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年秋季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道法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C D B A D B B C B B A C D A15.(1)自由與規則不可分(1分)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1分)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1分)違反規則應受到相應的處罰。(答出劃線部分核心觀點即可。)(2)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一些規則,需要制定,一些規則需要廢除,一些規則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②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要求。(評分說明:每小點1分,共2分)(3)①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片面的)。 ②遵守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③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每小點1分,共3分)16.(1)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0.5分),塑造健康的人格(0.5分),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0.5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0.5分)。(2)誠實守信(誠信)(1分)①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項民法原則。②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③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一個企業只有講誠信,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譽,才能長盛不衰。④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誠信能夠提高國家的形象和聲譽,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答出劃線部分核心觀點即可。每點1分,共4分)(3)我們要敢于維護并善于維護正當權益。(1分)①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敬佩。(1分,答出其中一點即可)②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1分)17.(1)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學會“信息節食”。③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④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⑤在網上傳播網絡正能量,高揚主旋律。(答出其中四點即可,每點1分,共4分。)(2)①樹立誠信意識。②運用誠信智慧。③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每小點1分,共3分)①姚某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②姚某某的行為具有刑事違法性。 ③姚某某的行為具有應受刑罰處罰性。(每點1分,共3分)(4)①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于未然。(評分說明:每點1分,共4分)2023年秋季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答案 C D A D C B A B A A D D B B32、(1)特點:以自救為目的;“中體西用”為指導思想;涉及多個領域;兼具經濟改革與社會變革的雙重性。(4分,任答兩點即可)(2)觀點:李鴻章認為自己的洋務事業只是治標不治本,虛有其表。(或放不開手腳,只做表面文章。)(2分)同意。中國落后的根源在于社會政治制度的腐朽,“練兵”和“海軍”都只是治標不治本,只學習西方技術不改變落后的政治制度,不能使中國實現富強。或者不同意。因為洋務運動使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4分,任選一種觀點言之有理即可)33、(1)作用:革命志士早期的革命活動壯大了革命力量,宣傳了革命思想,鼓舞了革命斗志,積累了革命經驗,為辛亥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4分)(2)辛亥革命既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也有其歷史局限性。(2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但它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4分)34、說明:(1)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評分基本原則:觀點3分;評析7分;結論2分。(2)閱卷時不必死摳示例中的條條。示例只作評卷參考,不作為唯一標準。考生答案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據者可同等給分。【示例】觀點: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評析: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引發了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前期以學生為主,后期工人成為運動的主力,中國工人階級開始走上中國政治的舞臺。正是由于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直接推動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工人階級就有了自己的先鋒隊,中國革命就有了新的領導核心力量,這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區別于舊民主主義革命最根本的特征。此外,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由封建社會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反帝反封建成為近代以來中國革命的主題。在五四運動之前,中國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是由農民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而五四運動之后,革命的領導者不再是農民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而是無產階級。結論:五四運動是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歷史八上期中試卷.pdf 2023年秋季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docx 2023年秋季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道法試題參考答案.docx 2023期中道法八上期中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