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史料匯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單元各課知識點史料、解讀與注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史料匯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單元各課知識點史料、解讀與注釋

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5課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希臘文明的搖籃
1.梭倫改革時雅典的社會狀況
以后就發生貴族和群眾之間的黨爭,經過一個很長的時期,因為雅典憲法完全是寡頭政治的,貧民本身以及他們的妻子事實上都成為富人的奴隸;他們被稱為被護民①和六一漢②(因為他們為富人耕田,按此比率納租,而全國土地都集中在少數人之手)。如果他們交不起地租,那么他們自身和他們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債務人人身為擔保,這樣的習慣一直流行到梭倫之時為止:梭倫才第一個成為人民領袖。所以在群眾眼中,憲法上最殘酷和苛虐部分就是他們的奴隸地位;當然,他們對于每一件別的事也一樣感到不滿,因為他們覺得他們自己實際上什么事都沒有參與。【來源:21·世紀·教育·網】
──亞里士多德《雅典政制》II,《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資料選集》
【解讀】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32)是古典時代最淵博的學者之一。在政治學說方面,他研究了同時代的不同奴隸制城邦的組織和政治制度。他和他的學生編寫了多種關于國家政治制度的著作,其中一部《雅典政制》,寫成于亞里士多德晚年,是研究雅典政治史的重要材料。該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斷片和第I-XLI章)是公元前403年以前的雅典政治制度史;第二部分(第XLII-LXIII章)是公元前5世紀末至公元前4世紀雅典現行的憲法。
資料表明:公元前6世紀初,雅典階級關系極度緊張,阿提卡貴族與平民的斗爭激烈。雙方矛盾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債務奴隸問題,即債務人往往以人身為擔保,平民因此淪為奴隸。公元前594年,在平民支持下,梭倫當選為執政官并被指定為“調停人”。梭倫出身于沒落的貴族家庭,資財中等,同情平民的遭遇。他因鼓動并參與雅典人從麥加拉手中奪回薩拉米島的戰斗而享有很高的社會威望。梭倫擔任執政官后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梭倫的經濟和政治改革標志著雅典平民反對貴族斗爭取得了一次勝利。梭倫對舊的氏族貴族和舊的氏族血緣關系的打擊和破壞,以及實行的一些積極改革,既恢復和扶植了小農經濟,又為奴隸制民主共和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來源:21cnj*y.co*m】
【注釋】①被護民:指依附民。②六一漢:指租種他人土地的一種佃戶。因他們自己保留收獲物的1/6,而用其5/6交租,故名為“六一漢”。【出處:21教育名師】
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
2.解負令
當梭倫一成為局勢的領導者的時候,他就禁止以人身為擔保的借貸,一舉而永遠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訂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債務,其法案曾以“解負令”聞名,意即人民卸下他們的負擔……www.21-cn-jy.com
──亞里士多德《雅典政制》VI,《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資料選集》
【解讀】這條資料表明:梭倫在經濟上的一項重要改革是頒布了“解負令”,取消“六一漢”制,同時把先前被貴族賣到國外的債奴贖回。這項取消以土地為擔保的債務,并禁止以自由民人身作債務擔保,從而廢除了債務奴隸制的措施,起到了穩固公民團體的作用,從而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3.梭倫劃分的四個社會等級
于是他創立一個新的憲法,制訂一些新的法律,德拉古的法令,除了有關殺人犯的以外,已不復為人所遵守了。法律寫在牌子上,牌子立在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的人都發誓遵守法律;九執政官通常是對那塊石頭①宣誓,說他們如果違反任何一條法律,就得奉獻一個黃金人像;因此之故,他們甚至現在還用這樣的誓言來宣誓。梭倫決定,這些法律要實行百年不變。下面就是他所創立的憲法:他仿照以前人民的分等,按財產估價把人民分作四個等級,五百斗者、騎士、雙牛者和日傭,各種官職,如九執政官②、司庫官、公賣官③、警吏和國庫監,他分配給五百斗者、騎士和雙牛者三級,按各級的財產估價比率,指定以相應的官職;至于列在日傭等級的人,他只允許他們充當民眾會和法庭的成員。任何人的地產產品共有五百干質斗和流質斗者④,應評估為五百斗級,而有三百斗者,或如一般人所說的,能保養匹馬者,應評估為騎士級……凡有干質、流質斗一起共二百斗的人,應評估為雙牛級⑤;其余則屬于日傭等級,不得擔任任何官職:因此,甚至到了現在,任何人當抽簽充任某一官職時,問他屬何等級,他也絕不回答說他屬日傭級。
──亞里士多德《雅典政制》VII,《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資料選集》
【解讀】大約在公元前592年至公元前591年,梭倫修改憲法。憲法規定,全體雅典自由民,不問他們屬于貴族還是平民,一律按財產多寡分為四個等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達500麥斗者為第一等級,稱為“五百麥斗級”,可擔任執政、司庫和其他一切高級官職;凡收入300麥斗者為第二等級,稱為“騎士級”,擔任高級官職的權利與第一等級相同,但不能擔任司庫官;凡收入200麥斗者為第三等級,稱為“雙牛級”,可擔任低級官職;收入在200麥斗以下者為第四等級,稱為“日傭級”,不能擔任任何官職。與四等級劃分相適應,分配不同的兵役義務:每個等級的公民都有自備武裝服兵役的義務,第一、二等級充當騎兵;第三等級擔任重武器裝備的步兵;第四等級構成輕裝步兵,或充任海軍。按照財產劃分等級,是對從前按照血統和門第劃分等級的否定,這項改革對利用氏族血統關系為自己謀特權的貴族是一個打擊。同時,每個等級根據財產的多寡享有一定的權利并承擔相應的義務,體現出公民權利與義務相互統一的思想,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21·世紀*教育網
【注釋】①那塊石頭:指的是市場里宙斯的神壇。②九執政官:指雅典的9名執政官,其中首席執政官是國家元首,王者執政官主持節日慶典、宗教儀式和管理氏族事務;軍事執政官主持軍務;另有6名司法執政官負責保存法令和司法事務。③公賣官:指負責拍賣被國家沒收的個人財產或出租公共事業的官職。④干質斗:指麥斗;流質斗:指酒斗和油斗。⑤雙牛級:指有能力畜牛一對,也就是年收入谷量在200麥斗至300麥斗之間的公民都屬于這個等級。
4.梭倫改革國家政治機構
梭倫規定,國家的官職應先由各部落分別投票預選候選人,然后就從這些候選人中抽簽選舉。以九執政官而言,每一部落先行預選十人,然后就在這些人中抽簽選舉;因此現在各部落還殘存一種制度,每一部落抽簽選舉十人,然后就這些人中再行抽簽選舉。梭倫規定按財產等級抽簽選官,這一點在那至今仍在實行的司庫官法律中可以得到證明;這種法律規定,司庫官要從五百斗級中抽簽選舉……梭倫又創立了一個四百人議會。每部落一百人,但他仍然把保衛法律的職責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議會①。這個議會仍舊是憲法的監察人,它監督最大多數的和最重要的國家大事,懲處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權力,無論是罰金或是判刑,它又可以任意將罰金收入補償衛城的開支,而不用說明開支的理由,它又可以審訊陰謀推翻國家之人,雖則梭倫對于這樣的陰謀者已經定下了法律。他看到國家經常處在黨爭狀態,而有的公民竟然漠不關心國事,聽任自然,因此他制定一種特別法律對付他們,規定任何人當發生內爭之時,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將喪失公民權利,而不成為國家的一分子。
──亞里士多德《雅典政制》VIII,《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資料選集》
【解讀】梭倫對政治機構也進行了改革。他削弱了貴族議會的權力,提高了公民大會的作用,規定各等級都有權參加公民大會、決定戰爭與媾和等國家大事,并選舉官員。此外,又成立兩個新的機構:四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四百人會議從每一部落各選100人組成,第一、二、三等級都可當選。它主要是為公民大會準備議程,預審提交公民大會通過的決議。從此,公民大會開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家最高權力機構。陪審法庭的陪審員由四個等級的公民中通過抽簽產生,參與例行審判,還接受上訴案件。貴族的司法權被剝奪,轉移到公民團體手中。21cnjy.com
梭倫的上述各項改革極大地削弱了舊的氏族貴族的權力,建立起新的民主機構,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
【注釋】①阿勒俄琶菊斯議會:指貴族議會。阿勒俄琶菊斯,即戰神山,貴族議會自古以來在此地召開。
5.克利斯提尼改革
因此,人民信賴克利斯提尼是有原因的。這時當僭主廢黜后的第四年,亦即伊薩戈剌斯擔任執政官的那一年,他即成為大眾領袖,第一步便把所有的居民劃為十個部落,以代替原有的四個部落,目的是要使不同部落的成員混合起來, 以便讓更多數的人可以參加到政府來;有一句本是對那些想查問人民氏族的人說的成語,“部落無分彼此”,便是由此而來的。其次,他把議事會的成員由四百人改為五百人,每部落出五十人,而在以前,每部落則出一百人。為著這些原因,他所以不把他們分配為十二個部落,以便他可以不必使用現成的三一區的劃分(因為四個部落共有十二個三一區),否則大眾就不會混合起來。他又把全部村社分為三十區,十區在城市附近,十區在沿海,十區屬于內地:他稱這些區為三一區,并用抽簽的辦法把這些區指定給各個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區,這樣就使得一個部落在所有這些地區都占了一份。他又規定所有住在同一村社里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使他們不用祖上名字相稱,而正式以村社名字相呼,以免新獲得公民權的公民引人注意;因此之故,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也使用他們村社的名字作為姓氏。他又設置村長,其職務和以前的造船區長相同,因為他已經用村社代替造船區。有些村社的名字,他利用它們所屬的地方名,有些則利用它們的建立者,因為村社和原有的地方已不完全相符了。氏族和胞族,以及屬于各村社的宗教職務,他允許保持祖傳的習慣。
──亞里士多德《雅典政制》XXI,《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資料選集》
【解讀】梭倫改革后,四個血緣部落在國家政治生活中還起著不小的作用,執政官和四百人會議成員都是按部落進行選舉的。貴族在部落中占優勢,常操縱選舉。平民領袖克利斯提尼在公元前509年(或公元前508年),實行了民主改革。
克利斯提尼新創十個地域部落,代替四個血緣部落。他把全阿提卡分為30個區,其中十個區在雅典城及其周圍,十個區在沿海,十個區在山區。每個不同的地域抽出一個區合為一個地域部落。新的地域部落分散了氏族貴族的力量,摧毀了氏族制殘余。每個區由若干自治村社組成,最初全雅典約有一百多個村社,公元前5世紀時,至少有150個到170個。村社有各種政治和軍事職能,其中之一為登記本村社的公民。從此,公民權的認可決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機構的登記,而不像從前那樣決定于氏族族籍。許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來的自由民居民,也取得了公民權,從而擴大了民主力量。克利斯提尼還建立了五百人會議,以代替四百人會議。五百人會議由十個地域部落各選50人組成,為公民大會準備決議,并執行公民大會決議。五百人會議按部落分成小組,每組50人,輪流處理國家經常事務,每組任期為一年的十分之一。
克利斯提尼改革肅清了氏族制殘余,結束了雅典平民反對貴族的長期斗爭,最后完成了雅典由氏族過渡到國家的歷史過程,確立了奴隸主民主政治。恩格斯說,國家和舊的氏族組織不同之處有二:一是“按地區來劃分它的國民”;二是“公共權力的設立”。在雅典這兩個特征從提秀斯改革時起,即已開始逐步出現,至克利斯提尼改革才具有完備的形式,從而使國家機構完全代替了氏族組織。奴隸主民主共和國的建立對雅典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促進的作用。
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
6.伯利克里演說
我們生活在一種并非效法我們鄰人制度的政體之下。相反,我們自己與其說是別人的模仿者,不如說是一些人仿效的楷模。我們的制度被稱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萬確的。因為政權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而是在多數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決他們私人糾紛方面都是平等的;就對人們的價值而言,無論每個人以何種方式顯露出來,優于他人充任一些榮耀公職,那不是因為他屬于特殊的階級,而是由于他個人的才能。再者,一個窮困的人只要給國家提供某種服務,他便不會由于等級低下而被排斥于政治生涯之外。我們不僅在政治生活中是自由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擺脫了彼此間的猜疑。如果我們的鄰人做了他喜歡做的事,我們感覺不到怨恨,也不會露出討厭的神情;這種神情雖然無害,但卻令人看到了不舒服。我們在自己的私人交往中避免冒犯他人,在自己的公共生活中則主要是出于畏懼而與不法行為絕緣。我們服從政府官員和遵守法律,特別是遵守那些為扶助被壓迫者而定出的法律,遵守那些雖未成文但卻能使違反者蒙受一種公認恥辱的法律。2·1·c·n·j·y
此外,我們用許多放松精神的娛樂來解脫勞累。我們整年定期舉行各種賽會和祭典,我們把家庭布置得優雅得體,我們每日在這類事物上找到驅散哀愁的愉快。我們的城市是如此偉大,以至全世界的各種產品都匯集到我們這里。我們享用其他土地上的產物就如同享用我們自己土地產出的美好果實一樣方便。2-1-c-n-j-y
──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II.
【解讀】伯利克里(約公元前495—公元前429),古代雅典卓越的政治家。公元前5世紀60年代,他為平民利益而斗爭,擴大雅典民主機構公民大會與民眾法庭的權力。自公元前443年起,他連續15年當選為“首席將軍”,實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平民的經濟政策,促成了雅典經濟與民主制的繁榮。他統治的時期被稱作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這一段演說摘自伯利克里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初期雅典公葬儀式上的演說。伯利克里利用這次機會,熱情歌頌了雅典的民主政治。21*cnjy*com
伯利克里的這一段著名演說,反映了以雅典為代表的希臘城邦民主制度,重視和強調公民的民主權利和責任感;城邦的民主制度保證了他們較高程度的自由,提供了任思想馳騁的廣闊空間,鑄就了希臘人渴求知識、樂于探究的民族性格。
7.奴隸被視作財產
父親剛去逝,阿弗布斯按照父親的遺囑來到并住進了我們家。他占有了我母親的珠寶和我父親留下的餐具,其總額有五十明那①。除此之外,他從泰利皮戴斯和戴摩芬那里得到了出賣奴隸得來的錢。這樣他統共獲得了八十明那……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父親留下一座歲入為三十明那的作坊。因為他們賣掉了一半奴隸,他們應當付給我十五明那年收入。然而管理奴隸達七年之久的泰利皮戴斯卻在決算中供述年收入才十一明那,即比每年應得收入少四明那。而在頭兩年管理奴隸的阿弗布斯則完全沒有任何進帳,他忽而借口說作坊沒活干,忽而托辭說他本人并沒管奴隸,而是由我們的一個被釋奴米利阿司負責他們,應當向他要帳。
──德摩斯提尼:XXVII.反對阿弗布斯,《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資料選集》
【解讀】德摩斯提尼是雅典著名的演說家、民主派政治家。現保存下來他的演說61篇,是古代雄辯術的典范作品。
在這段演說中,他控訴其監護人阿弗布斯侵吞他父親留給他的遺產。從中可以看出古希臘人對待奴隸的態度。在古代希臘,奴隸被看做會說話的工具、主人的財產。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奴隸是一種最好的財產,是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這一觀念體現了希臘民主制度的片面性。
【注釋】①明那(mì na):古希臘貨幣單位。
8.對奴隸的奴役
……他們提議把這些奴隸交給我拷問……我在證人在場的情況下對他們回答:我準備帶他們去議事會并同議事會成員或者同那十一人一起審問這些奴隸。我說如果我與他們的爭訟是私人間的,那么我就(為審訊)接受他們愿意提供的那些奴隸。但是,因為訴訟涉及國家財產,那些奴隸屬于城邦,所以應該公開地拷打他們……
我認為不應當由我個人拷打國家的奴隸。需知我無權指揮拷打并且由我來判斷這些人所說的話,這樣做是不合適的。我認為有關負責人員或者由議事會挑選的人員才應該提起訴訟以及提取奴隸在拷打下提供的證據……
──德摩斯提尼:LIII.反尼柯斯特拉特,《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資料選集》
【解讀】在古代希臘,奴隸主可以任意虐待、懲罰奴隸,諸如鞭打、絞殺、火燒、吊腳、剝皮、扭松關節、從鼻子里灌醋、在肚子上壓磚,等等。由于奴隸主對奴隸進行殘酷的壓迫和剝削,奴隸與奴隸主之間存在著尖銳的對立。
9.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對內實行民主,對外謀求霸權
……全希臘人的公款,竟被從提洛島弄了來,為雅典一邦據為己有了①……希臘真是受了奇恥大辱,她顯然正遭到暴君的獨裁統治。她眼見自己迫不得已獻出的軍費,竟被用來把我們的城市粉飾得金碧輝煌,活象一個擺闊氣的女人似的,渾身載滿貴重的寶石、雕像和價值累萬的廟宇。
──普魯塔克《伯利克里傳》XII,《希臘羅馬名人傳》
【解讀】這是伯利克里時代的人對雅典民主政治的批評。雅典實行的民主制度不但僅局限于公民范圍內,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婦女、奴隸和沒有公民權的外邦人被排除在外,而且,雖然對本邦公民最大限度地實現了民主,但對盟邦卻推行霸權主義,毫無民主可言,雅典對提洛同盟貢金的侵吞和濫用正說明了這一點,因而招致了批評。這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注釋】①公元前478年,為對抗波斯人,希臘各邦以雅典為首建立起海上同盟,同盟各邦定期召開會議,并繳納一定數量的貢金用于戰備,因金庫設在提洛島,故名“提洛同盟”。
第6課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從習慣法到成文法
1.羅馬十二銅表法(節錄)
●表一第1條:若有人被傳出庭受訊,則被傳人必須到庭。若被傳人不到,則傳訊人可于證人在場時,證實其傳票,然后將他強制押送。
●表三第4條:債務人在拘禁期中,如愿意,可自費供養。若無力自費供養,則拘禁他的人每日應發給他面粉一磅,如愿意,亦可多給。
●表四第1條:嬰兒被識別出為特別畸形者,得隨意殺之。
●表五第5條:若死者無父系近親,則其身后所遺的業產得由其族人取得。
●表六第1條:如有人締結抵押自身或轉讓物件的契約,而有五個證人及一個司秤人在場,那么當時所作的諾言不得違反。
●表七第7條:沿道路地區的所有者應沿道路構筑圍墻,假如他們未曾用石頭搗固道路,則可在任何地方通行馱載的牲口。
●表八第3條:如果手或棒子打斷自由人的骨頭,則應繳納罰金三百阿司,如為奴隸,則為一百五十阿司。
●表九第5條:如果誰煽動羅馬人民的敵人來侵犯羅馬國家,或者誰把羅馬公民出賣給敵人,就要處以死刑。
──齊濤編《世界通史教程教學參考·古代卷》
【解讀】公元前462年,平民保民官提出制定成文法的要求,經過10年的斗爭,貴族終于被迫同意,因法律條文刻在十二個銅表上,故稱《十二銅表法》。這部法典的基本內容是傳統習慣法,只是根據當時的社會狀況作了某些調整,并使它條文化。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由上述資料可以看出:①在私法方面,它調整了家族和個人在財產上的權利和義務。②在公共事務方面,制定了一些基本的規章制度。③就階級實質而言,它是保護貴族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是維護私有制度的。但是,因為法律已經編制明確的條文,在審判和量刑定罪時,須依據法律條文,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再不能專橫地曲解法律而濫用權力。
羅馬法的發展與完善
2.公民法與萬民法
市民法與萬民法有別,任何受治于法律和習慣的民族都部分適用自己特有的法律,部分則適用全人類共同的法律,被一個民族專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這個國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即該國本身特有的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為全人類制定的法,則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樣尊重,叫做萬民法,因為一切民族都適用它。因此,羅馬人民所適用的,一部分是自己特有的法律,另一部分則是全人類共同的法律。【版權所有:21教育】
──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法學階梯》第二篇第1條
【解讀】所謂公民法,又稱為“市民法”,就是羅馬國家為本國公民頒行的法律,主要包括羅馬社會早期的習慣法和國家頒行的決議,其適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但是,隨著羅馬的對外擴張,公民法的局限性越來越明顯,不再能夠滿足統治和管理異邦的需要,于是,適用于各個民族的萬民法應運而生。萬民法的產生和發展不僅彌補了公民法的不足,加強了羅馬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而且還為羅馬統治者殘酷剝削和壓迫行省居民提供了法律依據。
3.民法大全(節選)
一切債務,由于以應給付的物清償,或經債權人同意以他物代為清償而消滅。債務是由債務人清償或由第三人代為清償,不論債務人知情與否,無關宏旨,因為第三人既代為清償,不論債務人知情與否,甚或違背其意愿,債務人仍免除其債務。主債務人清償時,替他作保的一切人因而免去其債務,相反的情形也是一樣,即若保證人清償,不但他本人而且主債務人也免去其債務。 21·cn·jy·com
──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法學階梯》第三卷第二十九篇
【解讀】維護奴隸制度和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是羅馬法的本質特征。從最早的《十二銅表法》開始,羅馬就制定了十分嚴格和嚴厲的債務法,此后不斷加以系統和完善。以上這段條文節選自“債務消除的方式”,其中詳細界定了債務人、債權人以及擔保人三者在償還債務問題上的關系,為解決各類債務糾紛提供了明晰的依據。  21*cnjy*com
4.民法大全(節選)
●寧可漏網一千,不可枉屈一人。
●任何人不能僅因為思想而受懲罰。
●提供證據的責任在陳述事實的一方,而非否認事實的一方。
●判刑時必須始終考慮罪犯的年齡與涉世不深。
●武力和畏懼完全與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馳,而后者乃誠實契約之根基;容許任何此類行為都是悖逆道德的。
●父親的罪名或所受的懲罰不能玷污兒子的名聲,因為每一方的命運均取決于自己的行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繼承人。
●婦女不得參與任何公務;因而她們不能擔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職責,或提起訴訟,或為他人擔保,或擔任律師。未成年人也不得參與公務。
●人人都應養育自己的后代;任何人若認為自己可以遺棄孩子,都將受到法律的懲罰。
●拷問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應作為首選方式。因此,首先應當求助于證據;如果當事人涉嫌犯罪,則可以通過拷問迫使他供出同謀與罪行。
●拷問不得施加于14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桑德羅·斯奇巴尼選編《民法大全選譯》
【解讀】古羅馬對西方文明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其完備的法律體系,包括市民法(僅適用于羅馬公民)、自然法(適用于所有人)和國家關系法(用于調節羅馬人與其他民族之間的關系)。從2至6世紀,羅馬法經歷了一個不斷補充和完善的過程,至534年在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的主持下編撰完成并頒布施行,后人稱之為《民法大全》。該法典對西方文明的影響被認為僅次于《圣經》,其基本思想和原則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很多國家的法律中。從節選的這一段中可以看出羅馬法的一些自然法思想,如理性、證據、公正、平等、思想自由等。
維系統治影響后世
5.自治市議會議員的義務
省總督應負責將離開自己所屬自治市遷到其它地方的市議會議員召回自己本土,并責令其完成應擔負的職務。
帝國立法禁止將年五十五歲以上之人,違反其本人意志,指定為市議會議員。然而如果他們同意擔任,他們就應完成任務。如果年逾七十。則不應再強迫他們履行自治市職責。
各省總督應注意各自治市之強制性公務,應依慣例合理分派,并依年齡和地位而輪換。務使重擔不經常壓在同一批人身上而造成自治市人力和資源之枯竭。兩子之父不必同時再承擔公共義務。www-2-1-cnjy-com
──查士丁尼《法學法典》第50卷,《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資料選集》
【解讀】羅馬法的實施是為了維系和穩定帝國統治。帝國在境內建立了大量的自治市,把羅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國的第一個角落,進一步穩定了帝國的政治和經濟基礎。2世紀以來,帝國對各自治市的行政管理制度化,上升到了法律層面。資料中體現出了羅馬法對市政議員的強制性義務作了各種規定。21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重庆市| 安化县| 新闻| 宁远县| 永康市| 中方县| 尉氏县| 乌审旗| 浏阳市| 吴堡县| 丰城市| 房产| 武穴市| 罗甸县| 弥渡县| 江西省| 花莲市| 尤溪县| 蕲春县| 宜黄县| 张家港市| 湖北省| 汶川县| 合肥市| 东山县| 慈溪市| 苍溪县| 惠来县| 台江县| 桦川县| 宕昌县| 老河口市| 富平县| 梅河口市| 资阳市| 大渡口区| 潼关县| 江川县| 夏津县|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