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02 質量守恒定律 化學方程式目 錄13考點一 質量守恒定律 5【夯基·必備基礎知識梳理】 51.內容 52.利用原子、分子知識解釋質量守恒的原因 53. 化學變化中的“變”和“不變” 54.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 65.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6【提升·必考題型歸納】 6考向01 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6考向02 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 7考向03 微觀示意圖 10考向04 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11考點二 化學方程式 14【夯基·必備基礎知識梳理】 141.概念 142.意義和讀法 143. 書寫 14【提升·必考題型歸納】 15考向01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15考向02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配平 17考點三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 18【夯基·必備基礎知識梳理】 181.理論依據 182.計算步驟 183. 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的基本類型 18【提升·必考題型歸納】 19考向01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 19考向02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類型 20考點要求 課標要求 命題預測質量守恒定律 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內容,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實際問題。 質量守恒定律內容、化學方程式定義及化學方程式的意義考點常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考查的命題點有:對質量守恒定律內容的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意義、讀法、化學方程式的正誤判斷等,常結合生活中的應用、化學實驗、等以文字或圖片結合的形式呈現。 根據化學方程式簡單計算考點通常以選擇題或實驗探究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化學方程式 了解化學方程式定義,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意義,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理解化學方程式的質量方面意義,掌握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步驟,能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的計算。考點一 質量守恒定律1.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律叫做質量守恒定律。①“化學反應”是前提。任何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②“參加反應”是基礎。只計算“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③“質量總和”是核心。質量總和包括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和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如沉淀、肉眼看不見的氣體也應考慮。④“質量守恒”是目的。定律只適用于質量守恒,不包括體積守恒、分子數守恒等。2.利用原子、分子知識解釋質量守恒的原因(1)化學反應的實質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他物質(生成物)的過程。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變化過程可表示為: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質(2)質量守恒的原因①宏觀上: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沒有改變,元素的質量也不變,所以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②微觀上: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原子本身的質量也沒有改變。所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3. 化學變化中的“變”和“不變”4.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1)反應:必須發生化學反應。(2)裝置:如有氣體參加或生成,則必須在密閉容器中進行。5.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1)推斷反應物或生成物的化學式(依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2)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依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3)解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變化及用質量差確定某一物質的質量(依據: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4)進行各物質間量的計算(依據:反應物的總質量和生成物的總質量不變)。(5)對微觀反應示意圖的分析、判斷。(6)處理表格數據。((1)質量守恒定律應用于化學變化,不能應用于物理變化。(2)質量守恒定律說的是“質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3)化學反應中,各反應物之間要按一定的質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應物質量的簡單加和。(4)不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總和”中。身沒有變化,變化的是粒子之間的間隔。)考向01 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例1】(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下列現象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A. 蔗糖溶于水后總質量不變 B. 濃硫酸敞口放置質量增加C. 飽和硝酸鉀溶液升溫,溶液質量不變 D. 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溶液質量減小【答案】D【解析】A.蔗糖溶于水,沒有發生化學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A錯誤;B.濃硫酸敞口放置質量增加是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沒有發生化學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B錯誤;C.飽和硝酸鉀溶液升溫,溶液的狀態會從飽和變成不飽和,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雖然溶液質量不變,但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C錯誤;D.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會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溶液,溶液質量減小,但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可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釋,D正確。故選D。【變式1-1】(2023年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一模)以下關于質量守恒定律的認識正確的是( )A. 波義爾通過實驗發現并總結出質量守恒定律B. 可以用如圖實驗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C. 如圖實驗中,反應一段時間后托盤天平依舊平衡D. 如圖實驗中,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答案】D【詳解】A、拉瓦錫通過實驗發現并總結出質量守恒定律,該選項認識不正確;B、稀鹽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產生的氣體會逸散到空氣中,天平不平衡,則該裝置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該選項認識不正確;C、由前面分析可知,反應一段時間后,天平不平衡,該選項認識不正確;D、根據質量守恒,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該選項認識正確。故選D。【變式1-2】(2023黑龍江龍東中考)碳酸鎂和氫氧化鎂的混合物10g,經測定混合物中鎂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6%,向其中加入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4.7%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不飽和溶液,將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體質量為( )A.12g B.18g C.24g D.36g【答案】B【解析】碳酸鎂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鎂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水。則恰好完全反應所得的不飽和溶液的溶質為硫酸鎂,蒸干后得到的固體為硫酸鎂。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則硫酸鎂中的鎂元素的質量與混合物中鎂元素的質量相同。則將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體質量為(10g×100%)××100%=18g。故選B。考向02 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例2】(2023 桂林一模)下列實驗(天平未畫出)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br/>A. B.C. D.【答案】B【解答】解:A、鎂條燃燒會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且鎂燃燒生成的氧化鎂一部分擴散到空氣中,故無法直接稱量反應前后所有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溶液,可以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B符合題意;C、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會逸散到空氣中,故無法直接稱量反應前后所有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D、酒精與水混合不發生化學反應,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選:B。【變式1-1】(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模擬)化學實驗是學生運用化學知識拓展化學思維的重要途徑.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A. 證明質量守恒定律B. 探究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著火點C. 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D. 證明鐵生銹的條件之一是與氧氣接觸【答案】B【詳解】A、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位于氫元素后面,則銅不能與鹽酸反應,則不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該實驗不能達到目的;B、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對比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該實驗能達到目的;C、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裝置中壓強幾乎不變,則無法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該實驗不能達到目的;D、左邊鐵與氧氣和水共同接觸,右邊鐵只與氧氣接觸,對比說明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該實驗不能達到目的。故選B。【變式1-2】(2023年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中考一檢)質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規律之一、下列裝置及實驗(天平未畫出)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C. D.【答案】A【詳解】A、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且無氣體參與或生成,可以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符合題意;B、氯化鈉溶于水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無法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題意;C、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氧氣參與了反應,且沒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無法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題意;D、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為水和氧氣,氧氣是氣體,會散逸到空氣中,導致質量減小,無法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題意。故選A。考向03 微觀示意圖【例3】(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科學家利用某納米纖維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液體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觀示意圖如下(圖中的分子恰好完全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生成物丙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7.5%B.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H2+CO2CH3OH+H2OC.生成物丙和丁的質量比為1:1D.該反應有助于實現“碳中和”【答案】C【解析】A、生成物丙是甲醇,甲醇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100%=37.5%,說法正確;B、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氫氣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劑的催化下生成甲醇和物質丁,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有6個氫原子、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反應后有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所以物質丁是水,化學方程式為:3H2+CO2CH3OH+H2O,說法正確;C、生成物丙和丁的質量比=(12+16+1×4):(16+1×2)=16:9,說法錯誤;D、該反應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實現“碳中和”,說法正確。故選C。【變式3-1】(2023年湖南省懷化市中考)如圖是汽車尾氣處理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O+CO=CO2+N2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反應前后各原子的種類不變D.參加反應的兩物質的微粒個數比為2:3【答案】C【解析】A、由圖可知,該反應為NO和CO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NON2+2CO2,缺少反應條件,且未配平,不符合題意;B、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該反應中,反應物均是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不符合題意;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符合題意;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微粒個數比為:2:2=1:1,不符合題意。故選C。【變式3-2】(2023年廣東中考)夢天艙燃燒科學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實施首次在軌點火實驗。a完全燃燒的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B.反應前后分子個數不變C.a分子中C、H原子個數比為1:4D.反應生成c、d的質量比為 22:9【答案】D【解析】A、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B、由a完全燃燒的反應微觀示意圖,該反應是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反應前3個分子,反應后4個分子,反應前后分子個數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C、1個a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則a分子中C、H原子個數比為1:4,故選項說法正確;D、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生成c、d的質量比為44 :(18×2)=11:9,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考向04 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例4】(2023年黑龍江龍東中考)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的變化量(單位:g)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x的數值為8 B.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C.該反應一定屬于置換反應 D.反應前后甲、戊變化的質量之比為3:1【答案】C【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該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則有18g+3g+1g+2g+5g=9g+2g+8g+2g+xg,x=8,反應后甲的質量減少了18g-9g=9g,則甲是反應物;反應后乙的質量減少了3g-2g=1g,則乙是反應物;反應后丙的質量增加了8g-1g=7g,則丙是生成物;反應前后丁的質量不變,則丁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不參加反應的物質;反應后戊的質量增加了8g-5g=3g,則戊是生成物;該反應為甲與乙反應生成丙和戊。【解析】A、由分析可知,x=8,故A說法正確;B、由分析可知,該反應是甲和乙反應生成丙和戊,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故B說法正確;C、由分析可知,該反應是甲和乙反應生成丙和戊,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由于不知道甲、乙、丙、戊是單質還是化合物,所以該反應可能是置換反應,故C說法錯誤;D、反應前后甲、戊變化的質量之比為(18g-9g):(8g-5g)=3:1,故D說法正確;故選C。【變式4-1】(2023年湖南郴州中考)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發生某化學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數據如下表:物質 甲 乙 丙 丁反應前的質量/g 10 16 0 2反應中的質量/g 7 8 a 2反應后的質量/g b 0 22 c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a=11 B.丁一定是催化劑C.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D.b=3【答案】A【分析】由于該反應在密閉容器內進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則有10g+16g+0g+2g=7g+8g+ag+2g=bg+0g+22g+cg,解得a=11,b+c=6,由表中數據可知,丁的質量隨著反應的進行,沒有發生改變,所以丁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與反應,故c=2,所以b=6-2=4。反應前后甲的質量減少了10g-4g=6g,故甲是反應物,反應前后乙的質量減少了16g-0g=16g,故乙是反應物,反應前后丙的質量增加了22g-0g=22g,故丙是生成物,故該反應為甲與乙反應生成丙。【解析】A、由分析可知,a=11,故A說法正確;B、由表中數據可知,丁的質量隨著反應的進行,沒有發生改變,所以丁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與反應,故B說法錯誤;C、與分析可知,該反應為甲與乙反應生成丙,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故C說法錯誤;D、由分析可知,b=4,故D說法錯誤;故選A。【變式4-2】(2023年山東省濱州市中考)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甲是生成物 B.反應后乙物質的質量分數是C.該化學反應中甲、乙兩物質的質量比是 D.物質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答案】C【解析】A、由圖可知,反應后,甲的質量減小,甲是反應物,不符合題意;B、反應后乙物質的質量分數是:1-42%-40%-10%=8%,不符合題意;C、該化學反應中甲、乙兩物質的質量比是:(70%-42%):(14%-8%)=14:3,符合題意;D、化學反應前后,丁的質量不變,丁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不參與反應的雜質,不符合題意。故選C。【變式4-3】(2023年黑龍江綏化中考)在化學反應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22:9,當6.4gB與足量A完全反應后,生成3.6gD。則在此反應中,B和C的質量比是A.8:11 B.2:11 C.16:11 D.16:9【答案】C【解析】設生成3.6g D 時,同時C的質量為xA + 2B = C + 2D22 9×2x 3.6g=x=4.4g;參加反應B、C的質量分別比=6.4g:4.4g=16:11;答案:C。(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關鍵(1)注意裝置是否密封。(2)注意生成物中是否有氣體逸出。(3)注意現象是否明顯)考點二 化學方程式1.概念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2.意義和讀法意義(以2H2+O22H2O為例) 讀法質的方面 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 反應物是氫氣和氧氣,生成物是水,反應條件是點燃 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量的方面 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化 4∶32∶36 每4份質量的氫氣與32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粒子個數比 2∶1∶2 每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3. 書寫(1)書寫原則: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不能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②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即等號兩邊各種原子的數目必須相等。對于書寫化學方程式就是配平,但不能改變物質的化學式。(2)書寫步驟(1)寫:根據事實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中間用短橫線相連?!? P+O2—— P2O5(2)配:配平化學方程式,并檢驗(就是等號兩邊各種原子的數目必須相等) 4P+5O2—— 2P2O5(3)等:將短橫線寫成“===” 4P+5O2=== 2P2O5(4)標:標明反應發生條件以及生成物狀態“↑”或“↓” 4P+5O22P2O5(5)查:檢查化學式是否寫錯,化學方程式是否配平,條件和物質狀態標注是否標了,標了是否恰當。(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點1.是否符合客觀事實2.是否濫用“↑”或“↓”等符號3.是否配平化學方程式4.是否錯寫或漏寫反應條件5.不能更改化學式中下標的數字)考向01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例1】(2022年吉林中考)從不同角度認識下圖中的反應,其中錯誤的是( )A.宏觀現象:氫氣在氯氣中燃燒B.微觀解析: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C.符號描述:H2+Cl22HClD.實踐應用:工業上可用于制取鹽酸【答案】C【解析】A、由圖知,從宏觀的角度說,該反應是氫氣和氯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氫,宏觀現象是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故A不符合題意;B、由圖知,反應前,氫氣分子由氫原子構成,氯氣分子由氯原子構成,反應后氯化氫分子由氫原子和氯原子構成,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故B不符合題意;C、由圖知,該反應是氫氣和氯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Cl22HCl ,故C符合題意;D、氫氣和氯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氫,該反應在工業上可用于制取鹽酸,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變式1-1】(2022年貴州銅仁中考)從不同的角度認識NaOH+HCl=NaCl+H2O。下列正確的是( )A.基本反應類型∶該反應為中和反應B.反應實質∶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C.反應物∶氫氧化鈉可以用來治療胃酸過多D.讀法∶氫氧化鈉加氯化氫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鈉加水【答案】B【解析】A、基本反應類型:該反應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即為復分解反應,故說法錯誤;B、反應實質:酸堿中和反應實質為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故說法正確;C、反應物:氫氧化鈉具有強腐蝕性,不能用氫氧化鈉治療胃酸過多,故說法錯誤;D、讀法:氫氧化鈉和氯化氫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故說法錯誤;故選B。【變式1-2】(2022年江西省中考)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報》報道“我國科學家實現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過程中的一個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不變B.反應前后共有三種氧化物C.丙物質由8個原子構成D.反應中甲和丁的分子個數比是2∶1【答案】D【解析】根據題意反應的方程式是:2CO+2H2OC2H4O+O2。A、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物質,則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錯誤;B、氧化物是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應前后有CO、H2O兩種氧化物;錯誤;C、根據微觀示意圖,丙物質的化學式是C2H4O2,則一個丙分子中含有8個原子;錯誤;D、根據方程式,甲是CO,丁是氧氣,則反應中甲和丁的分子個數比是2∶1,正確。故選D。考向02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配平【例2】(2022年廣西梧州中考)下列化學反應方程式與描述相符,且書寫完全正確的是( )A.用稀鹽酸除鐵銹:FeO+ 2HCl=FeCl2+H2OB.紅磷在氧氣中燃燒: P+O2P2O5C.石灰石與二氧化硅高溫反應: CaCO3+ SiO2CaSiO3+ CO2↑D.工業上用電解法冶煉鋁:2Al2O3=4Al+3O2【答案】C【解析】A、用稀鹽酸除鐵銹是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 6HCl=2FeCl3+3H2O,故A項錯誤;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2P2O5,故B項錯誤;C、石灰石與二氧化硅高溫反應生成硅酸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 SiO2CaSiO3+ CO2↑ ,故C項正確;D、氧化鋁在通電條件下生成鋁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2O34Al+3O2,故D項錯誤;故選C。【變式2-1】(2022年廣西百色中考)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鐵屑溶于稀硫酸:2Fe+3H2SO4=Fe2(SO4)3+3H2↑B.食鹽溶于硝酸鉀溶液:NaCl+KNO3=NaNO3+KClC.木炭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C+O22COD.過氧化氫制氧氣: H2O2H2↑+O2↑【答案】C【解析】A、鐵單質和酸反應生成的是二價鐵的鹽溶液,故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是硫酸亞鐵和氫氣,而不是硫酸鐵,化學方程式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B、氯化鈉和硝酸鉀不能反應,原因是不符合復分解反應的發生條件,生成物中沒有水、氣體或沉淀,化學方程式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C、木炭在不充足氧氣中燃燒生成的是一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符合題意;D、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劑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C。【變式2-2】(2022北京中考)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3H8+xO2yCO2+4H2O,其中x、y分別是( ?。?br/>A.5;3 B.7;3 C.1;3 D.1;5【答案】A。【解析】由于反應物中有3個C,8個H,所以在二氧化碳前面放上3,在水前面放上4,這時生成物中含有O一共10個,所以在反應物氧氣前面放上5就可以了,所以x是5,y是3。考點三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1.理論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即各物質間有確定的質量比。2.計算步驟:設、寫、找、列、求、答。舉例:山隊員常用的能源是氫氣,可用氫化鈣(CaH2)固體和水反應制得,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H2+2H2O===Ca(OH)2+2H2↑。若制得20 g H2,則需要多少克氫化鈣?3. 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的基本類型(1)已知某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另一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2)有關含有雜質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計算。純凈物的質量=不純物質的質量-雜質的質量=不純物質的質量×純凈物的質量分數(純度)=不純物質的質量×(1-雜質的質量分數)。物質的純度=×100%物質的純度=×100%(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關鍵(1)“設”要規范,“設某物質的質量為x”,(x是個有單位的物理量,后面無需再帶單位);如果一個題目需要求幾個未知量,且這幾個量出現在一個化學方程式中,要一并“設”,并用不同的未知數表示。(2)化學方程式是否正確關系到整個解題的正確性,所以首先保證方程式配平。如果不配平,則物質之間的質量比就是錯誤的。其次不要忘記反應條件和氣體、沉淀符號。(3)標已知量和未知量時,要把相對分子質量與化學計量數的乘積寫在相應物質化學式的正下方;已知量和未知量寫在相應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總和的下方,且已知量帶有單位。有關物質的量左右對應,上下對齊。(4)比例式和求解過程中以及最后的結果要帶單位。(5)化學方程式是純凈物之間發生的反應,因此已知量一定是純凈物的質量,如果題目提供的是一種混合物的質量,一定不能直接代入,要通過換算或利用質量守恒定律求出一種純凈物的質量,作為解題的突破口。(6)計算結果要根據相應的題目要求,保留相應的位數。如果沒有說明,計算結果精確到0.1%。(7)根據題目實際寫出簡要答案。)考向01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例1】(2023年四川省自貢市中考)自貢因鹽設市,譽稱“鹽都”。電解食鹽水能夠制得可用于環境消毒的次氯酸鈉(NaCl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H2ONaClO+ H2↑。試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要制取14.9g次氯酸鈉,理論上需要NaCl的質量。【答案】解:設要制取14.9g次氯酸鈉,理論上需要NaCl的質量為x,則有NaCl+H2ONaClO+ H2↑58.5 74.5x 14.9g=x =11.7g答:要制取14.9g次氯酸鈉,理論上需要NaCl的質量為11.7g。【解析】見答案。【變式1-1】(2023年北京市中考化學真題 )納米鋁冰作為火箭固體推進劑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以上時,發生的主要反應為2Al+3H2OAl2O3+ H2↑。該反應中,若有發生反應計算參加反應的H2O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及結果)。【答案54kg【解析】解:設參加反應的 H2O 的質量為x2Al+3H2OAl2O3+ H2↑54 5454kg x=x=54kg答:參加反應的水的質量為54kg【變式1-2】(2023年湖南省益陽市中考化學真題)“蛟龍號”是我國研制出的大深度載人潛水器。為保證載人潛水器長時間潛水,需要在潛水器里配備供氧裝置,利用過氧化物供氧是一種常見的供氧技術。(1)過氧化鈉(Na2O2)作供氧劑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X=2Na2CO3+ O2,則反應物X的化學式為 。(2)若用上述方法制取16g氧氣,至少需要Na2O2的質量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CO2;(2)78g【解析】(1)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個數和種類不變,2Na2O2+2X=2Na2CO3+ O2,反應前4個鈉原子,4個氧原子,反應后4個鈉原子,8個氧原子,2個碳原子,X中含有1個碳原子、2個氧原子,則X化學式:CO2;(2)解:設至少需要過氧化鈉的質量為x2Na2O2+2X=2Na2CO3+ O2156 32x 16g=x =78g答:至少需要過氧化鈉78g。考向02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類型【例1】(2023年陜西省中考)學習小組同學利用下圖實驗,回收實驗室廢棄的銅粉與鐵粉混合物中的銅粉。(1)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是_____g。(2)計算上述實驗回收銅粉的質量。(忽略回收過程中銅粉的損失)(3)上述實驗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15%。【答案】(1)0.4(2)解:設混合物中鐵粉的質量為x,硫酸質量為yFe+H2SO4=FeSO4+H2↑56 98 2x y 0.4g= =解得:x=11.2g y=19.6g該混合物中銅粉的質量為30g-11.2g=18.8g答:上述實驗回收銅粉的質量為18.8g。(3)不可能【解析】(1)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30g+100g-129.6g=0.4g。(2)見答案。(3)硫酸的質量為19.6g,所以所用的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100%=19.6%,所以不可能是15%。【變式1-1】(2023年湖北恩施州中考化學真題)為測定某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取4.0g石灰石樣品于燒杯中,將該稀鹽酸40.0g分4次加入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經過濾、洗滌、干燥、稱重,得實驗數據如下: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10.0 10.0 10.0 10.0剩余固體的質量/g 3.0 2.0 1.0 0.6已知:石灰石樣品中的雜質既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請計算:(1)4.0g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是 g。(2)求該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答案】(1)3.4(2)解:通過數據比較可知:10.0g稀鹽酸完全反應可以消耗碳酸鈣的質量為1.0g,設10.0g稀鹽酸中溶質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1.0g x=x=0.73g則該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7.3%, 答:該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7.3%。【解析】(1)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由表格數據分析可知,第一次加入的10.0g稀鹽酸能與4.0g-3.0g=1.0g碳酸鈣完全反應;第二次加入的10.0g稀鹽酸能與3.0g-2.0g=1.0g碳酸鈣完全反應;第三次加入的10.0g稀鹽酸能與2.0g-1.0g=1.0g碳酸鈣完全反應;第四次加入的10.0g稀鹽酸只能與1.0g-0.6g=0.4g碳酸鈣反應,說明此時碳酸鈣已經完全反應,最終剩余的0.6g為石灰石樣品中的雜質,故4.0g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是4.0g-0.6g=3.4g;(2)見答案。【變式1-2】(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某化學興趣小組通過實驗測定石灰石中CaCO3的含量(假定石灰石中只含有CaCO3以及不與稀鹽酸反應的雜質)。將50g石灰石加入到過量的稀鹽酸中,產生的CO2氣體通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測量NaOH溶液增加的質量變化如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從上圖中可以看出,50g石灰石與過量稀鹽酸完全反應后生成CO2氣體的質量為______g(假定CO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2)計算石灰石中CaCO3的質量分數(寫出詳細的計算過程)。(3)有同學認為反應的時間t2=2t1,請分析,該結論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答案】(1)17.6(2)解:設石灰石中CaCO3的質量分數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50g×x 17.6g=x=80%答:石灰石中CaCO3的質量分數為80%。(3)不正確【解析】(1)從圖中可看出,氫氧化鈉溶液增加的質量為17.6g,即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2)過程見答案;(3)碳酸鈣和鹽酸的反應速率受鹽酸濃度的影響,隨著反應的進行,鹽酸的濃度減少,則反應速率減慢,所以t2>2t1,結論不正確。專題02 質量守恒定律 化學方程式目 錄23考點一 質量守恒定律 5【夯基·必備基礎知識梳理】 51.內容 52.利用原子、分子知識解釋質量守恒的原因 53. 化學變化中的“變”和“不變” 54.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 65.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6【提升·必考題型歸納】 6考向01 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6考向02 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 7考向03 微觀示意圖 8考向04 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9考點二 化學方程式 10【夯基·必備基礎知識梳理】 101.概念 102.意義和讀法 103. 書寫 11【提升·必考題型歸納】 11考向01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11考向02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配平 12考點三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 13【夯基·必備基礎知識梳理】 131.理論依據 132.計算步驟 133. 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的基本類型 13【提升·必考題型歸納】 14考向01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 14考向02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類型 15考點要求 課標要求 命題預測質量守恒定律 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內容, 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實際問題。 質量守恒定律內容、化學方程式定義及化學方程式的意義考點常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考查的命題點有:對質量守恒定律內容的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意義、讀法、化學方程式的正誤判斷等,常結合生活中的應用、化學實驗、等以文字或圖片結合的形式呈現。 根據化學方程式簡單計算考點通常以選擇題或實驗探究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化學方程式 了解化學方程式定義,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意義,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理解化學方程式的質量方面意義,掌握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步驟,能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的計算。考點一 質量守恒定律1.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律叫做質量守恒定律。①“化學反應”是前提。任何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②“參加反應”是基礎。只計算“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③“質量總和”是核心。質量總和包括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和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如沉淀、肉眼看不見的氣體也應考慮。④“質量守恒”是目的。定律只適用于質量守恒,不包括體積守恒、分子數守恒等。2.利用原子、分子知識解釋質量守恒的原因(1)化學反應的實質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他物質(生成物)的過程。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的變化過程可表示為: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質(2)質量守恒的原因①宏觀上: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沒有改變,元素的質量也不變,所以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②微觀上: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原子本身的質量也沒有改變。所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3. 化學變化中的“變”和“不變”4.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1)反應:必須發生化學反應。(2)裝置:如有氣體參加或生成,則必須在密閉容器中進行。5.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1)推斷反應物或生成物的化學式(依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2)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依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3)解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變化及用質量差確定某一物質的質量(依據: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4)進行各物質間量的計算(依據:反應物的總質量和生成物的總質量不變)。(5)對微觀反應示意圖的分析、判斷。(6)處理表格數據。((1)質量守恒定律應用于化學變化,不能應用于物理變化。(2)質量守恒定律說的是“質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3)化學反應中,各反應物之間要按一定的質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應物質量的簡單加和。(4)不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總和”中。身沒有變化,變化的是粒子之間的間隔。)考向01 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例1】(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下列現象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A. 蔗糖溶于水后總質量不變 B. 濃硫酸敞口放置質量增加C. 飽和硝酸鉀溶液升溫,溶液質量不變 D. 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溶液質量減小【變式1-1】(2023年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一模)以下關于質量守恒定律的認識正確的是( )A. 波義爾通過實驗發現并總結出質量守恒定律B. 可以用如圖實驗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C. 如圖實驗中,反應一段時間后托盤天平依舊平衡D. 如圖實驗中,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變式1-2】(2023黑龍江龍東中考)碳酸鎂和氫氧化鎂的混合物10g,經測定混合物中鎂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6%,向其中加入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4.7%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不飽和溶液,將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體質量為( )A.12g B.18g C.24g D.36g考向02 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例2】(2023 桂林一模)下列實驗(天平未畫出)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C. D.【變式1-1】(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模擬)化學實驗是學生運用化學知識拓展化學思維的重要途徑.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A. 證明質量守恒定律B. 探究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著火點C. 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D. 證明鐵生銹的條件之一是與氧氣接觸【變式1-2】(2023年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中考一檢)質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規律之一、下列裝置及實驗(天平未畫出)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C. D.考向03 微觀示意圖【例3】(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科學家利用某納米纖維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液體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觀示意圖如下(圖中的分子恰好完全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生成物丙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7.5%B.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H2+CO2CH3OH+H2OC.生成物丙和丁的質量比為1:1D.該反應有助于實現“碳中和”【變式3-1】(2023年湖南省懷化市中考)如圖是汽車尾氣處理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O+CO=CO2+N2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反應前后各原子的種類不變D.參加反應的兩物質的微粒個數比為2:3【變式3-2】(2023年廣東中考)夢天艙燃燒科學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實施首次在軌點火實驗。a完全燃燒的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B.反應前后分子個數不變C.a分子中C、H原子個數比為1:4D.反應生成c、d的質量比為 22:9考向04 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例4】(2023年黑龍江龍東中考)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的變化量(單位:g)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x的數值為8 B.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C.該反應一定屬于置換反應 D.反應前后甲、戊變化的質量之比為3:1【變式4-1】(2023年湖南郴州中考)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發生某化學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數據如下表:物質 甲 乙 丙 丁反應前的質量/g 10 16 0 2反應中的質量/g 7 8 a 2反應后的質量/g b 0 22 c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a=11 B.丁一定是催化劑C.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D.b=3【變式4-2】(2023年山東省濱州市中考)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甲是生成物 B.反應后乙物質的質量分數是C.該化學反應中甲、乙兩物質的質量比是 D.物質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變式4-3】(2023年黑龍江綏化中考)在化學反應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22:9,當6.4gB與足量A完全反應后,生成3.6gD。則在此反應中,B和C的質量比是A.8:11 B.2:11 C.16:11 D.16:9(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關鍵(1)注意裝置是否密封。(2)注意生成物中是否有氣體逸出。(3)注意現象是否明顯)考點二 化學方程式1.概念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2.意義和讀法意義(以2H2+O22H2O為例) 讀法質的方面 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 反應物是氫氣和氧氣,生成物是水,反應條件是點燃 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量的方面 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 4∶32∶36 每4份質量的氫氣與32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粒子個數比 2∶1∶2 每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3. 書寫(1)書寫原則: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不能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②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即等號兩邊各種原子的數目必須相等。對于書寫化學方程式就是配平,但不能改變物質的化學式。(2)書寫步驟(1)寫:根據事實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中間用短橫線相連?!? P+O2—— P2O5(2)配:配平化學方程式,并檢驗(就是等號兩邊各種原子的數目必須相等) 4P+5O2—— 2P2O5(3)等:將短橫線寫成“===” 4P+5O2=== 2P2O5(4)標:標明反應發生條件以及生成物狀態“↑”或“↓” 4P+5O22P2O5(5)查:檢查化學式是否寫錯,化學方程式是否配平,條件和物質狀態標注是否標了,標了是否恰當。(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點1.是否符合客觀事實2.是否濫用“↑”或“↓”等符號3.是否配平化學方程式4.是否錯寫或漏寫反應條件5.不能更改化學式中下標的數字)考向01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例1】(2022年吉林中考)從不同角度認識下圖中的反應,其中錯誤的是( )A.宏觀現象:氫氣在氯氣中燃燒B.微觀解析: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C.符號描述:H2+Cl22HClD.實踐應用:工業上可用于制取鹽酸【變式1-1】(2022年貴州銅仁中考)從不同的角度認識NaOH+HCl=NaCl+H2O。下列正確的是( )A.基本反應類型∶該反應為中和反應B.反應實質∶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C.反應物∶氫氧化鈉可以用來治療胃酸過多D.讀法∶氫氧化鈉加氯化氫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鈉加水【變式1-2】(2022年江西省中考)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報》報道“我國科學家實現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過程中的一個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不變B.反應前后共有三種氧化物C.丙物質由8個原子構成D.反應中甲和丁的分子個數比是2∶1考向02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配平【例2】(2022年廣西梧州中考)下列化學反應方程式與描述相符,且書寫完全正確的是( )A.用稀鹽酸除鐵銹:FeO+ 2HCl=FeCl2+H2OB.紅磷在氧氣中燃燒: P+O2P2O5C.石灰石與二氧化硅高溫反應: CaCO3+ SiO2CaSiO3+ CO2↑D.工業上用電解法冶煉鋁:2Al2O3=4Al+3O2【變式2-1】(2022年廣西百色中考)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鐵屑溶于稀硫酸:2Fe+3H2SO4=Fe2(SO4)3+3H2↑B.食鹽溶于硝酸鉀溶液:NaCl+KNO3=NaNO3+KClC.木炭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C+O22COD.過氧化氫制氧氣: H2O2H2↑+O2↑【變式2-2】(2022北京中考)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3H8+xO2yCO2+4H2O,其中x、y分別是( ?。?br/>A.5;3 B.7;3 C.1;3 D.1;5考點三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1.理論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即各物質間有確定的質量比。2.計算步驟:設、寫、找、列、求、答。舉例:山隊員常用的能源是氫氣,可用氫化鈣(CaH2)固體和水反應制得,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H2+2H2O===Ca(OH)2+2H2↑。若制得20 g H2,則需要多少克氫化鈣?3. 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的基本類型(1)已知某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另一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2)有關含有雜質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計算。純凈物的質量=不純物質的質量-雜質的質量=不純物質的質量×純凈物的質量分數(純度)=不純物質的質量×(1-雜質的質量分數)。物質的純度=×100%物質的純度=×100%(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關鍵(1)“設”要規范,“設某物質的質量為x”,(x是個有單位的物理量,后面無需再帶單位);如果一個題目需要求幾個未知量,且這幾個量出現在一個化學方程式中,要一并“設”,并用不同的未知數表示。(2)化學方程式是否正確關系到整個解題的正確性,所以首先保證方程式配平。如果不配平,則物質之間的質量比就是錯誤的。其次不要忘記反應條件和氣體、沉淀符號。(3)標已知量和未知量時,要把相對分子質量與化學計量數的乘積寫在相應物質化學式的正下方;已知量和未知量寫在相應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總和的下方,且已知量帶有單位。有關物質的量左右對應,上下對齊。(4)比例式和求解過程中以及最后的結果要帶單位。(5)化學方程式是純凈物之間發生的反應,因此已知量一定是純凈物的質量,如果題目提供的是一種混合物的質量,一定不能直接代入,要通過換算或利用質量守恒定律求出一種純凈物的質量,作為解題的突破口。(6)計算結果要根據相應的題目要求,保留相應的位數。如果沒有說明,計算結果精確到0.1%。(7)根據題目實際寫出簡要答案。)考向01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例1】(2023年四川省自貢市中考)自貢因鹽設市,譽稱“鹽都”。電解食鹽水能夠制得可用于環境消毒的次氯酸鈉(NaCl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H2ONaClO+ H2↑。試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要制取14.9g次氯酸鈉,理論上需要NaCl的質量。【變式1-1】(2023年北京市中考化學真題 )納米鋁冰作為火箭固體推進劑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以上時,發生的主要反應為2Al+3H2OAl2O3+ H2↑。該反應中,若有發生反應計算參加反應的H2O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及結果)。【變式1-2】(2023年湖南省益陽市中考化學真題)“蛟龍號”是我國研制出的大深度載人潛水器。為保證載人潛水器長時間潛水,需要在潛水器里配備供氧裝置,利用過氧化物供氧是一種常見的供氧技術。(1)過氧化鈉(Na2O2)作供氧劑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X=2Na2CO3+ O2,則反應物X的化學式為 。(2)若用上述方法制取16g氧氣,至少需要Na2O2的質量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考向02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類型【例1】(2023年陜西省中考)學習小組同學利用下圖實驗,回收實驗室廢棄的銅粉與鐵粉混合物中的銅粉。(1)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是_____g。(2)計算上述實驗回收銅粉的質量。(忽略回收過程中銅粉的損失)(3)上述實驗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15%。【變式1-1】(2023年湖北恩施州中考化學真題)為測定某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取4.0g石灰石樣品于燒杯中,將該稀鹽酸40.0g分4次加入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經過濾、洗滌、干燥、稱重,得實驗數據如下: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10.0 10.0 10.0 10.0剩余固體的質量/g 3.0 2.0 1.0 0.6已知:石灰石樣品中的雜質既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請計算:(1)4.0g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是 g。(2)求該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變式1-2】(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某化學興趣小組通過實驗測定石灰石中CaCO3的含量(假定石灰石中只含有CaCO3以及不與稀鹽酸反應的雜質)。將50g石灰石加入到過量的稀鹽酸中,產生的CO2氣體通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測量NaOH溶液增加的質量變化如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從上圖中可以看出,50g石灰石與過量稀鹽酸完全反應后生成CO2氣體的質量為______g(假定CO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2)計算石灰石中CaCO3的質量分數(寫出詳細的計算過程)。(3)有同學認為反應的時間t2=2t1,請分析,該結論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2 質量守恒定律 化學方程式(講義)(原卷版).docx 專題2 質量守恒定律 化學方程式(講義)(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