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道德與法治部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共14題,每題2分,共28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青年:“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這段話啟示我們①青春有格,要追求止于至善的境界②青春飛揚,要勇擔責任,樹立自信③青春短暫,要不負年華,追求獨特④青春美好,要主動遠離煩惱和挫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青春期的我們富有理想,追求真理,但又容易脫離現實,沉湎于幻想;情感豐富,熱情高漲,但情緒波動比較大,容易失去控制;珍惜友誼、渴望交際,但又感到孤獨,不思與人交往。這些現象A.表明了青春期的我們存在矛盾和困惑B.體現了青春期反抗與依賴的心理矛盾C.說明青春期的我們身心發展處于平衡狀態D.表明青春期是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3.近些年,中小學生給課本挑錯并被采納的新聞屢見報端。越來越多的孩子敢于給教材“挑錯”,這些“挑錯”不是隨意“找茬”,而是有理有據。然而有網友認為,教材是不會犯錯誤的,所謂“挑錯”簡直就是班門弄斧。下列最能反駁該網友的觀點是A.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要有敢于批判的精神和勇氣B.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我們可以從一切經歷中學習C.青春成長除了生理發育之外,還有思想和精神的成長D.批判應做到只針對事情本身,還要具有一定的建設性4.深圳某中學學生團隊從生活中思考,在各類科研活動中積極實踐,動手制作,不斷發明創造,最終開發出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城市內澇預警及治理系統“超能井蓋”,獲得廣東省“創新潛力獎”。這說明①創造離不開實踐,實踐是創造的源泉②要看重創造對社會的意義和價值③青春蘊含著偉大的創造力,創造是青春的專利④要善于接納他人意見,開發創造潛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按性別設計教學內容的數學教輔書,男生用藍版(高難度),女生用紅版(簡單),這一做法引發廣泛熱議:是否男生更適合學習數學,而女生在學習數學時更困難 對此觀點認識正確的是A.男生和女生在生理特征上的差異正在逐漸消失B.對性別的認識不要過于受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C.我們要正確認識性別角色,學會塑造完美形象D.要實現男女平等,女生必須付出更艱辛的努力6.男生女生存在的性別差異,使我們認識到兩性之間的相互吸引和相互需要。男生女生之間自然、快樂地交往,有助于消除兩性間的神秘感,培養健康的心理。這說明男生女生正常交往A.有益于形成團結向上的班集體B.有益于我們的身心健康發展C.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快樂D.要自愛自重,珍惜自己7.某校舉行創建文明班級活動,七年級某班男同學主動承擔教室清潔衛生等體力活;女同學負責裝飾、美化教室,大家分工合作很愉快,在評比中取得了好成績。這說明男生女生①能夠分工協作、相互配合②充分發揮了各自的性別優勢③因為性別吸引而相互幫助④性格、思維方式差異較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體現的精神相一致的是A.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B.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D.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9.下面兩位同學的發言達成的共識是A.培養自信自強的優秀品質B.行己有恥,樹立底線意識C.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狀態D.堅定維護規則,改進規則10.“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與“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都是描寫與朋友離別的詩句,但表達的情緒卻是迥然不同,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情境,也可能產生不同情緒②人的情緒反映著人對外界事物的態度③人的情緒變化主要取決于環境的變化④情緒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1.對下圖漫畫理解正確的是①采用多種方法合理調節情緒利于適應環境②青少年的情緒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③情緒總是自發地產生并且影響人的觀念④情緒復雜多變,是短暫的、不穩定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小明發現家庭成員都有自己的一套調節情緒的方法:媽媽換著花樣做美食、爸爸在小區散步、姐姐做瑜伽……小明的家人運用的調節情緒方法有①轉移注意 ②改變認知評價 ③合理宣泄 ④放松訓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下圖中,“我”對媽媽情感發生變化,從中你感悟出A.情感驅動我們做出判斷和行動B.情感與我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相關C.情感伴隨生活經歷不斷積累發展D.情感是人們最基本的精神需求14.生活中很多事情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下列關于小明同學情緒的產生和調節路徑合理的是①爸媽離婚的事影響了小明的考試狀態,導致考試成績不理想②期中考試時,媽媽爸爸離婚的事一直在小明的腦袋里盤旋③考試后他出現了焦慮情緒,整天悶悶不樂④好朋友小敏告訴他可以和爸爸媽媽談談自己的想法⑤好朋友小剛告訴他不能有難過的情緒⑥小明和爸媽談心后逐漸走出了爸媽離婚的陰影A.③→⑤→①→④→⑥ B.③→⑤→②→①→⑥C.②→①→③→④→⑥ D.②→①→③→⑤→⑥二、主觀題(本部分共兩大題,共32分。)15.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個人嶄新的起點,對個人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武漢市某校七年級(5)班開展“以‘青春之我’筑夢‘我之青春’”項目探究系列活動,請你作為項目策劃人參與其中。【青春之煩惱】在探究活動開始前,小蕓和小潔來找你傾訴她們各自的煩惱。小蕓:我最近臉上長了特別多痘痘,我感覺挺自卑的,請問能不參加活動嗎 小潔:我覺得男孩子比較調皮,我不想和男生一組,請問能換組嗎 (1)請你任選一名同學并為她排解煩惱。(4分)【青春之實踐】同學們根據研究角度自主選擇組建了三個學習小組,請你幫助各小組完成相應的內容。(2)文史資料組的成員們收集到了以下名言,請你幫助他們補充其中蘊含的道理。(4分)名言 蘊含的道理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①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②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③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 ④(3)榜樣楷模組的成員們收集到了榜樣人物——全紅嬋,請談談她的經歷對你的啟發。(6分)全紅嬋具備不錯的跳水天賦,但是她依舊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與汗水。為了讓自己的跳水動作更加熟練,失誤更少,全紅嬋每天都會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訓練中,全紅嬋更是以優秀的大哥哥大姐姐作為榜樣,嚴格要求自己,即使在無人監督時依然絲毫不放松對自己高強度訓練的要求。(4)感悟組的成員們收集到了習總書記對青少年的寄語。寄語一 修德,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是大德,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 同時,還得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踏踏實實修好公德、私德,學會勞動、學會勤儉,學會感恩、學會助人。——習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談話會上的講話寄語二 正所謂“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青年的人生目標會有不同,職業選擇也有差異,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人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習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圍繞總書記的期許,談談你打算如何書寫美麗青春 (6分)16.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2023年 4 月 20 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門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為落實該計劃某校以“全方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為主題開展學習探究活動,請你一起參與。【以德育心】在討論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時,七年級學生小麗展示了這樣一則材料:一名養路工人在當選為“公路衛士”時說了這么一段話:“大家都以為我是個快樂的人,其實,我很多快樂是假裝的。兒子落榜時,如果我不樂觀,對他會產生極大的打擊;妻子住院半年,我忙前忙后,每天都很累,但我還是將笑容掛在臉上,就是怕她失去信心;我告訴自己,我不能垮掉,也不敢垮掉。我假裝快樂。那也是一種快樂!笑是免費的,它伴隨我渡過許多難關……”(1)對于這位養路工人為什么“假裝快樂”大家展開了熱烈討論,請談談你的看法。(4分)【以勞健心】勞動課走入中小學生課程表,教學生如何將生鮮食材烹成美食、如何穿針引線縫補衣服等;學校帶領學生前往農村,下地插秧、松土、種菜……這些課程完善學生的思維和認知,同時告訴他們,知識不僅在書本上,也在生活中、實踐里,令他們在知與行的統一當中增進對世界的理解。(2)學校組織師生前往郊區的一處生態田園實踐基地進行現場體驗。在傳統農具“鐮刀”和現代化農用器械“收割機”中,你更愿意體驗哪一項 請說明理由。(4分)【以美潤心】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象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美育能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為強化同學們的美育實踐體驗,學校組織同學們開展了假期特色美育研學活動。(3)你參加了研學活動后有哪些美好情感體驗,請與同學們分享一下。(4分)歷史部分一、選擇題(在下面各題的備選答案A、B、C、D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請選出并填寫在相應的答題卡內。本大題共14小題,每題2分,共計28分)1. 大運河最南端的余杭,隋朝時“有海陸之饒”,到唐朝時更成為東南名郡。位于運河與長江交匯處的揚州“多富商大賈”,中唐以后更成為“雄富冠天下”的經濟都會。可見,大運河的開通( )A. 鞏固了中央集權 B. 促進了沿岸城市發展C. 導致了隋朝滅亡 D. 推動了北方經濟發展2. 唐代文學藝術大家很多出身科舉(如下表)。這一現象表明科舉制( )賀知章 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進士王維 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狀元顏真卿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年(734年)進士韓愈 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年)進士柳宗元 唐德宗貞元九年(793年)進士A. 推動了階層流動 B. 加強了君主專制C. 促進了文化繁榮 D. 改變了選官標準3. 小明同學搜集到一些資料:①重用房玄齡、杜如晦;②派專使護送文成公主入藏;③被尊奉為各族的“天可汗”。下列與他研究相關的人物是(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則天 D. 唐玄宗4. 唐代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畫面描繪的是楊貴妃的姐姐虢國夫人一行游春的場景。圖中人物神態從容,步伐輕松自如,服飾色彩鮮明,透漏出一股自信、樂觀的精神狀態。這可以看出唐朝( )A. 開放的社會風氣 B. 繁榮的商業貿易C. 高超的絲織工藝 D. 清明的政治形勢5. 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經,穿過荒無人煙的沙漠和雜樹叢生的峽谷……憑著堅定的毅力和智慧,長途跋涉幾萬里,終于抵達天竺。這體現了玄奘( )A. 治學嚴謹、精益求精 B. 學識超群、德高望重C. 心懷天下、四海為家 D. 堅持信念、矢志不渝6. 下列是《大唐帝國》目錄節選,劃線處應是( )第一章 自立門戶:大唐奠基 …… 第四章 開元盛世:古代中國的巔峰 第五章 :由盛到亂的轉折A. 安史之亂 B. 黃巢起義 C. 黃袍加身 D. 澶淵之盟7. 下表是對五代開國國君的資料整理,據此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特點是( )政權 開國君主 原先身份后梁 朱溫 曾任唐朝宣武節度使后唐 李存勖 曾任唐朝河東節度使后晉 石敬瑭 曾任后唐河東節度使后漢 劉知遠 曾任后晉河東節度使后周 郭威 曾任后漢鄴城留守A. 經濟聯系密切 B. 武將專權嚴重C 南方相對穩定 D. 統一趨勢增強8. 北宋時規定地方官兩年一任、不得連任,并設置“通判”以分其權,通判有權直接向皇帝報告知州的好壞。各路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這些做法( )A. 結束了中原分裂割據局面 B. 分割了宰相的軍政大權C. 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D. 形成了君弱臣強的態勢9. 宋朝特別優待士大夫,出現如“宰相須用讀書人”“事業付之書生”等觀念,社會上形成了“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邊讀”的風氣。這說明宋朝( )A. 文官地位提高 B. 行政效率低下C. 政治因循守舊 D. 財政支出增加10. 遼宋夏金元時期,契丹、黨項、女真、蒙古族在建立政權后都創制了本民族文字。這些民族古文字和漢字一起組成了中國文字的百花園。這些民族文字的創制( )A. 加劇了政權對峙 B. 促進了國家統一C. 緩和了民族關系 D. 豐富了中華文化11. 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種植茶樹,產茶的州縣比以往有所增加。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區尚限于廣東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種植區已向北推進到江淮和川蜀一帶。這表明宋朝( )A. 人口數量增長 B. 糧食產量增加C. 外來物種引進 D. 經濟作物推廣12. 宋代的泉州、廣州等地都設有外國人居住區“蕃坊”,由朝廷任命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管理,同時還設有外商子弟學校“蕃學”。這反映了宋代( )A. 海外貿易發達 B. 經商時間受限C 民族關系融洽 D. 娛樂生活豐富13. 元軍南下時,忽必烈嚴厲禁止屠城,同時還廢除州縣官世襲,釋放奴隸,重用漢官,勸課農桑,反對毀田放牧。忽必烈的這種做法( )A. 維護了貴族特權 B. 有利于統一大業C. 體現了民族歧視 D. 加劇了社會矛盾14. 元朝在東北、西北、東南、西南等地區設置相應的管理機構(如下表)。據此可知,元朝對邊疆地區管轄的特點是( )地區 東北地區 西北地區 東南地區 西南地區設置機構 遼陽行省 北庭都元帥府 澎湖巡檢司 宣慰使司都元帥府A. 推廣了行省制度 B. 加強了軍事管理C. 體現了因地制宜 D. 完善了監察制度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計32分)15. 【影響世界的唐朝】材料一材料二 由于實行開放政策,唐代的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文化遠遠超出了中華民族固有文化的內容,波斯、阿拉伯、拜占庭、印度、日本、朝鮮等國都和隋、唐兩代有著程度不同的各種交往,這種交往是以長安為中心的,因此,當時的長安不僅是唐代文化的中心,而且也是波斯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西域文化的薈萃之地。——摘編自牛致功的《隋唐時期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材料三 唐朝中外交通圖(1)據材料一、二,概括唐朝在歷史上“影響世界”的表現。(2)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唐朝能夠“影響世界”原因。16. 【地圖中的歷史】材料一圖一圖二材料二 榷場,是宋遼金元時期位于民族政權交界地區所設的互市市場。場內貿易由官吏主持。榷場內商品主要有中原及江南地區輸出的農產品、手工業制品以及海外香藥之類。遼、金、夏地區輸出的牲畜、皮貨、藥材、珠玉、青白鹽等。北宋榷場分布圖(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判斷兩幅地圖所處的時期、并說明判斷依據。(2)據材料二概括北宋榷場的特點,結合所學指出北宋榷場的作用。17. 【文學與時代】文化名人 時代背景 代表作品杜甫 (712-770年)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轉衰時期,官場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安史之亂爆發后,輾轉多地,躲避戰亂、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文天祥 (1236-1283年) 元軍進攻南宋時,文天祥率領兵士保衛京城。向宋滅亡后,他轉移到南方繼續開展抗元斗爭。后來兵敗被俘,寧死不屈,壯烈犧牲。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零丁洋》根據材料,概括文學與時代之間的關系。圍繞這一關系,結合所學加以說明(可以選取材料之外的史實)。(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