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保護文物圓明園,中國清代大型皇家園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清華西路28號,占地350多公頃,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由圓明園、綺春園、長春園組成,而以圓明園最大,故統稱圓明園(亦稱圓明三園)。圓明園不僅匯集了江南若干名園勝景,還移植了西方園林建筑,集當時古今中外造園藝術之大成。堪稱人類文化的寶庫之一,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館。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間,圓明園開始興建。清雍正二年(1724年),圓明園的擴建工程正式開始。乾隆帝繼位后,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的景觀,增添了建筑組群。1860年,英法侵略者縱火焚燒圓明園,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圓明園的建筑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清朝滅亡后,圓明園的遺物又長期遭到官僚、軍閥、奸商巧取豪奪。建國后,中國政府對圓明園開始了保護整修工作圓明園大量仿建了中國各地特別是江南的許多名園勝景,其主要建筑類型包括殿、堂、亭、臺、樓、閣、榭、廊、軒、齋、房、舫、館、廳、橋、閘、墻、塔,以及寺廟、道觀、村居、街市等;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種。圓明園的園林造景多以水為主題,部分建筑包含大量宗教元素。1979年,圓明園遺址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圓明園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35]2019年12月31日,圓明園遺址公園景區被文化和旅游部評定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明萬歷年間,皇親武清侯李偉在這里大興土木,首先建造了號稱“京國第一名園”的清華園(故址在北京大學西墻外)。嗣后米萬鐘又在清華園東墻外導引湖水,辟治了“勺園”,取“海淀一勺”的意思。清代,皇帝也同樣看中了西郊這塊造園之地,開始大規模地興建園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