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物質的分類及轉化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問題1:NaOH溶液的試劑瓶為什么使用橡膠塞而不使用玻璃塞?環節一:運用分類方法認識物質環節一:運用分類方法認識物質資料卡片:玻璃的成分環節一:運用分類方法認識物質任務1:預測玻璃中能與NaOH溶液反應的物質物質 能否反應 預測依據(方程式)Na2SiO3CaSiO3SiO2環節一:運用分類方法認識物質證據推理:事實1:Na2SiO3是可溶物,CaSiO3是難溶物事實2:SiO2是酸性氧化物判斷類別明確通性預測性質證據推理分析解釋得出結論認識陌生物質性質一般思路:普通玻璃(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資料卡片2:形形色色的玻璃高硅氧玻璃(SiO2含量約95%~98%,含少量B2O3和Na2O),多用于半導體、電光源、光導通信、激光等技術和光學儀器中鉛硅酸鹽玻璃(主要成分有SiO2和PbO)可用于制造燈泡、真空管芯柱等。含有大量PbO的鉛玻璃能阻擋X射線和γ射線鋁硅酸鹽玻璃(SiO2和Al2O3為主要成分),用于制作放電燈泡、高溫玻璃溫度計、化學燃燒管等有色玻璃:普通玻璃制造過程中加入一些金屬氧化物得到。Cu2O——紅色;CuO——藍綠色;CdO——淺黃色;Co2O3——藍色;Ni2O3——墨綠色;MnO2——藍紫色;膠體Au——紅色;膠體Ag——黃色)光學玻璃(在普通的硼硅酸鹽玻璃原料中加入少量對光敏感的物質,如AgCl、AgBr等)環節二:運用分類方法將物質分類任務2:對玻璃中的各種添加劑進行分類,說出分類依據。任務3:將你所知道的物質類別如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等進行梳理,確定從屬關系,并用圖示的形式表示出來。環節二:運用分類方法將物質分類任務3:將你所知道的物質類別如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等進行梳理,確定從屬關系,并用圖示的形式表示出來。環節二:運用分類方法將物質分類分類的目的分類的標準分類的結果決定決定分類法方便研究物質按物質的組成分類任務4 :請對下列物質進行分類H2、H2O、H2SO4、金剛石、石墨、C60、CO2、Na、NaCl溶液、NaOH、Na2CO3、CaO、Ca(OH)2、CuSO4、CaCO3、BaSO4濁液環節二:運用分類方法將物質分類氧化物NaCl溶液BaSO4濁液Na物質純凈物混合物單質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按物質的組成分類CaOH2O、CO2H2SO4NaOH Ca(OH)2Na2CO3 CaCO3CuSO4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酸堿鹽H2金剛石石墨、C60化合物樹狀分類法有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環節二:運用分類方法將物質分類氧化物NaCl溶液BaSO4濁液Na物質純凈物混合物單質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按物質的組成分類CaOH2O、CO2H2SO4NaOH Ca(OH)2Na2CO3 CaCO3CuSO4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酸堿鹽H2金剛石石墨、C60化合物有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分散系:一種物質(分散質)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劑)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學生A說:溶液和濁液是同一類分散系學生B說:溶液和濁液不是一類分散系哪位同學說的對?活動6 運用分類的思想進行溶液和濁液的比較研究CuSO4溶液泥水濁液觀察、對比:外觀有較大差異溶液和濁液中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不同為什么溶液和濁液的性質存在較大差異?活動6 運用分類的思想進行溶液和濁液的比較研究提出問題猜想假設查閱資料溶液 濁液分散質粒子 存在形式 離子或分子 離子的集合體或分子的集合體分散質粒子 直徑大小 < 1 nm > 100 nm結 論溶液與濁液宏觀性質的差異與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有關活動6 運用分類的思想進行溶液和濁液的比較研究1 nm100 nm溶液濁液宏觀性質透明均一穩定渾濁不穩定微觀結構(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分散系分類透明?渾濁?介穩狀態?二者之間是否存在另一類分散系【資料】膠體中分散質粒子的直徑為1 100 nm粒子比較大光反射粒子比較小光透射粒子較小光散射光束通過膠體時出現光亮“通路”的現象稱為“丁達爾效應”【演示實驗】Fe(OH)3膠體的制備及性質探究資料對比實驗 溶液 膠體證據 宏觀性質 無丁達爾效應 有丁達爾效應解釋 微觀本質 粒子直徑<1 nm 粒子直徑1~100 nm結論:1. 用丁達爾效應來區分溶液和膠體2. 溶液和膠體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不同【演示實驗】Fe(OH)3膠體的制備及性質探究1 nm100 nm溶液濁液宏觀性質透明均一穩定渾濁不穩定分散系分類丁達爾效應介穩狀態微觀結構(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膠體 膠體粒子的直徑大小介于溶液和濁液之間。因此膠體能夠透過濾紙,◆不能透過半透膜—滲析法。分離、提純膠體膠體根據分散劑的狀態氣溶膠液溶膠固溶膠Fe(OH)3膠體環節二:運用分類方法將物質分類環節二:運用分類方法將物質分類思考與交流1(1)CO2、SiO2有什么共同的化學性質?CuO、Fe2O3有什么共同的化學性質?寫出化學方程式。CO2 + 2NaOH Na2CO3 + H2OSiO2 + 2NaOH Na2SiO3 + H2OCuO + 2HCl CuCl2 + H2OFe2O3 + 6HCl 2FeCl3 + 3H2O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思考:物質組成和性質之間是否存在某種關聯?基于物質類別研究物質性質CO2CO2+H2O H2CO3CO2+Ca(OH)2 CaCO3↓+H2O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 水 → 酸酸性氧化物 + 堿 → 鹽 + 水CaOFe2O3CaO + H2O Ca(OH)2Fe2O3 + 6HCl 2FeCl3 + 3H2O堿性氧化物 + 水 → 堿堿性氧化物 + 酸 → 鹽 + 水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鹽如何認識SO2和Na2O的性質?環節二:運用分類方法將物質分類思考與交流1(1)CO2、SiO2有什么共同的化學性質?CuO、Fe2O3有什么共同的化學性質?寫出化學方程式。(2)是否所有的非金屬氧化物都有類似CO2、SiO2的化學性質?舉例說明。是否所有的金屬氧化物都有類似CuO、Fe2O3的化學性質?舉例說明。(3)閱讀課本第7頁和資料卡片,從物質變化(即化學性質)的角度對氧化物再次分類。資料卡片:Cu2O+2HCl = Cu+CuCl2+H2OMn2O7+H2O = 2HMnO4(高錳酸)任務5 :結合資料,歸納出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的關系。CaOCO2Fe2O3SO3Na2O氧化物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非金屬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大多數金屬氧化物是堿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H2O組成性質環節二:運用分類方法將物質分類環節二:運用分類方法將物質分類樹狀分類法交叉分類法CO2非金屬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思考與交流2(1)以HCl、NaOH、Na2CO3為例,列舉常見的酸、堿、鹽,說出它們的組成特點。(2)回憶學過的這些酸、堿、鹽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歸納酸、堿、鹽的通性。環節二:運用分類方法將物質分類思考與交流3HCl、H2SO4、H2CO3從酸的類別上看,完全屬于同一類酸嗎?如何從物質組成和物質變化的視角對酸進行分類?堿和鹽呢?鹽酸酸6HCl + Fe2O3 2FeCl3 + 3H2O2HCl + Fe FeCl2 + H2↑HCl + NaOH NaCl + H2O2HCl+Na2CO3 2NaCl+H2O+CO2↑能使紫色石蕊變紅酸+堿→鹽+水酸+堿性氧化物→鹽+水酸+鹽→新鹽+新酸酸+金屬→鹽+氫氣酸溶液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環節二:運用分類方法將物質分類思考與交流3HCl、H2SO4、H2CO3從酸的類別上看,完全屬于同一類酸嗎?如何從物質組成和物質變化的視角對酸進行分類?堿和鹽呢?NaOHCa(OH)2堿使紫色石蕊變藍;使無色酚酞變紅2NaOH + CO2 Na2CO3 + H2ONaOH + HCl NaCl + H2OCa(OH)2+Na2CO3 CaCO3↓+2NaOH堿溶液能使指示劑變色堿+鹽→新鹽+新堿堿+酸→鹽+水堿+酸性氧化物→鹽+水環節二:運用分類方法將物質分類思考與交流3HCl、H2SO4、H2CO3從酸的類別上看,完全屬于同一類酸嗎?如何從物質組成和物質變化的視角對酸進行分類?堿和鹽呢?Na2CO3CuSO4鹽CuSO4 + Fe FeSO4 + CuNa2CO3+2HCl 2NaCl+H2O+CO2↑Na2CO3+Ca(OH)2 CaCO3↓+2NaOHNa2CO3+CaCl2 CaCO3↓+2NaCl鹽 + 金屬→ 新鹽 + 新金屬鹽 + 酸→ 新鹽 + 新酸鹽 + 堿→ 新鹽 + 新堿鹽 + 鹽→ 新鹽 + 新鹽環節二:運用分類方法將物質分類環節三:運用分類方法制備物質資料卡片CuCl2常用作玻璃工藝中的著色劑,能使玻璃呈現美麗的顏色。任務6:運用分類觀念,從物質組成和物質變化兩個視角思考,討論交流和設計制備CuCl2的方案選擇試劑 理由(方程式)實驗方案確立Cu Cl鹽CuCl2CuOCu(OH)2Cu2(OH)2CO3CuSO4堿性氧化物堿鹽HCl酸BaCl2鹽實驗驗證實驗 方案 現象Ⅰ 向盛有氧化銅的試管中滴加稀鹽酸,震蕩Ⅱ 向盛有堿式碳酸銅的試管中滴加稀鹽酸,震蕩Ⅲ 向盛有CuSO4溶液的試管中逐滴滴加BaCl2溶液震蕩后黑色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震蕩后綠色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藍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產生,靜置后,上層為藍色溶液。工業上以輝銅礦石為原料制備CuCl2·2H2O晶體的工藝流程如下:查閱相關資料得知:①輝銅礦主要含有硫化亞銅(Cu2S),還有Fe2O3、SiO2及一些不溶性雜質。②常溫下,Cu2+、Fe3+的氫氧化物開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時的pH見下表:金屬離子 氫氧化物開始沉淀時的pH 氫氧化物完全沉淀時的pHFe3+ 1.9 3.2Cu2+ 4.7 6.7任務7:結合所給信息,完善工業制備CuCl2·2H2O方案。THANKS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