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課題 眾多的河湖、風光迥異教學目標了解世界著名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理解氣候、地形對河流的影響;認識河流與湖泊對人類的意義。 了解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通過閱讀圖片資料,分析造成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的原因。 學會使用教材地圖和插圖,提高通過地圖和圖片獲取信息的能力。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世界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和河流湖泊對人類的意義。 2.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 教學難點: 1.河湖與氣候、地形的關系。 2.分析造成自然景觀地區差異的原因。教學過程一、眾多的河湖 (一)河流 1.什么是河流? 河流通常是指陸地表面上一定區域內地表水和地下水補給,經常或間歇地沿著狹長凹地流動的水流,一般是高處做源頭,沿地勢向下流,匯入湖泊或海洋,能判別水流方向。河流被稱為“大地的動脈” 2.河流的種類有哪些? 常年河、時令河、外流河、內流河、人工運河等。 3.世界主要河流的分布 觀察地圖,找一找這些世界著名河流,指明它們所在的大洲、各自的流向等。 尼羅河:位置在非洲,發源于東非高原,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尼羅河縱貫非洲大陸東北部,全長6670千米,為世界最長的河流。 多瑙河:它發源于德國西南部山地,大致流向是自西向東,流入黑海。多瑙河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10個國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剛果河:它發源于贊比亞北部高原,自東向西弧形流入大西洋。剛果河:世界上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流,是水流量第二大河。 亞馬孫河:它位于南美洲,發源于安第斯山脈,自西向東流入大西洋。亞馬孫河是世界流量、流域面積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世界第二長河。 黃河:黃河發源于亞洲中部青藏高原,自西向東流入太平洋。黃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二)湖泊 1.什么是湖泊? 湖泊是陸地表面洼地積水形成的比較寬廣的水域,不能判別水流的方向。各式各樣的湖泊鑲嵌在陸地上,像是一顆顆明珠,所以湖泊被稱為大地的明珠。 2.湖泊的種類有哪些? 湖泊的種類有很多,按成因可分為構造湖、火山口湖、冰川湖、堰塞湖、人工湖(水庫)等。按泄水情況可分為外流湖和內陸湖;按湖水含鹽度可分為淡水湖、咸水湖等 3.世界主要湖泊的分布和特點 觀察地圖,找到如下著名湖泊,并指明它們所在的大洲。 蘇必利爾湖:它位于北美洲,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蓄水量極大,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所在的區域還有其他四個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合稱為北美五大湖。 里海:它位于亞洲和歐洲的交界處,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咸水湖。里海不是海,之所以叫海,是因為面積足夠大,其湖水含鹽量高,偏向于海水。 貝加爾湖:它位于亞洲,俄羅斯南部,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最深處1637米。貝加爾湖水質好,透明度深達40.5米。被稱為“西伯利亞的藍眼睛”。 (三)河流湖泊與氣候的關系 河湖的數量以及水量是跟氣候密切相關的,在氣候濕潤地區,因降水量大,河湖數量眾多,水源豐富,常年不斷。而在干旱地區,降水量少,河湖數量稀少,水源不足,河水經常斷流,多為季節性河流。 河流與地形的關系——以亞洲為例 以亞洲為例來探究一下河流與地形的關系。 在亞洲的北部、東部和南部分布著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亞洲的外流河大多流入這些海洋,北部的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都是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亞洲東部的黑龍江、黃河、長江、湄公河大多是自西向東流入太平洋,而南亞和西洋的河流如恒河、印度洋、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大致上是自北向南都流入印度洋。 那這樣的河流分布和流向與亞洲的地形之間有啥關系呢?我們對照示意圖來看,亞洲中部多高原和山地,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河流主要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順地勢流入周圍的海洋。 (五)河流湖泊對人類的意義 請同學們結合教材,從交通、能源、資源、休閑娛樂等幾個方面總結歸納河流與湖泊對人類的重要意義。 小結:河流河湖泊不僅提供人類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而且具有航運、發電、灌溉、養殖和旅游之利。此外,河流和湖泊還是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并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調蓄洪水、降解污染等功能。 二、風光迥異 (一)各具特色的自然風光 1.北極地區:一般在北極圈以內,緯度高、氣溫低,很多地方終年冰封。在冰原上極目遠眺,這里沒有樹,也沒有草,偶爾可以看見北極熊的身影。 2.西西伯利亞平原:在這里地面廣闊平坦,氣候非常寒冷。這里冬季長達半年之久。平原上沼澤廣布,河流眾多,分布著大面積耐寒的針葉林。 3.內蒙古高原: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夏季時節,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 即是其生動寫照。 4.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橫貫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沿岸,東抵紅海岸邊。連綿起伏的沙丘向我們展示了干旱地區奇特的自然景觀。 5.亞馬孫平原區:在這個面積達560萬平方千米、地勢平坦開闊的地區,幾乎看不到裸露的地面。這里不僅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區,也是熱帶野生動植物的天堂。 6.非洲熱帶草原:成群的大象、斑馬等野生動物在樹木稀少的草原上游蕩,而遠處的乞力馬扎羅山峰上的雪帽,在赤道的陽光下閃閃發光。 赤道地區的熱帶草原上為什么會有冰雪覆蓋的山峰呢? 原來乞力馬扎羅山海拔5895米,山上的自然帶呈垂直分布,自然景觀隨著海拔的升高而變化,5000米以上終年積雪。 (二)形成不同自然景觀的原因分析 請你思考,世界各地風光迥異主要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緯度的高低、氣候的不同,地形的樣貌、地勢的高低等都是形成各具特色自然風光的原因。不同的緯度、氣候、地形、地勢等使得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動物、河流、地貌,正因為有這些不同,我們才能領略到風格迥異的自然風光,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 三、課堂小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