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 / 2年級科學上冊§4.5.1熔化與凝固導學案min468685T/℃246810121416tmmn水浴法(使體均勻受熱)當3冷卻固過程min甲泰順七中 第 1 頁 共 2 頁§4.21 質量的測量(2)【學習目標】學會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及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課前準備】:各小組天平一架、橡皮一塊、硬幣若干枚一、課前導讀1、天平的托盤______(“能”“不能”)用手去摸,砝碼_______(“能”“不能”)用手去摸。取放砝碼時要使用_______,砝碼要輕拿輕放。潮濕的物品或化學藥品_______(“可以”“不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盤上。被測物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__________ 。二、課中嘗試質量的測量(1)日常生活中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有 、 、 ;實驗室測量質量的常用儀器是 。嘗試一:不看書,嘗試在橫線上填出托盤天平各部分名稱。① ②③ ④⑤ ⑥⑦ ⑧⑨ ⑩(2)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A..調平。把天平放在 上,把 撥到標尺 處。調節橫梁兩端的 ,使指針對準分度盤 ,這時橫梁平衡。嘗試二:a.如果指針總是左右擺動,怎樣判斷天平是否已調平?b.如果指針偏向左邊,怎樣調平?c.移動游碼用什么工具?為什么?B.稱量。把被測物體放在 盤里, 物體的質量, 用 向 盤里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這時盤里砝碼的總質量_ 游碼指示的質量值,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注意:游碼讀 邊。左盤物體質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游碼的讀數以游碼左側在標尺上所指的讀數為準。)嘗試三:a.嘗試加砝碼的順序,怎樣添加最科學? b.如果此時發現指針往左偏,合理的操作是:如果此時發現指針往右偏,合理的操作是:這時可以調節平衡螺母嗎?為什么?*c.如果把物體和砝碼位置放反,測量時又移動了游碼,測量結果會偏 (大或小)(3)為了保持天平測量精確,使用時要注意:A.每臺天平能夠測量的最大質量叫做天平的 .用天平稱量的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 。B.保持天平 、 .不要把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 放在天平托盤里, 應放在紙上或燒杯中。不要把砝碼弄濕、弄臟,以免銹蝕,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碼, 加減砝碼應輕拿輕放。a.如果砝碼受潮銹蝕了(銹未脫落),測量結果偏 (大或小)b.如果砝碼磨損了,測量結果偏 (大或小)三、同步嘗試1、若小明用已調好的托盤天平稱一個蘋果的質量,當右盤放一個100克和兩個10克砝碼,游碼右移至如圖所示位置時,天平剛好平衡。則此橫梁標尺的最小刻度為_________ ,蘋果的質量是_________克。(3)稱量完畢,取下被測物體,用________將砝碼逐個放回______內,將游碼移回__________處。四、變化嘗試1.某同學使用天平稱量前,調節托盤天平橫梁平衡時,出現如圖所示情況,他應 ;如果在稱量過程中出現圖中所示情況,他應 。2.一位學生要用托盤天平稱量2.5克藥品,在稱量過程中,發現指針向左偏轉,這時他應該( )A、減少藥品 B、向右盤中加砝碼 C、移動游碼 D、調節平衡螺母五、綜合嘗試1.一架天平測量前左盤低右盤高,未經調節,稱得一鐵塊的質量是50克,那么鐵塊的實際質量應比50克__________.(填“大”或“小”)2、測量液體質量的步驟有: ①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 ②稱出空燒杯的質量。③稱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 ④測量完畢,整理好實驗器材。正確的實驗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號)。六、歸納嘗試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A._________ B.__________。(口訣:放、撥、調、讀。)調節橫梁平衡的口訣:指針左偏,螺母____移。指針右偏,螺母_____移稱量時的口訣: 指針左偏,____砝碼,游碼____移。指針右偏,____砝碼,游碼____移。泰順七中4.21 質量的測量班級 姓名(1) 學習目標(1)知道質量的含義和單位(2)觀察天平的構造,在觀察中培養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天平的使用方法,學會根據說明書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方法(3)學會使用天平(2) 學習重點和難點:質量的概念及單位;托盤天平的使用。(3) 課前預習1、質量及其單位(1)科學上把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叫__________。用符號_______表示。嘗試一:把容器內的冰敲碎,冰的_______變了,它的質量變化嗎?答 :嘗試二:容器內的冰熔化成水,_________變了,它的質量變化嗎?答 :嘗試三:容器內的冰放入冰箱冷凍室,溫度從0℃ 下降到-5℃,冰的______變了,質量變化嗎?答:嘗試四:將容器內的冰從地球帶到太空,冰的________變了,它的質量變化嗎?答 :結論: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空間位置變了,但質量沒有改變。由此可見: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基本屬性,與物體的狀態、形狀、溫度、所處的空間位置變化無關。(2)★質量的單位(國際單位)是 用 表示,常用單位還有 、 、 它們分別可用 、 、 來表示;1kg= g= mg2、質量的測量(1)日常生活中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有 、 、 ;實驗室測量質量的常用儀器是 。(2)、單位換算:35.5千克 = 克 30噸= 千克 50克= 毫克2350克 = 千克 215毫克= 克 2008毫克 = 千克3.★托盤天平主要結構的名稱:① ②③ ④⑤ ⑥⑦ ⑧⑨ ⑩(6)★正確使用托盤天平的方法:1.放平:先將托盤天平放在 上。2.調平:把游碼用 移到“0”刻度線,然后調節 使橫梁平衡。3.稱量: 盤放待測物體, 盤放砝碼,并移動 ,直到天平恢復平衡。4.讀數:待測物體的質量等于 。5.復原:稱量完畢,用 將砝碼放回砝碼盒,并使 歸零。(7)稱量前要觀察天平的 和 。(8) 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盤上,應放在 中稱。(9)以下問題你知道怎么辦嗎?①正確稱量應該“左物右碼”,如“左碼右物”則稱量的結果應該是:m物= 假如砝碼的質量是50克,游碼質量為2.7克,則物體的質量m物= 克。②如砝碼或者游碼磨損了,則稱量結果偏 ;如砝碼或者游碼生銹,則稱量結果偏 ;如稱量前沒有調平,指針偏右,則稱量結果偏 ;③如調平時指針偏左,則應向 調節平衡螺母。④稱量過程中可以調節平衡螺母嗎?;⑤稱量過程中應先添加質量 的砝碼,再添加質量 小的砝碼。(四)問題探究(1)測量水的質量的步驟(2)測量一張郵票的質量可采用,這種方法稱為 法。課堂練習:1.為了表示下列各物體合理的值,請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確切的單位:a.一個初中學生的質量大約是45___,b.一只乒乓球的質量大約是8____,c.一頭大象的質量大約是5.8____.四、歸納嘗試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質量的基本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國際單位:___________ 還有_________________質量構造、調節測量工具: 天平使用方法固體質量的測量液體質量的測量PAGE21 / 44.6汽化和液化導學案(一)學習目標:1、知道汽化液化的概念并能舉出生活中液化汽化的例子.2、能區別汽化的兩種方式?3、知道什么是沸騰?水沸騰時有什么現象?知道液體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一.課前導學1、汽化: ;2、汽化的兩種方式: 和 ;3、蒸發:在 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 。4、沸騰:在液體的 和 同時發生的 的汽化現象;5、沸點:各種液體 的溫度,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 ,水銀的沸點是 ,酒精的沸點是 。課堂導學演示課本實驗4.3—1,并解釋這些變化。1、汽化:物質由 態變為 態,汽化的兩種方式是2、沸騰:在液體的 和 同時發生的 的汽化現象3、探究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溫度/℃(1)、沸騰前給水加熱時,可看到杯壁有 ,氣泡 ,大小變 ,加熱過程中,沸騰前水的溫度 ,(2)、沸騰時,看到的現象是 ,要使水持續沸騰,必須 ,可見液體沸騰的條件是 ;(3)、沸點: ,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 ;水的沸點高低受到什么因素的影響 ;不湯手的“開水”從何而來(4)、查看液體的沸點,記下幾種液體的沸點。液體的沸點跟 有關。3、蒸發:在 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討論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1)(2)(3)討論:為什么蒸發能夠致冷?課堂練習1、夏天扇扇子人感到涼快,主要是因為扇來的風( )A.降低了周圍的溫度; B.降低了人的溫度;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發; D.趕走了人周圍的熱氣。2、關于蒸發和沸騰,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蒸發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沸騰必須在一定溫度下進行;B.蒸發不需要吸熱,沸騰需要吸熱;C.蒸發是液體表面汽化的現象,沸騰是在液體內部進行的汽化現象;D.蒸發是緩慢的汽化現象,沸騰劇烈的汽化現象。3. 圖中有甲、乙兩容器,裝有相同質量、相同溫度的酒精,過了一會兒,則 ( )A. 甲容器中酒精多 B. 乙容器中酒精多 C. 兩容器中一樣多 D. 無法判斷4. 夏天游泳時,在水里不覺得冷,上了岸覺得冷,這是因為 ( )A. 水的溫度高,空氣的溫度低 B. 空氣比水容易傳導熱量C. 人體表面的水分蒸發要吸收熱量 D. 以上都不對5. 甲苯在1atm下的沸點是111℃,如果在 1atm時,甲苯的溫度是111℃,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苯沸騰 B. 甲苯不沸騰 C. 甲苯繼續吸熱,則能沸騰 D. 以上說法都不正確6. 在敞開的水壺里燒水,使水沸騰后再用猛火繼續加熱,則水的溫度將 ( )A. 逐漸升高 B. 不變 C. 逐漸降低 D. 忽高忽低課后練習7. 在燒瓶中裝一些剛停止沸騰的水,然后用抽氣機抽去瓶中的空氣,這時水面上的氣壓______(選填“減小”、“不變”或“增大”),可以觀察到瓶中的水又沸騰起來了,可見______液面上方的氣壓可以使水的沸點降低。8、下列措施中為了加快蒸發的是( )A.酒精燈不用時蓋上燈帽 B.植樹時剪除大量枝葉C.用保鮮袋裝蔬菜放入冰箱 D.將衣服晾在向陽、通風處9、如圖,兩只相同的溫度計,其中包有濕棉球的示數較低,原因是( )A.水蒸發放熱 B.水蒸發吸熱C.水凝固放熱 D.水凝固吸熱10、多油的菜湯不易冷卻,這主要是因為( )A.油層阻礙湯的熱輻射 B.油層和湯中的水不易發生熱交換C.油的導熱能力比水差 D.油層覆蓋在湯面,阻礙了水的蒸發11、生活中常用碗燉食物(碗不與鍋接觸),當鍋里的水沸騰后,碗中的湯 ( )A. 會沸騰的慢一點 B. 同時沸騰C. 不會沸騰,溫度為100℃ D. 不會沸騰,溫度低于100℃12. 夏天有人用濕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致很快變質。從物理學角度來看,這種做法 ( )A. 毫無意義,因為物體間溫度相同時不發生熱傳遞B. 錯誤,濕毛巾包裹使奶瓶散熱困難,牛奶反而要變質C. 正確,濕毛巾中的水分蒸發,要從奶瓶吸收部分熱,有降溫作用,從而延緩牛奶變質 4.6汽化和液化導學案(二)課前導學1、液化:物質從 變為 叫液化;2、液化的條件是: ;3、液化的兩種方式: 和 。課堂導學討論分析:夏天,小草上的露水是怎么來的?從冰箱里拿出來的礦泉水瓶很快就“出汗”是怎么回事?得出液化的意義1、液化:2、液化的條件是3、氣體液化的方式有例1、冬天,從人體的鼻孔呼出的“白氣”是 而成的;例2、在在衛生間里洗過澡后,室內的玻璃鏡面變得模糊不清,過一段時間又變得清晰起來。鏡面上發生的這兩種現象的物態變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課堂練習1、有的同學在擦眼鏡時先向眼鏡“哈氣”,使眼鏡變得潮濕從而更容易擦干凈,這個過程中水蒸氣發生了 現象,此現象是一個 熱過程。2、有一種氣體打火機,內裝燃料是液態的丁烷,通常情況下,丁烷是氣體,人們用方法將其變為液態的。3、夏天,把一大塊冰放在塑料袋中,過一段時間后,冰變成了水,這是 現象,塑料袋沒有漏水,但是塑料袋外面卻出現了一層水珠,這是 現象。4、夏天我們吃冰棒時,撕開冰棒包裝紙,會發現冰棒冒“白氣”,這是由于冰棒周圍空氣中水蒸氣遇冷 而形成的,據你的觀察,冰棒冒的“白氣”是向 (填“上”或“下”)的。5. 醫生為病人檢查牙齒時,拿一個“帶把的小鏡子”在酒精燈上燒一燒,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內。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6、燒開水時,壺口要冒出“白氣”, “白氣”的構成是( )A.水蒸氣 B.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小冰晶C.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小冰晶和小水珠的混合課外練習7、下列所述的物態變化中,屬于液化現象的一組是( )吃冰棒解熱;燒開水時冒“白氣”;夏天濕衣服晾干;冬天,戴眼睛的人從室外浸入溫暖的室內,鏡片上出現一層霧A. B. C. D.8. 對鍋加熱,里面的水持續沸騰時,水面上的“白氣”并不明顯;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現很多“白氣”,這是因為 ( )A. 沸騰時水不蒸發 B. 沸騰時水面上的蒸氣高于100℃ C. 止火后水分開始大量蒸發 D. 止火后水面上的溫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氣液化為小水滴形成“白氣”9、被100℃的水蒸氣燙傷往往比被100℃的開水燙傷嚴重,這是因為( )A.開水的溫度比水蒸氣的溫度低; B.水蒸氣液化時放出大量的熱;C.開水不易散熱; D.水蒸氣散熱快。10、關欣小組的同學們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對水加熱了很長時間后水才沸騰;他們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時間/min … 3 4 5 6 7 8 9 10水溫/℃ … 94 95 96 97 98 99 99 99(1)從數據上看,本次實驗中水沸騰時的溫度為_____℃:(2)請你根據記錄數據,在圖11中畫出水的溫度和時間關系的曲線;(3)實驗中發現,水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這段時間過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 _________________。§4.1物質的構成姓名:【學習目標】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要實現以下目標:1.了解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明白分子比細胞小得多。2.理解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能列舉反映分子之間存在空隙的現象。能用事實說明氣體分子之間的空隙比固體和液體分子之間的空隙大得多。3.了解擴散現象,確認固體、液體、氣體都能發生擴散,理解擴散的快慢與溫度的關系。4.知道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嘗試用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教學重點】1.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2.擴散現象 3.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教學難點】分子之間存在空隙,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課前預學、課中交流】 學會自學,終身受益1、沙雕作品是由一粒粒細小的 構成的;動植物體是由一個個 構成的;沙子、細胞都是物質,它們再分下去是否也是由大量的更微小的粒子構成呢? 。2、觀察蔗糖的微小構成并進行溶于水的實驗(1)將研碎的蔗糖溶入水中,再用放大鏡觀察,看到蔗糖了嗎? 蔗糖是否消失了?(2)蔗糖在哪里了? 。你覺得蔗糖為什么看不見了? 。(3)蔗糖以更小的微粒分散在水中了,這些微粒被稱為 。與蔗糖一樣,水是由大量的 構成的,氧氣是由大量的 構成的。3、從課本P124第2段可知,認識分子是及其微小的微粒,用你自己的語言解釋分子有多小。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 ;構成物質的微粒不僅僅只有分子,還有 , 。2)、分子之間存在__________。構成固體和液體的分子間空隙比較 (固體液體很難被壓縮)。構成液體的分子間空隙比較 (氣體相對容易被壓縮)。3)、構成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 。4)、分子運動速度與 有關, ,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舉一例:____5)、熱運動: 。6)、分子之間存在_______與________.【課堂活動】1:觀察蔗糖的三種現象(建立分子的概念)【實驗目的】:通過觀察蔗糖的三種現象,了解方糖可以不斷細分。【實驗分析】1.2. 溶于水后蔗糖小顆粒不見了,但溶液變甜了,說明蔗糖沒有消失,而是變成了更小的顆粒 水中。我們把這些更小的微粒稱之為蔗糖 。【實驗結論】 蔗糖由大量 構成。你還能舉一些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例子嗎?★小結:一、物質由分子構成很多物質由 構成。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 。“頭腦風暴”課堂即時應用之一:1.用放大鏡觀察一塊方形蔗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放大鏡下,我們看到了蔗糖分子 B.我們看到的是蔗糖塊,不是它的分子C.把蔗糖碾碎后,我們能看到蔗糖分子 D.蔗糖的水溶液中,沒有蔗糖分子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B.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構成C.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個分子 D.自然界中有很多種分子【課堂活動】2:分子間存在空隙嗎?p125演示實驗1:1、在量筒內倒滿黃豆,再往其中倒入小米。可以發現,充分混合后總體積將 混合前的總體積。分析:本實驗說明了實驗2:10ml的水與10ml的酒精混合于量筒中振蕩幾次,觀察液面位置,歸納實驗結論。【實驗分析】當水和酒精混合時,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進入對方分子的 中,所以混合均勻后總積 。本實驗證明:★小結:二、分子之間存在空隙。構成固體和液體的分子間空隙比較 (固體液體很難被壓縮)。構成氣體的分子間空隙比較 (氣體相對容易被壓縮)。“頭腦風暴”:課堂即時應用之二:1.在加壓的情況下,25 m3的石油氣可裝入容積為0.024m3的鋼瓶中,這說明( )A.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B.分子的質量很小 C.分子很小 D.分子之間有空隙【課堂拓展】畫一畫:用○表示水分子,畫出氣態水與液態水的分子排列的示意圖。氣態水分子分布 液態水分子分布【課堂活動】3教師演示一:花露水噴灑在四個墻角。提問:同學們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本實例說明:氣體分子在 。教師演示二:比較墨水在熱水和冷水中的擴散速度。在裝有相同冷水與熱水的燒杯中同時滴加黑水比較擴散快慢。觀察發現 。【實驗結論】1、液體分子也能不斷 。2、分子擴散速度與 有關。3、 叫分子的熱運動4、組內合作學習:舉例說明生活中能證明分子無規則運動的例子。每人各舉1例說給組內其他組員聽,其他組員要判斷對錯,不能確定對錯的舉手請老師幫忙。 最快的三組匯報加分。★小結:三、分子處于不停的運動之中1. 構成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 。2. 分子運動速度與 有關, ,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3、熱運動: 。“頭腦風暴”:課堂即時應用之三:下列現象不能說明分子運動的是( )。A.一定數量的白糖在水中很快溶解 B.酒香不怕巷子深C.八月里,校園內到處可聞到桂花香 D.建筑工地上塵土飛揚[觀察視頻]思考完成下列內容:1、先將兩個鉛柱對在一起并不相吸,這是因為它們分子間的距離 的緣故。2、用轉刀將兩個鉛柱端面削平刮光,去掉上面的氧化層和污垢。手持兩鉛柱先在邊緣接觸,然后沿相反方向使它們平移,并隨時壓緊以排除端面空氣,使分子盡量 ,于是兩鉛柱就結合在一起。★小結:四、分子之間存在引力與斥力“頭腦風暴”:課堂即時應用之四:1.兩滴水銀相互接觸時能自動結合成一滴較大的水銀,這一事實說明分子間存在_______.2. 折斷后的木棒很難再粘在一起,說明 。知識梳理:經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那些知識?把下列知識框架圖補充完整!分子 :一滴水中含有水分子數大約是1021個。分子之間存在 : 態物質分子之間的空隙遠大于 態和 態分子 分子處在 之中: 現象是大量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宏觀表現, 越高,分子運動越構成物質的微粒 分子之間有 力和 力。請寫下這堂下來你獲得的收獲,還存有疑問,學習上的不足:【當堂檢測】1、物質在不同條件下呈現固態、液態、氣態三種不同的狀態。從微觀上看,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A、分子的質量發生變化 B、分子的大小發生變化C、分子間的間隔發生了變化 D、分子處于靜止或運動的狀態不同2、當盛油的厚鋼瓶內壓強很大時,相當于大氣壓的1~2萬倍時,瓶壁無裂痕,但瓶內的油依然能從里面滲出。這是因為( )A、金屬微粒間有空隙 B、油分子被壓縮了。C、油分子做無規則的運動 。 D、金屬分子做無規則的運動。3、下列不能說明大量分子不停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A、在房間里放一瓶打開瓶蓋的香水,不久房間內充滿了香水的氣味B、打掃房間時,太陽光柱里能看到大量做無規則運動的塵埃C、把一塊方糖放入熱水中,一會兒熱水就變甜了D、長期放置煤的墻角處,可以發現墻壁里面都變黑了4、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運動的是 ( )A、煙霧彌漫 B、雪花飛舞 C、香氣撲鼻 D、塵土飛揚5、a是一個鐵絲圈,中間較松地系一根棉線;圖b是浸過肥皂水的鐵絲圈;圖c表示用手指輕碰一下棉線的左邊;圖d表示棉線左邊的肥皂膜破了,棉線被拉向右邊,這個實驗說明了( )A.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B.分子間存在引力C.組成物質的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D.分子之間有空隙6、在下列有關敘述后的橫線上,填寫有關的序號。a、分子的體積很小, b、分子在不斷運動, c、分子間有一定的空隙 d、受熱后分子運動速度加快,空隙變大, e、分子間存在斥力, f、分子間存在引力(1) 濕衣服曬一段時間會變干,主要是因為 。(2) 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氣體受壓時體積縮小,主要是因為 。(3) 將墨汁滴入一杯清水里,清水很快變黑了,主要是因為 。(4) 1滴水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說明 。 (5) 夏天,自行車易爆胎,說明 。(6) 拉伸或拉斷一個物體時,需要一定的作用力,說明樂在課后——課后鞏固與演練【知識拓展】證明液體、氣體分子做雜亂無章運動的最著名的實驗,是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發現的布朗運動.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這種懸浮液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花粉小顆粒在水中像著了魔似的不停運動,而且每個小顆粒的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變得很快,不會停下來.這些小顆粒實際上是由上萬個分子組成的分子團,由于受液體分子撞擊不平衡,從而表現出無規則運動的狀況.思考:(1)布朗運動是 運動. A.分子 B.原子 C.物體(2)布朗運動實質上反映了 的運動.(3)如何使布朗運動加快?答:1.用放大鏡觀察一塊方形蔗糖。我們可以看到2.碾碎方糖,再用放大鏡觀察。我們可以看到3.將碾碎后的蔗糖輕輕倒入燒杯內的水中,輕輕攪拌,再用放大鏡觀察。可以看到第 2 頁 共 4 頁 泰順七中泰順七中第 1 頁 共 2 頁§4.2 質量的測量(3)實驗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姓名實驗目的:1、認識托盤天平的主要結構,知道天平的稱量范圍,初步學會調節天平。2、通過實際操作,學會用托盤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實驗準備:托盤天平及相應的砝碼,小鐵塊,1元硬幣,燒杯,水1、該托盤天平的砝碼盒裝有砝碼______個,鑷子一把,最大砝碼的質量是_______克,最小的是_________克,砝碼的總質量是________克,2、該托盤天平的橫梁標尺上的最大刻度值為______克,最小刻度值為______克。該天平最大可測量的質量為_______克。認識托盤天平1、結合實物,在橫線上填出托盤天平各部分名稱。① ②③ ④⑤ ⑥⑦ ⑧⑨ ⑩2、該托盤天平的砝碼盒裝有砝碼______個,鑷子一把,最大砝碼的質量是_______克,最小的是_________克,砝碼的總質量是________克,3、該托盤天平的橫梁標尺上的最大刻度值為______克,最小刻度值為______克。該天平最大可測量的質量為_______克。二、調節天平1、把天平放在 上,把 撥到標尺左端 處。調節橫梁兩端的 ,直到指針對準分度盤 ,這時橫梁平衡。三、測量固體的質量1、稱量小鐵塊質量時,把待測的小鐵塊放在天平的___盤,然后用鑷子往天平右盤__________加砝碼,并移動游碼,直到橫梁平衡。注意:不要把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 放在天平托盤里, 應放在______或______中。不要把砝碼弄濕、弄臟,以免銹蝕,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碼, 加減砝碼應輕拿輕放。用天平稱量的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 。以免損壞梁架,及影響天平測量的準確度。所加________的總質量應略小于物體的質量,然后移動游碼,使天平達到平衡。小鐵塊質量就是右盤中砝碼的____________和游碼所指示的_______相加。填入下表測量下列物體的質量并填表被測物體 砝碼的質量/克 游碼指示的值/克 物體的質量/克小鐵塊10枚鐵釘1枚鐵釘一塊橡皮測量完畢,取下被測物體,將砝碼放回砝碼盒內,將游碼置于___________處。四、測量液體的體積1、用天平測出燒杯的質量,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2、取下燒杯,盛上適量的水,測出此時水和燒杯的總質量,填在下表中。3、再在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重復上述步驟。4、算出兩次燒杯內水的質量,填在下表中。5、測量完畢,______________。實驗序號 燒杯質量/克 燒杯和水總質量/克 燒杯內水的質量/克12五、測量有腐蝕性藥品體積稱量5g食鹽的質量泰順七中第4節 物質的比熱姓名學習目標: 1、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2、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3、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4、利用探究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比熱容的概念和理解. 難點:理解比熱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釋有關現象.自主學習:1、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高溫物體 熱,溫度 ,低溫物體 熱,溫度 ,直到溫度 ,熱傳遞結束。熱量的單位是 。2、熱量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你是通過什么知道水吸收熱量多少的呢?3、同溫度的一壺水和半壺水,要加熱到沸騰, 吸收的熱量多,說明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 有關。4、把同一杯水加熱到50℃比加熱到100℃, 需要吸收更多的熱量 ,說明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 有關。5、2、3題說明:水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跟水的 有關,和 有關 。實驗設計:如何研究物質的種類是否影響升溫的快慢?(1)、如何使水和沙子溫度升高?(2)、對水和沙子的質量有什么要求?(3)、如果加熱方法完全相同,意味著單位時間內物質吸收的熱量 (相同/不相同)(4)、實驗中我們通過觀察知道溫度計的變化,比較吸熱的 。(5)、如何比較水和沙子哪個升溫更快?你有幾種方法?(結合表格回答)方法一:物體升高相同的觀察所需的下面是某中學七年級(1)、(2)班的興趣小組做的實驗及實驗數據:物質的種類 質量/kg 溫度升高10℃所需的時間/S 溫度升高20℃所需的時間/S沙子 1 5s 10s水 1 10s 20s分析與論證質量相等的沙和水升高相同溫度時,沙比水需要的時間_____(長/短),升高相同溫度時沙比水吸收的熱量____(多/少),這說明: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在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____(相同/不同)。方法二:下面是另一興趣小組做的實驗及實驗數據:物質種類 質量/kg 加熱2分鐘所升高的溫度/℃ 加熱4分鐘所升高的溫度/℃沙子 1 15℃ 30℃水 1 8℃ 16℃分析與論證質量相等的沙和水加熱時間相同時,沙和水吸收的熱量_____(相等/不相等),升高的溫度沙比水____(多/少),這說明: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在吸收相等的熱量時,升高的溫度____(相同/不同)。比熱小的升溫 (慢/快,下同),降溫也 ;比熱大的升溫 ,降溫也總結:1、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 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或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升高的溫度不同)——反映出物質本身的性質。2、此問題研究的方法是 。為了比較物體的吸熱或放熱本領,物理學中引入了比熱容這個物理量,表示各種物質在這種性質上的差別。6、比熱容的定義:(1)我們把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 )1℃所吸收( )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比熱。符號:c。(2)常用單位: 焦耳/(千克· ℃)符號: 讀作:(3)意義:看常見物質比熱容表,了解各物質的比熱容,可知 A、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般 (相同、不同) B、水的比熱容最大,值是 ,它的意義是 。 沙石的比熱容是 ,它的意義是 ,如果讓相同質量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熱量,水升溫 (快、慢) 7、水比熱容大的應用(解釋課本P141,圖4-36,4-37,4-38各現象): (1)人們常用冷水冷卻發動機,是因為相同情況下水與其他的物質相比吸收的熱量 。(2)冬天用熱水來取暖,是因為相同情況下水與其他的物質相比放出的熱量 (3)在培育秧苗時,為保護秧苗夜間不致受凍,傍晚要往秧田里灌水,夜間秧田里溫度不致降的 ,秧苗不致凍壞,早晨再把水放出去,以日照使秧苗溫度 ,有利于生長。 當堂檢測 一、填空題 1、水的比熱容比較大,泥土和砂石的比熱容_____________,在同樣受熱或冷卻的情況下,水溫變化比泥土、砂石的溫度變化____________。 2、將質量初溫相同的鋁、銅、鐵三個球,浸沒在沸水中煮較長的一段時間,則三個球最終的溫度_________。從沸水中吸熱最多的是________球,吸熱最少的是________球。(已知C鋁>C鐵>C銅) 二、單項選擇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熱容減為原來的二分之一 B.吸收熱量多的物質,比熱容一定大 C.高溫物體放出熱量一定多 D.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熱量,煤油升高的溫度大于水升高的溫度 2.在沙漠地區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夜抱火爐吃西瓜”的奇特現象.而沿海地區是“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這表明水對氣溫有顯著影響,是因為( ). A.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陽能 B.水的比熱容比沙石的比熱容大 C.水在蒸發時有致冷作用 D.水的對流性能好 3.下列有關比熱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通過測定比熱容可以鑒別物質 B.在釋放相同熱量的條件下,比熱小的物體溫度降低得多 C.水和冰是同一種物質構成,因此比熱相同 D.將一物體分成兩半,其比熱也必減半 4.下列各種情況下比熱會發生變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結成冰C.一塊鐵加工成鐵屑 D.15℃的水變成45℃的水 5.在各種液體中,通常用水作冷卻劑,這是因為( )A.水具有較大的密度 B.水的性質很穩定C.水具有較大的比熱 D.水的凝固點較低6.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比熱容是物質的屬性之一,它的物理意義是反映物質吸熱或放熱本領的大小B 只要溫度升高相同,比熱容小的物體一定比比熱容大的物體吸收的熱量小C 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的比熱容大D 比熱容跟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物體的比熱容大拓展提高試計算下列物質吸收的熱量.已知質量為1kg的水,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是4.2×103J,那么1.質量是5kg的水,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 2.質量為1kg的水,溫度升高10℃所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3.質量為5kg的水,溫度升高10℃所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小結:如果用Q代表物體吸收的熱量,c代表物質的比熱容,m代表物體的質量,t0和t分別是加熱前后物體的溫度,通過以上計算,可以總結出一個計算熱量的公式:Q=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計算物體降溫時放出的熱量,那么公式又應是Q=________________.PAGE4泰順七中4.3 物質的密度第一課時導學案(1)姓名【自主學習】完成作業本A P35第1.2.3。自學教材133頁,第3節物質的密度。閱讀提示1:觀察教材133頁3塊體積相同的銅、鐵、鋁,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分辨出來?閱讀提示2:如果老師把三塊金屬塊都用相同的紙包起來,你還能用什么方法區分它們?閱讀提示3:猜測體積相同的銅、鐵、鋁質量最大的是 ,質量最小的是 。【多元互動 合作探究】活動一:1.體積相同的銅、鐵、鋁,它們的質量為什么不同?猜想 的密度最大, 密度最小。物質的密度就是指 的某種物質的 。單位體積的質量越大,密度 。活動二:經測量得到銅塊、鐵塊和鋁塊的質量和體積如下表所示。試求出單位體積(1立方厘米)銅、鐵、鋁的質量,即銅、鐵、鋁的密度。物質 質量(克) 體積(立方厘米) 單位體積的質量(克/厘米3)銅 89 10鐵 79 10鋁 27 101、密度的計算公式:2、密度的單位: 符號3、克/立方厘米和千克/立方米的換算關系:4、水的密度是 ,表示的意思是 ,合 克/厘米3活動三:仔細讀教材135頁常見物質密度表,然后回答下列問題:1、表中密度最大的物質是什么?為多大?2、水的密度為多少?請你記住。3、有沒有密度相同的不同物質?4、表中可知氣體、固體、液體的密度有什么區別?5、查找水、冰、水蒸氣的密度,發現它們的密度不同,說明了什么?6、查找海水的密度和純水的密度,發現它們的密度不同,說明了什么?泰順七中泰順七中4.3 物質的密度第二課時導學單姓名【自主預習】1.一杯水、一瓶水、一桶水,誰的密度最大?2、一塊鐵,鋸掉一半后,剩下半塊鐵的質量、體積、密度分別變為原來的多少?3、根據密度公式ρ=m/v可知 ( )A、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B、密度與體積成反比C、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與體積成反比D、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質量、體積無關4、如果一杯水全部結成冰,那么( )A、質量、體積、密度都變小 B、質量不變、體積變大、密度變小C、質量不變、體積變小、密度變大 D、質量不變、體積變大、密度變大【多元互動 合作探究】活動一:用來辨別物質例1、某人買得一尊“金佛”,測得它的質量為4.45千克,體積為500厘米3它是真金的嗎?若不是,可能是什么材料做的?例2、已知有一枚第十一屆亞運會紀念幣,它的質量為16.1g,體積為1.8cm3。求密度,根據密度表判斷是什么材料造的?活動二:求物體的質量(m= ρv)例2.一個實心銅像,密度是8.9克/厘米3,體積是15米3、則這個銅球的它的質量是多少?活動三:求物體的體積(v=m / ρ)例3、 2米3的水結成冰,體積增大了多少?(ρ冰= 0.9×10 3千克/米3)例4、 一只瓶子能裝滿2kg酒精(ρ=0.8×103kg/m3),求酒精的體積?如果用來裝滿水,那么瓶內水的質量是多少?活動四:判斷物體空心、實心例5. 有一個體積是40cm3的銅球,它的質量是316g,這個銅球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解法一、密度比較法:解法二、質量比較法:解法三、體積比較法:例6、一只空瓶的質量是300g,,裝滿水后的總質量是800g,而裝滿另外一種液體時的總質量是700g,求:(1)瓶子的容積;(2)另一種液體的密度泰順七中課題 4.7升華與凝華 (課型 習題課 )班級 姓名【學習目標】1、知道什么叫升華、什么叫凝華,知道常見的升華現象和凝華現象;2、知道升華是吸熱過程、凝華是放熱過程的特點;3、能用物態變化說明云、雨、雪、露、霜的形成【重點難點】 1、知道升華和凝華現象,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2、能用升華和凝華解釋一些典型的現象。 3、能用物態變化觀點說明云、雨、雪、露、霜的形成。【學習過程】創設情境 自主先學1、在舞臺上噴灑干冰(固體二氧化碳)可產生“白云”,使舞蹈演員好象在云中飛舞。舞臺上的這種“白云”是 ( )A.噴射的真實的煙霧; B.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液化成的“霧”。 C.干冰升華形成的二氧化碳; D.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霧”2、在下面列舉的現象中,不是升華現象的是 ( )A. 碘加熱時變為蒸氣 C.夏天,冰棒周圍冒“白氣”B.萘制的衛生球日久變小 D.冬天,冰凍的衣服也會變干3、下列現象中利用了升華吸熱的是 ( )A.天熱時向地上灑水會感到涼快 B.向可樂飲料中加冰塊會使飲料變得更涼C.結束游泳上岸后身上會感到有點冷D運輸食品時利用干冰降溫防止食品變質4、一代偉人毛澤東在《沁園春 雪》中寫到:“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形成這種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態變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華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華5、去年冬季,大霧天氣比往年頻繁,而霜卻比往年少見。從物態變化分析,“霧”的形成屬于___現象,“霜”的形成屬于___現象;“霜比往年少見”說明我市去年冬季平均氣溫比往年___(高/低)。6、現在有一種叫“固體清新劑”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廁所、汽車、飯店內,能有效的清新空氣、預防感冒等,“固體清新劑”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A.熔化 B.凝華 C.汽化 D.升華二、生生合作 交流展示1、物質有 、 、 三種狀態之,對應有 、 、 、 、 、 六種物態變化,要吸收熱量的物態變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等三種。2、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___態的現象叫做凝華,物質在凝華過程中要___熱.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___態的現象叫做升華,物質在升華過程中要___熱.3、北方秋、冬兩季早晨出現“霜”,樹枝上出現“霧凇”,這些都是___現象。4、北方寒冷的冬天玻璃窗戶_ (內、外)表面常會出現“冰花”,這是 現象。5、冰、干冰等都可以來冷藏食品,你覺得用 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6、請說出各種現象的物態變化過程1)、冬天結了冰的衣服也會變干________。2)、冬天,從人的口中呼出“白氣”___________。3)、夏天自來水管上會有水珠___________。4)、夏天,人從空調房內走到室外時,眼鏡片上會出現水霧_________________。7、請用物態變化的名稱和吸、放熱完成下列填空。1)嚴冬清晨白霜蓋地:_____,____熱;2)嚴冬室外水管被凍住:_____,____熱3)棒冰在嘴里變成水:________,______熱;4)秋天清晨,露珠掛滿樹葉:______,____熱;5)放在衣箱中的樟腦球變小______,______熱;6)海水曬鹽:______,______熱。8、在物態變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氣 成的小水滴和水蒸氣 成的小冰晶組成的.9、在發掘文物的活動中,文物工作者幾乎從未發現古代的珍珠,可能是因為10、燒瓶里放少量的碘當對燒瓶微微加熱時,觀察到碘沒有 ,而是直接 成 ,停止加熱,碘蒸氣沒 成 ,而是直接 成 .三、真情體驗 自主提升1、家用白熾燈用久后,燈泡內壁會發黑,這是因為電燈燈絲發生 ( )A.升華 B.凝華 C.先升華后凝華 D.先凝華后升華2、夏天,人們看到冰棒周圍有“白氣”,冰棒紙外面有“白霜”,這是由于 ( )A.它們都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B.它們都是水蒸氣凝固形成的C.“白氣”是水蒸氣的凝固現象,“白霜”是水蒸氣的凝華現象D.“白氣”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白霜”是水蒸氣的凝華現象3、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露是空氣中水蒸汽的一種汽化現象 B、霜是空氣中水蒸氣的一種凝華現象C、雪是空氣中水蒸氣的一種升華現象 D、雨是空氣中水蒸氣的一種凝固現象4、下列幾組物態變化中全部要放熱的是 ( )A、凝固、升華、凝華 B、凝華、液化、凝固 C、熔化、汽化、升華D、熔化、汽化、液化5、燒開水時,從開水壺嘴冒出的“白氣”是 ( )A、水蒸氣 B、小水珠 C、熱空氣 D、小冰晶6、下列物態變化過程屬于凝華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湖面開始解凍 B.夏天,打開冰棍紙看到“白氣”C.深秋,屋頂的瓦上結了一層霜 D.冬天,冰凍的衣服逐漸變干7、以下物態變化屬于升華的是 ( )A.開冰箱門看到“白氣” B.地上的水跡變干了C.氣溫持續在0℃以下,北方城市里的冰雕作品一天天變小D.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內側結了冰花8、下列自然現象中需要吸熱的是 ( )A.早春河流上冰的消融 B.初夏曠野里的霧的形成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現 D.嚴冬時的樹木上的“霧淞”的出現9、在表演文藝節目的舞臺上,經常可以看到白氣的霧氣,它是利用干冰在常溫下 ( )A.迅速液化而形成的白色霧氣 B.迅速升華后再蒸發而變成白色霧氣C.迅速升華變成二氧化碳氣體,即白色霧氣 D.迅速升華為二氧化碳氣體,吸熱降溫,空氣中的水蒸氣在遇冷時液化為小水滴形成白色霧氣12、如果我們能夠聞到某種固態物質的氣味,說明這種固態物質具有 ( )A.升華的特點 B.升華和凝華的特點 C.熔化和升華的特點 D.熔化和汽化的特點導學案:第四章 物態變化課題:四、升華和凝華【學習目標】:1、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2、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3、知道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的特點。【學習重點】:升華和凝華的概念。【學習難點】: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的特點。【教學方法】:分析歸納法、討論法。【教具準備】:碘升華凝華管、火柴。課前預習、自主練習 時間 學法指導一、課前導學:指導學生完成教材P92——P95的學習;1、升華和凝華的概念:2、升華 ,凝華 ; 5分鐘 初學教材內容,掌握本節重點知識。合作探究、交流提升 時間 探究指導二、課堂導學1、演示課本P92“想想議議”。將裝有碘的試管放入到熱水中時,可發現固態碘變為 ,這是碘發生了 現象,再把試管從熱水中拿出放入到冷水中時,發現碘蒸氣變成了___ ,這是碘發生了 現象。2、舉例:升華現象:①衣柜里防蟲用的樟腦丸時間長了變小;②冬天冰凍的衣服變干;凝華現象:①北方,冬天的早上出現的霜; ②早上窗玻璃上出現的冰花;③樹枝上出現的霧凇。教師解釋:用久了的的燈泡的燈絲變細了,燈泡變黑了,這是燈絲先 ___后又 ___的結果。3、指導完成P93“想想議議”。 20分鐘 要求熟記。當堂檢測、鞏固知識(15分鐘)三、課堂練習:1、在物態變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氣 成的小水滴和水蒸氣 成的小冰晶組成的。2、下列現象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 )A、放在火爐上的冰一會兒不見了B、我國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現了一層白色的霜C、用久的燈泡鎢絲比新時細D、冬天,濕衣服結冰后變干了3、下列物態變化中,都是放熱的是 ( )A、升華、熔化 B、汽化、凝華 C、液化、凝固 D、熔化、液化4、在箱子里放衛生球用來防蟲蛀,過幾個月后衛生球變小或消失了,這一物理現象是( )A、升華 B、汽化 C、蒸發 D、熔化5、冬天早晨看到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 )A.凝固而成的 B.凝華而成的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6、關于雨、露、霜、霧跟物態變化的關系,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C、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D、霧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7、填寫下列現象中物態變化的名稱:①嚴冬之夜在玻璃室內一側出現“冰花” ____________②放在箱子里的衛生球變小了 ____________③夏天從冰箱中拿出冰棒,看見周圍有“白氣”__________④鐵水澆成鐵桿 ____________8、下列各種現象中,屬于升華現象的是( )A.早晨有濃霧 B.冬天,室外冰凍的衣服干了C.屋頂上的瓦上結了一層霜 D.水結成了冰9、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凝華的是( )A.鐵水被澆鑄成工件 B.冰凍的衣服也會干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體上常常掛著一層霜D.冬天用濕手摸室外的鐵器時,覺得粘手10、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會出現“窗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窗花在玻璃的內表面,是升華現象 B.窗花在玻璃的內表面,是凝華現象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華現象 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華現象11、在舞臺上噴灑干冰(固態CO2)可以產生白霧,形成所需的效果,這種霧氣是( )A.二氧化碳氣體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發形成的氣體C.干冰迅速升華變成的氣D.干冰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課后反思】:( )固態 氣態( )( 凝華 )碘(固態) 碘蒸氣(氣態)( 升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 (1)物質的構成導學案.doc 4.1.1物質的構成導學案.doc 4.21質量的測量學案.doc 4.22質量的測量學案.doc 4.23質量的測量.doc 4.3_物質的密度導學案1.doc 4.3_物質的密度導學案2.doc 4.4物質的比熱導學案.doc 4.5融化與凝固.doc 4.6汽化和液化導學案.doc 4.7(習題)升華與凝華.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