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講義第一單元 化學計量及其應用第1節 物質的量 氣體摩爾體積【高考考情分析】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與阿伏加德羅常數是化學計算的基礎,物質的量與阿伏加德羅常數的考查頻率較高,常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難度不大,體現高考命題的基礎性;以物質的量為核心、依據方程式等進行的有關計算主要在非選擇題中出現,難度較大。而阿伏加德羅常數問題是高考常考題型之一,分析近幾年高考化學試題,選擇題中單獨考查NA的題目熱度呈下降趨勢,但仍要引起足夠重視。詞類試題以阿伏加德羅常數為核心,以中學所學過的一些重要物質為載體,將微觀粒子(原子、分子、離子等)數目與物質的量、摩爾質量、氣體的摩爾體積(標準狀況)、物質的量濃度等聯系起來,突出考查考生的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與推測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基礎知識、辨析基本概念、獲取有關信息,并在此基礎上判斷物質結構、分析物質性質、推斷反應結果、處理轉化數據等、復習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多思精練,有關NA的題目較多,可從全國各地的名校模擬題中尋找此類題型加以訓練,把有關NA考查的各個角度都過一遍,熟悉每個方面命題的方向,以避免在高考中再次掉入命題者設計好的陷阱;(2)形成在化學計算中將m、V、c等物理量向n靠攏的習慣,養成以n為中心的計算習慣和思維意識。【基礎知識復習】一、物質的量及其單位(1)物質的量①定義: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合體的基本物理量。②符號及單位: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單位符號為mol。(2)摩爾①標準:1 mol粒子集合體所含的粒子數與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相同,約為6.02×1023。 ②計量對象:原子、分子、離子、原子團、電子、質子、中子等所有微觀粒子。③注意:在用摩爾描述粒子時,一定要注明粒子的種類。(3)阿伏加德羅常數①國際上規定,1mol粒子集合體所含的粒子數約為6.02×1023。②阿伏加德羅常數是1摩爾任何粒子的粒子數,符號是NA,單位是mol-1。③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與粒子數之間的關系:n=。(4)摩爾質量【基礎測評】1.易錯易混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0.012 kg12C中含有約6.02×1023個碳原子 ( )(2)0.5 mol某氣體質量是22 g,則該氣體的摩爾質量是44 g ( )(3)12.0 g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陽離子數為0.2NA ( )(4)常溫下,將5.6 g鐵片投入足量濃硝酸中,充分反應后轉移電子數為0.3NA ( )(5)常溫常壓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氣體含有的原子數為6NA ( )(6)質量相同的H2SO4和H3PO4溶于水后,電離出的陰離子的物質的量相同 ( )答案:√ √ 2.(1)1 mol H2SO4的質量是 ,摩爾質量是 ,相對分子質量是 ;所含分子數是 ,所含原子數是 ,所含質子數是 。(2)計算或判斷下列電解質溶液中的粒子數目。含0.4 mol Al2(SO4)3的溶液中,含 mol SO42-,Al3+的物質的量 (填“>”“<”或“=”)0.8 mol。答案:98 g 98 g mol-1 98 6.02×1023 7×6.02×1023 1.2 <【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摩爾質量與相對原子(或分子)質量的易混點(1)摩爾質量的單位是 g·mol-1或kg·mol-1,相對原子(分子)質量的單位為1。摩爾質量只有當以 g·mol-1作單位時,在數值上才等于其相對原子(分子)質量。(2)熟記幾組摩爾質量相同的物質,如①H2SO4和H3PO4(98 g·mol-1);②Mg3N2和CaCO3(100 g·mol-1);③CO、N2、C2H4(28 g·mol-1);④Na2O2和Al(OH)3(78 g·mol-1)。二、氣體摩爾體積(1)影響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科學研究發現:①在相同條件下粒子數相同的不同固態或液態物質的體積不相同;②在同溫同壓條件下,粒子數相同的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相同。(2)氣體摩爾體積(3)阿伏加德羅定律①內容: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粒子。②實質揭示溫度(T)、壓強(p)、氣體體積(V)和物質的量(n)四者之間的關系。四者中若三個相同,則第四個一定相同;若兩個相同,則另兩個成比例。即“三同定一同,兩同定比例”。③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推論相同條件 結論公式 語言敘述同溫同壓 同溫同壓下,體積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等于粒子數之比同溫同容 同溫同容下,壓強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等于粒子數之比同溫同物質的量 同溫同物質的量下,壓強比等于體積的反比同溫同壓 同溫同壓下,密度比等于摩爾質量之比同溫同壓同體積 同溫同壓下,體積相同的氣體,其摩爾質量與質量成正比(4)理想氣體狀態方程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都可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V=nRT)及其變形推出。【基礎測評】1.易錯易混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標準狀況下,1 mol苯的體積為22.4 L ( )(2)在標準狀況下,1 mol氧氣與1 mol氦氣的體積相同,含有原子數相同( )(3)同溫同壓下,等質量的12C18O和NO體積相同 ( )(4)56 g Fe在標準狀況下的22.4 L Cl2中充分燃燒,轉移電子數為3NA( )(5)不同溫度下,相同體積的CO和N2密度相同,則二者含有的原子數相同( )(6)相同體積的CH4和C2H4所含有的原子數之比為5∶6 ( )答案: √ √ 2.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CO和CO2所含的分子數之比為 ,所含的O原子數之比為 ,所含的原子總數之比為 ,二者密度之比為 ,所含電子數之比為 ,二者質量之比為 。答案:1:1 1:2 2:3 7:11 7:11 7:11【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求解氣體摩爾質量“四”方法(1)根據物質的質量(m)和物質的量(n):M=(2)根據標準狀況下氣體的密度(ρ,單位為g·L-1):M=22.4ρ。(3)根據氣體的相對密度(D=):=D、(同T同p)。(4)根據一定質量(m)的物質中微粒數目(N)和阿伏加德羅常數(NA):M=NA·抓“兩看”,突破氣體和狀況陷阱一看“氣體”是否處于“標準狀況”(0 ℃、101 kPa)。二看“標準狀況”下,物質是否為“氣體”[如CCl4、CHCl3、CH2Cl2(注:CH3Cl為氣體)、H2O、溴、SO3、己烷、HF、苯、乙醇、乙酸等在標準狀況下均不為氣體]。【重點難點復習】阿伏加德羅常數應用的六個陷阱陷阱1 忽視氣體摩爾體積的適用條件及物質的狀態一要看是否處于標準狀況下,不處于標準狀況下的無法直接用22.4 L·mol-1(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求n;二要看物質在標準狀況下是否為氣體,若不為氣體,則無法由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求n,如CCl4、水、Br2、SO3、HF、己烷、苯等常作為命題的干擾物質來迷惑考生。陷阱2 設置與計算無關的一些干擾條件給出非標準狀況下氣體的物質的量或質量,干擾考生正確判斷,誤以為無法求解物質所含的粒子數,實質上,此時物質所含的粒子數與溫度、壓強等外界條件無關。陷阱3 忽視物質的組成與結構(1)記住特殊物質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的數目,如Ne、D2O、18O2、O3、P4、H37Cl等。(2)記住物質中所含化學鍵的數目,如SiO2、CO2、CnH2n+2等。(3)記住實驗式相同的物質中的微粒數目,如NO2和N2O4、乙烯和丙烯、O2和O3等。陷阱4 常在難電離、易水解的粒子數目上設題判斷電解質溶液中粒子數目時注意“三看”:一看是否有弱電解質的電離;二看是否有離子的水解;三看是否指明了溶液的體積。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可水解鹽溶液中離子發生微弱水解,都會導致粒子數目減少。陷阱5 常在電子轉移(得失)數目上設題電子轉移(得失)數目的問題分析,要做到“三注意”:一要注意是否發生歧化反應,如Cl2與H2O或NaOH發生歧化反應時,消耗1 mol Cl2轉移1 mol電子;二要注意變價元素,如1 mol Fe與足量鹽酸反應轉移2 mol電子,而與足量硝酸反應轉移3 mol電子;三要注意過量問題,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與足量Cl2,轉移的電子數是不一樣的。陷阱6 易忽視一些特殊條件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反應,如NO和O2不需要條件即可反應,NO2和N2O4之間存在相互轉化,合成氨反應等屬于可逆反應。二要注意特殊的物質,如摩爾質量相同或成整數倍關系的物質:N2和CO、C2H4,Na2S和Na2O2,CaCO3與KHCO3,NaHCO3與MgCO3,Cu2S和CuO,NO2與N2O4。【典型例題復習】1.捕獲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A.標準狀況下,22.4 L CO2中所含的電子數目為16NAB.10.1 g N(C2H5)3中所含的非極性共價鍵數目為1.8NAC.2 mol Au與2 mol H2中所含的分子數目均為2NAD.100 g 46%甲酸水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數目為5NA2.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可利用反應2MgO+Si2Mg↑+SiO2獲取金屬鎂。每生成1 mol Mg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消耗的MgO質量為40 gB.斷裂Si—Si鍵的數目為NAC.轉移的電子數為2NAD.生成鎂蒸氣體積為22.4 L3.ClO2是一種國際公認的安全、無毒的綠色消毒劑,其沸點為11 ℃,凝固點為-59 ℃。工業上可用下列反應原理制備ClO2(液相反應):2FeS2+30NaClO3+14H2SO4Fe2(SO4)3+15Na2SO4+30ClO2+14H2O。設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標準狀況下,2 240 mL ClO2含有原子數為0.3NAB.若生成1.5 mol Na2SO4,則反應后的溶液中Fe3+數目為0.2NAC.48.0 g FeS2完全反應,則上述反應中轉移電子數為6NAD.每消耗30 mol NaClO3,生成的水中氫氧鍵數目為14NA4.一個密閉容器,中間有一可自由滑動的隔板(厚度不計)將容器分成兩部分,當左邊充入1 mol N2,右邊充入一定量的CO時,隔板處于如圖位置(保持溫度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右邊與左邊分子數之比為4∶1B.右側CO的質量為5.6 gC.右側氣體密度是相同條件下氫氣密度的14倍D.若改變右邊CO的充入量而使隔板處于容器正中間,保持溫度不變,則應充入0.2 mol CO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標準狀況下,22.4 L CO2的物質的量為1 mol,1個CO2分子中含有22個電子,則1 mol CO2所含的電子數目為22NA,A項錯誤;10.1 g N(C2H5)3的物質的量為=0.1 mol,1個N(C2H5)3分子中含有3個C—C非極性鍵,則0.1 mol N(C2H5)3含非極性共價鍵數目為0.3NA,B項錯誤;Au為金屬單質,由金屬陽離子和自由電子構成,不含有分子,C項錯誤;100 g 46%甲酸水溶液中甲酸的質量為46 g,物質的量為1 mol,故含2NA個氧原子,而溶液中水的質量為54 g,水的物質的量為3 mol,故含3NA個氧原子,因此溶液中共含5NA個氧原子,D項正確。2.答案:D解析:每生成1 mol Mg時會消耗1 mol MgO,其質量為1 mol×40 g·mol-1=40 g,故A不符合題意;每生成1 mol Mg,會消耗0.5 mol Si,斷裂Si—Si鍵0.5 mol×2=1 mol,故B不符合題意;每生成1 mol Mg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1 mol×2=2 mol,其數目為2NA,故C不符合題意;未說明是否處于標準狀況,故無法計算鎂蒸氣的體積,故D符合題意。3.答案:C解析:ClO2的沸點為11 ℃,標準狀況下為液體,2 240 mL ClO2的物質的量不是0.1 mol,A錯誤;Fe3+在水溶液中會發生水解,不能確定其數目,B錯誤;48.0 g FeS2物質的量為=0.4 mol,由化學方程式可知, 2 mol FeS2反應轉移30 mol電子,則0.4 mol FeS2完全反應轉移電子數為6NA,C正確;消耗30 mol NaClO3時生成14 mol水,一個水分子中有兩個氫氧鍵,故生成的水中氫氧鍵數目為28NA,D錯誤。4.答案:C解析:左右兩側氣體溫度、壓強相同,相同條件下,氣體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左右體積之比為4∶1,則左右氣體物質的量之比為4∶1,所以右側氣體物質的量是 mol=0.25 mol。氣體分子數與物質的量成正比,則右邊與左邊分子數之比為1∶4,A錯誤;右側CO的質量為28 g·mol-1×0.25 mol=7 g,B錯誤;相同條件下密度與摩爾質量成正比,則右側氣體密度是相同條件下氫氣密度的14倍,C正確;相同條件下氣體的體積與物質的量成正比,隔板處于容器正中間時,左右兩側氣體的物質的量相等,則需要充入CO的物質的量為1 mol-0.25 mol=0.75 mol,D錯誤。(共25張PPT)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一單元 化學計量及其應用第一節 物質的量 氣體摩爾體積高考考情分析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與阿伏加德羅常數是化學計算的基礎,物質的量與阿伏加德羅常數的考查頻率較高,常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難度不大,體現高考命題的基礎性;以物質的量為核心、依據方程式等進行的有關計算主要在非選擇題中出現,難度較大。而阿伏加德羅常數問題是高考常考題型之一,分析近幾年高考化學試題,選擇題中單獨考查NA的題目熱度呈下降趨勢,但仍要引起足夠重視。詞類試題以阿伏加德羅常數為核心,以中學所學過的一些重要物質為載體,將微觀粒子(原子、分子、離子等)數目與物質的量、摩爾質量、氣體的摩爾體積(標準狀況)、物質的量濃度等聯系起來,突出考查考生的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與推測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基礎知識、辨析基本概念、獲取有關信息,并在此基礎上判斷物質結構、分析物質性質、推斷反應結果、處理轉化數據等、復習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多思精練,有關NA的題目較多,可從全國各地的名校模擬題中尋找此類題型加以訓練,把有關NA考查的各個角度都過一遍,熟悉每個方面命題的方向,以避免在高考中再次掉入命題者設計好的陷阱;(2)形成在化學計算中將m、V、c等物理量向n靠攏的習慣,養成以n為中心的計算習慣和思維意識。PART 01物質的量及其單位基礎知識復習1.物質的量及其單位①定義:表示含有 的集合體的基本物理量。②符號及單位:符號為 ,單位為 ,單位符號為 。(2)摩爾①標準: 粒子集合體所含的粒子數與 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相同,約為 。 ②計量對象:原子、分子、離子、原子團、電子、質子、中子等所有微觀粒子。③注意:在用摩爾描述粒子時,一定要注明粒子的種類。一定數目粒子n摩爾mol1 mol0.012 kg 12C6.02×1023(1)物質的量基礎知識復習(3)阿伏加德羅常數①國際上規定,1mol粒子集合體所含的粒子數約為__________。②阿伏加德羅常數是1摩爾任何粒子的粒子數,符號是 ,單位是 。③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與粒子數之間的關系:n=____。6.02×1023NAmol-1(4)摩爾質量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摩爾質量與相對原子(或分子)質量的易混點(1)摩爾質量的單位是 g·mol-1或kg·mol-1,相對原子(分子)質量的單位為1。摩爾質量只有當以 g·mol-1作單位時,在數值上才等于其相對原子(分子)質量。(2)熟記幾組摩爾質量相同的物質,如①H2SO4和H3PO4(98 g·mol-1);②Mg3N2和CaCO3(100 g·mol-1);③CO、N2、C2H4(28 g·mol-1);④Na2O2和Al(OH)3(78 g·mol-1)。PART 02氣體摩爾體積基礎知識復習2.氣體摩爾體積(1)影響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科學研究發現:①在相同條件下粒子數相同的不同固態或液態物質的體積_______;②在同溫同壓條件下,粒子數相同的任何氣體的體積都_____。不相同相同基礎知識復習(2)氣體摩爾體積基礎知識復習(3)阿伏加德羅定律①內容: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 都含有相同數目的粒子。②實質揭示溫度(T)、壓強(p)、氣體體積(V)和物質的量(n)四者之間的關系。四者中若三個相同,則第四個一定相同;若兩個相同,則另兩個成比例。即“ ”。③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推論相同條件 結論 公式 語言敘述同溫同壓 同溫同壓下,體積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等于粒子數之比同溫同容 同溫同容下,壓強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等于粒子數之比氣體三同定一同,兩同定比例基礎知識復習相同條件 結論 公式 語言敘述同溫同物 質的量 同溫同物質的量下,壓強比等于體積的反比同溫同壓 同溫同壓下,密度比等于摩爾質量之比同溫同壓 同體積 同溫同壓下,體積相同的氣體,其摩爾質量與質量成正比(4)理想氣體狀態方程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都可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V=nRT)及其變形推出。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規律方法求解氣體摩爾質量“四”方法(1)根據物質的質量(m)和物質的量(n):M= (2)根據標準狀況下氣體的密度(ρ,單位為g·L-1):M=22.4ρ。(3)根據氣體的相對密度(D= ): =D、(同T同p)。(4)根據一定質量(m)的物質中微粒數目(N)和阿伏加德羅常數(NA):M=NA·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做題技巧抓“兩看”,突破氣體和狀況陷阱一看“氣體”是否處于“標準狀況”(0 ℃、101 kPa)。二看“標準狀況”下,物質是否為“氣體”[如CCl4、CHCl3、CH2Cl2(注:CH3Cl為氣體)、H2O、溴、SO3、己烷、HF、苯、乙醇、乙酸等在標準狀況下均不為氣體]。重點難點復習阿伏加德羅常數應用的六個陷阱陷阱1 忽視氣體摩爾體積的適用條件及物質的狀態一要看是否處于標準狀況下,不處于標準狀況下的無法直接用22.4 L mol-1(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求n;二要看物質在標準狀況下是否為氣體,若不為氣體,則無法由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求n,如CCl4、水、Br2、SO3、HF、己烷、苯等常作為命題的干擾物質來迷惑考生。陷阱2 設置與計算無關的一些干擾條件給出非標準狀況下氣體的物質的量或質量,干擾考生正確判斷,誤以為無法求解物質所含的粒子數,實質上,此時物質所含的粒子數與溫度、壓強等外界條件無關。重點難點復習陷阱3 忽視物質的組成與結構(1)記住特殊物質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的數目,如Ne、D2O、18O2、O3、P4、H37Cl等。(2)記住物質中所含化學鍵的數目,如SiO2、CO2、CnH2n+2等。(3)記住實驗式相同的物質中的微粒數目,如NO2和N2O4、乙烯和丙烯、O2和O3等。陷阱4 常在難電離、易水解的粒子數目上設題判斷電解質溶液中粒子數目時注意“三看”:一看是否有弱電解質的電離;二看是否有離子的水解;三看是否指明了溶液的體積。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可水解鹽溶液中離子發生微弱水解,都會導致粒子數目減少。重點難點復習典型例題復習【典例1】 為實現隨處可上網,中國發射了“中星16號”衛星。NH4ClO4是火箭的推進劑,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4ClO4 N2↑+Cl2↑+2O2↑+4H2O,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相同條件下,反應中還原產物與氧化產物體積比為1∶3C.產生標準狀況下4.48 L O2,反應轉移的電子總數為0.8NAD.0.5 mol NH4ClO4分解產生的氣體體積為44.8 L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B 典型例題復習【典例2】 溫度和壓強相同時,有體積相同的兩個密閉容器甲和乙,甲中充滿O2,乙中充滿O2和O3的混合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容器中氣體的質量相等B.兩容器中氣體的分子數目相等C.兩容器中氣體的氧原子數目相等D.兩容器中氣體的密度相等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B 解析 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可知,兩容器中氣體分子數相等,所以其質量不等,A項錯誤,B項正確;兩容器中分子數相等,但氧氣和臭氧分子的構成不同,所以兩容器中原子個數不等,C項錯誤;兩容器體積相同,氣體質量不相等,所以其密度不相等,D項錯誤。典型例題復習【典例3】 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2.4 L(標準狀況)氮氣中含有7NA個中子B.1 mol重水比1 mol水多NA個質子C.12 g石墨烯和12 g金剛石均含有NA個碳原子D.1 L 1 mol·L-1 NaCl溶液含有28NA個電子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C 解析 標準狀況下,22.4 L氮氣的物質的量為1 mol,1 mol N2中含有14NA個中子,A項錯誤;1個重水分子和1個普通水分子都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所含質子數都是10,故1 mol重水和1 mol水中所含質子數相等,B項錯誤;石墨烯和金剛石都是碳元素組成的單質,12 g石墨烯和12 g金剛石中都含有1 mol碳原子,C項正確;1 L 1 mol·L-1 NaCl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和大量的水,1 mol NaCl中含有28 mol電子,再加上溶劑水中的電子,則溶液中的電子數大于28NA,D項錯誤。典型例題復習【典例4】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15 g甲醛中含有的共用電子對總數為2NAB.0.5 mol·L-1CH3COONa溶液中含有CH3COO-的數目少于0.5NAC.3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膠體粒子數為0.2NAD.足量的鋅與一定量的濃硫酸充分反應,放出2.24 L SO2和H2混合氣體時,轉移電子數為0.2NA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A 解析 1 mol甲醛中含有4 mol共用電子對。常溫下,15 g甲醛為0.5 mol,所以共用電子對總數為2NA,A項正確;0.5 mol·L-1 CH3COONa溶液的體積未知,無法計算含有的CH3COO-的數目,B項錯誤;Fe(OH)3膠體中的膠粒是“Fe(OH)3分子”的集合體,C項錯誤;足量的鋅與一定量的濃硫酸充分反應,放出2.24 L SO2和H2的混合氣體時,由于溫度和壓強未知,因此無法計算轉移的電子數,D項錯誤。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物質的量 氣體摩爾體積—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講義.docx 1.1 物質的量 氣體摩爾體積—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