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95張PPT)主講老師:專題6反應原理綜合題考向預測2024高考化學考題預測專題考情解碼重溫經典解法點撥2024考題預測考點蓋斯定律(數值或正負、表達(關系)式、熱化學方程式)計算類(平衡常數、速率計算、轉化率、百分含量等)外界條件的選擇(溫度、壓強、濃度、投料比、催化劑等)因變量:速率、平衡常數、(平衡)轉化率、(平衡)產率/產量、催化劑活性圖像(曲線識別、文字描述分析)、圖表新點選擇題+填空題與其大量做題,不如抽出時間認真研究往年的試題,往年的試題是精雕細琢的產物,它反映了對考試內容的深思熟慮、對設問和答案的準確拿捏、對學生水平的客觀判斷。研究這些試題,就如同和試題命制者對話。——教育部考試中心 劉芃研究高考題,才能預測高考題,高考題就是最好的復習資料。認真研究歷年高考題不難找出命題軌跡,從而把握試題難度,把高考備考與高考無縫對接。——南京大學 段康寧考情解碼重溫經典解法點撥2024考題預測BD以v-t圖為載體,考查化學反應速率與外因的關系,平衡狀態標志、濃度商以溫度圖為載體,考查投料比與外因對平衡轉化率的影響,平衡狀態標志、比較平衡常數大小B以溫度圖為載體,屬于多重平衡體系情境,考查焓變符號、平衡常數大小、分壓。C焓變的計算、能量機理圖4 1(a+c-2b)+1185甲苯 苯乙烯是主反應產物,選擇性最大,隨著水蒸氣的通入,主反應④的發生促使H2的濃度增大,繼而有利于生成甲苯的反應速率的提高,故b曲線所示選擇性增大的物質為甲苯BDC6H5CH2IK Ksp考情解碼重溫經典解法點撥2024考題預測不忘初心1、總能量公式:ΔH=H1(生成物的總能量)-H2(反應物的總能量)2、鍵能公式:ΔH=E1(反應物的鍵能總和)-E2(生成物的鍵能總和)3、活化能公式E1表示正反應活化能,E2表示逆反應活化能ΔH=E1(正反應活化能)-E2(逆反應活化能)【根據圖示反應是吸熱落實計算公式】圖示記憶法注意:活化能一般是正值,催化劑能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但不影響焓變的大小,活化能不等同于鍵能。鍵能不等同于總能量。物質越穩定,總能量越低,鍵能越大。高考必考點——焓變的判斷與計算蓋斯定律 化學反應速率消元法 留元法 精準提分只有2個已知方程,消元留元皆可。但要注意系數。+53.1①②0.5×①﹣②消元法:“消去”目標方程式中沒有的物質留元法:盯著該留下的物質進行系數和方向(在左邊還是右邊),直接確定目標與已知方程式之間的關系。聚焦新點 提煉高階思維【練動凝法2】[2019·北京·27(1)](1)甲烷水蒸氣催化重整是制高純氫的方法之一。①反應器中初始反應的生成物為H2和CO2,其物質的量之比為4∶1,甲烷和水蒸氣反應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已知反應器中還存在如下反應:i.CH4(g)+H2O(g)===CO(g)+3H2(g) ΔH1ii.CO(g)+H2O(g)===CO2(g)+H2(g) ΔH2iii.CH4(g)===C(s)+2H2(g) ΔH3……iii為積炭反應,利用ΔH1和ΔH2計算ΔH3時,還需要利用__________反應的ΔH。常規思維:已知反應消元或留元=目標方程式高階思維:已知反應消元或留元+未知反應=目標方程式,求解未知反應。C(s)+2H2O(g)===CO2(g)+2H2(g)或C(s)+CO2(g)===2CO(g)CH4+2H2O=====4H2+CO2催化劑第一部分 蓋斯定律 化學反應速率聚焦新點 提煉高階思維潛在的自由能公式 ΔG=ΔH﹣TΔS已知自由能變化,溫度,熵變的數值(注意單位換算,熵變的單位一般是J·mol-1·K-1),不就可以求出焓變或者判斷焓變大于0還是小于0嗎?【練動凝法3】[2019·天津·10(2)]將SiCl4氫化為SiHCl3有三種方法,對應的反應依次為:①SiCl4(g)+H2(g)===SiHCl3(g)+HCl(g) ΔH1>0②3SiCl4(g)+2H2(g)+Si(s)===4SiHCl3(g) ΔH2<0③2SiCl4(g)+H2(g)+Si(s)+HCl(g)===3SiHCl3(g) ΔH3(2)已知體系自由能變ΔG=ΔH-TΔS,ΔG<0時反應自發進行。三個氫化反應的ΔG與溫度的關系如圖1所示,可知:反應①能自發進行的最低溫度是________;相同溫度下,反應②比反應①的ΔG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ΔH2<ΔH1導致反應②的ΔG小1 000 ℃ 第一部分 蓋斯定律 化學反應速率基于原點 玩轉化學反應速率【練動凝法4】[2019·全國卷I·28(4)]Shoichi研究了467 ℃、489 ℃時水煤氣變換中CO和H2分壓隨時間變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催化劑為氧化鐵,實驗初始時體系中的pH2O和pCO相等、pCO2和pH2相等。計算曲線a的反應在30~90 min內的平均速率 (a)= kPa·min 1。原點1 平均化學反應速率 ——“凈”平均反應速率0.0047第一部分 蓋斯定律 化學反應速率基于原點 玩轉化學反應速率【練動凝法5】[2012·課標卷·28(4)]COCl2的分解反應為COCl2(g)===Cl2(g)+CO(g) ΔH=+108 kJ·mol-1。反應體系達到平衡后,各物質的濃度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狀況如下圖所示(第10 min到14 min的COCl2濃度變化曲線未示出):原點1 平均化學反應速率 ——“凈”平均反應速率(1)比較第2 min反應溫度T(2)與第8 min反應溫度T(8)的高低:T(2)________T(8)(填“<”“>”或“=”)。(2)比較產物CO在2~3 min、5~6 min和12~13 min時平均反應速率[平均反應速率分別以v(2~3)、v(5~6)、v(12~13)表示]的大小。(3)比較反應物COCl2在5~6 min和15~16 min時平均反應速率的大小:v(5~6)_____v(15~16)(填“<”“>”或“=”),原因是 。啟示:平衡時,平均反應速率=0v(5~6)>v(2~3)=v(12~13)<在相同溫度時,該反應的反應物濃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第一部分 蓋斯定律 化學反應速率基于原點 玩轉化學反應速率【練動凝法6】[2019全國卷Ⅱ28(3)]環戊二烯容易發生聚合生成二聚體,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不同溫度下,溶液中環戊二烯濃度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標號)。原點2 化學反應速率—— 凈 “瞬時”斜率=凈瞬時速率=v正﹣v逆A.T1>T2B.a點的反應速率小于c點的反應速率C.a點的正反應速率大于b點的逆反應速率D.b點時二聚體的濃度為0.45 mol·L-1CD第一部分 蓋斯定律 化學反應速率基于原點 玩轉化學反應速率原點3 比較v正、v逆的大小小于大于tm時生成物濃度較低不同點的v正、v逆:比較外界因素,不應看斜率同(某)點的v正、v逆:移動方向或進行方向,Qc與K比較。【練動凝法7】[2017全國卷Ⅲ28(4)]298 K時,將20 mL 3x mol·L 1 Na3AsO3、20 mL 3x mol·L 1 I2和20 mL NaOH溶液混合,發生反應:AsO3 (aq)+I2(aq)+2OH (aq) = AsO4 (aq)+2I (aq)+ H2O(l)。溶液中c(AsO4 )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②tm時,v正_____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tm時v逆_____ tn時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3-3-3-第一部分 蓋斯定律 化學反應速率質量作用定律——速率方程——動力學問題一定溫度下,化學反應(瞬時)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以其計量數為指數的冪的乘積成正比。對于基元反應:aA+bB===gG+hH k正、k逆分別表示正、逆速率常數濃度:v正=k正ca(A)·cb(B) v逆=k逆cc(G)·cd(H)壓強:v正=k正pa(A)·pb(B) v逆=k逆pc(G)·pd(H)摩爾分數(物質的量分數):v正=k正xm(A)·xn(B) v逆=k逆xc(G)·xd(H)基元反應m、n、c、d就是反應的計量數;對于非基元反應,m、n、c、d 不一定是計量數了(無需擔憂,考查的內容都是選擇簡單模型)。也可以通過k的單位明晰濃度或壓強等的冪關系。k一般是有單位的,可以利用速率的單位與濃度、壓強等進行換算。通過“單一變量”原則,測定不同濃度或壓強的反應速率,可計算出速率與濃度或壓強的冪關系以及速率常數。第一部分 蓋斯定律 化學反應速率速率常數與平衡常數的關系1.95×10-3第一部分 蓋斯定律 化學反應速率高考思維進階大于1.3第一部分 蓋斯定律 化學反應速率高考思維進階濃度與速率的關系濃度與壓強的關系由此可深入了解濃度的改變,速率為何變化。且壓縮體積時,由公式可以發現氣體計量數大的受到壓強的影響程度大,可驗證增大壓強,氣體分子數大的速率大,氣體分子數小的速率小,故向氣體分子數減小的方向移動。①濃度越大(壓強越大),化學反應速率一般越快②若濃度的冪等于0(并非每個反應都是基元反應,故濃度的冪不一定是方程式的系數,但是高中還是喜歡考查是系數的),則該反應是一個“勻速反應”,即化學反應速率(瞬時)與濃度無關。v正=k正ca(A)·cb(B) v逆=k逆cc(G)·cd(H)v正=k正pa(A)·pb(B) v逆=k逆pc(G)·pd(H)第一部分 蓋斯定律 化學反應速率高考思維進階溫度與速率的內含相對于催化劑X,催化劑Y積碳反應的活化能大,積碳反應的速率小;而消碳反應活化能相對小,消碳反應速率大劣于AD第一部分 蓋斯定律 化學反應速率高考思維進階溫度與速率的內含由數據和圖像可見,其它條件一定時,相同反應,溫度升高,速率常數增大。不同反應,活化能大,速率常數(反應速率)受到溫度的影響大(“加速度大”)。但活化能大的反應,初始反應速率一般較慢,這樣就與活化能小的反應存在“追擊”問題,積碳的物質的量先增加后減小。基于原點:這些公式很容易高中知識切入,某吸熱反應,溫度升高,向吸熱方向移動,畫個能量變化圖,就可以知道吸熱方向的活化能大于放熱方向的,向吸熱方向移動的原因是吸熱方向的速率增大的程度大于放熱方向,故活化能越大,當溫度改變時,變化程度越大,升溫,升高的程度大;降溫,降低的程度大。第一部分 蓋斯定律 化學反應速率比如請從碰撞理論角度分析,濃度、壓強、催化劑改變時,速率變化的原因。碰撞理論中的速率——聚焦新點活化分子是指具有發生化學反應所需最低能量狀態的分子。活化分子發生反應的碰撞稱為有效碰撞。催化劑與速率的關系第二部分 催化劑催化劑的定義根據國際純粹化學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1981年的定義:催化劑是一種改變反應速率但不改變反應總標準吉布斯自由能的物質。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引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工業上也稱為觸媒。催化劑的作用只加速熱力學可行的反應、k正、k逆增加相同倍數、改變反應歷程、降低反應活化能不影響平衡移動、不影響焓變、不影響平衡常數催化劑與溫度的關系引子“火山型”——拋物線圖像不一定第二部分 催化劑催化劑與溫度的關系引子“火山型”——拋物線圖像BD【啟示】有催化劑參與時,反應相同時間,轉化率、體積分數、產率等物理量隨著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隨后進入后半部分,但是后半部分到底是平衡移動造成還是催化劑失活的緣故,無從而知,故后半部分應該是兩種解釋都可能成立。【點撥】這個題給了我們“拋物線”溫度—X圖像,進一步的解釋,后半部分還是可能是平衡的,此圖中,拋物線的最高點都不是平衡點。第二部分 催化劑催化劑與溫度的關系引子“火山型”——拋物線圖像<若是左圖改為如右圖圖:T3時,還是平衡狀態嗎?T4、T5呢 第二部分 催化劑催化劑與溫度的關系引子“火山型”——拋物線圖像溫度超過250 ℃時,催化劑的催化效率降低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啟示】催化劑需要合適的溫度,溫度過低,活性低;過高,催化劑可能失活。但溫度升高,速率是加快的,可能還會影響平衡移動。溫度“技能”:對速率影響相對小,必殺技——“限制催化劑活性繼而影響速率”,影響平衡移動催化劑“技能”:對速率增大影響大(改變單位時間轉化率),弱點:其活性受溫度要挾,不影響平衡,不改變平衡轉化率第二部分 催化劑催化劑與活化能的關系過渡態理論中的活化能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 選修4 化學反應原理》指出“一般將活化分子所多出的那部分能量,稱作活化能”。魯科版選修4中介紹過渡態是處在反應過程中具有最高能量的一種分子構型(只有一種過渡態為前提),過渡態能量與反應物的平均能量的差值相當于活化能。活化能與速率的關系不同的反應活化能大小不同,因而速率不同,顯然,活化能越高,反應速率一般小。C第二部分 催化劑催化劑與活化能的關系活化能與速率的關系——聚焦新點一般而言,活化能低(能壘低),速率快(相當于加入催化劑,降低活化能,反應速率加快)。由阿倫尼烏斯公式可知,溫度、濃度不變,活化能低,速率常數大,結合質量作用定律(速率方程),可知速率將加快。均相催化催化劑的濃度對速率有影響A中間產物第二部分 催化劑催化劑與活化能的關系AC碰撞理論第二部分 催化劑高考思維進階催化劑與活化能的關系ⅡT4 ΔH1<0,溫度升高,反應Ⅰ平衡逆移,c(N2O2)減小;濃度降低的影響大于溫度對反應Ⅱ速率的影響速率的改變:外界因素,多重因素時,對比結果進行分析。第二部分 催化劑能壘【練動凝法20】[2019全國卷Ⅰ28(3)]我國學者結合實驗與計算機模擬結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劑表面上水煤氣變換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劑表面上的物種用*標注。可知水煤氣變換的ΔH 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該歷程中最大能壘(活化能)E正= eV,寫出該步驟的化學方程式 。小于2.02COOH*+H*+H2O*===COOH*+2H*+OH*(或H2O*===H*+OH*)第二部分 催化劑能壘【點撥】在2019年的高考題中,使用的是非均相催化劑,存在與催化劑的“吸附”與“脫附”過程,每一次從吸附態“爬坡”到“過渡態”均為一次能壘(即活化能),這樣的選取是符合活化能的定義的。其中最高能壘步驟,即反應過程中活化能最高步驟,決定了整個反應過程的反應速率,稱為決速步(速控步)。研究這個圖像的意義在于了解反應機理,以及找到了如何進一步得提高化學反應速率或找到合適催化劑,降低最高能壘步驟的能壘(或找到最高能壘步驟的能壘更低的催化劑)。思維提煉第二部分 催化劑能壘【練動凝法19】[2018海南]炭黑是霧霾中的重要顆粒物,研究發現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過程的能量變化模擬計算結果如圖所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S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雙選)A.每活化一個氧分子吸收0.29 eV能量B.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應的活化能降低0.42 eVC.氧分子的活化是O-O的斷裂與C-O鍵的生成過程D.炭黑顆粒是大氣中SO2轉化為SO3的催化劑CD第二部分 催化劑【啟示】反應歷程中反應經歷多步,是非常正常的過程。簡單而言,一個過渡態的前后存在一個反應步驟,且能壘(爬坡)=過渡態的能量減去最近的吸附態能量。對于整個反應的活化能是與各個步驟的能壘(爬坡能量)有關的。在高中階段,很多反應的總活化能(叫表觀活化能),可以認為是過渡態能量的最高點減去初始反應物的能量(起點)。比如2018海南化學活性氧的習題,有水可使得活化能降低(0.75-0.57)eV,符合上述總結。能壘對于簡單催化反應往往是一個過渡態。但是有些催化機理,會出現多個過渡態。反應歷程中會出現多個能壘。如何看近來頻頻出現在質檢模擬題中的反應機理圖像題,我們有必要了解近來常考反應歷程的能壘問題的相關理論知識:非均相催化一般有如下過程:1.反應物向催化劑表面擴散2.反應物在催化劑表面“吸附”3.被吸附的反應物在表面遷移、化學重排、反應4.產物由催化劑表面“脫附”5.產物離開催化劑表面向催化劑周圍的介質擴散界面現象變得很重要,因為擴散、吸附、脫附等都涉及到界面,它們對反應速率都有很重要的影響。吸附分為:物理吸附(范德華力)、化學吸附(與活性位鍵合)大部分吸附過程是放熱的。大部分都屬于化學吸附。思維提煉第二部分 催化劑催化劑的選擇性CD表中數據表明此時反應未達到平衡,不同的催化劑對反應Ⅰ的催化能力不同,因而在該時刻下對甲醇選擇性有影響第二部分 催化劑催化劑的選擇性第二部分 催化劑選擇性=轉化為目標產物所消耗的某反應物的物質的量某反應物轉化的總物質的量目標產物產率=轉化率×選擇性產率常用于衡量催化劑的優劣選擇性取決于催化劑嗎?反應Ⅰ的ΔH>0,反應Ⅱ的ΔH<0,溫度升高使CO2轉化為CO的平衡轉化率上升,使CO2轉化為CH3OCH3的平衡轉化率下降,且上升幅度超過下降幅度增大壓強、使用對反應Ⅱ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劑第二部分 催化劑活性位點——聚焦新點第二部分 催化劑催化劑真正起作用的是活性位。活性位點——聚焦新點若通入H2體積分數過大,可能造成 。占據催化劑活性位點過多第二部分 催化劑“氧空穴(位)”——聚焦新點H2COO* → HCOO*+H*催化劑中 Si 為+4 價,而 Ga 為+3 價,能結合的 O 原子數比較少ACD第二部分 催化劑氧空位(Oxygen Vacancy, OVs)的概念最早于1960年提出,用于研究和固體表面接觸的氣體。對于金屬氧化物,如果在特定外界環境下(比如高溫),會造成晶格中的氧脫離,導致氧缺失,形成氧空位,缺陷方程可以表示為O=1/2O2+Vo。對于金屬氧化物,其氧空位是缺陷的一種。由于在氧化物中相對于氧,其他元素的電負性一般小于氧,所以當失去氧時,相當于取走一個氧原子加上兩個帶正電的電子-空穴,如果這兩個電子-空穴被束縛在氧空位上,說明氧空位一般帶正電。直到2000年,人們才發現表面氧空位可作為活性位催化劑的循環第二部分 催化劑總反應式=分步反應加和(約去中間產物和催化劑)步驟型鐘狀型“氧空穴”——聚焦新點還原后催化劑中金屬原子的個數不變,價態降低,氧缺位增多,反應速率加快第二部分 催化劑催化劑失活——原因分析——聚焦新點第二部分 催化劑酶催化劑,受到pH、溫度等的影響。微生物電池、微生物處理污染等情境。無機催化劑:積碳(結焦),降低了表面積,活性組分被覆蓋。故常有消碳的方法討論考查。毒物吸附:比如H2S,所以經常有考題考查甲烷氣體中脫硫。近來常出現在電化學題中。還有很多,題干理應給信息。萬能模型結構反應原理題——三角關系第三部分 萬能模型萬能模型結構反應原理圖像題——再看“火山型”圖像催化劑活性下降;NH3與O2反應生成了NO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劑活性隨溫度升高增大與溫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應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緩慢段主要是溫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應速率增大萬能模型結構反應原理圖像題——再看“火山型”圖像小于氫氣是產物之一,隨著n(氫氣)/n(丁烷)增大,逆反應速率增大AD升高溫度有利于反應向吸熱方向進行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丁烯高溫裂解生成短鏈烴類單位時間內產率或轉化率=速率問題平衡轉化率=平衡(移動)問題單位時間轉化率或產率可能是平衡時的相同反應時間,溫度越高或催化效果越好,越可能衡。某研究小組向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H2=CHCH3(g)和Cl2(g)( H<0),分別在 A、B 兩種不同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 CH2ClCHClCH3(g)的產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平衡產率?速率問題中應尤其注意催化劑的相關問題。第三部分 萬能模型萬能模型結構反應原理圖像題第三部分 萬能模型萬能模型結構反應原理圖像題——復雜圖像A、E外界因素:升溫速率?移動?化學平衡的“緊箍咒”——化學平衡常數K(濃度平衡常數)轉化率濃度體積分數壓強比密度溫度三段式+常數表達式一般設變化量為x第四部分 化學平衡常數化學平衡的“緊箍咒”——化學平衡常數原點——濃度平衡常數【練動凝法29】[2017·全國卷Ⅰ,28(3)]近期發現,H2S是繼NO、CO之后第三個生命體系氣體信號分子,它具有參與調節神經信號傳遞、舒張血管減輕高血壓的功能。回答下列問題:H2S與CO2在高溫下發生反應:H2S(g)+CO2(g) = COS(g)+H2O(g)。在610 K時,將0.10 mol CO2與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鋼瓶中,反應平衡后水的物質的量分數為0.02。(1)H2S的平衡轉化率α1=________%,反應平衡常數K=________。2.8×10-32.5啟示1:濃度平衡常數,注意體積啟示2: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相等的反應,可用平衡時物質的量計算常數(注:列式計算時,還是要除以體積,意思一下)啟示3: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相等的反應,還可用平衡時物質的分數計算常數,這里的常數也可稱為摩爾分數平衡常數Kx(前后分子數不相等時,也有Kx)第四部分 化學平衡常數化學平衡的“緊箍咒”——化學平衡常數任意時刻的濃度商——Qc——勒夏特列的定量分析QcKQcKQcK逆,v逆大正,v正大濃度商Qc什么時候用?①判斷某時刻各物質的濃度是否達平衡②判斷反應進行方向或移動方向③判斷某時刻的v正與v逆的相對大小(這里是判斷同一時刻曲線上同一點的速率比較哦)改變單一外界因素,能否用該法判斷移動方向呢?能,但沒必要,當用基礎判斷不了時,才用Qc 。一般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斷移動方向。第四部分 化學平衡常數濃度商與化學平衡常數——高階思維——聚焦新點CD第四部分 化學平衡常數思維進階——壓強平衡常數第四部分 化學平衡常數思維進階——壓強平衡常數直接以壓強為變量來列三段式算壓強平衡常數2.9 kPa35.8﹣2.9×2 kPa30.06.0×10-213.4第四部分 化學平衡常數思維進階——壓強平衡常數設物質的量,列三段式,算物質的量分數,算壓強平衡常數恒壓體系下,運用“等效平衡”,可直接設nH2O=nC2H4=1 mol第四部分 化學平衡常數思維進階——標準壓強平衡常數啟示: 1.高階思維下的已知“平衡產率”構建三段式,系數比投料,平衡產率就是轉化率。2.總壓為標準壓強時,構建恒壓時的壓強平衡常數,實為摩爾分數平衡常數。3.除以標準大氣壓后,單位即抵消。第四部分 化學平衡常數思維進階——摩爾分數平衡常數第四部分 化學平衡常數定性分析——“萬能模型”定量分析——化學平衡常數定量分析化學平衡常數運用的高階設問:不給平衡常數設問,但數據已給,后續問題需要“同溫度”下的平衡常數進行計算。化學平衡常數第四部分 化學平衡常數定性分析——“萬能模型” 定量分析——化學平衡常數(2)721 ℃時,在密閉容器中將等物質的量的CO(g)和H2O(g)混合,采用適當的催化劑進行反應,則平衡時體系中H2的物質的量分數為 (填標號)。A.<0.25 B.0.25 C.0.25~0.50 D.0.50 E.>0.50嚇人 有這么難的計算嗎?高考題說好的善良呢?估算,K>1C第四部分 化學平衡常數定性分析——“萬能模型” 定量分析——化學平衡常數PH2/kPaPCO/kPaP—t圖,理應要看出速率大小溫度不同 壓強不同=雙重變量定性走不了,走定量(常數)0.004 7順勢而為→善意的提示b c a d高階思維的傳承移動問題:溫度、物質的量雙重變量。溫度提高,體積不變,總壓強提高;NO2二聚為放熱反應,溫度提高,平衡左移,體系物質的量增加,總壓強提高大于__________第四部分 化學平衡常數思維的進階高考真題是很善良的,體會到它善意的提示。多重平衡消耗甲醇,促進較純合成反應(i)平衡右移,CO轉化率增大,生成的H2O通過水煤氣變化反應(iii)消耗部分CO。進階——多重平衡的計算201/6464傳遞型多重平衡計算。凝法:注意相同物質的生成與消耗。關鍵設好變化量的未知數,以及“相同物質”的末狀態只有一種數據。“出現一次”的物質較為輕松。進階——多重平衡的計算平行反應型多重平衡移動a d相同溫度下,增大壓強反應ii向正方向移動,c(H2O)增大,使得反應iii向逆方向移2.4聚焦新點——平行反應型多重平衡——時間反應文字描述答題規范——基于萬能模型,追求“完美”文字描述答題規范——基于萬能模型,追求“完美”明晰反應特點↓外界條件←圖像中的自變量↓外界條件與速率或移動結果的關系(變化趨勢)←圖像中的因變量↓結論模型構建第五部分 文字規范答題文字描述答題規范——基于萬能模型,追求“完美”理論探索如右圖,能夠看出T與K的關系,變化趨勢:①、②表征隨著溫度升高平衡常數變小,說明正反應放熱;③表征隨著溫度升高,平衡常數增大,說明正反應吸熱。此外三者還有相對大小,平衡常數大小關系:①>②>③。再結合題干去分析具體所需要得到的結論。第五部分 文字規范答題原理題的命題脈絡——基于真實情境——學術探索情境研究反應的可能性——焓變與吉布斯自由能變化——熱力學問題研究反應的適宜條件——熱力學中的限度問題 動力學中的速率問題選擇可能的反應外因:溫度、壓強、催化劑、濃度等定性 VS 定量高效生產、綠色注意一些與時間相關的詞句。比如“過一段時間”“立即”“迅速””很快“等字眼圖像學術探索情境大致分為三類:一是最新合成方法,這類情境對應的多數是有機物的合成。二是對于新穎功能物質,該情境主要考查物質結構與性質。三是對于某些已經工業化的化學反應,采用新型的催化技術可提高轉化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催化屬于反應原理的內容,考查考生推理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判斷反應歷程和機理以及反應的轉化率的能力。一是體現前沿性,讓學生感悟學科前沿發展方向,通過試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二是要體現挑戰性,讓學生在具有高度挑戰性的學習任務中整合知識、形成能力;三是要體現趣味性,讓學生在完成學術情境問題中感悟化學之趣、化學之美。試題通過不斷進階情境素材的陌生度來考查有關熱力學、動力學等問題。試題在適當關注理解與辨析、分析與推測能力的同時,利用前沿學術情境考查學生歸納與論證、探究與創新能力。在必備知識上,試題遵循研究的一般思路,從熱力學蓋斯定律計算、速率常數與平衡常數的關系、平衡常數的計算、動力學反應機理及反應歷程等角度進行設問,素材呈現形式有平衡常數與溫度圖像、催化性能與溫度圖像、動力學反應歷程與活化能關系圖,學生需要在內容及思維創新的學術情境中創新性運用知識,提升歸納與論證、探究與創新等關鍵能力。原理題的命題方向夯實外界因素與移動、速率的關系,并能從圖像中獲取關系。平衡常數相關計算。回歸基礎蓋斯定律、速率、移動等考點明細考點感悟真題中的善意,思維考查。真題感悟創新性知識的提示,是一種善意,應結合基礎知識對比思考,確定是直接運用,還是改造創新再用。現場學習沖刺復習建議考情解碼重溫經典解法點撥2024考題預測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