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1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列【學習目標】1.了解隨機變量及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含義.2.理解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的意義,會求某些簡單的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學習重點與難點】隨機變量及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含義,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教學過程】一、新知自學(自學課本,完成下列問題)1.隨機變量: 一般地,對于隨機試驗樣本空間Ω中的每個樣本點ω,都有 的實數X(ω)與之對應,我們稱X為隨機變量.2.離散型隨機變量:可能取值為 或可以 的隨機變量,稱之為離散型隨機變量;通常用大寫英文字母表示隨機變量,例如 X,Y,Z;用小寫英文字母表示隨機變量的取值,例如 x,y,z.3.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一般地,設離散型隨機變量X的可能取的不同值為x1,x2,…,xn,稱X取每一個xi 的概率P(X=xi)=Pi, i=1,2,…,n,為X的概率分布列,簡稱分布列.(1)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的表示方法①解析式:X x1 x2 ... xnP②表格③概率分布圖(2)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的性質①Pi ≥ ,i=1,2, …,n; ②P1+P2+ … +Pn = .二、互學探究(組內交流、成果展示)探索點一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判斷例1(多選題)下列變量是離散型隨機變量的為( )從5張已編號(從1號到5號)的卡片中任取1張,被取出的號碼XB.連續不斷地射擊,首次命中目標所需要的射擊次數YC.某工廠加工的某種鋼管內徑與規定的鋼管內徑尺寸之差AD.電話號碼“110”每分鐘被呼叫的次數Z探索點二 用隨機變量表示隨機試驗的結果例2.寫出下列隨機變量可能取的值,并說明每個值所表示的隨機試驗的結果(1)一個不透明袋中有大小相同、質地均勻的紅球10個、白球5個,從袋中每次任取1個球不放回,直到取出的球是白球為止,所需的取球次數。(2)一個不透明袋中有5個除編號外其余均相同的白球,編號為1,2,3,4,5,現從中一次取出3個球,被取出的球中的最大號碼Y。探索點三 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例3.一個不透明口袋中有6個質地、大小均相同的黑球,分別編號為1,2,3,4,5,6,現從中隨機取出3個球,用X表示取出的最大號碼,求X的分布列。探索點四 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的性質例4 設隨機變量X的分布列為P(X=i)=(i=1,2,3,4),求(1)P(X=1或X=2)(2)P( < X < )三、歸納小結(梳理課堂、歸納總結)四、當堂練習(驗收成果、查漏補缺)1.10件產品中有3件次品,從中任取2件,可作為隨機變量的是( )A.取到產品的件數 B.取到正品的概率 C.取到次品的件數 D.取到次品的概率2.已知甲每次射擊擊中目標的概率為,甲進行3次射擊,記甲擊中目標的次數為X,則X的可能取值為 。3.一封信的質量為Xg,若P(X<10)=0.3,P(10≤X≤30)=0.4,則P(X>30)= .4.拋擲一枚質地均勻的硬幣2次,寫出正面向上次數X的分布列。五、課后作業 課本60頁2,3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