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1 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分類—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課件+講義(共2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1 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分類—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課件+講義(共2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35張PPT)
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第二單元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第一節 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分類
高考考情分析
物質的組成、性 質和分類多結合化學與STSE進行考查,體現化學的實用性;或以前沿科技為載體進行命題,體現化學的創新性;或以古代科學文明、古詩詞等為載體進行命題,推介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在備考中應注意一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本講知識比較零碎,容易混淆,在復習時,要注意關鍵字的理解和記憶、一般中的特殊情況等,解題時可采用“概念對比法”或“反例否定法”等方法解決方法;
2.雖然知識相對簡單,卻是考試中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可采取如下方法突破:見到題中最愛挖坑的關鍵詞先想可能挖的坑是什么,題中是不是有坑等著我跳,要是讓我設計這道題我在哪挖坑等。當然,這是建立在基礎打牢,多刷題、多進行類似思考的前提下才能實現的;
3.物質的組成、分類、性質與變化等都屬于基本概念的范疇,在高考卷中單獨考查的概率很小。
高考考情分析
預計2025年高考將以選擇題的形式會結合與社會熱點相關的物質、醫療衛生、材料、工藝流程等對物質的性質、應用以及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進行考查,考查方向主要有兩個:一是對物質的分類與分類方法的考查,主要考查物質的分類是否正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及判定等,更多是考查對物質成分的了解;二是對膠體知識的考查,命題以重要的熱點新聞背景、新科技等為題材考查膠體的特性、氫氧化鐵膠體制備及膠體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等。
PART 01
物質的組成和分類
基礎知識復習
1.物質的組成和分類
(1)物質的組成
基礎知識復習
(2)物質的分類
①樹狀分類法
基礎知識復習
②交叉分類法
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
氧化物的易混點
(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2)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Al2O3屬于兩性氧化物。
(3)與H2O反應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
(4)酸性或堿性氧化物不一定均與H2O反應,如SiO2、Fe2O3。
PART 02
物質的性質與變化
基礎知識復習
2.物質的性質與變化
(1)關系圖
基礎知識復習
(2)常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變化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三餾 蒸餾、分餾 干餾
四色 焰色反應 顯色反應、顏色反應、指示劑變色反應
五解 潮解 分解、電解、水解、裂解
十八化 熔化、氣化、液化、酸化 氫化、氧化、水化、風化、炭化、鈍化、催化、皂化、歧化、鹵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
基礎知識復習
(3)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及規律
①化學反應的分類
基礎知識復習
②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的一般轉化關系
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
物質變化的認識誤區
(1)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電解質溶液導電均屬于化學變化。
(2)核素之間的轉化既不屬于化學變化也不屬于物理變化。
(3)有化學鍵斷裂或形成的變化不一定屬于化學變化,如NaCl晶體熔化、濃鹽酸揮發屬于物理變化。
(4)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鈉或硫酸銅溶液均有沉淀生成,前者為蛋白質的鹽析,為物理變化;后者為化學變化。
物質性質的誤區
(1)S燃燒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2)Al2O3、SiO2、Fe2O3與H2O不反應,不能直接轉化為Al(OH)3、H2SiO3、Fe(OH)3。
(3)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
(4)Fe與Cl2反應不能生成FeCl2。
(5)Fe與H+、Cu2+、S、I2反應不能生成Fe3+。
PART 03
分散系、膠體
基礎知識復習
3.分散系 膠體
(1)分散系
①定義: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被分散的物質稱為________,起容納分散質作用的物質稱為分散劑。
②分類
A.按照分散質粒子的大小
分散質
B.按照分散質和分散劑的狀態
基礎知識復習
(2)膠體
①本質特征:分散質粒子的直徑為 。
例如:煙或霧、雞蛋白的溶液、血液、淀粉溶液、豆漿、牛奶、墨水、Fe(OH)3膠體、硅酸膠體
②制備Fe(OH)3膠體的實驗
方法:將燒杯中的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 ,繼續煮沸至液體呈 ,即制得Fe(OH)3膠體。
化學方程式為 。
基礎知識復習
③性質及應用
基礎知識復習
④膠體的分離、提純
A.膠體與濁液的分離——過濾
膠體微粒 透過濾紙,濁液中的微粒 透過,用過濾的方法可分離膠體和濁液。
B.膠體與溶液的分離——滲析
溶液中的離子或小分子 透過半透膜,膠體微粒 透過,將所得溶液盛于半透膜制作的滲析袋中,置于流動的蒸餾水里一段時間即可除去膠體中的小分子或離子。

不能

不能
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
看到“膠體”就注意的6個易誤點
(1)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顆粒直徑大小(1~100 nm)。
(2)膠體粒子不能透過半透膜,但能透過濾紙。
(3)區分膠體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簡便方法是丁達爾效應。
(4)膠體具有介穩性的主要原因是膠體粒子帶有相同的電荷。
(5)膠體的電泳現象反映了膠體粒子帶有電荷,但不能說成膠體帶有電荷。膠體與溶液一樣是電中性的。
(6)在Fe(OH)3膠體中,Fe(OH)3膠體粒子的數目要遠遠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數目。
典型例題復習
【典例1】中華傳統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巨大。對下列古代研究成果的說明不合理的是(  )
A.《天工開物》“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里的“石灰”是指Ca(OH)2
B.《抱樸子》“曾青涂鐵,鐵赤如銅”主要發生了置換反應
C.《本草綱目》“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餾
D.《夢溪筆談》“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不爾則多斷折”中“劑鋼”指鐵合金
典型例題復習
答案 A 
解析 石灰石加熱后能制得生石灰,“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中的“石灰”指的是碳酸鈣,故A錯誤;鐵與硫酸銅反應的過程是鐵置換出銅,銅為紅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該反應為置換反應,故B正確;根據“蒸令氣上”可知,是利用互溶物質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離,則該方法為蒸餾操作,故C正確;劍刃硬度要大,所以用的是鐵碳合金,劑鋼指的是鐵合金,故D正確。
典型例題復習
【典例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絲綢、宣紙及尼龍的主要成分均為合成纖維
B.港珠澳大橋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吊裝纜繩,具有質量輕、強度大、耐磨、耐腐蝕的優點
C.“嫦娥五號”使用的太陽能電池陣和鋰離子電池組,均可將化學能轉變成電能
D.“奮斗者號”潛水器使用的固體浮力材料,由空心玻璃微球填充高強樹脂制成,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
典型例題復習
答案 B
解析 絲綢和宣紙的主要成分不是合成纖維,A錯誤;太陽能電池是將太陽能轉變成電能,C錯誤;高強樹脂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D錯誤。
典型例題復習
【典例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gO和Al2O3都屬于兩性氧化物
B.懸濁液和乳濁液的分散質均為液態
C.Fe3O4和Pb3O4中的金屬都呈現兩種價態
D.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具有丁達爾效應
典型例題復習
答案 C 
解析 MgO是堿性氧化物,A錯誤;懸濁液的分散質是固體小顆粒,B錯誤;Fe3O4可表示為FeO·Fe2O3,鐵元素化合價為+2、+3價;Pb3O4可表示為2PbO·PbO2,鉛元素化合價為+2、+4價,因此兩種氧化物中的金屬都呈現兩種價態,C正確;葡萄糖分子是小分子,葡萄糖溶液中溶質分子直徑小于1 nm,所以葡萄糖溶液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D錯誤。
典型例題復習
【典例4】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Fe(OH)3膠體和FeCl3溶液的本質區別是Fe(OH)3膠體有丁達爾效應,而FeCl3溶液無丁達爾效應
B.膠體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如有色玻璃就是天然存在的一種膠體
C.膠體分散質粒子直徑是1~100 nm
D.Fe(OH)3膠體能夠吸附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并沉降,可達到凈水目的
典型例題復習
答案 AB 
解析 根據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把分散系劃分為溶液(小于1 nm)、膠體(1~100 nm)、乳濁液或懸濁液(大于100 nm),所以溶液、膠體和乳濁液或懸濁液這三種分散系的本質區別在于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不同,故A錯誤;有色玻璃就是由某些膠態金屬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制成的,但有色玻璃不是天然存在的,故B錯誤;根據膠體的定義可知,膠體分散質粒子直徑是1~100 nm,故C正確;Fe(OH)3膠體具有較大的表面積,具有吸附懸浮雜質的作用,Fe(OH)3膠體能夠吸附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并沉降,達到凈水目的,故D正確。
典型例題復習
【典例5】 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滅活病毒。對于上述化學藥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CH3CH2OH能與水互溶
B.NaClO通過氧化滅活病毒
C.過氧乙酸相對分子質量為76
D.氯仿的化學名稱是四氯化碳
典型例題復習
答案 D 
解析 CH3CH2OH能與水互溶,75%乙醇是乙醇與水按照體積比3∶1配制而成的乙醇水溶液,A項正確。NaClO具有強氧化性,可利用其強氧化性來氧化滅活病毒,B項正確。依據題給過氧乙酸的結構簡式(CH3COOOH),可確定其相對分子質量為76,C項正確。氯仿的化學名稱是三氯甲烷,D項錯誤。
典型例題復習
【典例6】化學與人類生活、社會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由C、H、O、N、S等元素組成,常用質量分數為75%的醫用酒精殺滅新型冠狀病毒
B.葡萄中含有花青素在堿性環境下顯藍色,可用蘇打粉檢驗假葡萄酒
C.植物油長期露置在空氣中會因發生氧化反應而變質
D.防疫時期很多家庭都備有水銀溫度計,若不慎打破,應立即用硫黃粉末覆蓋
典型例題復習
答案 A 
解析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由C、H、O、N、P等元素組成,常用體積分數為75%的醫用酒精殺滅新型冠狀病毒,故A錯誤;葡萄中含有的花青素在堿性環境下顯藍色,蘇打粉是碳酸鈉,碳酸鈉溶液呈堿性,可用蘇打粉檢驗假葡萄酒,故B正確;植物油含有碳碳雙鍵,長期露置在空氣中會因發生氧化反應而變質,故C正確;Hg和S常溫下反應可生成HgS,若水銀溫度計不慎打破,應立即用硫黃粉末覆蓋,故D正確。
典型例題復習
【典例7】 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的是(  )
典型例題復習
答案 C 
解析 A項,工業一般將Cl2通入石灰乳中生產漂白粉,錯誤;B項,向NaCl溶液中通入CO2,無法生成NaHCO3,錯誤;D項,電解MgCl2溶液不能得到金屬鎂,錯誤。
謝謝觀看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之講義
第二單元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第1節 物質的組成、性質與分類
【高考考情分析】
物質的組成、性 質和分類多結合化學與STSE進行考查,體現化學的實用性;或以前沿科技為載體進行命題,體現化學的創新性;或以古代科學文明、古詩詞等為載體進行命題,推介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在備考中應注意一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本講知識比較零碎,容易混淆,在復習時,要注意關鍵字的理解和記憶、一般中的特殊情況等,解題時可采用“概念對比法”或“反例否定法”等方法解決方法;
2.雖然知識相對簡單,卻是考試中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可采取如下方法突破:見到題中最愛挖坑的關鍵詞先想可能挖的坑是什么,題中是不是有坑等著我跳,要是讓我設計這道題我在哪挖坑等。當然,這是建立在基礎打牢,多刷題、多進行類似思考的前提下才能實現的;
3.物質的組成、分類、性質與變化等都屬于基本概念的范疇,在高考卷中單獨考查的概率很小。
預計2025年高考將以選擇題的形式會結合與社會熱點相關的物質、醫療衛生、材料、工藝流程等對物質的性質、應用以及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進行考查,考查方向主要有兩個:一是對物質的分類與分類方法的考查,主要考查物質的分類是否正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及判定等,更多是考查對物質成分的了解;二是對膠體知識的考查,命題以重要的熱點新聞背景、新科技等為題材考查膠體的特性、氫氧化鐵膠體制備及膠體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等。
【基礎知識復習】
一、物質的組成和分類
(1)物質的組成
(2)物質的分類
①樹狀分類法
②交叉分類法
【典型例題復習】
1.易錯易混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
(1)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   )
(2)Na、NaCl、SiO2、H2SO4都稱為分子式 (   )
(3)同一種元素可能有多種不同原子,同一種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離子 (   )
(4)鹽一定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 (   )
(5)能電離出H+的物質一定屬于酸 (   )
(6)純堿屬于堿,甘油屬于油脂 (   )
(7)Na2CO3·10H2O、KAl(SO4)2·12H2O均屬于混合物 (   )
(8)一種金屬氧化物若不是兩性氧化物,則一定是堿性氧化物 (   )
答案: √
2.下列有關物質的分類中正確的是(  )
選項 A B C D
名稱 碳納米管 膽礬 “84”消毒液 聚乙烯塑料
分類 高分子化合物 弱電解質 純凈物 混合物
答案:D
總結:
常見混合物:石油、煤、漂白粉、堿石灰、福爾馬林、天然氣、水煤氣、鋁熱劑、氨水、氯水、王水等。
【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
氧化物的易混點
(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2)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Al2O3屬于兩性氧化物。
(3)與H2O反應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
(4)酸性或堿性氧化物不一定均與H2O反應,如SiO2、Fe2O3。
【基礎知識復習】
二、物質的性質與變化
(1)關系圖
(2)常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變化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三餾 蒸餾、分餾 干餾
四色 焰色反應 顯色反應、顏色反應、指示劑變色反應
五解 潮解 分解、電解、水解、裂解
十八化 熔化、氣化、液化、酸化 氫化、氧化、水化、風化、炭化、鈍化、催化、皂化、歧化、鹵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
(3)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及規律
①化學反應的分類
②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的一般轉化關系
常見物質的轉化規律
(1)強酸制弱酸:CH3COONa+HCl===NaCl+CH3COOH。
(2)強堿制弱堿:NH4Cl+NaOH===NaCl+NH3·H2O。
(3)強氧化性制弱氧化性物質:Cl2+2Fe2+===2Cl-+2Fe3+。
(4)易溶物制難溶物:Na2SO4+BaCl2===BaSO4↓+2NaCl。
(5)難揮發物制揮發物:NaCl+H2SO4 (濃)NaHSO4+HCl↑。
【典型例題復習】
1.易錯易混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
(1)臭氧變成氧氣是物理變化 (   )
(2)藍色的硫酸銅晶體變為白色的無水硫酸銅粉末屬于物理變化(  )
(3)煤的氣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餾都是物理變化 (   )
(4)I2升華屬于物理變化 (   )
(5)NH4Cl分解屬于物理變化 (   )
(6)向蛋白質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產生沉淀屬于化學變化 (   )
(7)向蛋白質溶液中滴加濃Na2SO4溶液產生沉淀屬于化學變化  (   )
(8)向紅墨水中加入活性炭,紅墨水褪色是化學變化 (   )
(9)化學變化中一定存在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有化學鍵斷裂或形成的變化也一定是化學變化(   )
(10)核裂變、核聚變均有新物質生成,均屬于化學變化 (   )
答案: √ √
2.中華詩句華麗優美且富含哲理,古人常將化學知識融入詩句中,以下詩句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B.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C.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D.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答案:B
3.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的是 (   )
A.NaHCO3(s)Na2CO3(s)NaOH(aq)
B.Al(s)NaAlO2(aq)Al(OH)3(s)
C.AgNO3(aq)[Ag(NH3)2]+(aq) Ag(s)
D.Fe2O3(s)Fe(s)FeCl3(aq)
答案:A
【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
物質變化的認識誤區
(1)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電解質溶液導電均屬于化學變化。
(2)核素之間的轉化既不屬于化學變化也不屬于物理變化。
(3)有化學鍵斷裂或形成的變化不一定屬于化學變化,如NaCl晶體熔化、濃鹽酸揮發屬于物理變化。
(4)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鈉或硫酸銅溶液均有沉淀生成,前者為蛋白質的鹽析,為物理變化;后者為化學變化。
物質性質的誤區
(1)S燃燒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2)Al2O3、SiO2、Fe2O3與H2O不反應,不能直接轉化為Al(OH)3、H2SiO3、Fe(OH)3。
(3)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
(4)Fe與Cl2反應不能生成FeCl2。
(5)Fe與H+、Cu2+、S、I2反應不能生成Fe3+。
【基礎知識復習】
三、分散系 膠體(★★★)
(1)分散系
①定義: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被分散的物質稱為分散質,起容納分散質作用的物質稱為分散劑。
②分類
A.按照分散質粒子的大小
B.按照分散質和分散劑的狀態
(2)膠體
①本質特征:分散質粒子的直徑為 。
例如:煙或霧、雞蛋白的溶液、血液、淀粉溶液、豆漿、牛奶、墨水、Fe(OH)3膠體、硅酸膠體
②制備Fe(OH)3膠體的實驗
方法:將燒杯中的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 ,繼續煮沸至液體呈 ,即制得Fe(OH)3膠體。
化學方程式為 。
③性質及應用
④膠體的分離、提純
A.膠體與濁液的分離——過濾
膠體微粒能透過濾紙,濁液中的微粒不能透過,用過濾的方法可分離膠體和濁液。
B.膠體與溶液的分離——滲析
溶液中的離子或小分子能透過半透膜,膠體微粒不能透過,將所得溶液盛于半透膜制作的滲析袋中,置于流動的蒸餾水里一段時間即可除去膠體中的小分子或離子。
【典型例題復習】
1.易錯易混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
(1)溶液呈電中性,膠體帶有電荷 (   )
(2)稀豆漿、硅酸、氯化鐵溶液均為膠體 (   )
(3)明礬水解時產生具有吸附性的膠體粒子,可作漂白劑 (   )
(4)沸水中滴加適量飽和FeCl3溶液,形成帶電的膠體,導電能力增強 ( )
(5)“血液透析”利用了膠體的性質 (   )
(6)葡萄糖注射液不能產生丁達爾現象,不屬于膠體 (   )
(7)向污水中投入明礬,生成能凝聚懸浮物的膠體:Al3++3H2OAl(OH)3(膠體)+3H+ (   )
(8)將1 mol FeCl3溶于沸水,可得到NA個Fe(OH)3膠粒 (   )
答案: √ √ √
【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
看到“膠體”就注意的6個易誤點
(1)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顆粒直徑大小(1~100 nm)。
(2)膠體粒子不能透過半透膜,但能透過濾紙。
(3)區分膠體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簡便方法是丁達爾效應。
(4)膠體具有介穩性的主要原因是膠體粒子帶有相同的電荷。
(5)膠體的電泳現象反映了膠體粒子帶有電荷,但不能說成膠體帶有電荷。膠體與溶液一樣是電中性的。
(6)在Fe(OH)3膠體中,Fe(OH)3膠體粒子的數目要遠遠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數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麻阳| 永兴县| 桃园市| 宜章县| 城固县| 古交市| 庆云县| 孝昌县| 雷州市| 肥城市| 颍上县| 鄂托克旗| 微山县| 萍乡市| 哈尔滨市| 高邑县| 湘西| 东阳市| 波密县| 阿鲁科尔沁旗| 太仆寺旗| 九龙坡区| 根河市| 盐山县| 宿州市| 原阳县| 延津县| 广元市| 岳阳县| 云梦县| 远安县| 永丰县| 杭州市| 吉木乃县| 洪雅县| 阿克苏市| 临邑县| 宜宾县| 大同市|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