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階段性診斷練習物理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8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9—10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2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原子核的組成部分有( )A.質子和電子 B.中子和電子 C.質子和中子 D.分子和電子2.為防止熱鍋溫度過高燙壞桌面,下列材料中適合用來做鍋墊的是( )A.銅 B.鋁 C.陶瓷 D.木頭3.下列現象描述的運動中,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A.雪花飛舞 B.花香四溢 C.小樹長高 D.電子轉動4.寒冷的冬天,人們采用不同方式取暖。以下改變內能的方式中,與其他三種不同的是( )A.暖氣取暖 B.搓手取暖 C.熱水袋取暖 D.曬太陽取暖5.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中,利用釋放內能實現飛輪帶動汽車各部分機械運轉的沖程是( )A.吸氣沖程 B.壓縮沖程 C.做功沖程 D.排氣沖程6.蜜蜂飛行與空氣摩擦能產生靜電,因此蜜蜂飛行時可以吸引帶正電的花粉,這個過程中( )A.蜜蜂不帶電 B.蜜蜂帶負電 C.空氣帶負電 D.空氣不帶電7.在跳繩比賽中成績好的同學,鍛煉效果會更好。從物理學角度分析,比較的是以下哪個物理量( )A.功 B.功率 C.機械效率 D.重力勢能8.如圖所示為古人借助轆護從井中汲水。以下方法中可以提高轆軸機械效率的是( )A.增大水桶的重力 B.增大繩子的重力 C.增大桶內的水量 D.增大轉動的速度9.如圖所示為某機器的能量流向圖。下列關于該機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示過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B.該機器的熱效率為10%C.圖示過程是能量的轉移過程 D.該機器可能是電動機10.小明在一樓乘坐電梯到六樓停止。對比在一樓和在六樓電梯中的小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動能增加 B.重力勢能增加 C.內能增加 D.機械能增加二、非選擇題:本題共11小題,第11-20小題每空1分、每圖2分,第21小題8分,共50分。11.如圖所示為某款智能機器人,具有攝像、避障、宜導等功能。(1)機器人能進行語音宣導,說明聲音可以傳遞______。(2)機器人攝像時,在傳感器(相當于膠片)上成倒立、______的實像。(3)給機器人供電的電池是將______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12.家庭電路中保險絲是利用電流的______效應工作的,在夏天的某個時刻,小明同時打開家里三個空調,結果導致家中保險絲熔斷,這是因為電路中______。13.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是一種利用太陽能電池發電的新型發電系統,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太陽能屬于______能源,其能量來源于太陽內部發生的______(選填“核聚變”或“核裂變”),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是將______能轉換為電能。14.如圖所示為我國第五代戰斗機“殲-20”。(1)“殲-20”是通過______與地面控制中心聯系的。(2)當“殲-20”的速度超過音速時,由于空氣流速大的地方壓強______,空氣都堆積到了飛機周圍產生極大壓力,即使空氣溫度較高,也會使機身周圍產生水霧,這時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3)為解決雷達散熱的問題,應采用比熱容較______的液體作為冷卻劑。(4)若“殲-20”以100m/s的速度航行時功率為,以此速度航行30min消耗燃油40kg,則此過程中燃油燃燒釋放的熱量為______J,發動機的效率為______。()15.如圖甲是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1)安裝器材時,需要先點燃酒精燈,目的是______;(2)如圖乙所示的溫度計示數為______℃;(3)圖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水沸騰的特點是持續吸熱,______,伴隨著加熱,水的溫度逐漸升高,但是升高的越來越慢,直至溫度不變,水的溫度變化越來越慢的原因是______。16.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的四支蠟燭,應選擇______(填寫字母)兩支蠟燭進行實驗;(2)將玻璃板豎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將選擇好的蠟燭其中一只點燃,另一只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動,直到從不同角度看,與點燃蠟燭的像______,這說明______;(3)將點燃的蠟燭靠近玻璃板,移動另外一只蠟燭,仍能與點燃蠟燭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在物面鏡的過程中,像的大小______;(4)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______。17.如圖所示為“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分布”的實驗。(1)在嵌有通電螺線管的硬紙板上均勻地灑上鐵屑,輕敲紙板,鐵屑在磁場力的作用下有規律地排死。根據鐵屑的排布可知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______磁體周圍的磁場相似;(2)可根據在該點小磁針靜止時______極的指向,判斷磁場中各點的磁場方向;(3)實驗中,當對調電路中電源的正負極重新連入電路,小磁針N極和S極的位置也發生了對調,這說明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方向與______有關;(4)實驗中,想比較磁場中不同位置的磁場強弱,應觀察______。當將滑動變阻器滑片向______移動時,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變強。18.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1)實驗前,杠桿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杠桿右側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動,直至______;(2)實驗中,在杠桿兩側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并調整位置,使杠桿在如圖乙所示位置平衡,得到了如下表的實驗數據,由實驗數據可知,杠桿的平衡條件為:______;實驗次數 動力/N 動力臂/m 動力/N 動力臂/m1 2.5 0.2 2 0.252 32 0.15 1.5 0.23 1.5 0.1 1.0 0.15(3)若在圖乙情景中,將兩邊的鉤碼同時各去掉一個,此時應將左側鉤碼向______移動可使杠桿重新達到平衡。19.如圖甲所示為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的實驗電路圖。(1)根據圖甲將圖乙所示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2)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有示數,電壓表的示數接近電源電壓,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兩個電表的示數無變化,則發生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3)排除問題后,移動滑片至______(選填“A”或“B”)端,閉合開關,多次測量;(4)將實驗數據在圖丙中描點a、b、c之后才發現電壓表未調零。于是將電壓表調零后重做實驗,將正確的數據在圖丙中描點A、B、C,處理數據得到待測電阻的阻值是______Ω;(結果保留一位小數)(5)根據圖丙中信息,可以得出電壓表未調零時,接入電路前指針指在______V處。20.如圖所示為某實踐小組設計的一款電子秤的原理圖。(1)用某電表的示數來反應物體質量的大小,滑動觸頭固定在安放托盤的輕質彈簧上,并能隨輕質彈簧一起自由滑動。當托盤中不放物體時,滑動觸頭指在最上端;當在托盤中放一物體時,滑動觸頭隨彈簧向下移動到某一位置,托盤中所放物體質量越大,電流表的示數大小的變化情況為______,用來反應物體質量大小的電表是______表;(2)設電源的電壓恒定為U,定值電阻的阻值為,滑動變阻器的總電阻為R,總長度為L,已知對托盤每施加1N的壓力時,彈簧的長度就會縮短a。若在托盤上放一質量為m的物體,則電壓表的示數與待測物體質量m之間的關系式為______(用已知量的符號表示),若想增大該電子秤的測量精度,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21.如圖甲所示為我國某地的一座橋,為了拆除這座橋送去船廠維修,先將其拆為兩段,然后將一條駁船開到橋下,等漲潮時,即可借助駁船受到的浮力將橋慢慢頂起。這個過程可以簡化為如圖乙所示,容器中裝有部分水,物塊A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高度為3m,在物塊A上方有物塊B;向容器中緩慢加水,物塊A隨水面上升而上升,直至物塊A將物塊B頂起,如圖丙所示,此時物塊A露出水面的高度變化了1m。則在這個過程中,(1)在物塊A接觸物塊B之前,隨著水位的升高,物塊A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的變化情況是______;(2)從物塊A與物塊B接觸,到物塊A將物塊B完全頂起,物塊A底部所受液體壓強的大小的變化情況是______;(3)已知物塊A長為23.7m,寬為22m,若物塊B是由鋼材制成,請通過計算求出物塊B的體積。(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表達式及最后結果)。(,g取10N/kg)。化學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Ca-40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10分)1.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A.21% B.20% C.78% D.90%2.蛋白質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物質.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質的是( )A.雞蛋 B.白菜 C.大米 D.蘋果3.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由化學性質決定的是( )A.稀有氣體作多用途電光源 B.石墨作電極C.氫氣作探空氣球 D.氧氣作助燃劑4.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稱量固體 B.量取水的體積 C.測量溶液的 D.稀釋濃硫酸5.某鈣鎂片包裝標簽上的部分說明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主要原科】碳酸鈣、碳酸鎂、乳糖等 【功效成分及含量】每片含鈣229.2mg、含鎂95.2mg 【食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1片 【規格】1.28g片A.鈣鎂片中的“鈣”和“鎂”指的是元素 B.鈣、鎂均屬于人體必需微量元素C.長期食用該鈣鎂片可以預防貧血 D.每片鈣鎂片中含碳酸鈣6.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基本反應類型:該反應為中和反應B.反應實質: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C.物質用途:氫氧化鈉可以用來治療胃酸過多D.讀法:氫氧化鈉加氯化氫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鈉加水7.氯乙烯(丙)是生產環保PVC材料的重要原料,下圖是一種合成氧乙烯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物質的化學式可表示為 B.乙物質是一種無色無氣味的氣體C.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D.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不變8.化學觀念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對化學觀念的認識錯誤的是( )A.微粒觀:“金桂飄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B.結構觀:氧氣與臭氧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構成二者的原子不同C.守恒觀:高錳酸鉀加熱后固體減少的質量即為產生氧氣的質量D.轉化觀: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9.某小組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創新實驗(夾持裝置已略去).實驗前檢查裝置氣密性良好,實驗時,打開彈簧夾K,觀察一段時間,無明顯現象:關閉K,加入食鹽水,觀察同樣的一段時間后打開K,發現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鐵銹蝕屬于緩慢氧化 B.實驗過程中裝置內氧氣的含量減小食鹽水C.滴加食鹽水能加快鐵銹蝕 D.根據實驗可得出鐵的銹蝕需要水的參與10.已知物質R由一種或多種物質組成.取一定質量的R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參加反應的R和氧氣的質量總和一定等于B.R可能是酒精()C.所取R質量的最小值為D.若R為CO和的混合物,則CO和的分子個數比為1:2二、非選擇題(化學方程式2分,除特殊標記空外其他每空1分,共40分)11.用化學符號數字填空.(1)2個碳原子_____________; (2)1個鈉離子_____________.12.化學來源于生活,并為生活服務.用化學知識解釋下列生活現象.(1)硬水危害人們健康,生活中軟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2)廚房調味品中能用來除水垢(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3)袋裝小米中填充氮氣保鮮,這是因為氮氣的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13.能源是我國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從古至今都有舉足輕重的意義.(1)明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首次使用“石油”一詞,說“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根據《夢溪筆談》中談到“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黑墨、松墨等可作墨水,書寫的字跡不易褪色,是由于碳單質_____________.(2)酒精作為清潔能源,適量添加在汽油中可減少空氣污染.蘇東坡所撰《物類相感志》中記載有“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滅”,是應用了_____________的滅火原理;(3)2020年4月,我國南海神狐海域的可燃冰(主要成分為)第二輪試采成功,創“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世界記錄,可燃冰日后必將成為我國的重要清潔能源之一.可燃冰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4)我國目前探明的“頁巖氣”總儲量居世界第一.“頁巖氣”是存在于片層狀巖石縫隙中的氣體,主要成分為甲烷,還含有少量的乙烷等.加壓后,的“頁巖氣”可以裝入的鋼瓶中,用微粒的觀點解釋:_____________.14.溶液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具有廣泛用途.氫氧化鈣、硝酸鉀、氯化鈉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溫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g 氫氧化鈣 0.18 0.16 0.14 0.11 0.09硝酸鉀 13.3 31.6 63.9 110 169氯化鈉 35.7 36.0 36.6 37.3 38.4回答問題:(1)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2)將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以采用的一種方法是_____________;(3)農業上常用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選種.20℃時,將飽和氯化鈉溶液稀釋成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需加水的質量為__________g;(4)(2分)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標號).A.40℃時,向氫氧化鈣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鉀,溶液質量變大B.60℃時,將硝酸鉀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析出硝酸鉀C.某物質的不飽和溶液,其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比該物質的飽和溶液大D.將80℃時上述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各mg分別降溫至20℃,所得溶液中,氯化鈉溶液的質量最大15.某化學興趣小組以硫酸為主題開展多個實驗.【任務一】認識硫酸的物理性質(1)濃硫酸長時間敞口放置后溶質質量分數會____________ (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任務二】探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小組同學按下圖進行實驗.(2)試管1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3)試管3中滴加了足量稀硫酸仍然無明顯現象,要證明二者已發生了化學反應,可選擇____________繼續實驗,以達到實驗目的;溶液潔液溶液①試紙 ②溶液 ③溶液 ④溶液(4)小組同學經討論,認為反應物消失可以證明氫氧化鈉與稀硫酸發生反應,接下來還想從生成物的角度驗證氫氧化鈉與稀硫酸反應了發生.【查閱資料】氫氧化鈉固體易溶于水和乙醇;硫酸鈉為白色固體,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小組同學根據上述資料重新設計了驗證方案:將稀硫酸滴加到含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中,若觀察到出現__________,說明生成了硫酸鈉,證明氫氧化鈉與稀硫酸發生了反應;(5)分析上述反應,說明稀硫酸能與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某些堿和某些__________反應.16.化學小組開展實驗室常見氣體制取與性質的實驗.【活動一】氧氣的制取及性質(1)用高錳酸鉀制備氧氣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用于做鐵絲燃燒的實驗,選擇的收集裝置是__________;(2)裝置F的實驗,觀察到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__________色固體.(3)設計并制作簡易制氧機.查閱資料:超氧化鉀()產氧效率高,適合作生氧劑.①原理分析:,,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②動手實踐:如圖為同學們利用家中飲料瓶、吸管等制作的簡易制氧機.可以利用G瓶中的水潤濕氧氣并觀察產生氧氣的速率,其原理是利用氧氣_________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的性質.【活動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質(4)實驗室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5)小組同學將制得的二氧化碳凈化后,進行如圖實驗.Ⅰ.A中放置的是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的濕潤紙花,其中能使紫花變紅的物質為____________;Ⅱ.B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Ⅲ.C中觀察到下面的蠟燭先熄滅,由此提現出具有的物理性質為________________.17.我國高鐵創造的中國速度令人矚目,到205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現代化鐵路強國.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高鐵建設中使用的金屬材料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探究一】軌道材料(1)高鐵鐵軌多使用鐵合金而不用純鐵,是因為鐵合金比鐵 ① (填“軟”或“硬”).工業采用融合法制合金,合金的形成需要先熔化,金屬必須都是液態才能制成合金,也稱為共熔.一種液態,一種氣態的兩種金屬不能共熔不能轉化成合金.鐵和其他三種金屬的熔沸點見下表,據此判斷鐵與 ② (填“Cu”、“Na”或“Mn”)能形成合金.Fe Cu Mn Na熔點/℃ 1535 1083 1246 97.5沸點/℃ 3000 2595 2061 883(2)興趣小組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模擬煉鐵.①從環保的角度考慮還需要對以上裝置進行改進,請簡述一種改進措施__________;②(3分)小明同學對反應前后硬質玻璃管的質量(含藥品)進行了稱量,發現反應后硬質玻璃管質量(含藥品)減少了1.6克,據此,他判斷實驗中通入CO氣體的質量為2.8克,他的判斷是否準確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探究二】車體材料(3)興趣小組的同學運用手持技術探究鋁等金屬與酸的反應.如圖2,向的燒瓶內注入溶質質量分數為8.8%的稀鹽酸,剪取長約,寬約的鎂、鋁、鋅、銅、鐵金屬條,打磨后分別投入燒瓶中,迅速塞緊帶有壓強傳感器的橡皮塞,采集得到如圖3所示的氣壓變化曲線.回答下列問題:①曲線a對應的金屬是_________.②(2分)曲線c在18秒左右達到最高點后又略微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_.A.d對應的反應速率適中,適合實驗室制取氣體B.如延長反應時間,可得到d的圖像是一條直線C.從0到100秒圖像可推測e對應的金屬打磨不徹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