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泥板上的畫廣西美術出版社 義務教育教科書 美術 二年級上冊 第18課東漢庖廚畫像磚(漢代)在成都出土了很多反映漢代人生活場景的畫像磚,四川所出土的畫像磚,通常采用模印方法,在未干的泥坯上印出花紋。它不同于河南地區(qū)的壓印,像蓋圖章一樣一個一個地印出陰線花紋,而是用陰刻的花模套印在泥坯上,因而花紋一般形成淺浮雕的效果。漢代畫像磚欣賞觀伎畫像磚東漢墓室內(nèi)裝飾圖像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揚子山出土長45.4cm、寬40cm、厚5.3cm此磚的左上方繪一男一女席地而坐,其中男者頭上戴冠,身著寬袖長袍,女者頭梳雙髻,吹奏排簫。右上方有二男伎,一伎右手持劍,劍尖上跳弄一丸,左肘正擲弄一瓶;另一伎則上身袒露,雙手舞弄七丸。左下方有二樂人席地而坐,正捧著排簫吹奏。右下方為二伎在表演巾舞,一女伎頭梳雙髻,雙手揮動兩條長巾起舞;一樂伎右手執(zhí)槌為之擊鼓伴奏。漢代畫像磚欣賞庖廚畫像磚東漢墓室內(nèi)裝飾圖像寬40cm、高25cm在中國許多地方的漢墓中都發(fā)現(xiàn)有庖廚圖,主要內(nèi)容大致相同,僅有詳略之別。這反映了漢代這些地區(qū)庖廚飲食習俗的基本一致性。從許多庖廚圖看,漢代對肉食的加工方法主要是炙和蒸煮,炊具主要是灶、釜和甑。漢代畫像磚欣賞市樓畫像磚漢 東漢墓室內(nèi)裝飾圖像四川省廣漢縣出土高28cm、寬48cm磚面形象刻畫了當時城內(nèi)“市”井商肆布局的一角和商賈交易情況。畫面左側有門垣,隸書題記為“東市門”,右側為“市僂(樓)”,樓上掛一懸鼓。一人在門垣內(nèi)側灶前操作,且回首與人呼應;市樓內(nèi)對坐兩人,似為賓主交談;門和樓之間為市井,有六人兩兩交易。根據(jù)畫面可以看到商人交易活動是在一定的范圍“市”內(nèi)進行,樓為“市”井中最高建筑,擊懸鼓以示開閉市門。畫面緊湊,筆法簡練而傳神,人物意境古樸而生動。漢代畫像磚欣賞收獲漁獵畫像磚漢 東漢墓室內(nèi)裝飾圖像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揚子山出土高36cm、寬42cm此磚畫像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為弋射圖,兩弋者張弓仰射,其所使用的短矢上系著繳,另一端連接在磻上,磻被放置在半圓形機械中;湖池中荷葉遮掩,蓮花吐芳,魚鴨游弋,空中飛雁成行。弋射是指人們以絲縷系矢射鳥的活動。弋者所用的短矢叫“矰”絲縷叫“繳”,其另一端系著可以滑動的磻,圖上的磻被裝在一種半圓形的機械里。淺浮雕是與高浮雕相對應的一種浮雕技法,所雕刻的圖案和花紋淺淺地凸出底面,其中落地陽文和留青應歸屬于這一類。這種技法流行于清代晚期,在刻字等方面尤為常見。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chǎn)物,用壓縮的辦法來處理對象,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xiàn)三維空間,并只供一面或兩面觀看。浮雕一般是附屬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經(jīng)常可以看到。淺浮雕泥板欣賞泥板欣賞泥板欣賞泥板欣賞泥板欣賞泥板欣賞泥板欣賞凸雕泥板制作工具制作步驟1.制作泥板。 2.在泥板上進行造型。藝術實踐實踐內(nèi)容:制作一幅有趣的泥板畫。實踐要求:1.想象大膽。2.方法正確。拓展拓展拓展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