頁 共 2 頁{#{QQABDYIQogCIAIBAABhCQQWQCEKQkAGACCoGBEAIMAABCANABAA=}#}{#{QQABDYIQogCIAIBAABhCQQWQCEKQkAGACCoGBEAIMAABCANABAA=}#}{#{QQABDYIQogCIAIBAABhCQQWQCEKQkAGACCoGBEAIMAABCANABAA=}#}{#{QQABDYIQogCIAIBAABhCQQWQCEKQkAGACCoGBEAIMAABCANABAA=}#}{#{QQABDYIQogCIAIBAABhCQQWQCEKQkAGACCoGBEAIMAABCANABAA=}#}{#{QQABDYIQogCIAIBAABhCQQWQCEKQkAGACCoGBEAIMAABCANABAA=}#}{#{QQABDYIQogCIAIBAABhCQQWQCEKQkAGACCoGBEAIMAABCANABAA=}#}{#{QQABDYIQogCIAIBAABhCQQWQCEKQkAGACCoGBEAIMAABCANABAA=}#}{#{QQABDYIQogCIAIBAABhCQQWQCEKQkAGACCoGBEAIMAABCANAB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答案.pdf 地理答案.pdf 山西省太原市2024屆高三下學期模擬考試(二)文科綜合試卷.pdf 政治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