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武威市第十七中學教研聯片中考第二次診斷道德與法治、歷史綜合(道德與法治部分)一、單選題(每題1分,共15分)1.“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這告訴我們學習要( )A. 培養興趣 B. 確立目標 C. 掌握方法 D. 善于求助2. 下框時事共同反映的主題是( )★2022年6月17日,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下水,它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 彈射型航空母艦。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次飛行任務是載人航天工 程今年的第二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A. 科技創新譜寫新章 B. 航天技術彰顯實力C. 經濟建設引領全球 D. 改革開放促進發展3. 進入中學后,隨著與小學朋友的分開,有些同學可能會產生失落感。為此,他們應該( )① 在初中生活里繼續建立自己的朋友圈②珍惜與過去朋友之間的情誼,使彼此關系更加密切③忘掉過去的朋友,重新結識新朋友④積極尋找新的友誼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有一種內在的禮貌,它是同愛聯系在一起的,它會在行為的外表上產生出令人愉快的禮貌。”歌德這句名言說明( )①文明有禮是謙虛恭敬的態度和言行②文明有禮是尊重他人的美德的外在表現③文明有禮表現出一個人的良好修養④文明有禮能夠增添一個人的風采和魅力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2023年9月21日,“天宮課堂”第四課在夢天實驗艙開講,神舟十六號乘組航天員相互配合進行授 課,由航天員在軌演示球形火焰實驗、奇妙“乒乓球”實驗、動量守恒實驗以及又見陀螺實驗,并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由此可見( )① 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②“天宮課堂”是學習的最佳模式③太空科普授課拓展了新的學習通道④“天宮課堂”讓我們變得更加獨立和自由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 青春是生命中的華彩樂章,同時它也會帶來困惑和煩惱。奏好青春成長曲,我們要( )A. 悅納變化,克服青春煩惱 B. 標新立異,展現青春風采C. 閉鎖內心,保守青春秘密 D. 放任沖動,享受青春激情7.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樣的現代化應該是( )①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②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③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④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70多年前,英勇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唱著“雄赳起,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毅然走上抗美援朝的 戰場,歷經浴血奮戰,贏得了偉大勝利,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成為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財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有利于( )①為國家創造更多物質財富②凝聚建設強國的精神力量③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④激勵每個人成為民族英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 中科院“夸父計劃”首席科學家劉維寧,遠涉重洋留學,28年后回國效力,追逐心中“努力攀登空間科學高峰,力爭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的中國夢( )① 偉大的夢想與時代脈搏緊密相連,與中國夢密不可分②有夢想才有希望,才能進步和發展③要把個人夢想和努力奮斗緊密結合起來④只要心中有遠大的夢想就能成為科學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 鐘南山院士說:怎樣才能做到“珍惜生命,好好活著” 我經常強調一個概念: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決定人一輩子生活質量和壽命的是生活方式。在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過程中,最好的“健康導師”和“健康監督員”,就是我們自己和家人。從責任角度看這句話強調( )①自己要對自己負責②社會要對我們負責③家人要對我們負責④國家要對我們負責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1.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同學們圍繞“凝聚法治共識”各抒己見。下列觀點中,你認可的是( )A. 李麗:我國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已經發展完善B. 劉江:實現依憲治國、依法行政是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C. 王玲: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和重要保障D. 孫武: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12. 岳麓山是甜的,不信 你嘗。長沙的岳麓山不僅可以逛,現在還能“吃”。很多游客舉著“岳麓山- 愛晚亭”文創冰淇淋與愛晚亭來一張大小同框的合影,這已成為岳麓山上獨特一景。游客表示冰淇淋雖然不便宜,但它造型獨特,“咱吃的不是冰淇淋,是文化。”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 價格高造型巧,更能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B. 文化創意產品是對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C.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現實生活中具有經濟價值D. 中華文化具有與時俱進的創造性和海納百川的包容性,是最優秀的文化13. 漫畫所示風箏與線的關系與下列各選項內容間的關系一致的是( )必要的約束也是一種保護A. 國家個人 B. 自由法律 C. 德治法治 D. 自由規則14.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微博、征民意,公民在互聯網上為“兩會”建言獻策這說明( )A. 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B. 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C. 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積極性不高D. 我國公民的民主意識不斷增強,可以隨意表達自己的意見15. 一個電話、 一條短信, 一輩子的保命錢瞬間就被騙個精光。2023年熱播影片孤注一擲,解析顧天之的悲劇,貪心和不甘心,人性弱點經不起考驗!而今,黑手頻頻伸向沒有防備的孩子---被騙了9900元的學費,2023年8月19日, 一個山東的準大學生臨沂市徐玉玉永遠停止了呼吸……啟示我們( )①不要輕信他人,喪失警惕。 ②要學會自我保護。③滿足自己好奇心,盡情網上交往。 ④ 網上可以隨意說自己的信息。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①②二 、材料分析題(共15分)16.(9分)增強法治意識,遠離違法犯罪。閱讀案例,回答問題。【 案 例 】 15歲品學兼優的中學生陳某這 樣走上犯罪道路 【階段一】結識社會上一群游手好閑的“朋友”,逐漸無心學 習,經常曠課。【階段二】開始有些自責,后來放縱自己,偷東西、打罵同 學等,受學校紀律處分。【階段三】沒有接受處分教訓,經常偷竊財物等,被公安機 關拘留。【階段四】仍不悔改,為了搞錢和另外兩個“朋友”攔路搶劫 最終因犯搶劫罪被判刑。(1)材料中陳某有哪些不良行為 (2)請指出案例中陳某的犯罪行為。判斷犯罪行為的依據是什么 (3)從道德和法治的角度說說陳某走上犯罪道路的歷程給我們的啟示。17.(6分)我們正值青春好時光,身體里蘊含著無限的能量,要相信自己,不懈努力,我們要做最好的自己。請結合材料作答下面小題。(1)【努力就有改變】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只要努力就會有改變,我們就會離夢想更近一些。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我們應如何去努力 (2)【明天我會更好】“茍日新、日日新、我常新。”我們每天都有做“更好的我”的生命沖動。我們如何才能飛得更高、更遠,做更好的自己 道德與法治、歷史綜合(歷史部分)一、單選題(每題1分,共15分)1. 中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在北京人遺址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5個灰燼層及大量動物燒骨,據此得出的合理結論是( )A. 北京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B. 北京人學會使用和保存火C. 北京人已具備人類的基本體質特征D. 北京人的審美意識增強2. 它重達832.84千克,工藝復雜,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它”是( )A. 司母戊鼎 B. 青銅面具 C. 四羊方尊 D. 青銅利簋3. 雅典的一個家庭要去參加公民大會,選舉執政官。這個家庭有一名男主人, 一名女主人, 一個5歲男孩, 一個女奴隸, 一個男奴隸。根據當時的民主制度,這個家庭能投( )A.1 票 B.2 票 C.3 票 D.4 票4. 中國讀書人歷來“恥于言商,恥于言利”,而清末狀元實業家張容卻放棄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業。這里所反映的張謇的思想是( )A. 重商輕農 B. 工商皆本 C. 重利輕義 D. 實業救國5. 習近平稱贊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它是全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在金融創新、科技創新等新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它”指的是( )A. 深圳 B. 上海 C. 北京 D. 廣州6. 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寫道:“宋王室的一個歷世相傳的家訓,厥為優待士大夫,永遠讓文人壓在武人頭上。”這反映了宋朝的治國策略是( )A. 重文輕武 B. 分化相權 C. 民貴君輕 D. 外重內輕7.“統一的法律不僅減少了疑惑,而且將拜占庭帝國統一組織起來,與帝國的官僚體系相匹配”。該法律是( )A.《 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C.《 羅馬民法大全》 D.《 拿破侖法典》8. 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于中央政權的標志是( )A. 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 B.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C.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D. 班超經營西域30多年9. 孫中山將民族主義放在了三民主義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統一民族國家及共和制度相結合。這反映出三民主義( )A. 適應了救亡圖存的需要 B. 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口號C. 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開展 D. 代表了維新派的思想要求10. 在大化改新的過程中,貴族和官吏常常利用職權之便大量侵占公田和山林原野,并使之變成私有土地,失去土地的農民不得不淪為大土地私有者的耕作者。這反映出,日本改革( )A. 加速了社會轉型 B. 措施得力且徹底c. 具有守舊的特點 D. 加強了中央集權11.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從“饑寒交迫”到“全面小康”,經歷了“制度變革”“社會救濟”“體制改 革”“開發扶貧”“整村推進”“精準脫貧”等扶貧階段,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減貧物質成就,鍛造了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這說明中國共產黨( )A. 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B. 健全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C. 居安思危,勇于戰勝風險 D. 始終都堅持愛國統一戰線12. 賦稅制度的變化反映出時代的變化。宋代土地稅的征收對象包括地主,也包括自耕農和半自耕農, 以資代役納入稅收規范,新增了一些稅種,如“城郭之賦”、過稅(商品流通稅)、住稅(商品交易稅)、力勝錢(水路流通稅)等。這些變化反映出宋代( )A. 商品經濟的發展 B. 崇文抑武的風氣C. 人身控制的減弱 D. 理學思想的強化13. 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將希臘文化灌注到亞洲,而“東方的影響也以席卷一切之勢涌入西方”。歷史學家布恩的觀點反映出亞歷山大的擴張( )A. 使東方從屬于西方 B. 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匯C. 打通了亞歐商貿通道 D. 中斷了東西方文化發展進程14 . 1842年8 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該條約中被割讓的中國領土是( )A. 澳門 B. 香港島 C. 海南島 D. 臺灣島15.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論述資本原始積累時說過,“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下列史實能證明上述觀點的是( )①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掠奪②英國的殖民擴張③“三角貿易’④歐洲的墾殖運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材料分析題(共15分)16. 遼宋夏金元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多民族政權并立的時期,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2分)上圖的人物是誰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他在中央行政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2)(2分)遼、西夏、金、元分別是哪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3)(2分)列舉兩位這一時期少數民族政權的杰出領袖。17. 教育在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如顏濁鄒(注:當時的大盜)之徒,頗首業者甚眾。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材料二:宋代重視文治,加之放寬了對考生的身份限制,考生的數量劇增,這對于經歷了五代十國 戰亂割據的北宋政府來說,財政困難,興辦官學壓力巨大。宋代士人團體承擔起了培養人才和發展教 育的歷史使命,他們建院講學,將傳授儒家經典,助力生徒科舉應試作為自身教學活動目標。茂詢、茂先、夢升、子元等十位登甲科,均出自櫻桃書院和芝臺書院。一一摘編自楊乙丹《試論科舉制與宋代書院的興起》材料三:16世紀,人文主義者認為教育可以使人成為更完善的人,教育日益走向民眾。19世紀,英國生產技術的進步客觀上要求勞動者必須接受必要的教育。19世紀末,英國官辦學校達到2500所,基本實現了小學普及教育。二戰后,世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普及了義務教育。——摘編自謝天冰《論英國教育體制的近代化》材料四:新中國成立初期, ……為了培養國家所急需的財經、政治和外交專門人才,中央決定創辦以蘇聯經驗為樣板的中國人民大學,并將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辦學方針和任務規定為“仿效蘇聯工業大學的辦法,培養重工業部門的工程師和國內大學的理工科師資”。——摘編自徐衛紅《1949:共和國教育的基礎和建設方針》(1)(2分)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孔子的辦學創舉。(2)(2分)根據材料二,分析宋代士人興辦書院的原因。(3)(2分)根據材料三,概括近現代英國教育的變化并分析變化的原因。(4)(3分)根據材料四概括建國初期高等教育的辦學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當時的社會背景。答案1.C 2.A 3.D 4.A 5.A6.A 7.C 8.C 9.A 10.A11.D 12.B 13.D 14.A 15.D16.(1)①亂交朋友;②不安心學習,經常曠課;③多次偷竊;打架斗毆;④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⑤攔截他人,強行索要他人財物等。(2)攔路搶劫;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3)要加強自我防范,杜絕不良行為;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很多犯罪行為都是從不良 行為開始走上犯罪道路的。要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17.(1)努力,是一種堅韌不拔的生活態度;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堅持;努力,需要方法。(2)①做更好的自己,要學會接納與欣賞自己;②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揚長避短;③做更好的自己, 就要主動改正缺點;④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⑤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的,更是在為他人、為社會帶來福祉的過程中實現的。答案1.B 2.A 3.A 4.D 5.A6.A 7.C 8.A 9.A 10.C11.A 12.A 13.B 14.B 15.A16.(1)宋太祖趙匡胤。中央設政事堂掌管政務,樞密院掌管軍務,設“三司”掌管財政。三大機構互不相屬,分別對皇帝負責。(2)遼—契丹族;西夏 黨項族;金 女真族;元 蒙古族(3)遼——耶律阿保機;西夏——元昊;金——完顏阿骨打;大蒙古國——鐵木真;元——忽必烈17.(1)提出“有教無類”,興辦私學,廣收門徒,打破了貴族和王室壟斷教育的局面。(2)宋代重視文治或重文輕武;科舉考試放寬了對考生的身份限制考生的數量急增導致對于教育的需求增加等。(3)教育走向民眾;學校數量增加;教學內容更加注重實用技術;普及小學教育和義務教育。(4)學習蘇聯辦學經驗注重培養理工科或培養財經、政治和外交的專門人才。新中國處于帝國主義的包圍、封鎖之中,新中國面臨艱巨的經濟建設任務;“一五計劃”開展急需人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