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4張PPT)心靈的幻象湘美版高中美術鑒賞 第二單元 第3課觀看莫高窟視屏思考問題·“莫高”是什么意思?“窟”又是什么意思?佛認識佛教: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5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是迦毗羅衛國的太子。他有感于人生無常,有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遂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創立佛教。腋下誕生 云岡石窟 第6窟北魏佛教造像的樣式受時代審美思潮的影響肉髻螺發白毫耳垂割肉貿鴿圖 敦煌275窟 北涼悉達多太子舍身飼虎 北魏敦煌254窟九色鹿 莫高窟257窟 北魏大足石刻:寶頂 17號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中釋迦行孝報恩成佛之十二舉棺葬父佛教造像的內容吸收了儒家的忠孝倫理思想洛陽龍門奉先寺盧舍那佛 唐《步輦圖》 唐代 閻立本 絹本設色、縱38.5cm、橫129cm 藏于故宮博物院佛教造像的表現手法對本土藝術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2001年2月26日,兩位藏傳佛教的僧人,在美國的一個畫廊,向觀眾展示了一件作品。生命瞬間這是2月22號開始的情景2月26日2.27開始繪圖,材料是一種用于藏醫藥的細沙。佛是萬物的起源,是世界的中心3月1日,越來越多的人來關注他們的創作。3月2日, 繁華初現可以清楚的看到,細沙如何匯聚成世界。3月5日圍繞在佛周圍的蕓蕓眾生,每一種生命都躍然沙上。創作工具3月7日 佛澤四方3月9日 你是否看到了繁華背后的脆弱?近距離觀察,清楚地看到沙粒鋪墊的厚重質感延續的人生,膨脹的世界3月20日,完成的日子終于到來,輝煌的成就,瑰麗的畫卷,以一種強迫的姿態占據每一個人的視界和心靈,乃至靈魂。精致得難以置信的細節完成圖,完美的畫面,繁華的世界,多看一會兒吧, 記住它。成功之后的慶祝真正的偉大現在才正式開始……看看,周圍人們的眼神明白了吧!極盡繁華,不過一掬細沙。所有的辛苦,都是為了這一刻的絢爛!除去抹不凈的回憶,仿佛什么也沒有發生過。一個月的時光凝聚在潺潺流淌的溪水邊,對于一個世界的消失,人們做著不同的憑吊和評價,而僧人手中緩緩流逝的細沙,已不再有那驚艷的容貌,那些千姿百態的繁華,一切都隨風飄入溪水,永不再返。思考討論:1、這個過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2、最后的集沙和散沙表現了一個什么思想?3、說說大家看后的心理感受;唵嘛呢叭咪吽OM MA I PADME HU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