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掾…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史料反映安史之亂(A: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破壞B,失去對少數民族的控制C.削弱了中央集權統治力量D.促進了人口的大量南遷24.電影《滿江紅》成為2023年春節檔的票房冠軍,電影的熱度再次引發了紀念岳飛的熱潮。人們紀念岳飛是因為他()A,堅持抗金,符合當時人民的利益B,是抗擊西夏入侵宋的偉大民族英雄C,沉重打擊了南宋王朝的腐朽統治D.促成“澶淵之盟”,保持了遼宋和平25.如圖是“濟南劉家功夫針鋪”銅版。它不僅標明鋪號,而且以白兔為商品標識,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標廣告。它出現在(絨針夫功家劉南濟A.漢朝B.唐朝用C.宋朝收買上D.明朝加26.宋朝時,水力筒車、腳踏內翻車、秧馬等適合水田勞作的生產工具被大量使用。占城稻被引進、改良和推廣,雙季稻、稻麥連作制也得到推廣。這些現象說明這一時期(A.南稻北粟局面已經形成B.農業生產得到極大發展C.南北經濟文化交流加強D.農業種植結構發生改變27.某同學在復習中國歷史時,制作了如圖知識卡片。該同學復習的主題是(A.海外貿易繁盛★742年,北方與南方人口比例為3:2;1080年比例為2:5B.水稻產量增加★諺語:“蘇湖熟,天下足”C.經濟重心南移★江南地區成為我國制瓷業中心D.都市經濟繁榮★中央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28.下圖是某位同學繪制的歷史示意圖,★代表的朝代是()A.唐朝1227年滅西夏蒙古政權→滅金1234年B.元朝,C.明朝★D.清朝1258年滅大理滅南宋1276年29.蘇聯學者巴托爾德說“蒙古帝國把遠東和近東的文明置于一個民族、一個王朝的統治之下,這就不能不促進貿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中國和中亞的貿易得到空前的發展。”由此可知,巴托爾德認為蒙古帝國(A.引發了較大規模的民族遷徙B,建立了世界上最龐大的帝國C.破壞了被征服地區的生產力D.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第6頁(共8頁)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36分)30.【唐朝的社會治理】(10分)材料一唐的繁榮是在隋的基礎上不斷繼承創新的結果。…唐承隋科舉制并有所變革,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進入仕途,為唐代文化帶來新的面貌。唐朝與突厥、吐蕃等民族頻繁交往,各少數民族的文化,經過吸收、改造、創新,成為唐文化中色彩絢爛的成分。在唐前期130多年中,朝廷經常發布詔令勸課農桑,組織興修水利工程達160多項,勞動人民還發明了連筒、筒車和水輪等新式灌溉工具。貞觀末年,·全國戶數約300萬,到開元末年,全國戶數已超過841萬。唐朝經濟繁榮,,國力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1廣一摘編自朱紹侯等《中國古代史》(下)材科二唐玄宗本人的變化,是當時社會危機難以克服的主要原因。開元初,他注意節儉,反對鋪張浪費。天寶時則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賢,而是專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楊國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面對各種社會問題,玄宗毫無改弦更張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華清宮去過冬。安祿山為了討好玄宗和楊貴妃,在得知玄宗要在華清宮新開浴池的時候,立即在范陽以漢白玉石制成魚龍鳧雁,還有石蓮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悅異常。決“摘編自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行的、(1)根據材料一指出唐朝繁榮的原因。(4分)(2)根據材料二,比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統治的不同之處。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玄宗后期統治帶來的嚴重后果。(6分)31.【制度創新】(10分)材料一:中國在11世紀至13世紀發生了根本的社會變化。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方藩鎮為代表的軍人政治。受到儒家教育的文人擔任政府高級行政官員,文官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將。一摘編自庫恩《宋代文化史》材料二:元代制度,除中書省直轄的“腹里”地區,全國劃分為嶺北、遼陽、河南江北、陜西、四川、甘肅、湖廣等十多個行省…行省制度是溝通中央與基層社會聯系的橋梁,使邊遠地區與中央的聯系大大加強。明清時期,“行省”這一名稱被沿用了下來…元代行省的劃分也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國省制的規模。一摘編自尚衍斌《元代疆域治理的歷史鏡鑒》(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概括北宋政治的特點。并簡述其積極影響(4分)(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制度有何創新?概述這一制度創新的意義。(6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第7頁(共8頁)2023-2024學年期中七年級道法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2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D A C B D A B C B D A B C D二、非選擇題(32分)15.(8分)(1)①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而且是一面旗幟。 好的榜樣昭示著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啟發我們對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② 善于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就會變得更加美好。(4分)(2)①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 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榜樣。 ③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通過自省和慎獨,檢視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為。④ 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評分說明: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給分。)16.(10分)(1)①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和對事的態度、觀念,影響我們的判斷和選擇,驅使我們做出行動;②豐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觀察事物,探索未知;③可以豐富我們對生活、對人的美好情感,促進精神發展;④有助于我們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報效祖國之志等。 (評分說明: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得4分)(2) 李華的觀點是片面的;(2分)①生活中我們要努力創造和傳遞美好情感是正確的,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讓我們身心愉悅,逐漸豐富我們對生活、對人生的美好情感。 這些情感表達著我們的愿望,促進我們的精神發展。在生活中創造和傳遞美好的情感體驗,使我們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圍的世界也因為我們的積極情感而多一份美好。 ②拒絕負面情感的說法是錯誤的,生活中某些負面的情感體驗盡管不那么美好,但對于我們的成長也有意義,它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閱歷,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飽滿豐盈。所以,我們在積極創造和傳遞美好情感的同時,要學會承受一些負面感受,善于將負面情感轉變為成長的助力。(評分說明:每點2分,共4分)17.(14分)(1)反抗與依賴;勇敢與怯懦;閉鎖與開放。(評分說明: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得4分)(2)①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放松自己;②通過求助他人,學習化解煩惱的方法;③通過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接納和調適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④學習自我調節,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評分說明: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給分。)(3)①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②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③能真誠面對自我,聞過即改,知恥而后勇。④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堅決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⑤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評分說明: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得6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給分。)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題號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答案 A B D C D A A C B C B D二、非選擇題30. (1)原因:在隋朝的基礎上繼承創新;文化上兼收并蓄;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重視興修水利;新生產工具的發明和使用等。 (答出2點給4分)(2)前期:節儉、反對浪費;任人唯賢;勵精圖治。后期:驕奢淫逸(2分);任人唯親、沉迷酒色、不理朝政(2分)。后果:社會危機嚴重(或爆發安史之亂)。(2分)31. (1)特點:重文輕武,文人治國。(2分)影響:扭轉了尚武輕文的社會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政權穩固和社會安定;促進了文教事業發展。(答出一點2分)(2)創新:設立行省制度。(2分)意義: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一;行省制度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時期繼續沿用, 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國省制的規模,在歷史上影響深遠。(4分)32. (1)澶淵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經濟負擔;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使邊境民眾生活環境相對安定;加強各民族的友好關系,促進了民族交融。(事件2分,看法答出兩點4分,共6分)(2)邊疆各族內遷;契丹、女真等族漢化;形成新的民族回族。(任答兩點2分)33. 事件1.玄奘西行,事件2.鑒真東渡到日本;觀點: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頻繁。論述: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頻繁。貞觀初年,高僧玄奘不畏艱險,西行取經,帶回大量佛經,為中國佛教事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由他口述記錄而成的《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獻。唐朝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在日本傳授佛經,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等,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貢獻。(評分標準:事件2分,觀點2分,論述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下期中道法歷史合卷.docx 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1).docx 七年級道法期中考試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