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如圖乙所示,實驗時打出一條清晰的紙帶,截取其中一段,測得相鄰點跡間的距離依次為、、4,則圖示紙帶的(選填“左”或“右”)端連接重錘;若重力加速度為g,則“槍頭”的沖擊頻率戶(2)該實驗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槍頭”在打點瞬間阻礙紙帶的運動,這樣會導致沖擊頻率的測量值(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實際值。23.(9分)某學習小組準備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室提供以下器材:A.待測電源(電動勢約為3V內阻未知);B.電流表(內阻未知,00.6A3A);C.電壓表(內阻未知,0~3V);D.電阻箱R(099.92);E.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102;開關導線若干。RUN2.921.8000.567A圖1圖2圖3圖4(1)小組同學發現:電流表正接線柱A、B量程標識由于長期使用被磨損。同學們討論決定:先測電流表的內阻和確定接線柱A、B的量程標識。于是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電路,且電流表接A接線柱。操作步驟:①閉合開關S,前滑片P應滑到■(選填“左”或“右”)。②閉合開關S,將開關S2接1,調節R1=5.02,反復調節滑片P使電壓表讀數為2.5V。此時發現電流表指針超過半偏,則A接線柱對應電流表的量程為(選填“00.6A”或“0-3A”)。③斷開開關S1,將開關S2接2,再閉合開關S,,反復調節滑片P和R1,使電壓表示數仍為2.5V,此時R1=5.82,則電流表內阻為2(保留一位小數)。(2)為了更精確的測電動勢和內阻,應選擇電路(選填“圖2”或“圖3”)進行實驗。(3)根據小組同學的實驗數據得到如圖4所示的一U圖像,則電源的電動勢為_V,內阻為(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24.(12分)如圖所示為某一具有電磁緩沖功能的火箭模型結構示意圖,模型由緩沖槽、主體及主體內的線圈構成。匝數為N、邊長為L的閉合正方形線圈bcd固定在主體下部,總電阻為R。模型外側安裝有由絕緣材料制成的緩沖槽,槽中有垂直于線圈平面、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模型以速度o著地時緩沖槽立即靜止,此后主體在線圈與緩沖槽內磁場的作用下減速,從而實現緩沖。主體已知主體與線圈總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摩擦和空氣阻力。求:(1)模型以速度0著地瞬間ab邊中電流的大小和方向;線圖(2)若主體下落距離為h時未與緩沖槽相碰,此時a××6形XXX主體線圈瞬時發熱功率為緩沖槽著地瞬時綴沖槽發熱功率的一半,求該過程中線圈產生的熱量Q。地面X×”××77777777777777777777理科綜合試題卷第6頁(共1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