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3溶液的濃度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生活經驗和自主學習,知道溶質的質量分數可以表示濃度,認識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含義,能用公式表示溶質的質量分數。通過合作探究,加深對溶質的質量分數含義的理解。2.通過對問題的判斷、討論和歸納,知道固體溶解度與其同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關系。3.通過合作學習,能夠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建立溶液的稀釋問題中“溶質的質量不變”的思想,培養運用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感受定量研究的意義,體會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教學重難點】重點:溶質的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以及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的計算。難點: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以及有關溶液稀釋的計算。【評價任務】評價任務 1:通過生活經驗和自主學習,知道溶質的質量分數可以表示濃度,認識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含義,能用公式表示溶質的質量分數。通過合作探究,加深對溶質的質量分數含義的理解。(針對目標 1)評價任務 2:通過對問題的判斷、討論和歸納,知道固體溶解度與其同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關系。(針對目標 2)評價任務 3:通過合作學習,能夠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建立溶液的稀釋問題中“溶質的質量不變”的思想,培養運用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感受定量研究的意義,體會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針對目標 3)【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啟發引導法【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流程環節 教學活動 評價要點導入 (一)創設情境、喚醒常識大家在生活中是怎樣感知溶液的濃和稀的? 【學生回答】根據顏色的深淺,味道或氣味的不同,大家可以判斷溶液是濃還是稀,可是這種方法比較粗略,不能準確的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質,在實際的生產生活中常常要準確的知道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質的質量及溶液的濃度 我們青州走著悠久的種植蜜桃的歷史,為了防治病蟲害,獲得豐收,吃到美味的桃子,所以要定期噴灑農藥,如果藥太稀了,不能有效防治病蟲害,如果農藥濃度太濃的話,不僅會傷害農作物,還會造成不必要的環境污染和浪費!所以我們需要精準的知道溶液的濃度。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很多表示溶液濃度的方法,白酒百分數是體積分數,代表酒精體積與總的溶液的體積比,0.9%的生理鹽水是 100mL水中有 0.9g氯化鈉。表示溶質濃度的方法有很多, 【學生回答】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比較常用的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 (二)出示學習目標 1、通過生活經驗和自主學習,知道溶質的質量分數可以表示濃度,認識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含義,能用公式表示溶質的質量分數。通過合作探究,加深對溶質的質量分數含義的理解。 2.通過對問題的判斷、討論和歸納,知道固體溶解度與其同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關系。 3.通過合作學習,能夠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建立溶液的稀釋問題中“溶質的質量不變”的思想,培養運用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感受定量研究的意義,體會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從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感受溶液的濃和稀溶液濃度的方法,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感受我們家鄉的魅力,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理念,同時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板塊一:溶質質量分數的含義(對應目標 1)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含義和公式是什么呢?現在大家自主學習課本,完成導學案上的內容。 【自主學習】 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是__________與之比。 溶質的質量分數= ----------×100% [學生展示]學生在黑板上展示對公式進行拓展和變形講解【合作探究一】:你從標簽中可以獲得那些信息? 【合作探究二】:在室溫下,配制四杯氯化鈉溶液,分別計算出他們的溶質質量分數,填入下表。 【討論】 1、在加入 40克氯化鈉的時候,固體沒有完全溶解,此時溶質的質量是多少? 2、哪一次實驗是恰好飽和? 3、能不能配制出任意濃度的溶液? 【小結】溶質的質量必須是溶解了的,溶液中未溶解的物質不能算溶質。在該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大 通過自主學習與講解,認識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含義及公式及相關的變形公式;通過合作探究,加深對學生對于溶質質量分數含義的理解。板塊二:溶解度與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對應目標 2) 【合作探究三】 已知 20°C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 36g。有人說: “20°C時氯化鈉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36% 。”這種說法對嗎 為什么 (溫馨提示:從溶解度的含義思考) 【學生討論回答】如果用S表固體物質的溶解度,用a%表示溶質的質量分數,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呢? 【精講點撥】溶質的質量分數 36% 是指:100 g 溶液中含有 36 g 溶質。溶質 20°C時溶解度 36 g 是指:在 20 °C時,100 g 水中最多溶解該溶質 36 g 。 【學生回答】關系: 【學以致用】在 20°C時,將 40g硝酸鉀固體加入 100g水中,充分攪拌后,仍有 8.4g硝酸鉀固體未溶解。 請填寫下列空白: ①所得溶液是 20°C時硝酸鉀的_______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 ② 20°C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 ________; ③所得溶液中硝酸鉀的質量分數為。(只列算式)。 【學生回答】對答案并說明 【自評表】 通過合作探究與練習,學生理解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與該溫度下溶解度的關系,并能根據溶解度進行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板塊三:關于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對應目標 3) (四)運用新知,解決問題關于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 【情景導入】劉能貪圖便宜買到了不好的玉米種子,怎樣才能把好的玉米種子選出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例 1、在農業上,常需要用質量分數為 16%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配制 150kg這種溶液,需要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各是多少? 【學生描述思路步驟】過渡語:我們做實驗時,常需要用到稀鹽酸或稀硫酸等,但我們實驗室購買的卻是濃鹽酸、濃硫酸,那大家想想怎么把濃溶液變為稀溶液呢? 提問:濃溶液變稀溶液的方法:加溶劑 【情景導入】王天來配制的食鹽水太濃了無法進行選種,該如何稀釋?探究:溶液的稀釋問題 【精講點撥】 1、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 2、溶液稀釋計算公式:m濃×W濃=m稀×W稀 例 2、化學實驗室現有質量分數為 98%的濃硫酸,但在實驗中常需要用較稀的硫酸。要把 50g上述濃硫酸稀釋為溶質質量分數為 20%的硫酸,需要水的質量是多少? 【學生討論】黑板展示 【學以致用】要把 50mL 20%的 NaCl溶液稀釋為 16%,需要加入水多少 g? (氯化鈉的密度為 1.15g/mL)(溫馨提示:對于涉及體積計算的題,在計算過程中,一定要將體積轉化為質量。) 【自評表】 通過劉能貪圖便宜買到了不好的玉米種子,怎樣才能把好的玉米種子選出來?王天來配制的食鹽水太濃了無法進行選種,該如何稀釋?讓學生感受到化學是來源于生活,學習化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讓學生處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中,帶著渴求知識的狀態自主學習。通過例題的談論和分析,學會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及溶液稀釋問題的解題方法,能運用所學的理論解決實際的問題,并了解化學計算題表達的規范格式,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總結和知識構建 說說這節課學到了什么? 【學生發表收獲感言】 【教師總結】溶液在無土栽培技術中的應用簡介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期盼 通過溶液在無土栽培技術中的應用,感受化學學習的意義,通過寄語,督促同學們好好學習發揚創新板書設計課后反思《溶液的濃度》本節課是課題三的內容,重點是溶質的質量分數概念及簡單計算。這節課我主要是以學生的自學與交流為主,老師的解惑、糾正為輔,把課堂交給學生來完成的。學生小組的討論比老師直接灌輸要更深刻,更容易接受。教材中引入的溶質質量分數概念非常簡單,計算公式也簡潔明了,通過自學與合作探究,學生可以完成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其中重要的問題讓學生先來講解,并做適當補充。加強了物理與數學化學等學科的聯系,引導學生在更寬廣的學科背景下綜合的運用化學和其他學科的知識分析。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通過“劉能貪圖便宜買到了不好的玉米種子,怎樣才能把好的玉米種子選出來?王天來配制的食鹽水太濃了無法進行選種,該如何稀釋?”這個情景,讓學生感受到化學是來源于生活,學習化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用中學”,同時,讓學生處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中,帶著渴求知識的狀態合作探究。興趣是學習知識的最好導師,讓學生在體會學習所帶來的喜悅。通過溶液在無土栽培技術中的應用,緊密聯系生產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到化學能夠創造更豐富的物質,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的生活的需求,讓學生感知化學對人類文明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有重要價值。用習近平總書記的期盼做結尾,增強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推動社會進步而勤奮學習的責任感。通過本次化學教學活動,以下是我的反思:1、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體現核心素養發展的全面性和進階性,教師無論在課堂還是課后都要善于思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點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和總結,不斷修正自己的教學方法,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與時俱進。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在事實和邏輯的基礎上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對不同信息觀點和結論進行質疑和批判,提出創造性見解的能力。發展科學思維,強化創新意識,養成科學態度,使學生對化學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價值有積極的認識。2、在教學中采用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講究實效。把握探究的程度和水平,避免淺嘗輒止或隨意提高知識的難度的做法,在教學過程當中注重探究,實踐與科學思維的培養,重視教學評一體化,注重啟發式探究式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深度學習,發展科學思維能力。加強過程性評價,注重活動性評價,注重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加強學生自我反思能力,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3、增加對學生的了解,多和學生溝通和交流,接收學生在學習化學上存在的疑問等有效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同時也能增加師生的感情,令課堂氣氛愉快,促進師生互動,增大教學效果。4、提高化學用語的表述能力,提高化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多留意教學上的細節方面,給學生打下扎實的化學基礎。5、多媒體的使用要恰當,不要過渡依賴多媒體,也不要太過注重傳統教學模式,忽視多媒體的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