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中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練測(全國通用)題型二 物質推斷題(講練)(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中考化學二輪復習講練測(全國通用)題型二 物質推斷題(講練)(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題型二 物質推斷題
目 錄
2
類型一 框圖式推斷題 3
【真題研析·規律探尋】 3
類型二 中心發散型推斷題 4
【真題研析·規律探尋】 4
類型三 文字表述型推斷題 6
【真題研析·規律探尋】 6
【核心提煉·考向探究】 7
知識點一 物質的顏色 5
知識點二 化學之最與常見物質 5
知識點三 物質的性質和用途 6
知識點四 物質俗名和主要成分 7
知識點五 特殊反應條件 7
知識點六 組成元素相同的物質 10
知識點七 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元素的質量分數 8
知識點八 物質的分類 8
知識點九 物質間轉化關系 8
【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10
考查類型 題眼突破
框圖式推斷題 1.物質的顏色 2.化學之最與常見物質 3.物質的性質和用途 4.物質俗名和主要成分 5.特殊反應條件 6.組成元素相同的物質 7.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元素的質量分數 8.物質的分類 9.物質間轉化關系
中心發散型推斷題
文字表述型推斷題
類型一 框圖式推斷題
(2023·寧夏)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A.若乙為稀鹽酸,則丙、丁中一定有鹽
B.若乙為氫氧化鈣,則丙、丁種一定有鹽
C.若丁為水,則甲、乙中有一種可能是酸
D.若丙為硫酸銅,則甲和乙一定是酸和堿
(2023·遼寧錦州)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物質。它們的組成中都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C和D物質類別不同,B是黑色固體,E的濃溶夜可用作干燥劑,它們之間的轉化或反應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化學反應,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物質間能轉化,“一”表示相連的物質能發生反應;圖中部分反應物、反應條件、生成物已省略)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式為 。
(2)C的物質類別是 (選填“單質”、“氧化物”“酸”、“堿”或“鹽”)。
(3)B一E反應的現象是 。
(4)寫出B→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類型二 中心發散型推斷題
(2023·遼寧)同學們學習了酸、堿、鹽等物質的相關知識后,構建了以碳酸鈉為中心物質的網絡關系圖。其中甲、乙、丙、丁分別是初中常見的不同類別化合物,丁是常見的溫室氣體。各物質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表示相鄰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兩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圖中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
(1)甲的化學式為 。
(2)若乙中只含兩種元素,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若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用途是 。
(4)甲和丁的反應 (填“屬于”或“不屬于”)復分解反應。
(2023·江蘇宿遷)下列物質的三角轉化關系中都能按箭頭方向一步實現的是(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2023江西贛州模擬)初中化學中許多三角轉化關系,下列轉化關系正確的是
A.甲:雙氧水;乙:氫氣;丙:氧氣 B.甲:碳酸鈣;乙:氧化鈣;丙:二氧化碳
C.甲:鐵;乙:四氧化三鐵;丙:氫氣 D.甲:碳;乙:二氧化碳;丙:一氧化碳
類型三 文字表述型推斷題
(2023·廣西防城港·三模)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Na2CO3、FeSO4、BaCl2、 KOH、NaCl 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①取少量固體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攪拌后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②向濾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變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粉末中可能含有FeSO4
B.粉末中一定含有KOH、Na2CO3、BaCl2
C.粉末中一定含有KOH
D.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BaCl2
(2023·山東濟寧)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FeCl3、CaCO3、NaOH、Ba(OH)2、BaCl2、Na2SO4中的幾種,為確定其組成,取適量試樣進行下列實驗。請根據實驗現象推斷:
①取試樣溶于水,攪拌、過濾,得到無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②取上述無色澄清溶液A,通入適量的CO2,生成白色沉淀C;
③取上述白色沉淀B,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
綜合上述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1)由①得原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 (寫化學式);
(2)由②③得原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 (寫化學式);
(3)由實驗現象綜合判斷,固體粉末的混合組成中,最多是含有4種物質的混合,最少是含有 種物質的混合。
知識點一 物質的顏色
固體 黑色 Fe粉、C、 CuO、MnO2、Fe3O4
紅色 Cu、Fe2O3、紅磷
溶液 藍色 含Cu2+ 如:CuSO4、Cu(NO3)2 、CuCl2
黃色 含Fe3+如:Fe2(SO4)3、FeCl3、Fe(NO3)3
淺綠 含Fe2+,如:FeSO4、FeCl2、Fe(NO3)2
沉淀 堿 白:Mg(OH)2 、藍:Cu(OH)2、 紅褐:Fe(OH)3
鹽 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白色:BaSO4、AgCl(不溶于酸)
知識點二 化學之最與常見物質
1.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前五位元素: O、Si、Al、Fe、Ca
(2)地殼中最多的元素: O ;最多的金屬元素: Al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N
(4)人體含量最多的元素: O
(5)人體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Ca
(6)組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 C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最簡單的氧化物: H2O
(8)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9)空氣中最多的物質: N2
(10)最常用的溶劑: H2O
(11)最理想的燃料: H2
(12)最簡單的有機物: CH4
(13)人類使用最早的金屬: Cu
(14)年使用量最大的金屬: Fe
2.常見的化學物質
(1)常見的酸: H2SO4 、 HCl
(2)常見的堿: NaOH 、 Ca(OH)2
(3)常見的鹽: NaCl 、 NaCO3 、 CaCO3
知識點三 物質的性質和用途
1.參與大氣循環的氣體: 、
2.供給呼吸、支持燃燒的氣體:
3.常用于滅火、氣體肥料、人工降雨的氣體:
4.冶煉金屬的還原劑: 、 、
5.常作建筑材料:(鹽) 、(堿)
6.補鈣劑:
7.廁所清潔劑含有 ;爐具清潔劑含有:
8.常用于除油污的鹽 ,堿
9.常用于玻璃、造紙、紡織、洗滌劑:
10.制取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
11.治療胃酸過多(2堿1鹽): 、 、
12.烘焙蛋糕作發酵粉(含四種元素的鹽):
13.常見氣體干燥劑: 、固體 、生石灰
14.食品干燥劑:生石灰 ;食品脫氧劑:
15.焊接保護氣: 、 ,其中能填充氣球
16.食品保鮮、白熾燈泡的保護氣:
17.改良酸性土壤、中和酸性廢水:
18.除水垢、鐵銹的酸: 、
19.鉛蓄電池里的一種酸:
20.溶于水呈藍色,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的鹽:
知識點四 物質俗名和主要成分
1.物質的俗名
(1)蘇打、純堿: NaCO3
(2)小蘇打: NaHCO3
(3)燒堿、火堿、苛性鈉: NaOH
(4)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溶質: Ca(OH)2
(5)生石灰: CaO
(6)酒精: C2H5OH
(7)干冰: CO2
(8)堿石灰: NaOH 和 CaO 的固體混合物
2.物質的主要成分
(1)鐵銹、赤鐵礦: Fe2O3
(2)磁鐵礦: Fe3O4
(3)胃酸: HCl
(4)石灰乳、石灰漿: Ca(OH)2
(5)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6)食鹽: NaCl
(7)天然氣、可燃冰: CH4
(8)侯氏制堿法所制得的“堿”: Na2CO3
知識點五 特殊反應條件
1.點燃:一般有 O2 參加
2.通電:水的電解 2H2O2H2↑ + O2↑
3.催化劑: 2KClO32KCl+ 3O2↑ 2H2O22H2O+O2↑
4.高溫
(1)CaCO3分解 CaCO3CaO + CO2↑
(2)CO還原Fe2O3 Fe2O3 + 3CO2Fe + 3CO2
(3)C和CO2 C + CO22CO↑
知識點六 組成元素相同的物質
1.組成元素相同的氣體: CO CO2
2.組成元素相同的液體: H2O2 H2O
3.組成元素相同的固體:Fe2O3和Fe3O4、FeCl2和FeCl3等
知識點七 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元素的質量分數
常考物質 相對分子質量 組成元素的質量分數
Fe2O3 160 Fe%=70%;O%=30%
CuO 80 Cu%=80%;O%=20%
Ca(OH)2 74
CuSO4 160 Cu%=40%
CaO 56 Ca%=40%
CaCO3 100
NaHCO3 84
MgCO3
知識點八 物質的分類
知識點九 物質間轉化關系
1.碳三角
①2C + O2 2CO
②C + O2CO2
③2CO + O22CO2
④CO2 + C2CO
2.銅三角
①2Cu + O22CuO
②CuO + H2Cu+H2O
③CuO + H2SO4 = CuSO4+H2O
④Fe + CuSO4 = Cu + FeSO4
⑤CuSO4+2NaOH=Cu(OH)2↓+Na2SO4
⑥Cu(OH)2+H2SO4=CuSO4+2H2O
⑦Cu(OH)2CuO + H2O
3.以水為中心的物質的轉化
①2H2O2H2↑+O2↑
②2H2 + O22H2O
③2HCl +Zn =ZnCl2+ H2↑
④HCl + NaOH = NaCl + H2O
⑤2H2O2H2↑+O2↑
⑥2H2 + O22H2O
⑦2H2O22H2O+O2↑
⑧2H2O22H2O+O2↑
⑨2HCl+Ca(OH)2=CaCl2+2H2O
⑩H2O+CaO = Ca(OH)2
4.鈣三角
①CaCO3CaO + CO2↑
②H2O+CaO = Ca(OH)2
③Ca(OH)2 + CO2 = CaCO3↓+ H2O
④CaCO3+2HCl=CaCl2+ H2O+CO2↑
⑤CaCl2+ Na2CO3=CaCO3↓+2NaCl
⑥CaO+2HCl=CaCl2+ H2O
⑦Ca(OH)2+ 2HCl=CaCl2+ H2O
5.以CO2為中心的物質的轉化
①2CO + O22CO2
②CO2 + C2CO
③CaCO3+2HCl=CaCl2+ H2O+CO2↑
④Ca(OH)2 + CO2 = CaCO3↓+ H2O
⑤CO2+ H2O = H2CO3
⑥H2CO3 = H2O + CO2↑
⑦光合作用
⑧2CO + O22CO2
⑨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⑩CO2+ 2NaOH = Na2CO3 + H2O
CO2+ 2NaOH = Na2CO3 + H2O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2023·陜西西安·模擬預測)甲、乙、丙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且三種物質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它們之間存在如下圖所示的三角轉化關系(“→”表示兩種物質可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轉化,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下列推斷中正確的個數有:
①若甲為單質,乙、丙均為化合物,則甲可能是C
②若甲、乙的組成元素完全相同,則丙能供給呼吸
③若甲為酸,乙為氫氣,則乙→丙只能通過化合反應來實現
④若甲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則乙只能為氯化鈣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2023·山東臨沂)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一種物質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X表示反應物)。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X可以是單質或氧化物
B.“”的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
C.“”的反應可以用石蕊溶液檢驗
D.“”的反應可以用于實驗室檢驗二氧化碳
(2023·山東濟寧)通過物質間相互反應可以實現物質間的相互轉化。下列物質間的轉化,通過一步化學反應不能實現的是
A.Ca(OH)2→CaCO3→Ca(HCO3)2 B.CuO→Cu(OH)2→CuSO4
C.H2→H2O→O2 D.NaOH→Na2SO4→NaC1
(2023·湖北武漢)歸納整理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圖涉及的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及反應,甲、乙、丁中至少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其中“→”表示一種物質通過一步反應可以轉化為另一種物質,“一”表示相連兩種物質可以反應。(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已略去)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甲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則丁可能具有還原性
B.若丁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則甲可能是胃液中含有的酸
C.若乙、丙含有相同的金屬元素,則丙、丁可以發生復分解反應
D.若丙、丁常溫下都是黑色固體,則乙→CO2的反應可以為置換反應
(2023·天津)下圖所示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間的相互關系,涉及的反應均為初中化學常見反應(“—”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反應,“→”表示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轉化),下列選項符合圖示關系的是

選項 甲 乙 丙 丁
A
B
C
D
(2024·陜西西安·一模)已知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5種物質,其中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是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它們相互轉化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反應能一步實現,“—”表示相連物質間能發生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省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與E反應可生成D B.E物質在農業上可用于配制波爾多液
C.D→E的反應過程放出熱量 D.C只能通過B和E反應生成
(2024·山東濰坊模擬)如圖是部分含銅元素物質的“化合價—物質類別”二維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點對應的物質可以制成導線 B.d點對應物質的化學式為Cu(OH)2
C.Cu2O在圖中對應的點是e點 D.b→c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023·四川德陽)初中化學常見10種物質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末標出。由4種元素組成的固體受熱分解生成三種物質,的水溶液的;通常狀況下,呈液態,為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比大16;為兩種常見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比小8;F為藍色沉淀。
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的化學式為 。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反應④在工業上用于 。
(4)反應②~⑥的五個反應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有 (填編號)。
(2023·江蘇宿遷)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氣體,E的濃溶液稀釋時會放出大量的熱,是最常用的溶劑,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其中“-”代表物質間能發生反應,“→”代表物質間能夠轉化,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略去)。
(1)與反應的實驗現象為 。
(2)列舉物質的一條用途: 。
(3)物質I由 構成(填化學用語)。
(4)寫出與的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其基應類型為 。
(2023·甘肅武威)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相互反應及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部分反應條件省略)。已知A是易與人體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B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C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輕的氣體。
(1)G的化學式為 。
(2)反應③的實驗現象為 。
(3)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
(4)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其基本反應類型是 。
(2023·黑龍江牡丹江)如圖A~H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都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D是紅棕色粉末,F是爐具清潔劑主要成分,F、G屬于同種類別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表示反應關系,“→”表示轉化關系)。
(1)B的化學式為 ,H的俗稱為 。
(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反應①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
(4)G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是 (寫一條)。
(2023·湖南長沙)科學家通過移走硅原子構成了兩個漢字——“中國”。小明同學將初中常見的八種物質(A~H)連接成“中”字。其中 B 是常見的堿,俗稱熟石灰,在農業上可與硫酸銅等配制波爾多液;A、B、C、D、E、F是六種不同類別的物質(物質類別包括單質、氧化物、酸、堿、鹽、有機物)。(“→”表示一種物質可以通過一步反應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反應。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請寫出 B 物質的化學式 ;
(2)請寫出 F 轉化為 E 的化學方程式 。
(2023·湖北鄂州)如圖,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其中E是單質,且A、E均為黑色粉末,人體胃液中含有B,物質C與D是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的原料,圖中兩圓相交表示圓中的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請回答:
(1)A物質的化學式可能是 。
(2)B與C的反應化學方程式是 。
(3)C的溶液與D的溶液反應的現象是 。
(4)D與E的反應類型是 。
(2023·遼寧)小麗學習酸、堿的知識后,構建了有關酸、堿與甲、乙、丙三種初中常見物質之間的反應關系圖,圖中連線兩端的物質均能發生反應,其中甲為黑色固體,乙、丙為氧化物。請回答。

(1)Ca(OH)2的俗稱為 。
(2)甲的化學式為 。
(3)乙與稀鹽酸反應得到黃色溶液,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丙與甲反應過程會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題型二 物質推斷題
目 錄
2
類型一 框圖式推斷題 3
【真題研析·規律探尋】 3
類型二 中心發散型推斷題 4
【真題研析·規律探尋】 4
類型三 文字表述型推斷題 6
【真題研析·規律探尋】 6
【核心提煉·考向探究】 7
知識點一 物質的顏色 7
知識點二 化學之最與常見物質 8
知識點三 物質的性質和用途 8
知識點四 物質俗名和主要成分 9
知識點五 特殊反應條件 10
知識點六 組成元素相同的物質 10
知識點七 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元素的質量分數 10
知識點八 物質的分類 10
知識點九 物質間轉化關系 11
【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13
考查類型 題眼突破
框圖式推斷題 1.物質的顏色 2.化學之最與常見物質 3.物質的性質和用途 4.物質俗名和主要成分 5.特殊反應條件 6.組成元素相同的物質 7.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元素的質量分數 8.物質的分類 9.物質間轉化關系
中心發散型推斷題
文字表述型推斷題
類型一 框圖式推斷題
(2023·寧夏)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A.若乙為稀鹽酸,則丙、丁中一定有鹽
B.若乙為氫氧化鈣,則丙、丁種一定有鹽
C.若丁為水,則甲、乙中有一種可能是酸
D.若丙為硫酸銅,則甲和乙一定是酸和堿
【答案】D
【解析】A、酸和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反應,都會生成鹽,推斷正確;
B、堿和酸、鹽、部分非金屬氧化物反應會生成鹽,推斷正確;
C、如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硫酸是酸,推斷正確;D、硫酸銅屬于鹽,產生鹽的反應不一定是酸和堿的反應,如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推斷錯誤;故選:D。
(2023·遼寧錦州)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物質。它們的組成中都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C和D物質類別不同,B是黑色固體,E的濃溶夜可用作干燥劑,它們之間的轉化或反應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化學反應,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物質間能轉化,“一”表示相連的物質能發生反應;圖中部分反應物、反應條件、生成物已省略)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式為 。
(2)C的物質類別是 (選填“單質”、“氧化物”“酸”、“堿”或“鹽”)。
(3)B一E反應的現象是 。
(4)寫出B→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答案】(1)O2
(2)氧化物
(3)黑色固體減少或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4) CuO+H2SO4=CuSO4+H2O 復分解反應
【分析】E的濃溶夜可用作干燥劑,E是濃硫酸,B是黑色固體,且B、E之間可發生反應,B是氧化銅。B→C,E→C,則C是水。C和D物質類別不同,B→D、E→D,D是硫酸銅。A→B,AC,則A是氧氣。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推斷正確。
【解析】(1)A的化學式為O2。
(2)C是H2O,H2O的物質類別是氧化物。
(3)B、E之間發生的反應是:CuO+H2SO4=CuSO4+H2O,該反應的現象是:黑色固體減少或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4)B→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H2SO4=CuSO4+H2O,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是復分解反應,則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復分解反應。
類型二 中心發散型推斷題
(2023·遼寧)同學們學習了酸、堿、鹽等物質的相關知識后,構建了以碳酸鈉為中心物質的網絡關系圖。其中甲、乙、丙、丁分別是初中常見的不同類別化合物,丁是常見的溫室氣體。各物質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表示相鄰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兩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圖中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
(1)甲的化學式為 。
(2)若乙中只含兩種元素,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若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用途是 。
(4)甲和丁的反應 (填“屬于”或“不屬于”)復分解反應。
【答案】(1)NaOH
(2)
(3)建筑材料(或補鈣劑)(合理即可)
(4)不屬于
【分析】丁是常見的溫室氣體,則丁是二氧化碳,丁(二氧化碳)能與丙相互轉化,氫氧化鈣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鈣,丙可能是碳酸鈣;甲能與丁(二氧化碳)反應,能與碳酸鈉相互轉化,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甲可能是氫氧化鈉;甲、乙、丙、丁分別是初中常見的不同類別化合物,甲(氫氧化鈉)屬于堿,丙(碳酸鈣)屬于鹽,丁(二氧化碳)屬于氧化物,則乙屬于酸,乙能與甲(氫氧化鈉)、碳酸鈉、丙(碳酸鈣)反應,甲可能是鹽酸、硫酸或硝酸等,將猜想代入驗證,猜想成立。
【解析】(1)甲是氫氧化鈉,化學式為NaOH;
(2)若乙中只含兩種元素,則乙是鹽酸,反應①的反應是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3)若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用途是建筑材料(或補鈣劑)
(4)甲和丁的反應是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該反應在反應過程中沒有相互交換成分,不屬于復分解反應。
(2023·江蘇宿遷)下列物質的三角轉化關系中都能按箭頭方向一步實現的是(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B
【解析】在①中,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了氧化鈣,氧化鈣與水化合生成了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反應可生成碳酸鈣,物質的三角轉化關系中都能按箭頭方向一步實現;
在②中,銅在加熱的條件下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硫酸銅與鐵等金屬反應生成銅,物質的三角轉化關系中都能按箭頭方向一步實現;在③中,一氧化碳不能一步轉化為氧氣,物質的三角轉化關系中不能按箭頭方向一步實現;由以上分析可知,物質的三角轉化關系中都能按箭頭方向一步實現的是①和②。故選:B。
(2023江西贛州模擬)初中化學中許多三角轉化關系,下列轉化關系正確的是
A.甲:雙氧水;乙:氫氣;丙:氧氣 B.甲:碳酸鈣;乙:氧化鈣;丙:二氧化碳
C.甲:鐵;乙:四氧化三鐵;丙:氫氣 D.甲:碳;乙:二氧化碳;丙:一氧化碳
【答案】D
【解析】A、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不是氫氣,錯誤;
B、碳酸鈣高溫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不能轉化為二氧化碳,錯誤;
C、鐵和氧氣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和稀鹽酸等反應生成氫氣;但是四氧化三鐵不能轉化為氫氣,錯誤;
D、碳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溫生成一氧化碳;正確;故選D。
類型三 文字表述型推斷題
(2023·廣西防城港·三模)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Na2CO3、FeSO4、BaCl2、 KOH、NaCl 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①取少量固體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攪拌后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②向濾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變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粉末中可能含有FeSO4
B.粉末中一定含有KOH、Na2CO3、BaCl2
C.粉末中一定含有KOH
D.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BaCl2
【答案】D
【分析】硫酸亞鐵在溶液中顯淺綠色,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變紅色,取少量固體粉未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攪拌后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所以樣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鈉和氯化鋇,一定不含硫酸亞鐵,向濾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變紅,可能是過量的碳酸鈉使酚酞變紅色,有可能是氫氧化鉀使酚酞變紅色,所以樣品中可能含有氫氧化鉀、氯化鋇;
【解析】A、由分析可知,粉末中一定不含FeSO4,故選項A錯誤;
B、由分析可知,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BaCl2,可能含KOH,故選項B錯誤;
C、由分析可知,粉末中可能含有KOH,故選項C錯誤;
D、由分析可知,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BaCl2,故選項D正確;故選:D。
(2023·山東濟寧)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FeCl3、CaCO3、NaOH、Ba(OH)2、BaCl2、Na2SO4中的幾種,為確定其組成,取適量試樣進行下列實驗。請根據實驗現象推斷:
①取試樣溶于水,攪拌、過濾,得到無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②取上述無色澄清溶液A,通入適量的CO2,生成白色沉淀C;
③取上述白色沉淀B,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
綜合上述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1)由①得原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 (寫化學式);
(2)由②③得原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 (寫化學式);
(3)由實驗現象綜合判斷,固體粉末的混合組成中,最多是含有4種物質的混合,最少是含有 種物質的混合。
【答案】(1)FeCl3 (2)Na2SO4 (3)2/兩
【分析】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FeCl3、CaCO3、NaOH、Ba(OH)2、BaCl2、Na2SO4中的幾種,FeCl3在溶液中呈黃色,形成的氫氧化鐵沉淀為紅褐色沉淀,碳酸鈣難溶于水,可溶于硝酸,鋇離子與硫酸根離子會結合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硫酸鋇沉淀。
【解析】(1)①取試樣溶于水,攪拌、過濾,得到無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淀B,由于氯化鐵在溶液中呈黃色,鐵離子形成的氫氧化鐵沉淀為紅褐色沉淀,所以該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鐵(FeCl3),白色沉淀B中可能含有碳酸鈣、硫酸鋇中的一種或兩種;
(2)②取上述無色澄清溶液A,通入適量的CO2,生成白色沉淀C,由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水,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再與氯化鋇反應也會生成碳酸鋇沉淀,所以無色澄清溶液A中一定含有鋇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則白色粉末中含有氫氧化鋇、或氫氧化鈉和氯化鋇、或氫氧化鋇、氫氧化鈉、氯化鋇;
③取上述白色沉淀B,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可判斷白色沉淀一定含有碳酸鈣,一定不含有硫酸鋇,故可判斷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鈉(Na2SO4);(3)由上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鐵和硫酸鈉,則固體粉末的混合組成中,最多是含有4種物質(CaCO3、NaOH、Ba(OH)2、BaCl2)的混合,最少是含有碳酸鈣和氫氧化鋇兩種物質的混合。
知識點一 物質的顏色
固體 黑色 Fe粉、C、 CuO、MnO2、Fe3O4
紅色 Cu、Fe2O3、紅磷
溶液 藍色 含Cu2+ 如:CuSO4、Cu(NO3)2 、CuCl2
黃色 含Fe3+如:Fe2(SO4)3、FeCl3、Fe(NO3)3
淺綠 含Fe2+,如:FeSO4、FeCl2、Fe(NO3)2
沉淀 堿 白:Mg(OH)2 、藍:Cu(OH)2、 紅褐:Fe(OH)3
鹽 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白色:BaSO4、AgCl(不溶于酸)
知識點二 化學之最與常見物質
1.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前五位元素: O、Si、Al、Fe、Ca
(2)地殼中最多的元素: O ;最多的金屬元素: Al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N
(4)人體含量最多的元素: O
(5)人體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Ca
(6)組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 C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最簡單的氧化物: H2O
(8)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9)空氣中最多的物質: N2
(10)最常用的溶劑: H2O
(11)最理想的燃料: H2
(12)最簡單的有機物: CH4
(13)人類使用最早的金屬: Cu
(14)年使用量最大的金屬: Fe
2.常見的化學物質
(1)常見的酸: H2SO4 、 HCl
(2)常見的堿: NaOH 、 Ca(OH)2
(3)常見的鹽: NaCl 、 NaCO3 、 CaCO3
知識點三 物質的性質和用途
1.參與大氣循環的氣體: O2 、 CO2
2.供給呼吸、支持燃燒的氣體: O2
3.常用于滅火、氣體肥料、人工降雨的氣體: CO2
4.冶煉金屬的還原劑: C 、 CO 、 H2
5.常作建筑材料:(鹽) CaCO3 、(堿) Ca(OH)2
6.補鈣劑: CaCO3
7.廁所清潔劑含有 HCl ;爐具清潔劑含有: NaOH
8.常用于除油污的鹽 NaCO3 ,堿 NaOH
9.常用于玻璃、造紙、紡織、洗滌劑: NaCO3
10.制取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 NaOH
11.治療胃酸過多(2堿1鹽): Mg(OH)2 、 Al(OH)3 、 NaHCO3
12.烘焙蛋糕作發酵粉(含四種元素的鹽): NaHCO3
13.常見氣體干燥劑: 濃硫酸 、固體 NaOH 、生石灰 CaO
14.食品干燥劑:生石灰 CaO ;食品脫氧劑: Fe
15.焊接保護氣: N2 、 He ,其中能填充氣球 He
16.食品保鮮、白熾燈泡的保護氣: N2
17.改良酸性土壤、中和酸性廢水: Ca(OH)2
18.除水垢、鐵銹的酸: H2SO4 、 HCl
19.鉛蓄電池里的一種酸: H2SO4
20.溶于水呈藍色,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的鹽: CuSO4
知識點四 物質俗名和主要成分
1.物質的俗名
(1)蘇打、純堿: NaCO3
(2)小蘇打: NaHCO3
(3)燒堿、火堿、苛性鈉: NaOH
(4)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溶質: Ca(OH)2
(5)生石灰: CaO
(6)酒精: C2H5OH
(7)干冰: CO2
(8)堿石灰: NaOH 和 CaO 的固體混合物
2.物質的主要成分
(1)鐵銹、赤鐵礦: Fe2O3
(2)磁鐵礦: Fe3O4
(3)胃酸: HCl
(4)石灰乳、石灰漿: Ca(OH)2
(5)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6)食鹽: NaCl
(7)天然氣、可燃冰: CH4
(8)侯氏制堿法所制得的“堿”: Na2CO3
知識點五 特殊反應條件
1.點燃:一般有 O2 參加
2.通電:水的電解 2H2O2H2↑ + O2↑
3.催化劑: 2KClO32KCl+ 3O2↑ 2H2O22H2O+O2↑
4.高溫
(1)CaCO3分解 CaCO3CaO + CO2↑
(2)CO還原Fe2O3 Fe2O3 + 3CO2Fe + 3CO2
(3)C和CO2 C + CO22CO↑
知識點六 組成元素相同的物質
1.組成元素相同的氣體: CO CO2
2.組成元素相同的液體: H2O2 H2O
3.組成元素相同的固體:Fe2O3和Fe3O4、FeCl2和FeCl3等
知識點七 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元素的質量分數
常考物質 相對分子質量 組成元素的質量分數
Fe2O3 160 Fe%=70%;O%=30%
CuO 80 Cu%=80%;O%=20%
Ca(OH)2 74
CuSO4 160 Cu%=40%
CaO 56 Ca%=40%
CaCO3 100
NaHCO3 84
MgCO3
知識點八 物質的分類
知識點九 物質間轉化關系
1.碳三角
①2C + O2 2CO
②C + O2CO2
③2CO + O22CO2
④CO2 + C2CO
2.銅三角
①2Cu + O22CuO
②CuO + H2Cu+H2O
③CuO + H2SO4 = CuSO4+H2O
④Fe + CuSO4 = Cu + FeSO4
⑤CuSO4+2NaOH=Cu(OH)2↓+Na2SO4
⑥Cu(OH)2+H2SO4=CuSO4+2H2O
⑦Cu(OH)2CuO + H2O
3.以水為中心的物質的轉化
①2H2O2H2↑+O2↑
②2H2 + O22H2O
③2HCl +Zn =ZnCl2+ H2↑
④HCl + NaOH = NaCl + H2O
⑤2H2O2H2↑+O2↑
⑥2H2 + O22H2O
⑦2H2O22H2O+O2↑
⑧2H2O22H2O+O2↑
⑨2HCl+Ca(OH)2=CaCl2+2H2O
⑩H2O+CaO = Ca(OH)2
4.鈣三角
①CaCO3CaO + CO2↑
②H2O+CaO = Ca(OH)2
③Ca(OH)2 + CO2 = CaCO3↓+ H2O
④CaCO3+2HCl=CaCl2+ H2O+CO2↑
⑤CaCl2+ Na2CO3=CaCO3↓+2NaCl
⑥CaO+2HCl=CaCl2+ H2O
⑦Ca(OH)2+ 2HCl=CaCl2+ H2O
5.以CO2為中心的物質的轉化
①2CO + O22CO2
②CO2 + C2CO
③CaCO3+2HCl=CaCl2+ H2O+CO2↑
④Ca(OH)2 + CO2 = CaCO3↓+ H2O
⑤CO2+ H2O = H2CO3
⑥H2CO3 = H2O + CO2↑
⑦光合作用
⑧2CO + O22CO2
⑨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⑩CO2+ 2NaOH = Na2CO3 + H2O
CO2+ 2NaOH = Na2CO3 + H2O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2023·陜西西安·模擬預測)甲、乙、丙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且三種物質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它們之間存在如下圖所示的三角轉化關系(“→”表示兩種物質可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轉化,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下列推斷中正確的個數有:
①若甲為單質,乙、丙均為化合物,則甲可能是C
②若甲、乙的組成元素完全相同,則丙能供給呼吸
③若甲為酸,乙為氫氣,則乙→丙只能通過化合反應來實現
④若甲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則乙只能為氯化鈣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答案】B
【解析】①若甲為單質,乙、丙均為化合物,由圖可知,甲能轉化為乙,也能轉化為丙,乙、丙可以相互轉化,甲、乙、丙三種物質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可以推知,甲可能是碳或者是氧氣,乙、丙分別為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種,因此,選項①推斷正確;
②若甲、乙的組成元素完全相同,由圖可知,甲能轉化為乙,也能轉化為丙,乙、丙可以相互轉化,甲、乙、丙三種物質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可以推知,甲為過氧化氫,乙為水,丙為氧氣,可以供給呼吸,因此,選項②推斷正確;
③若甲為酸,乙為氫氣,由圖可知,甲能轉化為乙,也能轉化為丙,乙、丙可以相互轉化,甲、乙、丙三種物質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可以推知,丙為水,氫氣可以在點燃條件下與氧氣反應轉化為水,也可以在加熱或高溫條件下與金屬氧化物反應轉化為水,前者的基本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后者的基本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因此,選項③推斷錯誤;
④若甲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甲為氫氧化鈣,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丙為碳酸鈣,由圖可知,甲能轉化為乙,也能轉化為丙,乙、丙可以相互轉化,甲、乙、丙三種物質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可以推知,乙可能是氯化鈣,也可能是硝酸鈣,因此,選項④推斷錯誤;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正確推斷只有兩個,故選B。
(2023·山東臨沂)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一種物質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X表示反應物)。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X可以是單質或氧化物
B.“”的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
C.“”的反應可以用石蕊溶液檢驗
D.“”的反應可以用于實驗室檢驗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A、C具有可燃性、還原性,與氧氣、氧化銅反應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故X可以是單質或氧化物,說法正確;
B、:一氧化碳與氧氣點燃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特征是“多變1”,屬于化合反應,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加熱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屬于非基本反應類型,均不屬于置換反應,說法錯誤;
C、: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故該反應可以用石蕊溶液檢驗,說法正確;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用于檢驗二氧化碳,發生的反應為,故“”的反應可以用于實驗室檢驗二氧化碳,說法正確。故選B。
(2023·山東濟寧)通過物質間相互反應可以實現物質間的相互轉化。下列物質間的轉化,通過一步化學反應不能實現的是
A.Ca(OH)2→CaCO3→Ca(HCO3)2 B.CuO→Cu(OH)2→CuSO4
C.H2→H2O→O2 D.NaOH→Na2SO4→NaC1
【答案】B
【解析】A、氫氧化鈣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碳酸鈣能與水、二氧化碳繼續反應生成碳酸氫鈣,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氧化銅不能轉化為氫氧化銅,該選項符合題意;
C、氫氣燃燒生成水,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氫氧化鈉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硫酸鈉能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
(2023·湖北武漢)歸納整理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圖涉及的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及反應,甲、乙、丁中至少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其中“→”表示一種物質通過一步反應可以轉化為另一種物質,“一”表示相連兩種物質可以反應。(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已略去)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甲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則丁可能具有還原性
B.若丁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則甲可能是胃液中含有的酸
C.若乙、丙含有相同的金屬元素,則丙、丁可以發生復分解反應
D.若丙、丁常溫下都是黑色固體,則乙→CO2的反應可以為置換反應
【答案】D
【解析】A、若甲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則甲為氧氣,甲能轉化為乙,乙能轉化為CO2,乙能與丁反應,丁能轉化為二氧化碳,銅在氧氣中加熱生成氧化銅,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加熱時生成二氧化碳和銅,乙可能是氧化銅,丁可能是一氧化碳;丙能與甲反應,能與CO2反應,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丙可能是碳,綜上所述:丁可能是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說法正確;
B、若丁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丁能轉化為CO2,碳酸氫鈉能與鹽酸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則丁可能是碳酸氫鈉;甲能轉化乙,乙能與丁(碳酸氫鈉)反應,鹽酸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硝酸能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硝酸鈉、水和二氧化碳,乙可能是硝酸;甲能與丙反應,丙與二氧化碳反應,氫氧化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丙可能是氫氧化鈣,綜上所述:甲可能是胃液中含有的酸(鹽酸),說法正確;
C、若乙、丙含有相同的金屬元素,丙能與二氧化碳反應,乙能轉化為二氧化碳,氫氧化鈣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則丙可能是氫氧化鈣,乙可能是碳酸鈣;丁能與乙反應,丁能轉化為CO2,碳酸鈣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水和二氧化碳,丁可能是硫酸;甲、乙、丁中至少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該元素根據以上分析為可能氧元素,甲能與丙(氫氧化鈣)反應,能轉化為乙(碳酸鈣),能轉化為二氧化碳,碳酸鈉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甲可能是碳酸鈉;綜上所述:丙是氫氧化鈣,丁是硫酸發生的反應是氫氧化鈣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和水,該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說法正確;
D、若丙、丁常溫下都是黑色固體,丙能與二氧化碳反應,丁能轉化為二氧化碳,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氧化銅能與碳加熱時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丙可能是碳,丁可能是氧化銅;丁能與乙反應,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加熱時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則乙可能是一氧化碳;甲、乙、丁中至少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該元素根據以上分析為可能氧元素,甲能與丙(碳)反應,能轉化為乙(一氧化碳),能轉化為二氧化碳,氧氣與碳在點燃時,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則甲可能是氧氣;綜上所述:乙→CO2的反應可以為氧化銅與一氧化碳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該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也可以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化合反應,即乙→CO2的反應不可能是置換反應,說法錯誤。
故選D。
(2023·天津)下圖所示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間的相互關系,涉及的反應均為初中化學常見反應(“—”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反應,“→”表示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轉化),下列選項符合圖示關系的是

選項 甲 乙 丙 丁
A
B
C
D
【答案】D
【解析】A、氫氧化鈉和硫酸生成硫酸鈉和水,硫酸和鋅生成硫酸鋅和氫氣,鋅和硫酸銅生成硫酸鋅和銅,硫酸銅和氫氧化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但氫氧化鈉無法轉化為鋅,選項錯誤;
B、氫氧化鈣和鹽酸生成氯化鈣和水,鹽酸和氫氧化鈉生成氯化鈉和水,氫氧化鈉和碳酸鈣不反應,碳酸鈣和氫氧化鈣不反應,氫氧化鈣和和碳酸鈉可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選項錯誤;
C、碳酸鈉和氫氧化鈣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和硫酸生成硫酸鈣和水,硫酸和氯化鋇生成硫酸鋇和鹽酸,氯化鋇和碳酸鈉生成碳酸鋇和氯化鈉,碳酸鈉無法轉化為硫酸,選項錯誤;
D、碳和不充足氧氣點燃生成一氧化碳,碳能轉化為一氧化碳,氧氣和一氧化碳點燃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加熱生成二氧化碳和銅,氧化銅和碳高溫生成銅和二氧化碳,選項正確。
故選D。
(2024·陜西西安·一模)已知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5種物質,其中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是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它們相互轉化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反應能一步實現,“—”表示相連物質間能發生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省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與E反應可生成D B.E物質在農業上可用于配制波爾多液
C.D→E的反應過程放出熱量 D.C只能通過B和E反應生成
【答案】D
【分析】已知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5種物質,其中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則A為鹽酸,B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則B為二氧化碳,C是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則C為碳酸鈣,B(二氧化碳)能與E反應,E能轉化為C(碳酸鈣),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則E為氫氧化鈣,A(鹽酸)能轉化為D,B(二氧化碳)能與D反應,D能轉化為E(氫氧化鈣),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則D為水,代入驗證,推論合理。
【解析】A、由分析可知,A為鹽酸,E為氫氧化鈣,D為水,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即A與E反應可生成D,故A說法正確;
B、由分析可知,E為氫氧化鈣,在農業上可用于配制波爾多液,故B說法正確;
C、由分析可知,D為水,E為氫氧化鈣,D→E即為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過程放出熱量,故C說法正確;
D、由分析可知,C為碳酸鈣,B為二氧化碳,E為氫氧化鈣,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但氫氧化鈣和碳酸鈉也能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故D說法不正確;故選:D。
(2024·山東濰坊模擬)如圖是部分含銅元素物質的“化合價—物質類別”二維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點對應的物質可以制成導線 B.d點對應物質的化學式為Cu(OH)2
C.Cu2O在圖中對應的點是e點 D.b→c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D
【解析】A、a點所示物質是銅的單質,銅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因此可以制成導線,說法正確;
B、d點對應物質是一種堿,其中銅元素顯+2價,氫氧根顯-1價,則該物質的化學式為Cu(OH)2,說法正確;
C、Cu2O是一種氧化物,氧元素顯-2價,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有2x+(-2)=0,解得x=+1,即Cu2O中銅元素顯+1價,則在圖中對應的點是e點,說法正確;
D、b點為含有+2價銅元素的氧化物,氧元素顯-2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b點對應的物質為CuO,c點為含有+2價銅元素的鹽,b→c對應的反應是氧化銅和酸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銅鹽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uO+2HCl=CuCl2+H2O,說法錯誤;
故選:D。
(2023·四川德陽)初中化學常見10種物質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末標出。由4種元素組成的固體受熱分解生成三種物質,的水溶液的;通常狀況下,呈液態,為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比大16;為兩種常見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比小8;F為藍色沉淀。
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的化學式為 。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反應④在工業上用于 。
(4)反應②~⑥的五個反應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有 (填編號)。
【答案】(1)Cu(2)(3)工業煉鐵(4)②⑤
【解析】(1)初中化學常見10種物質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由4種元素組成的固體A受熱分解生成三種物質,B、D的水溶液的pH>7,B會轉化成D,所以B是碳酸鈉,D是氫氧化鈉,通常狀況下,C呈液態,M、N為氣體,M的相對分子質量比N大16;X、Y為兩種常見金屬,X的相對原子質量比Y小8,F為藍色沉淀,所以F是氫氧化銅沉淀,碳酸氫鈉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酸氫鈉,C是水,M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N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所以X是鐵,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所以E可以是硫酸銅,經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物質Y的化學式為Cu;
(2)反應①是碳酸氫鈉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3)反應④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在工業上用于工業煉鐵;
(4)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反應②~⑥的五個反應中,②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③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一氧化碳,④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⑤是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銅沉淀,⑥是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所以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有②⑤。
(2023·江蘇宿遷)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氣體,E的濃溶液稀釋時會放出大量的熱,是最常用的溶劑,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其中“-”代表物質間能發生反應,“→”代表物質間能夠轉化,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略去)。
(1)與反應的實驗現象為 。
(2)列舉物質的一條用途: 。
(3)物質I由 構成(填化學用語)。
(4)寫出與的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其基應類型為 。
【答案】(1)紅色粉末變為黑色
(2)作燃料等
(3)O2
(4) 置換反應
【分析】A 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則A是氧化鐵。B 、D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氣體且B和氧化鐵高溫反應生成C和D,則B是一氧化碳,C是鐵,D是二氧化碳。H 是最常用的溶劑,H通電分解生成G和I,I可以和二氧化碳相互轉化,則H是水,I是氧氣,G是氫氣。E的濃溶液稀釋時會放出大量的熱,且E的稀溶液和鐵反應生成F和氫氣,所以E是硫酸,F是硫酸亞鐵。代入驗證無誤。
【解析】(1)A氧化鐵和B一氧化碳高溫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實驗現象為紅色粉末變為黑色。
(2)G 是氫氣,可用作燃料。
(3)物質I是氧氣,是有氧分子構成的,可用氧氣的化學式表示氧分子,符號為O2;
(4)C鐵和E硫酸的稀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置換反應是單質和化合物反應生成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2023·甘肅武威)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相互反應及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部分反應條件省略)。已知A是易與人體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B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C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輕的氣體。
(1)G的化學式為 。
(2)反應③的實驗現象為 。
(3)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
(4)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其基本反應類型是 。
【答案】(1)
(2)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
(3)
(4) 分解反應
【分析】A是易與人體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A是一氧化碳;
B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B是氧化鐵;
C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C是水;
F是最輕的氣體,F是氫氣;
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鐵能夠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水分解能生成氫氣和氧氣,推測D是鐵,E是氧氣,G是四氧化三鐵;
綜上分析:A是一氧化碳,B是氧化鐵,C是水,D是鐵,E是氧氣,F是氫氣,G是四氧化三鐵。
【解析】(1)根據分析可知,G是四氧化三鐵,故填:Fe3O4;
(2)反應③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會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故填: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
(3)反應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故填:;
(4)反應②是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故填:;
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屬于分解反應,故填:分解反應;
(2023·黑龍江牡丹江)如圖A~H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都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D是紅棕色粉末,F是爐具清潔劑主要成分,F、G屬于同種類別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表示反應關系,“→”表示轉化關系)。
(1)B的化學式為 ,H的俗稱為 。
(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反應①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
(4)G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是 (寫一條)。
【答案】(1) 生石灰(2)
(3)復分解反應(4)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D是紅棕色粉末,所以D為氧化鐵,氧化鐵反應生成A,A在通電的條件下反應生成B,B生成C,而C能與氧化鐵反應,所以A為水,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氣,即B為氧氣,氧氣與碳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即C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F是爐具清潔劑主要成分,所以F為氫氧化鈉,E既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又能與氧化鐵反應,所以E為酸,因A~H都含有一種相同的元素,即氧元素,所以E為硫酸;F、G屬于同種類別物質,且G能與水相互轉化,所以G為氫氧化鈣,水與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酸反應生成水,所以H為氧化鈣。
【解析】(1)B為氧氣,化學式為;H為氧化鈣,氧化鈣的俗稱為生石灰。
(2)反應②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反應①是氫氧化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與水,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所以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中的復分解反應。
(4)G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023·湖南長沙)科學家通過移走硅原子構成了兩個漢字——“中國”。小明同學將初中常見的八種物質(A~H)連接成“中”字。其中 B 是常見的堿,俗稱熟石灰,在農業上可與硫酸銅等配制波爾多液;A、B、C、D、E、F是六種不同類別的物質(物質類別包括單質、氧化物、酸、堿、鹽、有機物)。(“→”表示一種物質可以通過一步反應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反應。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請寫出 B 物質的化學式 ;
(2)請寫出 F 轉化為 E 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1)Ca(OH)2
(2)(合理即可)
【分析】B 是常見的堿,俗稱熟石灰,則B是氫氧化鈣(堿);A、B、C、D、E、F各是單質、氧化物、酸、堿、鹽、有機物之一,B氫氧化鈣能產生C,則C是碳酸鈣(鹽);G與B氫氧化鈣能反應,則G可以是二氧化碳;C碳酸鈣反應產生H,H產生E,初中階段碳酸鈣能產生的產物主要是氯化鈣、氧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四者之一能產生的E物質,屬于單質、氧化物、酸、有機物之一,水能電解產生氫氣,氫氣屬于單質,則H可以是水,E可以是氫氣(單質);F能產生G二氧化碳、E氫氣,則F可以是鹽酸(酸);則AD屬于氧化物、有機物之一,A產生G二氧化碳,則A可以是甲烷(有機物);D氧化物產生H水,則D可以是氧化銅;帶入驗證,推斷正確。
【解析】(1)根據分析,B是Ca(OH)2;
(2)根據分析,F可以是鹽酸,E是氫氣,則鹽酸和鐵反應產生氯化亞鐵和氫氣,方程式是(合理即可)。
(2023·湖北鄂州)如圖,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其中E是單質,且A、E均為黑色粉末,人體胃液中含有B,物質C與D是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的原料,圖中兩圓相交表示圓中的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請回答:
(1)A物質的化學式可能是 。
(2)B與C的反應化學方程式是 。
(3)C的溶液與D的溶液反應的現象是 。
(4)D與E的反應類型是 。
【答案】(1)CuO(或Fe3O4等) (2)2HCl+Ca(OH)2=CaCl2+2H2O
(3)產生藍色沉淀 (4)置換反應
【分析】人體胃液中含有B,故B為鹽酸,物質C與D是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的原料,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的原料是氫氧化鈣和硫酸銅,其中C能與B鹽酸(酸)反應,故C為氫氧化鈣(堿),D為硫酸銅(鹽),由于E為黑色粉末狀單質,E能與硫酸銅反應,則E為鐵,根據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故A為氧化物,且A能與B鹽酸反應,A為黑色粉末,推測A為氧化銅、四氧化三鐵等(合理即可),代入驗證,推論合理。
【解析】(1)由分析可知,A為黑色粉末狀氧化物,能與鹽酸反應,則A物質可能為CuO、Fe3O4等;
(2)B為鹽酸,C為氫氧化鈣,鹽酸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C的溶液為氫氧化鈣溶液,D的溶液為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鈣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鈣,可觀察到產生藍色沉淀;
(4)D為鐵,E為硫酸銅,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2023·遼寧)小麗學習酸、堿的知識后,構建了有關酸、堿與甲、乙、丙三種初中常見物質之間的反應關系圖,圖中連線兩端的物質均能發生反應,其中甲為黑色固體,乙、丙為氧化物。請回答。

(1)Ca(OH)2的俗稱為 。
(2)甲的化學式為 。
(3)乙與稀鹽酸反應得到黃色溶液,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丙與甲反應過程會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答案】(1)熟石灰/或消石灰
(2)C
(3)
(4)吸收
【分析】氫氧化鈣能和酸、部分鹽以及部分非金屬氧化物發生反應;鹽酸能和堿、部分鹽以及金屬氧化物發生反應;又因為甲能和乙、丙發生反應且甲是黑色固體,則甲是碳,乙是金屬氧化物,丙是二氧化碳,帶入驗證,推理正確,由此回答問題。
【解析】(1)氫氧化鈣的俗稱是熟石灰(或消石灰)。
(2)由分析可知,甲是碳,化學式為C。
(3)由分析可知,乙是金屬氧化物,又因乙與稀鹽酸反應得到黃色溶液,則乙是三氧化二鐵,三氧化二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氯化鐵其水溶液呈黃色,化學方程式書寫為。
(4)由分析可知,丙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該反應過程會吸收熱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融水| 桐梓县| 浦城县| 宁南县| 汉源县| 阿鲁科尔沁旗| 海兴县| 遵化市| 千阳县| 永清县| 巴青县| 桑日县| 沅陵县| 林西县| 砚山县| 呼伦贝尔市| 麟游县| 鄄城县| 正宁县| 满洲里市| 辉南县| 仪征市| 抚州市| 临海市| 福鼎市| 林甸县| 秦皇岛市| 双鸭山市| 安吉县| 赣榆县| 鄂伦春自治旗| 靖州| 富川| 阜南县| 西藏| 舒城县| 永州市| 河池市| 曲靖市| 云南省|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