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8張PPT)第1課時 元素與物質的關系 物質分類1.能從元素組成(宏觀)和構成微粒(微觀)的角度分析認識物質,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意識和能力。2.認識同類物質具有相似性,學會分析研究物質性質與相互轉化的方法,促進“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化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核心素養發展目標一、元素與物質的關系隨堂演練 知識落實課時對點練二、物質分類三、物質性質內容索引1.元素與物質的關系物質都是由 組成的。2.元素的組成形式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僅由 元素組成的_______化合物:由 的元素組成的_______元素一種一、元素與物質的關系元素物質純凈物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游離態:元素以 形式存在,元素的化合價為__化合態:元素以 形式存在,元素的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__元素3.元素的存在形態單質0化合物04.元素的化合價與物質關系如圖所示是碳及其化合物“價—類”二維圖,請填入相應物質的化學式CO2H2CO3Na2CO3COCH4(1)純凈物一定具有固定的熔點和沸點( )(2)同種元素只可能形成一種單質( )(3)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負化合價代數和一定為零( )(4)同一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化合價一定相等( )提示 NH4NO3中N的化合價分別為-3價和+5價。(5)兩種不同元素只能形成一種化合物( )提示 C和O元素,既可以形成CO,又可以形成CO2。√×判斷正誤√××(1)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嗎?提示 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例如O2和O3的混合氣體,只由氧元素組成,不是純凈物。(2)從宏觀上看,物質由元素組成,從微觀上看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哪些?提示 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原子、分子或離子。如金剛石、SiO2等均由原子構成,CO、CO2、H2、H2O等均由分子構成,NaCl、CaCO3等均由離子構成。深度思考元素、物質及微粒間的關系圖歸納總結返回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物氧化物_________1.根據物質的組成分類非金屬單質二、物質分類物質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混合物金屬單質金屬非金屬酸堿鹽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能與 反應生成 的氧化物,如:CO2、等堿性氧化物:能與 反應生成 的氧化物,如: 、等兩性氧化物:如:Al2O3等不成鹽氧化物:如:CO、NO等2.根據物質的性質分類(1)氧化物分類堿鹽和水SO2酸鹽和水Na2OCaO(2)各類氧化物之間的關系3.其他分類方法(1)根據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否導電,可將化合物分為 和____。(2)根據在反應中所含元素化合價改變情況,可將反應物分為 、__。(3)根據被分散物質的顆粒大小,可將分散系分為 、 和 。電解質非電解質氧化劑還原劑溶液濁液膠體(1)溶液呈酸性的物質就屬于酸,溶液呈堿性的物質就屬于堿( )(2)五水硫酸銅為混合物( )(3)在化合物中,只要含有氧元素就屬于氧化物( )(4)SO3既是非金屬氧化物,又是酸性氧化物( )(5)Na2O溶于水后,溶液呈堿性,因此Na2O屬于堿類( )提示 Na2O溶于水,和水反應生成NaOH,NaOH為堿,Na2O為堿性氧化物。××判斷正誤×√×(6)H2SO4和NaHSO4的水溶液都呈酸性,因此H2SO4和NaHSO4都屬于酸( )(7)相同種類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化合物( )提示 由Fe和Cl兩種元素,既可以形成FeCl3,也可以形成FeCl2。×√1.(2019·山東淄博桓臺一中、高青一中聯考)已知下列物質:①金剛石 ②石墨 ③冰水混合物 ④純凈無污染的空氣 ⑤紅磷 ⑥白磷 ⑦過氧化鈉 ⑧氧化鈉 ⑨膽礬 ⑩CuSO4溶液 氧化鈣。(1)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屬于單質的是__________。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④⑩①②⑤⑥③⑦⑧⑨ 應用體驗解析 金剛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物質,屬于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冰和水的成分均為水,冰水混合物屬于純凈物;空氣由氧氣、氮氣等多種成分組成,屬于混合物;紅磷和白磷均是由磷元素組成的物質,屬于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過氧化鈉和氧化鈉均由鈉元素和氧元素組成,但二者中鈉、氧組成比不同,屬于由相同元素組成的不同化合物;膽礬(CuSO4·5H2O)是由銅、硫、氧、氫四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CuSO4溶液也由銅、硫、氧、氫四種元素組成,但其是由CuSO4和水組成的混合物;氧化鈣是由氧元素和鈣元素組成的化合物。(2)屬于由相同元素組成的不同物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和②,⑤和⑥,⑦和⑧,解析 由(1)可知,金剛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組成;紅磷和白磷均由磷元素組成;過氧化鈉和氧化鈉均由氧元素和鈉元素組成;膽礬和CuSO4溶液均由銅、硫、氧、氫四種元素組成。⑨和⑩(3)屬于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的是_________________。①和②,⑤和⑥解析 金剛石和石墨,紅磷和白磷分別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4)下列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_____(填字母)。A.石墨轉化成金剛石 B.冰融化成冰水混合物C.氧化鈣溶于水 D.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B解析 化學變化中有新物質生成。冰融化成水無新物質生成,不屬于化學變化。2.氧化物的分類標準很多,將下列氧化物按性質不同進行分類①CO ②Na2O2 ③CO2 ④Na2O ⑤Mn2O7 ⑥MgO ⑦NO(1)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③⑤解析 CO2和Mn2O7和堿反應只生成鹽和水,故為酸性氧化物。(2)屬于堿性氧化物的是______。④⑥解析 Na2O和MgO和酸反應只生成鹽和水,故為堿性氧化物。(3)和酸、堿都不能生成鹽的氧化物是_______。①⑦解析 NO和CO和酸、堿都不能反應生成鹽類,屬于不成鹽氧化物。(4)可以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但不是堿性氧化物的是______。②解析 Na2O2和酸(如HCl)反應后的產物中除了鹽(NaCl)和水外,還有氧氣生成,故Na2O2不屬于堿性氧化物。物質組成分類中的“四大誤區”(1)誤以為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為純凈物,如由O2、O3組成的氣體為混合物。(2)誤認為呈酸性的物質一定為酸,如NaHSO4是一種鹽。(3)誤認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為金屬氧化物,但屬于酸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也不一定為酸性氧化物,如NO、CO為不成鹽氧化物。(4)誤認為金屬氧化物一定為堿性氧化物,如Na2O2為過氧化物,Al2O3為兩性氧化物。歸納總結相關鏈接(1)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物質純凈物單質金屬單質(如Fe)非金屬單質(如C)化合物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如CO2)堿性氧化物(如Na2O)酸按強弱強酸(如HCl、HNO3、H2SO4)弱酸(如CH3COOH、H2CO3)按電離出的H+數一元酸(如HCl)二元酸(如H2SO4)多元酸(如H3PO4)物質純凈物化合物堿按強弱強堿(如NaOH)弱堿(如NH3·H2O)按電離出的OH-數一元堿(如NaOH)二元堿[如Ba(OH)2]多元堿[如Fe(OH)3]鹽正鹽(如Na2CO3)酸式鹽(如NaHCO3)堿式鹽[如Cu2(OH)2CO3]物質混合物溶液(如NaCl溶液)膠體[如Fe(OH)3膠體]濁液懸濁液(如泥水混合物)乳濁液(如油水混合物)(2)分類的標準不同,同一物質可以屬于不同的類別:如NaHSO4可以屬于純凈物、鈉鹽、硫酸氫鹽、酸式鹽、含氧酸鹽、電解質、水溶性鹽等。返回性質預測與操作 實驗 現象 溶液變____ 固體溶解,產生________ 固體溶解,溶液呈藍色 紅色褪去變為無色 產生白色沉淀實驗 結論 酸能使指示劑變色 酸能與活潑金屬反應 酸能和堿性氧化物反應 酸能和堿反應 酸能和某些鹽反應1.實驗探究——同一類物質的性質(鹽酸為例)紅色無色氣體三、物質性質寫出鹽酸分別與上述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 ;② ;③ ;④ 。Fe+2HCl===FeCl2+H2↑CuO+2HCl===CuCl2+H2ONaOH+HCl===NaCl+H2OAgNO3+HCl===AgCl↓+HNO32.根據物質類別預測陌生物質的性質(1)SO2和CO2同為酸性氧化物,試根據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質),推測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質,用化學方程式表示:①SO2+H2O=== ;②SO2+CaO=== ;③SO2+Ca(OH)2=== 。(2)實驗室用碳酸鈣與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若實驗室沒有鹽酸時,可選用______代替。H2SO3CaSO3CaSO3↓+H2OCaCO3+2HCl===CaCl2+CO2↑+H2O硝酸3.不同類物質間的轉化以鈣為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鈣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并指明反應類型。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Ca+O2===2CaO化合反應CaO+H2O===Ca(OH)2化合反應CaO+CO2===CaCO3化合反應Ca(OH)2+Na2CO3===CaCO3↓+2NaOH復分解反應Ca(OH)2+2HCl===CaCl2+2H2O復分解反應CaCO3+2HCl===CaCl2+CO2↑+H2O復分解反應相關鏈接(1)金屬的化學通性金屬單質活潑金屬+H2O―→堿+H2較活潑金屬+酸―→鹽+H2較活潑金屬+較不活潑金屬鹽―→較活潑金屬鹽+較不活潑金屬金屬+非金屬―→鹽金屬+氧氣―→金屬氧化物(2)氧化物的化學通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H2O―→含氧酸酸性氧化物+堿―→鹽+水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鹽堿性氧化物+H2O―→堿堿性氧化物+酸―→鹽+水(3)酸的化學通性酸酸+指示劑: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酸+金屬―→鹽+H2酸+堿性氧化物→鹽+水酸+堿―→鹽+水酸+鹽―→新鹽+新酸(4)堿的化學通性堿堿+指示劑: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堿+酸性氧化物―→鹽+水堿+酸―→鹽+水堿+鹽―→新鹽+新堿(5)鹽的化學通性鹽鹽+酸―→新鹽+新酸鹽+堿―→新鹽+新堿鹽+鹽―→新鹽+新鹽較不活潑金屬鹽+較活潑金屬―→較活潑金屬鹽+較不活潑金屬(1)向稀H2SO4溶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劑,溶液變紅色( )(2)根據酸的通性,酸能和所有的金屬反應( )(3)并不是所有的酸和鹽都能發生反應( )(4)CaCO3和H2SO4可以反應,因此實驗室可以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5)酸的通性之一是酸可以和鹽反應,因此CaCl2+H2O+CO2===CaCO3↓+2HCl可以發生( )××判斷正誤√××1.右圖為硫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1)請補充圖中各價態對應的物質。H2S理解應用SO2H2SO4Na2SO4(2)按要求書寫①②③④四種物質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和足量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和Na2O: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和BaCl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和Ba(OH)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S+2NaOH===Na2S+2H2OSO2+Na2O===Na2SO3H2SO4+BaCl2===BaSO4↓+2HClNa2SO4+Ba(OH)2===BaSO4↓+2NaOH2.單質、氧化物、酸、堿和鹽的相互關系,可以用下圖簡單表示。限選擇鐵、碳、氧氣、鹽酸、氧化鈣、二氧化碳、水、氫氧化鈣8種物質作為反應物,將圖中指定序號的轉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所寫化學方程式不得重復)。①C+O2 CO2;②CO2+H2O===H2CO3;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CO2+Ca(OH)2===CaCO3↓+H2OFe+2HCl===FeCl2+H2↑CaO+2HCl===CaCl2+H2OCa(OH)2+2HCl===CaCl2+2H2OCaO+H2O===Ca(OH)2解析 屬于同一類的物質必定符合同一標準,就會有某一共同的性質,利用一類物質和另一類物質之間的關系,就可以找出物質之間轉化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化學通性:單質、氧化物、酸、堿、鹽之間的轉化關系圖示歸納總結返回1.(2020·西安鐵一中檢測)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了“加碘食鹽”“增鐵醬油”“高鈣牛奶”“富硒茶葉”和“含氟牙膏”等商品。這里的碘、鐵、鈣、硒、氟指的是A.元素 B.單質C.分子 D.氧化物√解析 物質所含的碘、鐵、鈣、硒、氟都是指元素。123隨堂演練 知識落實452.(2019·邯鄲期中)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物質A.一定是氧化物 B.一定是化合物C.可能是混合物 D.可能是純凈物且為單質√12345解析純凈物:一定為化合物,可能是氧化物兩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混合物單質和單質單質和化合物化合物和化合物3.(2019·西安聯考)下列關于氧化物的敘述正確的是①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屬氧化物 ②非金屬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堿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屬氧化物 ④金屬氧化物都是堿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均可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 ⑥不能與酸反應的氧化物一定能與堿反應A.①②③④ B.⑤⑥C.②③⑥ D.③√12345解析 ①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非金屬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屬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②非金屬氧化物可能不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③堿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屬氧化物;④金屬氧化物可能是堿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酸性氧化物或兩性氧化物,如Al2O3是兩性氧化物;⑤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如SiO2是酸性氧化物,卻不能與水反應;⑥不能與酸反應的氧化物,可能與堿也不反應,如CO、NO與酸、堿均不反應。12345選項 酸 堿 鹽 氧化物A 硫酸 純堿 熟石灰 氧化鐵B 氫硫酸 燒堿 純堿 生石灰C 碳酸 蘇打 小蘇打 二氧化硫D 二氧化碳 苛性鈉 氯化鈉 碳酸鈣4.(2019·湖南醴陵一中期中)下列各組物質分類正確的是12345√解析 純堿是Na2CO3,屬于鹽不是堿,熟石灰是Ca(OH)2,屬于堿不是鹽,A項錯誤;氫硫酸是酸,燒堿是堿,純堿是鹽,生石灰是氧化物,B項正確;蘇打是碳酸鈉,屬于鹽,C項錯誤;二氧化碳屬于氧化物,不是酸,CaCO3屬于鹽,不是氧化物,D項錯誤。123455.(2019·湖南師大附中月考)以鐵、氧化銅、氯化銅溶液、鹽酸、氫氧化鉀溶液為反應物,兩兩間發生的反應有(已知Fe與CuO在高溫下能反應)A.6個 B.5個C.4個 D.3個解析 根據金屬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的性質判斷反應能否進行。下圖中用線連接的兩物質間能發生反應。12345√返回題組一 元素與物質的關系1.(2019·太原五中月考)下列物質肯定為純凈物的是A.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B.只由一種原子構成的物質C.只由一種分子構成的物質D.只由一種元素的陽離子與另一種元素的陰離子構成的物質√123456789課時對點練A組 基礎對點練解析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例如,石墨與金剛石混合在一起,由碳元素組成,屬于混合物,故A錯誤;一種分子只能構成一種物質,一種原子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如O2、O3均由氧原子構成,故B錯誤;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物質的組成種類只有一種,屬于純凈物,故C正確;陽離子可能為變價離子,如FeCl3與FeCl2,故D錯誤。1234567892.(2019·河南商丘夏邑高中月考)經測定,一瓶氣體中只含有C、O兩種元素,通常情況下這瓶氣體不可能是A.一種化合物B.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混合物C.兩種化合物D.兩種單質√解析 由于碳元素的單質為固體,因此不可能存在單質碳,可以存在單質氧氣。123456789題組二 物質分類3.(2019·河南龍泉中學月考)下列物質是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物質,其中屬于純凈物的是A.煤 B.生鐵C.蒸餾水 D.礦泉水√123456789解析 煤是由含有碳、硫等元素的多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生鐵是由鐵和碳組成的混合物;礦泉水中除含有水外,還有其他多種礦物質,是混合物。4.(2019·湖南株洲四中期末)分類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簡單易行的科學方法,人們在認識事物時可采取多種分類方法。下列各組歸類不合理的是選項 按某一分類標準分類的物質或變化 歸類A FeSO4、NO2、MnO2、NaClO H2SO3B CH3COOH、HClO、H2S、H2CO3 HFC 氫氣燃燒、氧化鈣變質、食物腐爛 冰雪融化D (NH4)2SO4、NH4Cl、NH4NO3、NH3·H2O NH4HCO3√123456789解析 A項中物質均為含氧化合物;B項中物質均屬于酸;C項中氫氣燃燒、氧化鈣變質、食物腐爛均為化學變化,而冰雪融化屬于物理變化;D項中物質均為氮肥。123456789選項 X Y ZA 氧化物 化合物 純凈物B CO 非電解質 化合物C NaCl溶液 電解質 能導電物質D NaOH 堿 純凈物5.(2019·湖北普通高中聯考)如圖表示的一些物質或概念間的從屬關系,不正確的是123456789√解析 A項,氧化物屬于化合物,化合物屬于純凈物,符合圖示從屬關系;B項,非電解質屬于化合物,一氧化碳是非電解質中的一種,符合圖示從屬關系;C項,氯化鈉溶液屬于混合物,電解質一定是純凈物,不符合圖示從屬關系;D項,NaOH屬于堿,堿屬于純凈物,符合圖示從屬關系。123456789題組三 物質的分類與性質6.(2019·山東菏澤高一檢測)某同學要在奧運五連環中填入物質,使相連物質間能發生反應,不相連物質間不能發生反應。你認為“五連環”中有空缺的一環應填入的物質是A.稀硫酸 B.氧氣C.二氧化碳 D.氧化鈣√123456789解析 據題意知,填入的物質既能與NaOH溶液反應,又能與碳反應,符合題目要求的物質為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CO2+2NaOH===Na2CO3+H2O,C+CO21234567897.(2019·朝陽區高一檢測)A、B、C、D、E中都含有同一種元素,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A.銅 B.碳 C.鐵 D.鈣√123456789解析 由圖中轉化關系可推知,A為CaO,B為Ca(OH)2,C為Ca(NO3)2,D為CaCl2,E為CaCO3,故都含相同元素鈣元素。8.下列各選項中,不能滿足下圖一步轉化關系的是A.X為銅、Y為氧化銅、Z為硫酸銅 B.X為二氧化碳、Y氧氣、Z為一氧化碳C.X為碳酸鈣、Y氧化鈣、Z為氫氧化鈣D.X為氫氧化鈉、Y氯化鈉、Z為碳酸鈉√123456789解析 A項,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硫酸銅溶液與鐵反應生成銅;B項,二氧化碳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氧氣與碳反應可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繼續燃燒生成二氧化碳;C項,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D項,氫氧化鈉與金屬氯化物反應生成氯化鈉,氯化鈉不能直接轉化生成碳酸鈉。1234567899.(2020·天津檢測)無機化合物可根據其組成和性質進行分類。(1)下圖所示的物質分類方法名稱是___________。解析 常見的分類法有兩種:交叉分類法和樹狀分類法,由圖可知為樹狀分類法。123456789樹狀分類法(2)以Na、K、H、O、C、S、N中任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合適的物質,分別填在下表中。解析 酸可以填寫H2S、H2SO4、HNO3、H2CO3等,堿可以填寫KOH或NaOH等;鹽可填寫K2CO3、Na2SO4、NaNO3、KNO3、K2SO4等。123456789物質類別 酸 堿 鹽 氧化物化學式 ①HCl ②________ ___________ ③_________ _________ ④Ba(OH)2 ⑤Na2CO3 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⑦CO2⑧Na2OH2SO4(或HNO3等)NaOH(或KOH等)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3)寫出⑦轉化為⑤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CO2是酸性氧化物,可與NaOH反應生成Na2CO3。1234567892NaOH+CO2===Na2CO3+H2O(4)實驗室制備⑦常用______和________反應,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實驗室常用CaCO3和稀鹽酸反應制取CO2,產生的CO2氣體可用澄清的石灰水來檢驗。鹽酸碳酸鈣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變渾濁,即證明是CO21.(2019·安徽淮北一中高一摸底)下列各組物質中,能相互反應且反應后溶液總質量增加的是A.鐵和硫酸銅溶液B.氧化鐵固體和稀硫酸C.鹽酸和澄清石灰水D.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鉀溶液√B組 綜合強化練5134672解析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進入溶液中的是鐵,相對原子質量為56,置換出來的是銅,相對原子質量為64,則進入的少,出來的多,所以溶液質量減少了,A錯誤;氧化鐵固體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溶液質量增加,B正確;鹽酸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鈣溶液和水,溶液質量不變,C錯誤;氯化鈉溶液與硝酸鉀溶液不反應,故溶液質量不變,D錯誤。51346722.(2019·福建廈門六中期中測試)下列關于物質分類的組合正確的是選項 堿 酸 鹽 堿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A Ca(OH)2 硫酸 小蘇打 Mn2O7 干冰B 燒堿 鹽酸 氯化鈉 氧化鈉 一氧化碳C 石灰水 冰醋酸(CH3COOH) 膽礬(CuSO4·5H2O) 氧化鈉 二氧化硫D NaOH HNO3 碳酸鈣 氧化鐵 SO3√5134672解析 Mn2O7為酸性氧化物,A項錯誤;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為混合物;一氧化碳是不成鹽氧化物,不屬于酸性氧化物,B項錯誤;石灰水是氫氧化鈣與水的混合物,而堿為純凈物,C項錯誤。51346723.(2019·洛陽高一檢測)小美同學按要求填入了5種物質(如圖所示),相連環的物質間所發生的反應中,沒有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A.分解反應 B.復分解反應C.化合反應 D.置換反應√5134672解析 Fe和稀鹽酸的反應為置換反應,稀鹽酸和NaOH溶液的反應為復分解反應,CO2和H2O可以化合生成H2CO3,故沒有分解反應。4.X、Y、Z、W各代表一種物質,若X+Y===Z+W,則X和Y之間不可能是A.鹽和鹽的反應 B.堿性氧化物和水的反應C.酸與堿的反應 D.酸性氧化物和堿的反應√解析 堿性氧化物與水發生化合反應只能生成一種物質,選項B不可能。51346725.“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我們都希望自己有一口好牙,所以,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很重要!牙膏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潔用品,由粉狀摩擦劑、濕潤劑、表面活性劑、黏合劑、香料、甜味劑及其他特殊成分構成。下表列出了三種牙膏中的摩擦劑。以下內容摘自某品牌牙膏說明書:5134672牙膏 X牙膏 Y牙膏 Z牙膏摩擦劑 氫氧化鋁 碳酸鈣 二氧化硅摩擦劑物質類別 (指酸、堿、鹽、氧化物) - (1)請在表中填寫摩擦劑所屬的物質類別。鹽氧化物解析 碳酸鈣屬于鹽,二氧化硅屬于氧化物。(2)推測牙膏摩擦劑的溶解性是怎樣的?解析 摩擦劑的作用是除去牙齒上殘留的食物,聯系日常生活中用砂紙來摩擦金屬以除去金屬表面的銹跡的事實,可知摩擦劑應為堅硬難溶的物質。5134672答案 難溶解析 題中所發生的反應依次為CaCO3 CaO+CO2↑,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3)Y牙膏中的摩擦劑——碳酸鈣可以用石灰石來制備。某學生設計了一種實驗室制備碳酸鈣的實驗方案,其流程如圖所示:5134672寫出上述方案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CaO+H2O===Ca(OH)2③Ca(OH)2+Na2CO3===CaCO3↓+2NaOH6.(2019·福建三明第一中學月考)“探險戰士”——鹽酸勇闖化學迷宮,迷宮內有許多“吃人的野獸”(即能與鹽酸反應的物質),鹽酸必須避開它們,否則就無法通過。5134672(1)請你幫助它走出迷宮:入口→______→______→______→出口(請用序號填寫)。③④⑦解析 鹽酸不與二氧化碳反應,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位于氫后,不與鹽酸反應,鹽酸不與非金屬單質反應。(2)在能“吃掉”鹽酸的化學反應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有___個。5134672Fe+2HCl===FeCl2+H2↑4解析 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是置換反應,故Fe+2HCl===FeCl2+H2↑是置換反應;鹽酸與氫氧化鈉、碳酸鉀、碳酸氫鈉、氧化鐵之間的反應是復分解反應,共有4個。(3)下列物質中,沿著鹽酸走出的路線無法“闖過”這個迷宮的是___(填字母)。A.Ca(OH)2 B.H2SO4 C.CuSO45134672A解析 氫氧化鈣能與CO2反應,選項A符合題意;硫酸和CuSO4均不與CO2、Cu、O2反應,選項B、C均不符合題意。7.(2019·廈門外國語學校月考)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稀鹽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鈉、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種。A可用于金屬表面除銹,B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它們相互之間發生反應或轉化的關系如右所示(“—”表示兩種物質間能發生反應,“→”表示兩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1)A、C的化學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D在生活和生產中的一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34672HClNaOH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滅火(填一種,合理即可)解析 根據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稀鹽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鈉、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種,A可用于金屬表面除銹,所以A是稀鹽酸,B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是氫氧化鈣,稀鹽酸、氫氧化鈣都會與E反應,所以E是碳酸鈉,稀鹽酸會與C反應,C會轉化成碳酸鈉,所以C是氫氧化鈉,D就是二氧化碳。然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進行驗證即可。A、C的化學式分別為HCl、NaOH。D是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產中的用途是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滅火等。5134672(2)E→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E→D反應,即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B與D反應,即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5134672Na2CO3+2HCl===2NaCl+H2O+CO2↑CO2+Ca(OH)2===CaCO3↓+H2O返回感謝傾聽!(共56張PPT)第2課時 一種重要的混合物——膠體1.能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認識分散系及其分類,熟知溶液、濁液、膠體三種分散系的本質區別。2.知道膠體是一種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膠體的特點、性質及其應用,會分析提純膠體,會鑒別膠體和溶液。核心素養發展目標一、分散系隨堂演練 知識落實課時對點練二、膠體的性質及應用內容索引1.分散系(1)定義:由 物質(分散質)分散到 (分散劑)里形成的混合物。一種(或幾種)另一種物質一、分散系(2)組成分散質:分散系中 的物質分散劑:分散系中 的物質(3)分類:根據分散系中分散質微粒直徑大小,可將分散系分為 、和 。被分散容納分散質溶液膠體濁液2.膠體(1)定義:分散質的微粒直徑介于 的分散系。(2)分類:依據分散劑狀態分為: 、 、 。3.膠體的分離和提純(1)膠體和濁液:用 的方法,膠體微粒可以通過濾紙。(2)膠體和溶液:用 的方法,膠體微粒 透過半透膜,而小分子、離子 透過半透膜。1~100 nm氣溶膠液溶膠固溶膠過濾滲析不能能(1)膠體、溶液和濁液都為混合物( )(2)分散系中的分散劑一定為液體( )(3)直徑介于1~100 nm之間的粒子稱為膠體( )(4)分散系中的分散質一定為純凈物( )(5)蔗糖水、泥漿、淀粉溶液都屬于膠體( )(6)膠體的分散質微粒直徑很小,可以透過半透膜( )(7)分離膠體和溶液可以用過濾的方法( )√×判斷正誤×××××1.如圖所示,家庭小實驗制得的分散系按分散質粒子大小分類,指明屬于哪種分散系(填字母),并回答相關問題。深度思考(1)①溶液_____。②濁液_____。③膠體_____。ADBCEF(2)食鹽水、碳素墨水和稀豆漿從外觀上看都是均一透明的,三者分散系類型相同嗎?根本區別是什么?提示 三者分散系類型不完全相同,食鹽水為溶液、碳素墨水和稀豆漿為膠體,本質區別是它們的分散質粒子直徑不同,如下圖。2.小明制備的Fe(OH)3膠體中含有少量的FeCl3,請設計實驗,如何凈化得到純凈的Fe(OH)3膠體?提示 將混合物盛于半透膜制成的滲析袋中置于流動(或頻繁更換)的蒸餾水里一段時間即可,如下圖溶液、膠體、濁液三類分散系的比較歸納總結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分散質粒子種類 分子、離子 較多分子集合體或大分子 大量分子集合體(固體小顆粒或小液滴)分散質粒子直徑 d<1 nm 1 nm100 nm外部特征 均一、透明、穩定 均一、透明、較穩定 不均一、不透明、不穩定分散質能否透過濾紙 能 能 不能分散質能否透過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實例 碘酒、蔗糖溶液、鹽酸、酒精溶液 豆漿、云、霧、煙、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 泥漿、油水混合物、氫氧化鐵的懸濁液返回性質 定義 原因 應用丁達爾現象(或丁達爾效應) 當可見光束通過膠體時,在入射光側面可觀察到______ __________ 膠體中分散質微粒對可見光 而形成的 可用于鑒別____和_____膠體的性質及應用光亮的“通路”二、膠體的性質及應用散射溶液膠體電泳 在通電的情況下, 發生定向移動的現象 膠體的分散質具有巨大的 ,其微粒能吸附帶有某種電荷的離子,從而形成_________ 工業上用于電泳電鍍、電泳除塵等聚沉 在一定條件下膠體的分散質微粒聚集成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___ 析出的現象 (1)加入 等物質 (2)加熱 (3)攪拌 豆腐的制作,黃河三角洲的形成等膠體粒子比表面積帶電微粒酸、堿和鹽沉淀(1)根據能否發生丁達爾現象將分散系分為濁液、溶液和膠體( )(2)可利用丁達爾現象區分溶液和膠體( )(3)膠體帶電荷,在通電時會發生電泳現象( )(4)膠體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聚沉,屬于化學變化( )(5)水泥廠、冶金廠常用高壓電除去煙塵,是因為煙塵微粒帶電荷( )(6)醫療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膠體的性質( )(7)放電影時,放映機前的一條“光亮的通路”,為氣溶膠發生丁達爾現象( )×√判斷正誤××√√√某實驗小組用下列方法制備Fe(OH)3膠體:在小燒杯中加入25 mL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向沸水中慢慢滴入5~6滴飽和氯化鐵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停止加熱,即可得到氫氧化鐵膠體。試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檢驗制備的紅褐色液體為Fe(OH)3膠體?FeCl3+3H2O Fe(OH)3(膠體)+3HCl答案 用一束光線照射,從側面觀察,若出現一道明亮的光路,則證明成功制得膠體。應用體驗(3)在制備Fe(OH)3膠體時,為什么不用NaOH溶液與FeCl3溶液反應?(4)向Fe(OH)3膠體中加入稀鹽酸,先產生紅褐色沉淀,繼續加稀鹽酸,紅褐色沉淀又溶解,為什么?答案 NaOH與FeCl3溶液產生Fe(OH)3沉淀而得不到Fe(OH)3膠體。答案 HCl為電解質,加入稀鹽酸,Fe(OH)3膠體發生聚沉,再加入鹽酸,鹽酸和Fe(OH)3發生中和反應,生成FeCl3,化學方程式為Fe(OH)3+3HCl===FeCl3+3H2O。溶液、膠體、懸濁液的鑒別方法(1)用一束光線照射,產生了丁達爾現象的為膠體,無丁達爾效現象的為溶液。(2)靜置,有沉淀產生的為懸濁液。歸納總結返回1.(2019·廣西南寧五中月考)下列有關分散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分散質一定是純凈物B.凡是均勻、穩定的液體,就是溶液C.溶液的分散質一定是液體D.過濾可以分離濁液和膠體的混合物√123隨堂演練 知識落實45解析 A選項,根據分散系的定義,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但分散質可能是純凈物或混合物;B選項,均勻、穩定的液體也可能是純液體;C選項,溶液的分散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D選項,根據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可知,膠體的分散質可透過濾紙,而濁液的分散質不能透過濾紙。123452.(2019·湖北黃岡中學月考)下列不具有丁達爾效應的分散系是A.有塵埃的空氣B.純水C.食鹽水D.向沸水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所得到的分散系√解析 有塵埃的空氣可形成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A項不符合要求;盡管純水不具有丁達爾效應,但純水不是分散系,B項不符合要求;食鹽水是溶液,屬于分散系,但無丁達爾效應,C項符合要求;向沸水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可得到Fe(OH)3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D項不符合要求。123453.(2019·福建龍巖一中期中)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正確的是A.膠體和溶液的本質區別是膠體可以產生丁達爾現象B.0.1 mol FeCl3溶于水中形成膠體后含有膠體粒子的數目為0.1NAC.明礬凈水與膠體的性質有關D.可以用濾紙分離提純膠體和溶液√12345解析 膠體和溶液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不同,A項錯誤;Fe(OH)3膠體粒子是由很多Fe(OH)3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故0.1 mol FeCl3溶于水中形成膠體后含有膠體粒子的數目遠少于0.1NA,B項錯誤;明礬凈水利用的是Al(OH)3膠體的吸附作用,C項正確;溶液和膠體微粒均可以透過濾紙,D項錯誤。4.(2019·武漢期中)下列現象或新技術應用中,不涉及膠體性質的是A.向飽和氯化鐵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B.使用微波手術刀進行外科手術,可使開刀處的血液迅速凝固而減少 失血C.清晨,茂密的樹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從枝葉間透過一道道光柱D.腎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進行治療√12345解析 A選項,氯化鐵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與膠體的性質無關;B選項,血液是膠體,用微波手術刀進行外科手術,可使開刀處的血液迅速凝固,屬于膠體的聚沉;C選項,“樹葉間透過一道道光柱”屬于丁達爾現象;D選項,“血液透析”利用的是膠體的滲析。123455.(2019·石家莊高一檢測)用白磷還原法可制得一種金的分散系,該分散系在臨床診斷及藥物檢測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其操作步驟如下:①取20%白磷的乙醚溶液0.5 mL,加蒸餾水60 mL。②先滴加1%氯化金水溶液0.75 mL,再滴加0.1 mol·L-1的K2CO3 0.6 mL,振蕩變成棕紅色。③加熱煮沸至溶液變成透明紅色。④分離提純,除去無機溶質。所得分散系中,金顆粒直徑為5~12 nm。12345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分散系屬于_____,其分散質是_______。(2)用一束強光照射該分散系,從側面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膠體解析 根據題給信息,所得分散系中分散劑為水,分散質為金顆粒,金顆粒直徑為5~12 nm,介于1~100 nm,故該分散系為膠體。12345金顆粒分散系中形成一條明亮的通路解析 用光束照射膠體時,可發生丁達爾效應。(3)步驟④的分離方法是______。(4)所得紅色溶液_____(填“能”或“不能”)繼續加熱。滲析解析 分離提純膠體可采用滲析法。12345不能解析 膠體在加熱時易發生聚沉,故所得紅色溶液不能繼續加熱。返回題組一 分散系1.(2019·哈爾濱六中高一月考)按溶液、濁液、膠體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蘇打水、牛奶、豆漿B.碘酒、泥水、血液C.白糖水、食鹽水、茶水D.Ca(OH)2懸濁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漿√123456789課時對點練A組 基礎對點練解析 蘇打水是碳酸氫鈉的水溶液,牛奶、豆漿都是膠體,故A項錯誤;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泥水是濁液,血液為膠體,故B項正確;白糖水是蔗糖水溶液,食鹽水是氯化鈉的水溶液,茶水是溶液,故C項錯誤;Ca(OH)2懸濁液為濁液,澄清石灰水為溶液,石灰漿為濁液,故D項錯誤。1234567892.(2019·廣東東莞東華高中高一月考)下列關于分散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分散系的穩定性:溶液>膠體>濁液B.分散質微粒的大小:溶液>膠體>濁液C.分散質微粒的直徑為幾納米或幾十納米的分散系是膠體D.可以用過濾的方法將懸濁液中的分散質從分散劑中分離出來√解析 溶液均一穩定,膠體屬于介穩體系,濁液不能穩定存在,所以分散系的穩定性:溶液>膠體>濁液,A項正確;分散系中分散質微粒的大小順序為濁液>膠體>溶液,B項錯誤;分散質微粒的直徑在1~100 nm之間的分散系為膠體,C項正確。123456789題組二 膠體的性質及應用3.關于膠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從外觀上無法區分FeCl3溶液和Fe(OH)3膠體B.納米材料微粒直徑一般介于10-9~10-7 m,因此納米材料屬于膠體C.Fe(OH)3膠體電泳的實驗中,陰極附近顏色加深,陽極附近顏色變淺,證明Fe(OH)3膠體帶正電D.將碳酸鈣經過特殊加工制成納米碳酸鈣,化學性質沒有明顯變化√123456789解析 FeCl3溶液呈黃色,Fe(OH)3膠體呈紅褐色,從外觀上可以區分二者,A項錯誤;膠體是分散質微粒直徑介于10-9~10-7 m的分散系,納米材料不是分散系,納米材料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屬于膠體,B項錯誤;Fe(OH)3膠體電泳的實驗中,陰極附近顏色加深,陽極附近顏色變淺,證明Fe(OH)3膠體中膠粒帶正電,膠體本身呈電中性,C項錯誤;顆粒大小變化了,但組成微粒沒有變化,故化學性質沒有明顯變化,D項正確。1234567894.(2019·晉江市季延中學期中)下列關于膠體和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可用過濾的方法將氫氧化鐵膠體與Na+分離開B.溶液與膠體的本質區別是當用光束通過時是否會產生一條光亮的通路C.分離膠體和溶液可用滲析法D.只有膠狀物如膠水、果凍類的物質才能稱為膠體√123456789解析 過濾無法將膠體與Na+分離開,故A錯誤;溶液與膠體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故B錯誤;分散質微粒直徑在1~100 nm的分散系稱為膠體,故D錯誤。5.(2019·綿陽中學高一期中)下列敘述與膠體的性質無關的是A.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萬丈霞光穿云而過,美不勝收B.過濾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泥沙C.食品加工廠通過向豆漿中加鹽鹵制豆腐D.化工廠利用靜電除塵技術除去廢氣中的固體懸浮物√123456789解析 云屬于膠體,夏日的傍晚看到的萬丈霞光穿云而過是云發生了丁達爾效應,A項與膠體的性質有關;含泥沙的氯化鈉溶液不是膠體,可通過過濾除去泥沙,B項與膠體的性質無關;豆漿屬于膠體,則向豆漿中加入鹽鹵,膠體發生聚沉,C項與膠體的性質有關;利用靜電除塵技術除去廢氣中的固體懸浮物利用了膠體能發生電泳的性質,D項與膠體的性質有關。1234567896.近年來,人類生產、生活所產生的污染,如機動車、燃煤、工業等排放的尾氣,使灰霾天氣逐漸增多。灰霾粒子比較小,平均直徑大約在1 000~2 000 nm左右。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灰霾是一種分散系B.灰霾能發生丁達爾效應C.灰霾形成的是非常穩定的體系D.戴口罩不能阻止吸入灰霾粒子√123456789解析 灰霾粒子分散在空氣中形成分散系,其粒子直徑遠大于膠體粒子的直徑,不能發生丁達爾效應;該分散系不穩定,灰霾粒子不能透過紗布。7.(2019·深圳中學期中)下列關于Fe(OH)3膠體的制備方法,正確的是123456789題組三 膠體的制備及凈化解析 A項,沒有加熱裝置,錯誤;B項,得到的是Fe(OH)3沉淀,不是膠體,錯誤;D項,得到的是Fe(OH)3沉淀,不是膠體,錯誤。√8.(2019·洛陽高一月考)向100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停止加熱。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所得液體屬于純凈物B.該紅褐色液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C.所得液體中分散質粒子只有Fe(OH)3膠粒D.上述實驗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123456789解析 向100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得到Fe(OH)3膠體。膠體中含有分散質、分散劑,屬于混合物,故A錯誤;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當用激光筆照射時,入射光側面會有一道光亮的通路,故B正確;分散質除Fe(OH)3膠粒外,還有HCl,故C錯誤;上述實驗過程中發生了化學反應,故D錯誤。1234567899.Ⅰ.(2019·湖北宜昌示范高中協作體高一期末)下列關于分散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A.分散系的分類:123456789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膠體,可以區分兩者C.把FeCl3飽和溶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以制取Fe(OH)3膠體D.如圖顯示的是樹林的晨曦,該現象與丁達爾效應有關C解析 分散系根據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可以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當分散質微粒直徑小于10-9 m時,為溶液,當介于10-9~10-7 m時,為膠體,當大于10-7 m時,為濁液,故A正確;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分溶液和膠體,故B正確;Fe(OH)3膠體的制備是將FeCl3飽和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繼續煮沸,至溶液變為紅褐色即制得氫氧化鐵膠體,故C錯誤;霧是膠體,被陽光照射時產生丁達爾效應,故D正確。123456789Ⅱ.把10 mL淀粉膠體和5 mL NaCl溶液的混合液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中,將此袋浸入蒸餾水中。2 min后用兩支試管各取5 mL燒杯中的液體,并做如下實驗:(1)向其中一支試管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其現象是______________。(2)向另一支試管中滴加少量碘水,其現象是___________。(3)由上述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產生白色沉淀溶液Cl-等離子或小分子可以通過半透膜,而膠體微粒不能通過半透膜不變藍解析 Cl-等離子和小分子均可以通過半透膜,但膠體微粒不能通過半透膜,故向試管中加入AgNO3溶液會產生AgCl白色沉淀,而向另一支試管中加入碘水不會變藍。1234567891.(2019·天津南開區高一檢測)FeCl3溶液、Fe(OH)3膠體、Fe(OH)3濁液是三種重要的分散系,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Fe(OH)3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在10-9 ~10-7m之間B.分別用一束光透過三種分散系,只有Fe(OH)3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C.三種分散系的顏色都相同,且均能與鹽酸反應,具有吸附性D.三種分散系均屬于混合物√B組 綜合強化練513462解析 A項,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膠體粒子的直徑在10-9~10-7 m,正確;B項,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溶液和濁液不會產生丁達爾效應,正確;C項,只有膠體具有吸附性,FeCl3溶液和Fe(OH)3濁液沒有吸附性,FeCl3溶液為黃色,而Fe(OH)3膠體和Fe(OH)3濁液都為紅褐色,錯誤;D項,溶液、膠體、濁液均屬于混合物,正確。5134622.(2019·上饒市“山江湖”協作體月考)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FeCl3溶液、Fe(OH)3膠體與Fe(OH)3沉淀的本質區別是有沒有丁達爾效應B.根據分散系的穩定性將混合物分為膠體、溶液和濁液C.將幾滴汽油加入裝有10 mL水的試管中,用力振蕩形成膠體D.膠體、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間的從屬關系可用下圖表示√513462解析 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不同,A錯誤;根據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來分類,B錯誤;將幾滴汽油加入裝有10 mL水的試管中,用力振蕩形成濁液,C錯誤。5134623.(2019·江蘇海安高級中學期末)磁流體是電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體的磁性,又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制備時,將含等物質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過量的NaOH溶液,隨后加入油酸鈉溶液,即可得到黑色的分散質微粒直徑介于5.5~36 nm 的磁流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所得的分散系屬于膠體B.該分散系能產生丁達爾效應C.所得的分散系中水是分散質D.將所得分散系過濾,在濾紙上能得到分散質√513462√解析 題述分散質微粒的直徑介于1~100 nm,故該分散系為膠體,A、B項正確;該膠體中水為分散劑,C項錯誤;膠體微粒能透過濾紙,D項錯誤。5134624.下列有關Fe(OH)3膠體的制備方法正確的是A.向飽和FeCl3溶液中逐滴滴加沸水,繼續煮沸,可以制得Fe(OH)3膠體B.向飽和FeCl3溶液中逐滴滴加稀氨水,繼續煮沸,可以制得Fe(OH)3膠體C.向沸騰的蒸餾水中逐滴滴加飽和FeCl3溶液,繼續煮沸至液體呈紅褐色時即得到Fe(OH)3膠體D.向沸騰的NaOH稀溶液中邊滴加飽和FeCl3溶液,邊用玻璃棒攪拌,然后繼續煮沸,可以制得Fe(OH)3膠體解析 制備Fe(OH)3膠體時,只能將飽和FeCl3溶液逐滴滴加到沸騰的蒸餾水中,而且不能攪拌,也不能長時間加熱,防止出現聚沉而使實驗失敗。√513462解析 實驗室制備Fe(OH)3膠體的操作要點:向沸騰的蒸餾水中滴加飽和的FeCl3溶液;繼續煮沸至紅褐色,停止加熱。Fe(OH)3膠體微粒帶正電荷,在電場作用下發生電泳現象。帶正電荷的膠粒向陰極移動,故陰極附近顏色逐漸加深。5.(2019·天津薊州區期中)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Fe(OH)3膠體的制備:將飽和氯化鐵溶液滴入沸水中時,液體變為_____色,得到的是_____________。用此分散系進行實驗:513462紅褐Fe(OH)3膠體(1)將其裝入U形管內,用石墨做電極,接通直流電源,通電一段時間后,發現陰極附近顏色__________,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現象稱為______。逐漸變深Fe(OH)3膠粒帶正電荷電泳(2)向其中加入飽和的硫酸銨溶液,發生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硫酸銨溶液中存在陰、陽離子,Fe(OH)3膠粒帶有正電荷,吸附陰離子,被負電荷中和,Fe(OH)3膠體發生聚沉現象,形成Fe(OH)3沉淀。513462形成紅褐色沉淀電解質電離出的陰離子中和了膠體微粒所帶的正電荷,使Fe(OH)3膠體聚沉(3)向其中逐滴加入過量稀硫酸,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3462先出現紅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為黃色溶液電解質使Fe(OH)3膠體聚沉,隨著稀硫酸的加入,H+與Fe(OH)3發生反應:Fe(OH)3+3H+===Fe3++3H2O,使沉淀溶解解析 硫酸中存在H+和 ,一方面 的負電荷中和Fe(OH)3膠粒所帶的正電荷,膠體聚沉;另一方面Fe(OH)3是一種堿,可與H+反應,故沉淀溶解。(4)提純此分散系常用的方法為_______。滲析法解析 膠體微粒直徑較大,不能透過半透膜,而溶液分散質微粒直徑較小,能透過半透膜,故提純方法通常采用滲析法。6.回答下列問題:(1)“納米材料”是當今材料科學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廣泛應用于催化劑及軍事科學中。所謂“納米材料”是指研究、開發出的微粒直徑從幾納米到幾十納米的材料,如果將納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劑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質是_____(填字母,下同)。A.能全部透過濾紙B.有丁達爾現象C.所得液體呈膠狀D.所得物質一定是懸濁液513462AB解析 該混合物屬于膠體,具有膠體的性質。(2)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OH)3膠體,可行的方法是____,除去Fe(OH)3膠體中的FeCl3溶液,可行的方法是_____。A.過濾 B.滲析C.加入適量的鹽酸 D.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513462CB解析 FeCl3溶液和Fe(OH)3膠體都可以透過濾紙,不能過濾;Fe(OH)3膠體可以與鹽酸反應生成FeCl3和水,不引入雜質。Fe(OH)3膠體微粒不能透過半透膜,FeCl3溶液可以透過半透膜,用滲析法可以除去FeCl3。(3)如圖所示的裝置,U形管中盛有Fe(OH)3膠體,以兩個碳棒為電極進行通電,X極為陰極,一段時間后其附近顏色______。513462加深解析 X與外加電源負極相連,Y與外加電源的正極相連;Fe(OH)3膠體微粒帶正電,通電后向陰極X移動,故X極附近顏色加深。返回感謝傾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 第2章 第1節 第1課時 元素與物質的關系 物質分類.pptx(新魯科版)課件.pptx 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 第2章 第1節 第2課時 一種重要的混合物——膠體.pptx(新魯科版)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