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課題 草原人家(第一課時)《逐水草而居-神秘的馬賽人》教學目標1.了解非洲熱帶草原的自然環境,馬賽人逐水草而居的原因和形式,以及馬賽人的生活習俗。 2.通過非洲位置圖、氣候分布圖、地形圖分析自然環境,通過觀看視頻和閱讀教材分析馬賽人的生活。 3.感悟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非洲熱帶草原的自然環境,馬賽人逐水草而居的原因,馬賽人的生活教學難點: 南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的差異。教學過程課前準備:完成本課的基礎知識(具體見學習任務單) 導入:出示非洲熱帶草原的圖片,草原是發展畜牧業的主要地區,除了“傍水而居”還有一種“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呈現草原“奇聞怪事”激趣導入 出示答案:雄獅終結者-馬賽人,引出本課主題《神秘的馬賽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一起揭秘馬賽人獨特的生活方式,走進馬賽人的世界。 探秘1:令人目瞪口呆的超強王者 結合資料探究:馬賽人視力6.0,善狩獵,吃生肉、喝血的原因。 結合圖片分析成因,從自然環境歸納形成規律: 結論:自然環境決定和影響人類生產生活方式 過渡:非洲草原動物大遷徙,引出馬賽人逐水草而居的話題 探秘2:逐水草而居的競走達人 任務:結合“馬賽人的活動范圍圖”以及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圖,分析馬賽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有怎樣的時間規律。 學生先暫停視頻,思考本問題,然后教師講解任務過程 第一步:分析降水規律 讀圖思考:讀多多馬年降水量圖,請你說說圖3-44和3-45的景觀在多多馬可能會出現在哪些月份,并說明理由。 【舉一反三】讀基塔萊年降水量圖,請你說說圖3-44和3-45的景觀在基塔萊可能會出現在哪些月份,并說明理由。引導:兩地的雨季和旱季正好相反,因為所處半球位置不同 第二步:組織語言,結合題目要求回答問題。 馬賽人的游牧規律: 探秘3:現代文明中的動物保護者 (呈現圖文展示:現代文明中的馬賽人角色轉換——從獅子終結者變為動物保護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