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課題 傍水而居(第二課時)水上都市教學目標1.利用地圖和相關資料,分析威尼斯的自然環境特征。 2.通過對威尼斯“生”“興”“美”“憂”的分析學習,了解“水”對威尼斯城發展的重要作用,感受水與人類生存的密切關系。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會比較、分析、判斷,提高思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根據威尼斯發展面臨的危機和解決措施,理解人地關系的可持續發展思想,樹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觀念。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威尼斯城的建立、繁興、美麗和危機與水之間密切的關系。教學難點: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提出解決威尼斯危機的設想,梳理“人”“水”和諧相處的觀念。教學過程導入: 播放水城威尼斯的視頻,提出問題: 1.說一說你對威尼斯的印象。(大美) 2.那么它的美跟什么有著密切的關系?(水) 3.聊一聊你對威尼斯感興趣的地方。 過渡:今天就讓我們帶著贊嘆帶著好奇一起走進威尼斯,去領略、探究、感悟一座水城的魅力。 新授: 一、尋訪威尼斯 1.教師:展示意大利在世界的位置和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位置地圖,指導學生回答威尼斯的地理位置。 學生活動一:看圖思考,結合圖片和課本說說威尼斯(45°N,12°E)的地理位置? 教師點撥:威尼斯位于北、東半球,地處中緯度帶、北溫帶;位于歐洲南部,意大利的東北部,瀕臨亞得里亞海。 2.教師:展示意大利地形圖、世界氣候類型圖、威尼斯的氣候圖,指導學生回答威尼斯的自然環境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地形:地處波河平原,地勢平坦。氣候: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河流:水網密布,由100多座島嶼組成,島嶼間由分布著河道水巷。 過渡:通過尋訪威尼斯,我們了解了它的自然環境。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探訪威尼斯。 二、探訪威尼斯 1.因水而生 教師:展示威尼斯祖先建城的歷史,指導學生思考回答威尼斯人祖先建成水上威尼斯的原因、方法以及遇見到困難。 學生活動二:結合視頻和書本資料,說一說威尼斯人的祖先為什么選擇在此建設他們的家園?威尼斯人是怎樣建城的?建設中遇到的困難是什么? 教師指導學生回答歸納。威尼斯人祖先在此建城的原因是:防衛:建在島嶼群上,水道易守難攻,便于防守;交通:水道眾多,交通便利。建城的方式是在島嶼低洼處:打木樁、填土、蓋樓房。建城中遇到的難題是城市用地和排水問題。 2.因水而興 教師:展示1000-1500年意大利與地中海圖和14世紀威尼斯繁榮貿易景象圖。并作以下介紹:威尼斯城的興起—600多年前,地中海是連接亞、非、歐三洲貿易往來的主要通道。位于其北岸的威尼斯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發展為東西方商品的集散地和貿易中心。后來,威尼斯成為地中海沿岸著名的商業港口,還一度是歐洲最大的商業城市。這里的居民多以商業和航海業為主。 過渡:威尼斯瀕臨地中海,10~14世紀是東西方海上貿易的通道,憑借貿易所得,威尼斯一度成為世界的門戶、歐洲的中心、地中海的霸主。15世紀,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威尼斯的貿易霸主地位衰落,但威尼斯美麗的自然風景和獨特的人文景觀使它成為歐洲最吸引人的旅游勝地,旅游業使威尼斯繼續保持著繁榮。實現從商業城市向旅游勝地的蝶變,實現了因水而美。 3.因水而美 學生活動三:活動三:同桌合作設計一次主題式旅游(路線、景點等介紹),完成后進行交流。(提示:可以就水城風光、藝術文化、交通方式、節日盛典等主題) 通過同學們的介紹,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威尼斯的美。威尼斯的美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優美的水城風光 (2)古老而璀璨的藝術文化 (3)獨特的交通方式 (4)熱鬧盛大的傳統節日 過渡:威尼斯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水上旅游城市,他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人文景觀是我們全人類共同的財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已經將其列,《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縱觀威尼斯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威尼斯這座城市與水休戚相關。但現在這座水城如今最大的敵人也是水,水帶給威尼斯人憂慮,也帶給威尼斯城憂患。 4.因水而憂 教師:展示圖片和文字材料,指導學生閱讀思考完成活動任務。 學生活動四: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探究威尼斯的生存和發展面臨哪些危機?并嘗試著提出解決措施。 小結:威尼斯發展的“憂”:洪水泛濫;海水倒灌;地面下沉。 我們的建議是:合理利用水資源,不要過度開采地下水;加固大堤;加大建筑物和堤壩維修投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等。 教師:介紹威尼斯的“摩西”工程和海水灌注法。 三、感悟威尼斯 對于威尼斯而言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因水而憂、因水再興,它始終不能離開水。威尼斯人民在和水的長期休戚與共中,真正踐行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愛一方水土。因此,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共同保護我們人類唯一的家園。我們相信威尼斯因水而再興! 練習:鞏固新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