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7《美麗的化學變化》教學設計一、素養目標1.科學觀念:(1)紫甘藍與白醋的反應是化學變化。(2)化學變化有其美麗的一面。要利用好化學變化讓生活更美好。2.科學思維:用舉例、分析、概括的方法感受化學變化使我們生活變得美好和方便。3.探究實踐:能夠對比觀察紫甘藍葉片分別與白醋、水的反應過程并進行描述。4.態度責任:認識到物質的化學變化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二、教學重難點重點:觀察并描述紫甘藍液體和白醋、小蘇打和肥皂水的反應。難點:能舉例說明化學變化和人類生活、環境的關系。三、評價任務評價任務 評價標準 表現程度 自評 互評 師評☆☆☆ ☆☆ ☆感受化學變化的美麗 能對比觀察紫甘藍葉片分別與白醋、水的反應過程并進行描述 能 基本能 不能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能認識化學變化能美化、方便我們的生活 能 基本能 不能關注我們的環境 能認識到化學變化可能帶來的不美好,并學會避免 能 基本能 不能學習收獲四、教學過程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效果評價(一)情境導入 1.觀察物質化學變化,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觀看視頻,交流:物質變化非常美麗。 2. 化學變化除了產生的新物質外,化學變化本身也可以很美麗。我們觀察過哪些美麗的化學變化 預設:煙花燃放、淀粉遇到碘酒變藍、木炭燃燒等。 通過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化學變化本身的美麗,喚醒對生活的回憶。 關注學生是否留心生活中的美麗化學變化現象。(二)探究活動 評價活動一:感受化學變化的美麗 紫甘藍又稱紅甘藍、赤甘藍,俗稱紫包菜,十字花科、蕓苔屬甘藍種中的一個變種。是結球甘藍中的一個類型,由于它的外葉和葉球都呈紫紅色。紫甘藍也叫紫圓白菜,葉片紫紅,葉面有蠟粉,葉球近圓形。營養豐富,尤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U和較多的維生素E和B族。 師:剪下兩塊紫甘藍葉片,把它們分別浸泡在白醋和水中,觀察并記錄紫甘藍顏色的變化。 1. 實驗器材 鑷子、玻璃片、水、白醋、紫甘藍、培養皿等 2.實驗步驟 ①分別剪下兩塊同樣大小的紫甘藍葉片。 ②把兩片紫甘藍葉片分別浸泡在白醋和水中,為了讓紫甘藍能夠完全浸沒,可以在紫甘藍表面壓一塊玻璃。 ③描述并展示觀察到的現象。 ④討論紫甘藍和白醋的反應是不是化學變化。 播放實驗視頻 3.實驗現象 紫甘藍與水混合后,沒有發生明顯的顏色變化。紫甘藍與白醋混合后,顏色逐漸從藍紫色變成大紅色。 4.討論 (1)紫甘藍與白醋的反應是化學變化嗎? 明確:紫甘藍與白醋混合后,顏色逐漸從藍紫色變成大紅色,產生了新的物質,是化學變化。 (2)紫甘藍為什么會變色? 學生觀看視頻交流:紫甘藍中含有花青素。 活動評價二: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通過化學變化我們可以創造各種漂亮的色彩,美化我們的生活;可以生產藥物,幫助我們恢復健康;可以制造礦泉水瓶,方便我們把飲用水帶到很多地方。 你能想到其他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的例子嗎 預設: (1)古時候還沒有洗衣粉,那時候人們用棒子打的衣服,是靠棒子打衣服時的力量,用水把污垢帶出來。也有用皂角的,但因為皂角的產量小,所以就成為富貴人家的奢侈品,而且也多是用來洗手。20世紀 40年代以后,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洗衣粉被廣泛應用在生活中,洗衣粉有可溶、乳化、浸透、潔凈、殺菌、柔化、起泡、防止衣物靜電等功能表現出良好的去污效果,現在,洗衣粉幾乎是每一個家庭必需的洗滌用品了,洗衣粉給了我們一個干凈的生活。 (2)大蒜能抑菌殺菌,防衰老 (3)化妝品護膚防曬、保濕、防衰老 活動評價三:關注我們的環境 科學是一把雙刃劍。化學變化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美好的同時,也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你能舉例說明嗎?引導學生閱讀教材。 明確: (1)塑料礦泉水瓶透明、輕便,而且不容易發生化學變化,是很好的材料。但如果它們被丟棄到環境中,會在環境中存在幾百年,造成環境污染。 追問:對于礦泉水瓶和其他塑料廢物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我們該怎么做? 明確:垃圾分類,回收利用。 (2)我們對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廣泛使用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造成氣候變化和海水酸化。酸化的海水會溶解貝類生物的外殼,造成貝類的死亡,破壞海洋中的生態平衡。 追問:如何解決二氧化碳對環境的污染問題? 明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正在利用化學變化,開發新的清潔能源,比如供電更持久的充電電池、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等,為我們創建一個綠色的未來。 活動一:引導學生通過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的觀察認識化學變化的動態過程,進一步認識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并感受變化的神奇。 活動二:引導學生認識化學變化能美化、方便我們的生活 活動三:引導學生認識到化學變化也可能產生“不美好”,人類要努力化解與避免 活動一:能夠對比觀察紫甘藍葉片分別與白醋、水的反應過程并進行描述。 活動二:關注學生例舉正誤,及時糾正。 活動三:知道化學變化會帶來不利影響,知道如何去保護環境不受化學變化污染。(三)研討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對物質的變化有哪些新的認識和體會 明確:在我們生活里,物質無處不在,物質變化無處不有,物質變化可以根據有無產生新物質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化學變化經常伴隨著發光、發熱,改變顏色,產生氣體,產生氣泡等現象,但判斷化學變化的依據還是要根據該變化有無產生新物質的本質來判斷。我們生活的家園中,煤、石油、化石燃料的產生與利用都與化學變化有關,我們呼吸的氧氣產生也來自化學變化。化學變化讓我們生活更便利、更美好。 總結提升單元知識 關注學生對物質變化的認識和體會(四)知識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談收獲、啟示,實現科學育人。 鼓勵學生多談收獲,及時給予表揚。五、成果集成知道紫甘藍與白醋的反應是化學變化。化學變化有其美麗的一面,要利用好化學變化讓生活更美好。六、作業設計【知識技能類作業】1.填空題(1)將雞蛋殼放入白醋中看到的現象是,雞蛋殼表面有大量__________產生,蔣紫甘藍葉片浸泡在白醋中則會觀察到葉片逐漸變成___________。(2)科學家正在利用_______變化,開發新的清潔能源,創建一個綠色的未來。(3)塑料礦泉水瓶透明、輕便,而且不容易發生_________變化,是很好的材料。(4)化學變化除了產生的_________外,化學變化本身也可以很美麗。2.判斷題(1)將紫甘藍汁和白醋混合后會呈現紅色,這屬于化學變化。( )(2)把紫甘藍的葉片泡入水中,紫甘藍的葉片把水染紅了。( )(3)酸化的海水會溶解貝類生物的外殼。( )(4)化學變化會讓生活更美好,也會帶來環境污染。( )(5)米飯在口腔里咀嚼變甜,說明產生了新的物質,發生了化學變化。( )3.選擇題(1)判斷化學變化最根本的依據為是否( )A.產生沉淀 B.改變顏色 C.產生新物質(2)塑料制品能方便我們的生活,但若處理不當會造成環境污染。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回收塑料制品B.使用可降解塑料袋C.多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盒(3)下列變化都伴隨著顏色改變,其中與另外三種變化有本質區別的是( )A.蝦被煮熟后變紅 B.把紅墨水加入水中 C.咬過后放置的蘋果發黃(4)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利用這種變化可以制造出很多方便人類生活的物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利用化學變化,人類制造出塑料袋,它輕便易攜帶,我們應該多多使用B.化學變化的產物只要能方便我們的生活,就該大力推廣C.科學家正在利用化學變化,開發新的清潔能源,為我們創造一個綠色未來【綜合實踐類作業】生命體中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嗎?尋找科學依據,同學間交流。參考答案1.氣泡 紅色 (2)化學 (3)化學 (4)新物質2.(1)√ (2) (3)√ (4)√ (5)√3.(1)C (2)C (3)B (4)A七、板書設計美麗的化學變化 紫甘藍+白醋→顏色逐漸變紅 (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關注我們的環境八、教學反思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在已有認識的基礎上對物質變化有了許多新的認識,理解了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產生新的物質。 同時,他們對物質變化也有了更深入、清晰的認識,逐步認識到物質變化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理解科學與生活的關系。 本課是單元總結課,是對學生單元學習的梳理與提升。學生在本課學習中,將從“感受化學變化的美麗”“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及“關注我們的環境”三方面,從“美麗”視角來進亠步梳理化學變化與我們親密無間的關系。“感受化學變化的美麗”主要引導學生通過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的觀察認識化學變化的動態過程,進一步認識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并感受變化的神奇“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引導學生認識化學變化能美化、方便我們的生活。“關注我們的環境”則引導學生認識到化學變化也可能產生“不美好”,人類要努力化解與避免。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單元《物質的變化》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單元(或主題)名稱 物質的變化主題概述 本單元將引導學生用變化的視角觀察生活、了解社會、關注科學,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善于從文字、視頻資料等途徑獲取與物質變化特別是化學變化有關的信息,體驗變化的無處不在和探究物質變化的無窮樂趣。通過學習,拉近學生與物質變化的距離,化解他們對化學變化的恐懼感。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化學觀”,認識到化學變化是可觀察、可研究,甚至是“美麗”的。課標要求 一、核心概念:物質的變化與化學反應 二、學習內容: 2.3.1知道有些物體發生變化,如紙燃燒、鐵生銹等,構成物體的物質也發生改變。 三、學業要求: (1)能舉例說明物質發生變化時有些產生了新物質,有些則沒有。 (2)能尋找證據解釋和判斷物體發生變化時,其構成物質是否改變。 (3)能設計方案,探究身邊物體的變化。 (4)認識到要基于證據得出結論,面對有說服力的證據時能調整自己的觀點;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和實踐。教材分析 本單元“物質的變化”共7課,從化學變化的概念、特征、現象、作用以及與人類的關系等角度,幫助學生形成對自然界的基本認知——世界是物質的、世界是變化的。第1課,《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用“敘事+實驗”的方式呈現科學的觀察視角。第2~4課,《產生氣體的變化》《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變化中伴隨的現象》用“變化”引導科學的思維和邏輯。第5~7課,《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美麗的化學變化》突破以往知識結構模式,在學段范疇內實現跨領域認知,將認識視野延伸至人與自然的各個角落,為科學概念的進階提供知識基礎。學情分析 在三年級“水”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初步感知到有些變化只會讓物體的形態發生改變,但構成物體的物質沒有改變。本單元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構成物體的物質發生了變化。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化學是“高冷”的,等同于一串串“神秘”的符號和一件件“冰冷”的儀器,在小學生的眼里也是如此。他們會用“專業的實驗室”“穿防護服的科學家”來闡述對化學的認識。同時,學生頭腦里的物質變化特別是化學變化往往是劇烈而壯觀的反應現象,他們對化學變化既好奇又恐懼。 本單元將學生對物質變化的認知引向深入,引導學生學會從宏觀層面按照“是否有新物質產生”的標準對物質變化進行分類。此外,經過長期的科學探究活動,學生的探究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也掌握了一定的比較、分類、分析、推理等科學高階思維。單元目標 一、科學觀念 (1)世界是物質的,物質的變化存在著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兩種變化形式。 (2)化學變化與人類的生存、生活緊密相關。 二、科學思維 (1)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認識物質變化的本質特征。 (2)經歷資料閱讀、信息交流、推理論證等學習過程,體會物質無處不在、變化無處不有。 三、探究實踐 (1)能對物質的變化進行比較與分類,判斷該物質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2)能獲取化學變化產生新物質特征,了解地球家園及生命體時刻發生化學變化。 (3)用舉例、分析、概括的方法,感受到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美好和方便。 (4)能采用科學小報、調查報告等方式,呈現關于物質變化的探究過程與結論。 四、態度責任 (1)對物質變化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熱情。 (2)養成細心觀察及時記錄習慣,能夠尊重實驗事實,以事實為依據作出判斷。 (3)愿意與人交流實驗現象,分享觀點。單元結構化活動 (物質的變化物質在變化物質變化與人們的生活物理變化(不產生新物質)化學變化(產生新物質)形狀改變狀態改變大小改變伴隨現象控制化學變化顏色改變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產生沉淀鐵生銹(原因、防治)地球家園生命體中)達成評價 圍繞課時學習目標 1.關注課堂問題預設與學生課堂反饋表現。 2.作業設計與學生答題正確率的及時分析。 3.對《物質的變化》的測試性評價。 圍繞單元和主題目標分層設置單元測試。單元課時課型規劃 課 時課型課時內容課時目標 (單元目標分配)課時學習任務(或問題)(一般1-2個)達成評價1觀察課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1)能夠對水、食鹽、鐵鍋等廚房中的物質特征進行觀察描述。 (2)用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方法,尋找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證據,對物質的變化進行分類。廚房里有什么物質? 它們會發生什么變化?(1)知道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變化的,物質的變化是不同的。 (2)知道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大小、形態等,而有些變化產 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1實驗課產生氣體的變化(1)能用實驗的方法研究發現有些物質變化會伴隨一些特殊現象。 (2)能利用感官進行仔細觀察,對物質變化的現象進行準確描述。 (3)能以觀察到的變化現象如有氣體生成為依據,判斷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會有哪些現象發生?(1)知道物質發生變化時,常常會伴隨一些現象,例如產生氣體。 (2)知道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1實驗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1)能用科學的語言描述物質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現象。 (2)能根據物質變化的現象判斷該物質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3)能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和調查分析等方式獲取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產生的新物質的特征。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新物質是怎么產生的?(1)知道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 (2)知道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2討論變化中伴隨的現象(1)能夠描述物質變化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現象。 (2)能夠根據物質變化的現象判斷物質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會有哪些現象發生?(1)知道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往往會有許多現象發生。 (2)物質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可以根據是否產生新物質來判別它們。1實驗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1)通過查閱資料與分析推理尋找證據,嘗試解釋煤、石油、氧氣的形成經歷了復雜的化學變化過程。 (2)體驗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的重要性,能將自己的分析結果與已有的科學結論作比較。地球家園中有哪些主要的化學變化?知道地球的很多資源如巖石、礦物、煤、石油、氧氣等都是化學變化的產物。1實驗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1)能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獲取事物的信息。 (2)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學探究的結論。我們的成長過程經歷哪些變化?(1)知道食物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和營養。食物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是緩慢的,這個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 (2)知道情緒的產生也與化學變化有關系。1實驗美麗的化學變化(1)能夠對比觀察紫甘藍葉片分別與白醋、水的反應過程并進行描述。 (2)用舉例、分析、概括的方法,感受到化學變化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美好和方便。我們觀察過哪些美麗的化學變化?(1)知道紫甘藍與白醋的反應是化學變化。 (2)知道化學變化有其美麗的一面。人類要利用好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單元整體教學】4.7《美麗的化學變化》教案.docx 【大單元整體教學】4.7《美麗的化學變化》課件.pptx 【大單元整體教學】教科版科學六下 第四單元《物質的變化》單元整體分析.docx 紫甘藍為什么會變色.mp4 紫甘藍和白醋的反應.mp4 美麗的化學變化.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