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舞龍廣西美術出版社 義務教育教科書 美術 二年級上冊 第17課舞龍(民俗文化)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起源于中國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一。舞龍源自古人對龍的崇拜,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從春節開始,然后二月“龍抬頭”,端午節時也舞龍。舞龍時,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漢族的一種民俗文化。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里面節目之一。隨著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舞獅文化,已經遍及中國大陸、港澳臺地區、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新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標志。舞龍舞龍小組研究:舞龍可以用什么材料進行制作?不同材料制作的舞龍不同材料制作的舞龍不同材料制作的舞龍不同材料制作的舞龍不同材料制作的舞龍不同材料制作的舞龍材料準備準備好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制作步驟1.用黑色彩色筆畫出舞龍的龍頭部分。2.用黑色彩色筆畫出舞龍的龍尾巴部分。3.用黑色彩色筆畫出舞龍的龍腿腳和爪子部分。制作步驟4.用彩色筆給舞龍涂上顏色。5.用剪刀把舞龍的圖形剪出來。6.取彩紙根據龍圖形大小,用剪刀剪出長條形,擺放在龍圖形中間。制作步驟7.把彩紙進行折疊,這樣舞龍就可以彎曲變化了。8.把舞龍圖形翻轉,將小木棍用透明膠粘貼在龍頭和龍尾處。9.拿住龍頭和龍尾的小木棍,進行舞龍,看看整體效果。藝術實踐實踐內容:用各種材料,合作完成一條彩龍。實踐要求:1.小組合作。2.多種材料使用。3.設計有新意。4.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不同表現形式的龍素描不同表現形式的龍剪紙不同表現形式的龍國畫不同表現形式的龍九龍壁九龍壁,是影壁的一種,是中國傳統建筑中用于遮擋視線的墻壁。位于紫禁城寧壽宮區皇極門外南三宮后。九龍壁,壁長29.47m,高3.59m,厚0.459m,重達300多噸。是一座背倚宮墻而建的單面琉璃影壁,為乾隆三十七年(1770年)改建寧壽宮時燒造。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