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1常見的酸和堿:酸的化學性質 教學設計【學習主題】《常見的酸和堿》【內容出處】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十單元課題1《常見的酸和堿》【學習目標】1.通過酸的化學性質的探究活動,認識酸能與哪幾類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且能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2.利用酸的化學性質解決實際問題,感悟化學學科價值。【評價任務】1.通過學生課堂上回答問題,課后完成拓展遷移2、3的情況,診斷教學目標1的達成度。2.通過學生在活動三中完善除銹劑的注意事項的情況,課后完成拓展遷移1的情況,診斷教學目標2的達成度。資源與建議1、在學習本節課前,你需要認真地復習九年級教材第八單元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中金屬與酸反應的相關知識,以便為本節課做好知識鋪墊。2、在本節課的學習中,重點在于通過實驗探究,掌握酸與金屬氧化物的現象和相關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本節課的難點是酸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可通過觀察教師給出的書寫方法,認真練習,小組內互評互助,增進書寫此類化學方程式的方法的理解。3、本節課的學習你可以按照以下流程進行:通過回憶學過的鹽酸、硫酸的相關性質,歸納出酸的部分化學性質→觀察酸與鐵銹,酸與氧化銅反應的實驗,得出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的性質→通過完善除銹劑標簽,體會到化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分析酸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感受物質結構與性質間的聯系。【學習過程】情景引入(2min)時間 活動形式 活動過程及結果1mins 觀看圖片 聆聽思考 回憶思考 【觀看圖片】學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制作的以鹽酸、硫酸為主要成分的除銹劑以及其標簽。 【回憶與思考】酸有哪些化學性質?活動元一:知識回顧——形成系統(10min)時間 活動形式 活動過程及結果3mins 2mins 1mins 3mins 1mins 交流表達 觀察實驗 交流分享 完成學案分享交流 總結規律 【交流與表達】回憶所學內容,說出鹽酸、硫酸具有的化學性質。 實驗一:如圖所示,在白色點滴板上進行實驗,并觀察現象。 【交流與表達】說出酸與石蕊、酚酞接觸后的現象。 【觀看圖片】完成鐵、鎂分別與鹽酸、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交流與討論】上面反應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處?活動元二:分組實驗——收獲新知(15min)時間 活動形式 活動過程及結果8mins 3mins 2mins 2mins 實驗探究 領悟原理 對點練習 邏輯推理實驗驗證 總結規律 實驗二:向放有生銹鐵釘的試管中倒入稀鹽酸至浸沒鐵釘,振蕩,觀察并記錄現象。(注意:稀鹽酸、稀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蝕性,使用時要十分小心,防止沾到皮膚上。) 完成氧化銅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根據化學方程式推測氧化銅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實驗現象,并用實驗驗證。 實驗三:向放有氧化銅(黑色粉末)的試管中倒入約5ml稀硫酸,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現象。(注意:1、稀鹽酸、稀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蝕性,使用時要十分小心,防止沾到皮膚上。2、加熱時注意安全,試管口不要對著人!) 【交流與討論】①上面反應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處? ②利用上面的反應可以清除金屬制品表面的銹,除銹時能否將金屬制品長時間浸在酸中?為什么?活動元三:歸納性質——完善標簽(5min)時間 活動形式 活動過程及結果5mins 交流討論 【交流與討論】請運用酸的化學性質,為除銹液完善注意事項,讓我們的使用更安全無害。活動元四:宏微聯系——獲悉本質(3min)時間 活動形式 活動過程及結果3mins 觀察圖片 交流討論 【思考】為什么鹽酸、硫酸會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呢?釋疑解惑 反思總結(2min)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知識,有何感悟?【作業設計】充分運用家里的物質,探究白醋的化學性質。【拓展遷移】1. 小明想除去衛生間瓷磚上的鐵銹痕跡,在用清水洗滌之前,他從家中選擇了一種最合適的物質對鐵銹進行處理,這種物質是( )A.汽油 B.食鹽水 C.白醋 D.米酒2.泉州是白螞蟻災害的高發地區,白螞蟻會蛀蝕木頭,它分泌的蟻酸是一種酸,還能腐蝕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最不容易被白螞蟻腐蝕的是( )A. 鋼筋 B. 銅制品 C. 大理石 D. 鋁合金3.將生銹的鐵釘放在鹽酸中,最先看到的現象是鐵銹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當時間稍長時,又看到有氣泡產生,其反應方程式為: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