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2.漢字書法 藝術說一說:我們為什么學習與賞析書法?郭沫若先生曾經說:“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行,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名言,等到年齡大了再學的時候,那是要費出更大的氣力的,而到那時,無論時間和精力,都和你們現在比不了。一個人的字不論好與不好,都要跟隨你一輩子。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感受書法的魅力吧!王羲之 《蘭亭序》佳作賞析米芾 《珊瑚帖》歐陽詢 《九成宮醴泉銘》楷書學習欣賞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端正,就是現代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楷書行書學習欣賞是一種統稱,分為行楷和行草兩種。它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實用性和藝術性皆高,而楷書是文字符號,實用性高且見功夫;相比較而言,草書則是藝術性高,但是實用性顯得相對不足。行書篆書學習欣賞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篆書隸書學習欣賞隸書,漢字的一種字體,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隸書始創于秦朝,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后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隸書草書學習欣賞有廣義和狹義。廣義的,不論時代,凡寫得潦草的字,都可以算草書。狹義的,即作為一種特定的字體。形成于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而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草書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稱狂草)和小草,在狂亂中顯得優美。草書討論環節:漢字書寫與書法藝術相同嗎?你最喜歡那種字體呢?不同的書法藝術給你怎樣的感受?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