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繭中鉆出了蠶蛾目錄導入01活動探索02研討03課外延伸04習題精煉05復習鞏固2、蠶繭怎么形成的呢?蠶吐絲,蠶房的幼蟲被蠶包裹形成了蠶繭。某些昆蟲的幼蟲變成蛹之前吐絲做成的殼。蛹為幼蟲變成成蟲的過渡形態。1、蠶繭指桑蠶的繭。桑蠶蛹期的囊形保護層,內含蛹體。蠶繭一般呈紡錘形/橢圓形,繭有白、黃、肉紅等顏色,長約3~4厘米,直徑1.7~2.1厘米,有不規則皺紋,并有附著的蠶絲,呈絨毛狀。3、觀察蠶吐絲結繭的過程并交流。蠶依托硬紙板搭的房子吐絲。蠶吐絲前不再吃桑葉,身體縮短,發黃而透明。吐絲時,蠶頭胸昂起,口吐絲縷,頭部來回擺動尋找能固定絲的地方。蠶慢慢的用蠶絲將自己包裹住,身體慢慢變黃變干。最后身體變小,潛伏在內,形成紡錘形/橢圓形的蠶繭。蠶吐絲的行為、特點 畫蠶繭 小結吐絲前的蠶吐絲時的蠶吐絲后的蠶其他發現4、蠶吐絲結繭的觀察不再吃桑葉,身體縮短,發黃而透明。頭胸昂起,口吐絲縷,頭部來回擺動尋找能固定絲的地方,慢慢將自己包裹住,身體變黃變干。身體變小,潛伏在內。形成紡錘形/橢圓形的蠶繭。蠶吐絲時間:10小時~2天。熟蠶繭吐絲結繭需要經過結制繭網、繭衣、繭層、蛹襯等過程。(1)蠶蛹的外形。蠶蛹主要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頭上有一對復眼,身上有體節,胸部有3節,腹部有9節;胸部有盾片,能長出兩對翅,胸部還有3對胸足,腹部兩側有氣門,能呼吸。蠶的咀嚼式口器會慢慢退化,在蠶繭殼內不進食。蠶繭主要起著保護蠶蛹的作用。(2)蠶蛹的運動。蠶蛹一般情況不動,但受到刺激會動。若用手輕輕觸摸它,用手電筒照射或發出聲音時,蠶蛹體節會微微彎曲。(3)蠶繭的內部。剪開蠶繭能發現一層蛻下的皮,這為蠶吐完絲化成蠶蛹之前第5次蛻下的皮。蠶一生共蛻6次皮,第6次在化蛾之前。5、觀察蠶繭中的蠶蛹。6、蠶蛹的觀察蠶蛹的特點 畫蠶蛹 小結蠶蛹有沒有眼睛、足、體節。蠶蛹的外形與蠶有什么不同?蠶蛹能動嗎?身上長了什么?蠶會不會進食?剪開蠶繭發現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其他發現有1對復眼,3足對胸足,體節身上胸部有3節,腹部9節。蠶蛹呈紡錘形,黃褐色。蠶的幼蟲呈長圓筒形,青白色。蠶蛹能動,背后長出了盾片,盾片能長出兩對翅,頭部有觸角。發現一層蛻下的皮,這層皮是第5次蛻的皮。蠶蛹呈紡錘形,黃褐色,蠶蛹主要由頭、胸、腹組成。頭部有復眼、觸角,頭部的咀嚼式口器會慢慢退化,不進食。胸部有胸足、盾片。腹部兩側有氣門。蠶變成蠶蛹腹部的足會消失,身體會縮短。蠶腹部的足會消失,蠶繭身體縮短了,腹部兩側有氣門。蠶因之前進食了大量食物,儲存了大量能量,變成蠶蛹,咀嚼式口器會慢慢退化,不進食。頭胸腹復眼盾片蠶繭蠶蛹蠶蛻的皮氣門觸角胸足體節導入01蠶結繭10~15天后,蛹蛻去蛹殼羽化成蛾,從蠶繭中鉆了出來。蠶蛾怎么從繭中鉆了出來?蠶蛾長什么樣呢 與蛹、蠶的幼蟲相比,蠶蛾的生活習慣有什么改變 蠶蛾02活動探索11、如圖,觀察蠶繭的變化。交流這些時間我們的新發現。材料:放大鏡、蠶繭。 活動過程:觀察蠶繭中蛹變成蠶蛾的全過程。蠶繭一部分有黏液,變薄,有一小洞出現。蠶蛾口器分泌黏液,蠶蛾依靠口中分泌的液體,從蠶繭中鉆出。鉆出來的蠶蛾。雄蠶蛾、雌蠶蛾交尾,交尾也稱為交配。雌蠶蛾產卵繁殖。蠶蛾活動全景圖。有些正在交配,有些在產卵,有些在爬行或振動翅膀等。02活動探索1活動分析:蠶蛹在蠶繭中變成蠶蛾,由蛹變成成蟲破蛹殼而出這過程稱為羽化,蠶蛾口器會分泌液體,有液體的蠶繭層被軟化變薄,蠶蛾能從軟化變薄的蠶繭層中慢慢爬出。我們看到蠶繭上的洞因為蠶蛾鉆出而成。羽化的雄蛾不斷扇動翅膀、打轉,尋找雌蛾。雌蛾不斷地放出信息素(身體分泌的物質,通過嗅覺器官察覺),吸引雄蛾。不久之后就會交尾,一般交尾3~4小時后,雌蛾就能產下蠶卵。產卵持續2~3天。一只雌蛾能產下400~500顆卵,剛產下的卵一般為黃色或淡黃色。蠶蛾留下后代,不久便會失去生命。小結:蛹變成蛾會交尾、產卵。02活動探索22、觀察蠶蛾。(1)蠶蛾形態。材料:蠶蛾,放大鏡。活動過程:用放大鏡先觀察蠶蛾的組成部分,再觀察各部分器官。頭胸腹觸角足復眼口器外生殖器翅膀蠶蛾全身披白色鱗毛,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部長著一對復眼和一對觸角,觸角呈羽狀。口器退化,不進食。胸部有三對足,足的前端有爪。胸部還長著兩對翅膀,前翅呈三角形,后翅呈橢圓形;能振動,但已經失去飛行能力。腹部末端體節演化為外生殖器。有9對氣門,位于身體兩側的小黑點。小結:蠶蛾屬于昆蟲,身體主要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頭部有一對觸角和一對復眼;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膀;腹部末端體節演化為外生殖器。身體兩側有氣門。02活動探索2畫出我們觀察的蠶蛾。蠶蛾時間: 。02活動探索2(2)蠶蛾的運動與進食情況。①蠶蛾的運動方式:用足在地面爬行,不能用翅膀飛翔。②蠶蛾的進食情況:不吃食物。(3)區別雌蛾和雄蛾。雄蛾的特點:體型小,翅膀大,腹部狹長,后端稍突起,觸角顏色為黑色,爬行速度較快。雌蛾的特點:體型大,翅膀短小,腹部肥大,觸角顏色為灰色,爬行速度慢。雄蛾雌蛾02活動探索2蠶蛾 體型 翅膀 腹部 觸角顏色 爬行速度雄蛾雌蛾雄蛾與雌蛾特點小大腹部狹長,后端稍突起。黑色快大小肥大灰色慢02活動探索33、比較蠶蛾與蠶的幼蟲、蠶蛹的外部特征。材料:蠶的幼蟲、蠶蛹、蠶蛾放大鏡。活動過程:通過對比,發現蠶蛾與蠶蛹的異同點。推測蠶蛾身體的各部分可能由蠶蛹、蠶的幼蟲的哪部分發育的。不同點:蠶的幼蟲頭部眼睛為單眼、有咀嚼式口器;蠶蛾、蠶蛹眼睛為復眼,咀嚼式口器退化,但有1對觸角。蠶蛹胸部有盾片,盾片慢慢長成蠶蛾的翅膀。蠶的幼蟲腹部有尾角,有腹足,變成蠶蛹腹足慢慢退化,再發育成蠶蛾(成蟲)腹部末端體節演化為外生殖器。相同點: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都有3對胸足,腹部都有體節;身體都有氣門。頭胸腹胸足蠶的幼蟲蠶蛾蠶蛹體節氣門02活動探索3蠶的幼蟲、蠶蛹、蠶蛾的異同點蠶蛾 相同點 不同點蠶的幼蟲蠶蛹蠶蛾小結身體分為頭、胸、腹;胸部都有3對胸足,腹部都有體節;身體兩側都有氣門。蠶的幼蟲頭部眼睛為單眼、有咀嚼式口器。腹部有尾角、腹足。蠶蛾眼睛為復眼,咀嚼式口器退化,有一對觸角。胸部有兩對翅膀。腹部末端體節演化為外生殖器。蠶蛹眼睛為復眼,咀嚼式口器退化,有一對觸角。胸部有盾片。通過觀察發現蠶蛾的頭、胸、腹由蠶蛹的頭、胸、腹發育的,蠶蛹的頭、胸、腹由幼蟲發育的,蠶的生長發育過程為:蠶卵、蠶的幼蟲、蠶蛹、蠶蛾。02活動探索44、與蠶蛾形態相似的動物。與蠶蛾形態相似的動物有:螞蟻、蝴蝶、蜜蜂、蝗蟲、螳螂、蜻蜓等,都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有1對觸角,3對足,這為昆蟲的共同特征。有些有兩對翅膀。螞蟻蝴蝶蜜蜂蝗蟲螳螂蜻蜓03研討1.哪些動物形態結構與蠶蛾相似 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 與蠶蛾形態結構相似的動物有:螞蟻、蝴蝶、蜜蜂、蝗蟲、螳螂、蜻蜓等。共同特征:都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有1對觸角,3對足。03研討2.蠶蛾的哪些行為與繁殖后代有關 羽化的雄蛾不斷扇動翅膀、打轉,尋找雌蛾。雌蛾不斷地放出信息素(身體分泌的物質,通過嗅覺器官察覺),吸引雄蛾。不久之后就會交尾,一般交配3~4小時后,雌蛾就能產下蠶卵。04課外延伸觀察我們周圍的動物,用昆蟲的特征判定哪些動物是昆蟲。七星瓢蟲蒼蠅蟬蝙蝠蜂鳥壁虎七星瓢蟲、蟬、蒼蠅都為昆蟲,都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有一對觸角,三對足。05習題精煉1、觀察蠶蛾,并標出各部分結構。觸角足胸翅膀體節腹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