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題 化學與傳統文化、STSE復習建議:1課時(題型突破+習題共1課時;以訓練為主)考向1 化學與STSE的協調發展1.(2023年廣東卷)建設美麗鄉村,守護中華家園,衣食住行皆化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千家萬戶通光纖,光纖的主要材質為SiB.鄉村公路鋪瀝青,瀝青屬于天然無機材料C.美容扮靚迎佳節,化妝品中的甘油難溶于水D.均衡膳食助健康,主食中的淀粉可水解為葡萄糖2.(2023年山東卷)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齊魯文化特色,據其主要化學成分不能與其他三種歸為一類的是( )A.泰山墨玉 B.龍山黑陶 C.齊國刀幣 D.淄博琉璃3. (2023年海南卷)化學的迅速發展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突出貢獻。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 為增強藥效,多種處方藥可隨意疊加使用B. 現代化肥種類豐富,施用方法其依據對象營養狀況而定C. 規范使用防腐制可以減緩食物變質速度,保持食品營養所值D. 在種植業中,植物浸取試劑類醫藥也應慎重選用4. (2023年重慶卷)重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涉及的下列物質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A.重組蛋白 B.高性能銅箔 C.氮化鎵半導體 D.聚氨酯樹脂(1)空氣質量日報空氣質量日報的主要內容包括“空氣污染指數”、“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級別”、“空氣質量狀況”等。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暫定為:可吸入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2)PM2.5與霧霾PM2.5 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霧霾 顧名思義是霧和霾。但是霧和霾的區別很大,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等顆粒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視覺障礙的叫霾。PM2.5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3)白色污染指各種塑料垃圾對土壤所造成的污染。它們很難降解,會破壞土壤結構。(4)碳中和、碳達峰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達峰:是指碳排放進入平臺期后,進入平穩下降階段。簡單地說,也就是讓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考向2 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物質5.【2022年湖北卷】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加入明礬后泥水變澄清 B.北京冬奧會用水快速制冰C.燉排骨湯時加點醋味道更鮮 D.切開的茄子放置后切面變色6.【2021年湖北卷】化學物質與生命過程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維生素C可以還原活性氧自由基 B.蛋白質只能由蛋白酶催化水解C.淀粉可用為原料人工合成 D.核酸可視為核苷酸的聚合產物7.【2022年海南卷】化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使用含氟牙膏能預防齲齒 B.小蘇打的主要成分是C.可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鈣 D.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應降低食品本身營養價值8.【2021年海南卷】化學物質在體育領域有廣泛用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滌綸可作為制作運動服的材料B.纖維素可以為運動員提供能量C.木糖醇可用作運動飲料的甜味劑D.“復方氯乙烷氣霧劑”可用于運動中急性損傷的鎮痛物質在生產、生活、醫藥中的用途性質 用途1 生理鹽水指的是0.90%的氯化鈉溶液 一般用于靜脈注射、沖洗隱形眼鏡和鼻腔等2 硅膠能吸收水分 可作袋裝食品干燥劑3 硅是常用的半導體材料 可作太陽能電池板4 二氧化硅導光能力強,并且有硬度和柔韌度 可制作光導纖維5 碘酸鉀在常溫下穩定 加碘食鹽中的含碘物質6 鈉具有較強的還原性 可用于冶煉鈦、鋯、鈮等金屬7 NaHCO3受熱分解生成CO2,能與酸反應 可用作焙制糕點的膨松劑、胃酸中和劑8 Na2CO3水解使溶液顯堿性 用熱的純堿溶液洗去油污9 鋰質量輕、比能量大 可用作電池負極材料10 鋁有還原性、與氧化鐵反應放出大量的熱 可用于焊接鐵軌11 明礬溶液顯酸性 中國古代利用明礬溶液清除銅鏡表面的銅銹12 Al(OH)3有弱堿性 可用于中和胃酸13 Fe2O3是紅棕色粉末 可用作紅色顏料14 CuSO4使蛋白質變性 誤服CuSO4溶液,喝蛋清或豆漿解毒15 BaSO4不溶于水,不與胃酸反應 在醫療上進行胃部造影前,BaSO4用作患者服用的“鋇餐”考向3 化學與傳統文化9. (2023年新課標卷)化學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復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竹簡的成分之一纖維素屬于天然高分子B. 龜甲的成分之一羥基磷灰石屬于無機物C. 古陶瓷修復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為Ca(OH)2D. 古壁畫顏料中所用的鐵紅,其成分為Fe2O310. (2023年湖南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化學與文化傳承密不可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青銅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質為合金B. 長沙走馬樓出土的竹木簡牘主要成分是纖維素C. 蔡倫采用堿液蒸煮制漿法造紙,該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D. 銅官窯彩瓷是以黏土為主要原料,經高溫燒結而成11.(2023年廣東卷)“高山流水覓知音”。下列中國古樂器中,主要由硅酸鹽材料制成的是( )A.九霄環佩木古琴 B.裴李崗文化骨笛 C.商朝后期陶塤 D.曾侯乙青銅編鐘12.(2023年廣東卷)科教興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天舟六號”為中國空間站送去推進劑Xe氣,Xe是第IA族元素B.火星全球影像彩圖顯示了火星表土顏色,表土中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OC.創造了可控核聚變運行紀錄的“人造太陽”,其原料中的2H與3H互為同位素D.“深地一號”為進軍萬米深度提供核心裝備,制造鉆頭用的金剛石為金屬晶體經典史料中的化學物質(1)《漢書》中“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2)《黃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鐵,鐵赤如銅”,其“曾青”是可溶性銅鹽。(3)《本草綱目》中“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中的堿是K2CO3。(4)《神農本草經》中“水銀……熔化(加熱)還復為丹”里的“丹”是HgO。(5)《夢溪筆談·器用》中“古人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不爾則多斷折”的“劑鋼”是指鐵的合金。(6)唐代劉禹錫撰于818年的《傳信方》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治氣痢巴石丸,取白礬一大斤,以炭火凈地燒令汁盡,則其色如雪,謂之巴石”,巴石主要化學成分為KAl(SO4)2·12H2O。1.第24屆冬奧會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開幕,科技部將著力于做好此次冬奧會的科技支撐保障工作。以下事實對應的解釋或說法錯誤的是( )A.非遺文化“北京絹人”技術制作的中國娃娃入駐奧運村,不能用加酶洗滌劑清洗娃娃B.輕質高強度的碳纖維有舵雪橇中的碳纖維是一種高分子材料C.冬奧會將采用氫燃料電池車,還開發了全新車載光伏發電系統,體現了“綠色出行”的理念D.北京冬奧會將使用二氧化碳跨臨界制冰機組,與傳統制冷劑氟利昂相比更加環保2.化學與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聯系。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煤的干餾、海帶提碘、石油裂解等都涉及化學變化B.油墨中含有的Fe3O4是一種磁性物質C.用納米技術催化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可實現“碳”的循環利用D.天然氣、沼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完全燃燒的主要產物均為CO2和H2O3.中國古代詩詞和書籍中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中的“翠色”來自氧化亞銅B.“一般皎潔羞云母,四射光茫突水精”中“水精(‘精’同‘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我國古時鍍金“以汞和金涂銀器上,成白色,入火則汞去,而金存,數次即黃。”其中“入火則汞去”是指汞與氧氣發生反應D.“墨滴無聲入水驚,如煙裊裊幻形生”中的“墨滴”是一種分散質4.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煅燒貝殼,將產物投入海水中以獲得Mg(OH)2B.用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五種糧食發酵釀酒C.將在酒精燈上灼燒后的銅絲迅速插入乙醇中,能聞到刺激性氣味D.將乙烯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5.化學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石墨中剝離出的石墨烯薄片能導電,石墨烯是電解質B.商代后期鑄造出工藝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該鼎屬于銅合金制品C.蕪湖輕軌建設中使用混凝土澆筑軌道梁,混凝土是一種混合物材料D.屠呦呦用乙醚從青蒿中提取出對治療瘧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該過程包括萃取操作6.我國自主研發的“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開辟了全球海水制氫的全新路徑,該技術集“海上風電等能源利用-海水資源利用-氫能生產”為一體,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實驗室可用蒸餾法將海水淡化B.綠色零碳氫能是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C. 該技術所用到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膜”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D.該技術解決了有害腐蝕性這一長期困擾海水制氫領域的問題7.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公布了“2022年度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名單,包括鈉離子電池、球形核酸疫苗、納米酶和纖維電池等。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鈉比鋰儲量豐富,價格低廉是鈉離子電池的顯著優勢B.通過紅外光譜儀可檢測球形核酸結構中是否存在磷酸基等官能團C.納米酶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丁達爾效應D.柔性纖維電池中正極發生還原反應8.以下關于中國古代化學知識的分析正確的是( )A.“紛紛燦爛如星隕,燔燔喧豗似火攻”描述了鈉、鉀、鐵等金屬的焰色試驗B.“著作酒醴(甜酒),爾惟曲糵(酒曲)”的“曲糵(酒曲)”是催化劑C.《新修草本》有關“青礬”的描述為“本來綠色,新出窟未見風者,正如琉璃,燒之赤色……”,據此推測“青礬”的主要成分為Fe2(SO4)3·7H2OD.《本草綱目拾遺》中對強水的記載:“性最烈,能蝕五金,其水甚強,惟玻璃可盛”,這里的強水主要成分是氫氟酸9.火宮殿臭豆腐制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其中豆腐的制作流程大致為磨豆、濾渣、煮漿、點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磨豆”過程中大豆被磨碎時發生了化學反應B.“濾渣”步驟中使用到的多層紗布與濾紙的作用相同C.“煮漿”過程可以起到滅菌和使蛋白質變性的作用D.可用丁達爾效應鑒定“點鹵”前的漿液是否為膠體10.(2022·福建四市質檢)《黃帝本紀》云:“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青銅劍的出現早于鐵劍B.“帝采首山之銅鑄劍”包含氧化還原反應C.越王勾踐的青銅劍千年不朽的原因是與O2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D.流傳千古的劍鮮少鐵劍的主要原因是鐵制品易發生吸氧腐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題 化學與傳統文化、STSE復習建議:1課時(題型突破+習題共1課時;以訓練為主)考向1 化學與STSE的協調發展1.(2023年廣東卷)建設美麗鄉村,守護中華家園,衣食住行皆化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千家萬戶通光纖,光纖的主要材質為SiB.鄉村公路鋪瀝青,瀝青屬于天然無機材料C.美容扮靚迎佳節,化妝品中的甘油難溶于水D.均衡膳食助健康,主食中的淀粉可水解為葡萄糖答案:D解析:A.光纖的主要材質為二氧化硅,A錯誤;B.瀝青屬于有機材料,B錯誤;C.甘油溶于水,C錯誤;D.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為葡萄糖,D正確;2.(2023年山東卷)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齊魯文化特色,據其主要化學成分不能與其他三種歸為一類的是( )A.泰山墨玉 B.龍山黑陶 C.齊國刀幣 D.淄博琉璃答案:C解析:墨玉、黑陶、琉璃均為陶瓷制品,均屬于硅酸鹽制品,主要成分均為硅酸鹽材料,而刀幣的主要成分為青銅,故答案為:C。3. (2023年海南卷)化學的迅速發展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突出貢獻。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 為增強藥效,多種處方藥可隨意疊加使用B. 現代化肥種類豐富,施用方法其依據對象營養狀況而定C. 規范使用防腐制可以減緩食物變質速度,保持食品營養所值D. 在種植業中,植物浸取試劑類醫藥也應慎重選用答案:A解析:A.多種處方藥可隨意疊加使用,相互間可能發生化學反應,需要按照醫囑和藥物說明進行使用,故A錯誤;B.化肥的施用方法需依據對象營養狀況針對性的選擇不同的化肥,故B正確;C.規范使用防腐制可以減緩食物變質速度,保持食品營養所值,提高食品的口感,故C正確;D.在種植業中,植物浸取試劑類醫藥也應慎重選用,D正確。4. (2023年重慶卷)重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涉及的下列物質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A.重組蛋白 B.高性能銅箔 C.氮化鎵半導體 D.聚氨酯樹脂答案:B解析:A.重組蛋白為有機物,A不符合題意;B.合金、純金屬均為金屬材料,銅為金屬材料,B符合題意;C.氮化鎵半導體為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C不符合題意;D.聚氨酯樹脂為有機合成材料,D不符合題意;(1)空氣質量日報空氣質量日報的主要內容包括“空氣污染指數”、“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級別”、“空氣質量狀況”等。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暫定為:可吸入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2)PM2.5與霧霾PM2.5 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霧霾 顧名思義是霧和霾。但是霧和霾的區別很大,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等顆粒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視覺障礙的叫霾。PM2.5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3)白色污染指各種塑料垃圾對土壤所造成的污染。它們很難降解,會破壞土壤結構。(4)碳中和、碳達峰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達峰:是指碳排放進入平臺期后,進入平穩下降階段。簡單地說,也就是讓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考向2 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物質5.【2022年湖北卷】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加入明礬后泥水變澄清 B.北京冬奧會用水快速制冰C.燉排骨湯時加點醋味道更鮮 D.切開的茄子放置后切面變色【答案】B【解析】A.明礬凈水的原理為:,膠體具有吸附性,可以使泥水變澄清,涉及化學變化,A錯誤;B.水和冰的分子式都是H2O,水快速制冰為物理變化,B正確;C.燉排骨湯時放點醋,可使骨頭中的鈣、磷、鐵等礦物質溶解出來,營養值更價高。此外,醋還可以防止食物中的維生素被破壞,涉及化學變化,C錯誤;D.茄子中存在一類叫“酚氧化酶”的物質,它見到氧氣之后,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一些有色的物質。反應時間越長,顏色越深,D錯誤;故選B。6.【2021年湖北卷】化學物質與生命過程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維生素C可以還原活性氧自由基 B.蛋白質只能由蛋白酶催化水解C.淀粉可用為原料人工合成 D.核酸可視為核苷酸的聚合產物【答案】B【解析】A. 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可以還原活性氧自由基,故A正確;B. 蛋白質在酸、堿的作用下也能發生水解,故B錯誤;C. 將二氧化碳先還原生成甲醇,再轉化為淀粉,實現用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故C正確;D.核苷酸通過聚合反應制備核酸,故D正確;故選B。7.【2022年海南卷】化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使用含氟牙膏能預防齲齒 B.小蘇打的主要成分是C.可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鈣 D.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應降低食品本身營養價值【答案】B【解析】A.人體缺氟會導致齲齒,因此使用含氟牙膏可預防齲齒,A正確;B.小蘇打的主要成分是NaHCO3,B錯誤;C.食醋的主要成分為CH3COOH,可與碳酸鈣反應生成可溶的醋酸鈣、二氧化碳和水,因此食醋可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鈣,C正確;D.食品添加劑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所以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質、豐富食品營養成分,不應降低食品本身營養價值,D正確;答案選B。8.【2021年海南卷】化學物質在體育領域有廣泛用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滌綸可作為制作運動服的材料B.纖維素可以為運動員提供能量C.木糖醇可用作運動飲料的甜味劑D.“復方氯乙烷氣霧劑”可用于運動中急性損傷的鎮痛【答案】B【解析】A.滌綸屬于合成纖維,其抗皺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可作為制作運動服的材料,A正確;B.人體沒有分解纖維素的酶,故纖維素不能為運動員提供能量,B錯誤;C.木糖醇具有甜味,可用作運動飲料的甜味劑,C正確;D.氯乙烷具有冷凍麻醉作用,從而使局部產生快速鎮痛效果,所以“復方氯乙烷氣霧劑”可用于運動中急性損傷的陣痛,D正確;答案選B。物質在生產、生活、醫藥中的用途性質 用途1 生理鹽水指的是0.90%的氯化鈉溶液 一般用于靜脈注射、沖洗隱形眼鏡和鼻腔等2 硅膠能吸收水分 可作袋裝食品干燥劑3 硅是常用的半導體材料 可作太陽能電池板4 二氧化硅導光能力強,并且有硬度和柔韌度 可制作光導纖維5 碘酸鉀在常溫下穩定 加碘食鹽中的含碘物質6 鈉具有較強的還原性 可用于冶煉鈦、鋯、鈮等金屬7 NaHCO3受熱分解生成CO2,能與酸反應 可用作焙制糕點的膨松劑、胃酸中和劑8 Na2CO3水解使溶液顯堿性 用熱的純堿溶液洗去油污9 鋰質量輕、比能量大 可用作電池負極材料10 鋁有還原性、與氧化鐵反應放出大量的熱 可用于焊接鐵軌11 明礬溶液顯酸性 中國古代利用明礬溶液清除銅鏡表面的銅銹12 Al(OH)3有弱堿性 可用于中和胃酸13 Fe2O3是紅棕色粉末 可用作紅色顏料14 CuSO4使蛋白質變性 誤服CuSO4溶液,喝蛋清或豆漿解毒15 BaSO4不溶于水,不與胃酸反應 在醫療上進行胃部造影前,BaSO4用作患者服用的“鋇餐”考向3 化學與傳統文化9. (2023年新課標卷)化學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復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竹簡的成分之一纖維素屬于天然高分子B. 龜甲的成分之一羥基磷灰石屬于無機物C. 古陶瓷修復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為Ca(OH)2D. 古壁畫顏料中所用的鐵紅,其成分為Fe2O3答案:C解析:A.纖維素是一種天然化合物,其分子式為(C6H10O5)n,其相對分子質量較高,是一種天然高分子,A正確;B.羥基磷灰石又稱又稱羥磷灰石、堿式磷酸鈣,其化學式為[Ca10(PO4)6(OH)2],屬于無機物,B正確;C.熟石膏是主要成分為2CaSO4·H2O,Ca(OH)2為熟石灰的主要成分,C錯誤;D.Fe2O3為紅色,常被用于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膠的紅色顏料,俗稱鐵紅,D正確;10. (2023年湖南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化學與文化傳承密不可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青銅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質為合金B. 長沙走馬樓出土的竹木簡牘主要成分是纖維素C. 蔡倫采用堿液蒸煮制漿法造紙,該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D. 銅官窯彩瓷是以黏土為主要原料,經高溫燒結而成答案:C解析:A.四羊方尊由青銅制成,在當時銅的冶煉方法還不成熟,銅中常含有一些雜質,因此青銅屬合金范疇,A正確;B.竹木簡牘由竹子、木頭等原料制成,竹子、木頭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B正確;C.蔡倫用堿液制漿法造紙,將原料放在堿液中蒸煮,原料在堿性環境下發生反應使原有的粗漿纖維變成細漿,該過程涉及化學變化,C錯誤;D.陶瓷是利用黏土在高溫下燒結定型生成硅酸鋁,D正確;11.(2023年廣東卷)“高山流水覓知音”。下列中國古樂器中,主要由硅酸鹽材料制成的是( )A.九霄環佩木古琴 B.裴李崗文化骨笛 C.商朝后期陶塤 D.曾侯乙青銅編鐘答案:C解析:A.九霄環佩木古琴主要構成是木材,動物筋制得,A錯誤;B.裴李崗文化骨笛由動物骨骼構成,B錯誤;C.商朝后期陶塤屬于陶瓷,由硅酸鹽制成,C正確;D.曾侯乙青銅編鐘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D錯誤;12.(2023年廣東卷)科教興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天舟六號”為中國空間站送去推進劑Xe氣,Xe是第IA族元素B.火星全球影像彩圖顯示了火星表土顏色,表土中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OC.創造了可控核聚變運行紀錄的“人造太陽”,其原料中的2H與3H互為同位素D.“深地一號”為進軍萬米深度提供核心裝備,制造鉆頭用的金剛石為金屬晶體答案:C解析:A.化學符號Xe,原子序數54,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第5周期0族,故A錯誤;B.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2O3,不是FeO,故B錯誤;C.2H與3H具有相同的質子數,不同的中子數,互為同位素,故C正確;金剛石是共價晶體,故D錯誤;經典史料中的化學物質(1)《漢書》中“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2)《黃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鐵,鐵赤如銅”,其“曾青”是可溶性銅鹽。(3)《本草綱目》中“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中的堿是K2CO3。(4)《神農本草經》中“水銀……熔化(加熱)還復為丹”里的“丹”是HgO。(5)《夢溪筆談·器用》中“古人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不爾則多斷折”的“劑鋼”是指鐵的合金。(6)唐代劉禹錫撰于818年的《傳信方》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治氣痢巴石丸,取白礬一大斤,以炭火凈地燒令汁盡,則其色如雪,謂之巴石”,巴石主要化學成分為KAl(SO4)2·12H2O。1.第24屆冬奧會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開幕,科技部將著力于做好此次冬奧會的科技支撐保障工作。以下事實對應的解釋或說法錯誤的是( )A.非遺文化“北京絹人”技術制作的中國娃娃入駐奧運村,不能用加酶洗滌劑清洗娃娃B.輕質高強度的碳纖維有舵雪橇中的碳纖維是一種高分子材料C.冬奧會將采用氫燃料電池車,還開發了全新車載光伏發電系統,體現了“綠色出行”的理念D.北京冬奧會將使用二氧化碳跨臨界制冰機組,與傳統制冷劑氟利昂相比更加環保答案 B解析 A.“北京絹人”技術制作的中國娃娃的主要材料是絲絹,不能用加酶洗滌劑清洗,A項正確;B.碳纖維是一種復合材料,B項錯誤;C.冬奧會采用氫燃料電池車,還開發了全新車載光伏發電系統,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體現了“綠色出行”的理念,C項正確;D.與傳統制冷劑氟利昂相比,使用二氧化碳跨臨界制冰機組,可減少氟利昂的排放,更加環保,D項正確。2.化學與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聯系。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煤的干餾、海帶提碘、石油裂解等都涉及化學變化B.油墨中含有的Fe3O4是一種磁性物質C.用納米技術催化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可實現“碳”的循環利用D.天然氣、沼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完全燃燒的主要產物均為CO2和H2O答案 D解析 A.煤的干餾是指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分解的過程,發生的是化學變化,海帶提碘過程中需利用氧化劑如過氧化氫將碘離子氧化為碘單質進行萃取分液再蒸餾,涉及化學變化,石油裂解過程中是將輕質油轉化乙烯等小分子烴的過程,也涉及化學變化,A正確;B.Fe3O4為磁性氧化鐵,具有磁性,B正確;C.用納米技術催化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轉化為其他物質,實現“碳”的循環利用,C正確;D.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資源,但沼氣是通過植物秸稈發酵而成,屬于可再生資源,兩者主要成分均為甲烷,完全燃燒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錯誤。3.中國古代詩詞和書籍中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中的“翠色”來自氧化亞銅B.“一般皎潔羞云母,四射光茫突水精”中“水精(‘精’同‘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我國古時鍍金“以汞和金涂銀器上,成白色,入火則汞去,而金存,數次即黃。”其中“入火則汞去”是指汞與氧氣發生反應D.“墨滴無聲入水驚,如煙裊裊幻形生”中的“墨滴”是一種分散質答案 B解析 A.詩句中的“翠色”與Cu2O的顏色不相符,因為Cu2O是磚紅色固體,所以詩句中的“翠色”不可能來自Cu2O,A錯誤;B.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正確;C.汞和金形成液態的合金,涂在銀器上,加熱,汞轉化為蒸氣,被蒸發,剩下的金附著在銀的表面,所以“入火則汞去”是指蒸發,C錯誤;D.“墨滴無聲入水驚,如煙裊裊幻形生”中的“墨滴”是一種分散系,屬于膠體,D錯誤。4.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煅燒貝殼,將產物投入海水中以獲得Mg(OH)2B.用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五種糧食發酵釀酒C.將在酒精燈上灼燒后的銅絲迅速插入乙醇中,能聞到刺激性氣味D.將乙烯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答案 A解析 A.貝殼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煅燒碳酸鈣時碳酸鈣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鈣,氧化鈣、水、鎂離子結合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鈣離子,在整個過程中均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故選A;B.用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五種糧食的主要成分為淀粉,由淀粉發酵釀酒需要經過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被氧化成乙醇、二氧化碳和水,涉及氧化還原反應,故B不選;C.在酒精燈上灼燒后的銅絲迅速插入乙醇中,會引起乙醇的催化氧化,故涉及氧化還原反應,故C不選;D.乙烯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高錳酸鉀本身被還原而褪色,涉及氧化還原反應,故D不選。5.化學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石墨中剝離出的石墨烯薄片能導電,石墨烯是電解質B.商代后期鑄造出工藝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該鼎屬于銅合金制品C.蕪湖輕軌建設中使用混凝土澆筑軌道梁,混凝土是一種混合物材料D.屠呦呦用乙醚從青蒿中提取出對治療瘧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該過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 A解析 A.石墨烯為單質,電解質為化合物,因此石墨烯不是電解質,故A說法錯誤;B.后(司)母戊鼎屬于青銅制品,青銅屬于銅合金,故B說法正確;C.混凝土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成型、養護而得到水泥混凝土,因此混凝土是一種混合物材料,故C說法正確;D.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該過程為萃取,故D說法正確。6.我國自主研發的“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開辟了全球海水制氫的全新路徑,該技術集“海上風電等能源利用-海水資源利用-氫能生產”為一體,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實驗室可用蒸餾法將海水淡化B.綠色零碳氫能是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C. 該技術所用到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膜”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D.該技術解決了有害腐蝕性這一長期困擾海水制氫領域的問題答案 C 解析 實驗室可通過蒸餾法實現水與鹽溶質的分離,A正確;氫能源燃燒放出大量的熱,且燃燒產物為水,無污染,是重要的新型能源,B正確;“多孔聚四氟乙烯膜”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C錯誤;“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解決了海水中復雜成分的有害腐蝕,D正確。7.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公布了“2022年度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名單,包括鈉離子電池、球形核酸疫苗、納米酶和纖維電池等。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鈉比鋰儲量豐富,價格低廉是鈉離子電池的顯著優勢B.通過紅外光譜儀可檢測球形核酸結構中是否存在磷酸基等官能團C.納米酶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丁達爾效應D.柔性纖維電池中正極發生還原反應答案C 解析 鈉以鹽的形式廣泛存在于海水、礦物中,因此鈉離子電池相比于鋰離子電池,具有原料儲量豐富,價格低廉的優點,A正確;紅外光譜可以測定化合物中存在的基團,故通過紅外光譜儀可檢測球形核酸結構中是否存在磷酸基等官能團,B正確;納米酶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為膠體,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的粒子直徑在1~100 nm,C錯誤;柔性纖維電池中,正極發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D正確。8.以下關于中國古代化學知識的分析正確的是( )A.“紛紛燦爛如星隕,燔燔喧豗似火攻”描述了鈉、鉀、鐵等金屬的焰色試驗B.“著作酒醴(甜酒),爾惟曲糵(酒曲)”的“曲糵(酒曲)”是催化劑C.《新修草本》有關“青礬”的描述為“本來綠色,新出窟未見風者,正如琉璃,燒之赤色……”,據此推測“青礬”的主要成分為Fe2(SO4)3·7H2OD.《本草綱目拾遺》中對強水的記載:“性最烈,能蝕五金,其水甚強,惟玻璃可盛”,這里的強水主要成分是氫氟酸答案 B解析 A.觀察K的焰色需要通過藍色的鈷玻璃,鐵無焰色,“紛紛燦爛如星隕,燔燔喧豗似火攻”描述了鈉、銅等金屬的焰色試驗,故A錯誤;B.曲糵(酒曲)是將葡萄糖轉化為乙醇的催化酶,酶是一種催化劑,故B正確;C.據此推測“青礬”的主要成分為FeSO4·7H2O,故C錯誤。D.強水主要成分是硝酸,故D錯誤。9.火宮殿臭豆腐制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其中豆腐的制作流程大致為磨豆、濾渣、煮漿、點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磨豆”過程中大豆被磨碎時發生了化學反應B.“濾渣”步驟中使用到的多層紗布與濾紙的作用相同C.“煮漿”過程可以起到滅菌和使蛋白質變性的作用D.可用丁達爾效應鑒定“點鹵”前的漿液是否為膠體答案 A解析 A.“磨豆”過程中大豆被磨碎時沒有產生新物質,沒有發生化學反應,A錯誤;B.“濾渣”步驟中使用到的多層紗布與濾紙的作用相同,用于過濾,B正確;C.加熱可以起到滅菌和使蛋白質變性的作用,C正確;D.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可用丁達爾效應鑒定“點鹵”前的漿液是否為膠體,D正確。10.(2022·福建四市質檢)《黃帝本紀》云:“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青銅劍的出現早于鐵劍B.“帝采首山之銅鑄劍”包含氧化還原反應C.越王勾踐的青銅劍千年不朽的原因是與O2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D.流傳千古的劍鮮少鐵劍的主要原因是鐵制品易發生吸氧腐蝕答案 C解析 A.青銅器時代早于鐵器時代,故青銅劍的出現早于鐵劍,選項A正確;B.“帝采首山之銅鑄劍”包含銅礦中的化合態銅轉化為銅單質,涉及氧化還原反應,選項B正確;C.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銹蝕,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銹的原因之一,選項C錯誤;D.流傳千古的劍鮮少鐵劍的主要原因是鐵制品易發生吸氧腐蝕產生鐵銹而腐蝕,選項D正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考化學三輪沖刺 題型突破 第1題 化學與傳統文化、STSE 教案(含解析).docx 高考化學三輪沖刺 題型突破 第1題 化學與傳統文化、STSE 教案(學生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