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溶解度學習目標了解溶解度的定義01初步繪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線02導入新課在之前的實驗中我們已經知道了20 mL水中能溶解的氯化鈉或硝酸鉀的質量都有一個最大值,這個最大質量是什么呢 是形成它的飽和溶液時所能溶解的質量。溶解度?溶解度新課教授閱讀教材,回答什么叫做溶解度,又如何表示固體物質的溶解度 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 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新課教授新課教授固體物質溶解度的影響因素主要是溶質和溶劑的性質以及溫度。四要素新課教授描述溶解度的時候限定了溫度、溶劑量、飽和狀態,為什么 溶解度的單位是什么 溫度改變,物質在一定量溶劑中溶解的量會發生改變;溶劑的量不同,能夠溶解的溶質的量也不同;溶解度的定義就是規定100g溶劑里所能溶解的溶質達到的最大值,因此限定了飽和狀態。溶解度的單位是g。新課教授在20℃時,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鈉(這時溶液達到飽和狀態),那么在該溫度下,氯化鈉在水里的溶解度是多少 。在20℃時,氯化鈉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新課教授幾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學生活動:根據表格“幾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嘗試繪制NaCl、KCl、五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15分鐘時間來完成該曲線的繪制)新課教授新課教授根據曲線能否查出五種物質在25℃、85℃時的溶解度大小 你得到了什么結論 能。說明從溶解度曲線中可以查出某物質在某溫度時的溶解度數值。根據繪制的溶解度曲線,觀察這些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有什么規律 舉例說明。這些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NaCl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變化不大;Ca(OH)2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新課教授繼續觀察溶解度曲線圖,在100℃的時候,幾種物質的溶解度是否相同 說明了什么 不相同。說明在同樣的溫度下幾個物質的溶解度不同。兩條溶解度曲線的交點代表什么 代表兩個物質在此溫度的溶解度是相同的。拓展提高溶解度數據表、溶解度曲線都可以表示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二者有什么區別 解析:溶解度數據表具有數據準確、來源可靠的優點;溶解度曲線能夠展示更齊全的數據,并且能夠直觀看出溶解度和溫度的變化規律。小結固體物質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情況:1.大多數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NaNO3等2.少數固體物質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如NaCl3.極少數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升高反而減小,如Ca(OH)2作業(1)向一瓶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逐漸加入硝酸鉀固體,下列圖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質質量變化規律的是( )作業(2)要想使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為飽和,具體的措施有:(1)加入氫氧化鈣;(2)升高溫度(3)降低溫度(4)加入水(5)蒸發水。其中措施正確的是( )A(1)(2)(4)C(1)(3)(5)D(1)(2)(5)B(1)(3)(4)作業(3)2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 36 g。對這句話的理解錯誤的是( )A.20℃時,100 g水中最多能解氯化鈉 36 gC.20℃時,氯化鈉飽和溶液中水與氯化鈉的質量比為100:36D.20℃時,將 36 g氯化鈉溶解于 100 g水中,所得溶液是該溫度時氯化鈉的飽和溶液B.20℃時,100 g 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含氯化鈉36 g作業(4)下圖為 KNO3的解度曲線圖,現有M狀態下的 KNO3 溶液 65 g,若要將該溶液經過處理后,剛好得到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下列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A.在t1℃時,將65 g溶液倒出去32.5gC.在t2℃時,向65g溶液中加人15gKNO3固體并充分溶解D.將65 g溶液的溫度從t2℃降低到t1℃B.將65 g溶液蒸發掉32.5g的水,再冷卻到t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