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7.探索宇宙教科版六下《宇宙》單元自從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類就對我們身處的宇宙充滿了好奇和濃厚的興趣。如果把人類有意識地觀測和記錄天體作為探索宇宙的開始,到今天,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人類是怎樣探索宇宙的呢?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如何幫助人類更好地探索宇宙的?1.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第一階段:古人用肉眼觀測天體第二階段:借助望遠鏡等工具觀測第三階段:航天時代第一階段:古人用肉眼觀測天體在古代,人們就開始觀測和記錄各種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圓月缺、斗轉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時間概念。為了更好地觀測,專門建立了觀測、記錄、研究天象的場所——天文臺。河南登封觀星臺北京古觀象天文臺河南登封觀星臺第二階段:借助望遠鏡等工具觀測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明了可放大一千倍的天文望遠鏡。1610年1月7日,伽利略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借助于望遠鏡,伽利略還先后發現了土星光環,太陽黑子,金星和水星的盈虧現象以及銀河是由無數恒星組成的等等。第二階段:借助望遠鏡等工具觀測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明天文望遠鏡。伽利略繪制的月面圖伽利略繪制的月面圖17世紀的光學望遠鏡17世紀的光學望遠鏡長達46米人們不斷地改進, 發明了許多功能各異的望遠鏡, 從而獲得了越來越多的來自宇宙的信息。“FAST” 射電望遠鏡“FAST” 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天文學家南仁東于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 2016年9月25日在我國貴州省落成啟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一百多顆優質的脈沖星候選體,其中有93顆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沖星。第三階段:航天時代隨著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利用火箭將望遠鏡、人造衛星、空間探測器以及航天員等送到太空。人類還在太空建設空間站,航天員可以在空間站進行長時間的太空實驗和科學觀測。“天宮”空間站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宇宙空間的前蘇聯航天員加加林。世界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第三階段:航天時代迄今為止,有500多名航天員遨游過太空,在太空中進行科學研究。但同時,也有20多位航天員在執行任務時以身殉職,為人類的航天事業獻出了生命。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的發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的古籍上就出現了“火箭”的名稱。萬戶飛天:中國明朝一個叫萬戶的官員,為了實現自己的航天夢想,坐在綁上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著風箏,飛向天空。但是火箭在高空爆炸了,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人們稱他為“世界航天第一人”。國防部第五研究院1956年10月8日成立人類是怎樣探索宇宙的呢?聚焦:中國航天起步錢學森中國航天之父“東方紅”1號人造衛星1970年4月24日發射成功人類是怎樣探索宇宙的呢?聚焦:人造衛星返回式衛星1975年11月26日發射成功目前, 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順利發射, 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嫦娥”系列探月衛星又發射成功, 不久的將來, 我國宇航員還將登月考察。“神州五號”載人飛船2003年10月15日發射成功楊利偉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發射費俊龍和聶海勝。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號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天宮”號空間站2021年6月17日完成對接“天宮”空間站對接示意圖時間 工程 意義 時間 工程 意義2003.10 神舟五號 中國載人航天夢想實現 2011.09 天宮一號 中國第一個空間站2005.10 神舟六號 我國首次多人多天飛行并參與空間實驗 2007.10 “嫦娥”一號 中國探月工程2008.09 神舟七號 宇航員在太空首次出艙活動 2010.10 “嫦娥”二號 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技術先導星 2011.11 神舟八號 在太空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兩次 2013.12 “玉兔”號月球車 駛抵月球表面,繞嫦娥三號拍照傳回2021.06 神舟十二號 全面驗證航天員長期駐留保障技術 2020.11 “嫦娥”五號 12月1日在月球正面著陸,17日攜帶月球樣品返回著陸神舟、天宮、嫦娥、玉兔分別對應了我國的載人航天、太空空間站、探月工程。根據規劃,我國還將建設新的空間站,深入探測月球和火星,未來,我國宇航員還要登月考察。2007年10月24日首顆人造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玉兔”號月球車2013年12月15日4時35分著陸人類是怎樣探索宇宙的呢?聚焦:探月工程“玉兔”號傳回月球照片“玉兔”號月球車“嫦娥” 系列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取回月壤“祝融號”火星車2021年5月22日10時40分著陸火星探測神舟、天宮、嫦娥、玉兔分別對應了我國哪項太空探索工程?了解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神舟”系列載人飛船——載人航天工程“天宮”空間站 ——中國空間站工程“嫦娥”系列探月衛星——探月工程“玉兔”號月球車——探月工程“天問一號”—— 火星探測器“祝融”號—— 火星車小結迄今為止,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為此,我們有理由為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當然,宇宙是無窮無盡的,科學家們也不會停下探索的腳步,讓我一同期待,五星紅旗在宇宙的更多地方飄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